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七部名著读伦敦(寻找狄更斯)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星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考文特花园:《大卫。科波菲尔》

作为一本“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几乎可以涵盖七晷区日晷映射下的全部时区,甚至连日晷本身所在的区位都是科波菲尔或其创造者多次光顾的所在。但同样考虑到这本小说“自传体”的背景,我最终还是将核心的时区锁定在那片最华丽的舞台上:距离日晷东南不远的考文特花园市场(NewcOVCIntGardenMarket)。

在那个真诚地相信鲁迅儿时的朋友确实名叫“闰土”的年纪里,我曾经同样真诚地相信:“自传体”小说确实是某种传记,证明就是老师讲述高尔基的身世时总会坚定地引用《童年》、《在人间》中的段落。我至今不太确定,为什么那时喜欢让我们阅读名人传记或自传体小说。或许是考虑到励志,但即便是以我当时的视界范围,已经可以明确察觉书中那个人的世界与我的毫无相似之处,因而毫无可比性或可参照之处。

尽管如此,与《雾都孤儿》相比,《大卫·科波菲尔》还是那时更受我欢迎的一本书。究竟我是否从中学到了某些积极向上的东西,我已经记不大清楚。因为当时我的心思多半花在琢磨个我不大应该留意的人物曾与科波菲尔过从甚密、后来却背叛了他的詹姆斯斯蒂福斯。在全书普遍以“潘趣式”漫画体绘制的插图中,斯蒂福斯是难得神清气爽的一个俊朗人物,在“大闹学堂”一幅中尤其如此,以至于我明知他对那位倒霉的梅尔先生很不公平,却不由自主地在心里留了偏袒,像插图上的科波菲尔一样内疚却又不敢表述。那时我看不透斯蒂福斯炉边谈话的含意,至于他诱拐小艾米莉私奔的事件,如同科波菲尔一样,我反刍了许久过往的情节才相信自己的偏袒受到了背叛。即便如此,直到斯蒂福斯最后死于暴风雨的海上,我才最终确信:作者真的是要像对付个坏蛋样把他写死掉了。斯蒂福斯曾对科波菲尔说:“我亲爱的雏菊——我管你叫雏菊,你不介意吧?”看到科波菲尔回答“点也不”时,我曾经有种不屑,但如今我已经不介意承认,这个绰号其实也挺适合当年的我。

把这么多注意力放在书中的个坏蛋身上,事后证明倒也未必是件坏事。或许正是因为斯蒂福斯的线索太过富于戏剧性,以至于不大可能发生在现实中,我忽视了这是一本原本可视为传记的“自传体”小说,所以当我对照真正的狄更斯传记、发现小说中的记述更像是一台使用了“逢凶化吉作弊器”的舞台剧,倒也没感到更多的意外。  狄更斯童年做工的地点是华伦鞋油厂(warren’sBlackingFactory),他把这段经历同样赋予了科波菲尔,但换成了给酒商洗瓶子,两人的命运都因一笔外来的财产而发生改变,不同的是狄更斯的父亲获得的只是价值450镑白勺一小笔遗产,而且狄更斯的母亲此后还拖延了一段时间才解除了他的“劳役”.科波菲尔却是投奔了他“有房有车”、生活小康的姨婆,还从此过上了众星捧月般的少爷生活。狄更斯的职业生涯开始于律师事务所的小职员职务,科波菲尔则是由他姨婆出资1000英镑、从学徒费昂贵但地位显赫的诉讼代办人事务所开始做起。最令人感到作家的笔确实堪称“武器”的是那段科波菲尔与事务所老板女儿朵拉的恋情。这段故事脱胎于狄更斯自己与银行家女儿比德内尔的初恋,狄更斯本人的恋情困对方父亲嫌弃他家境寒酸而作罢。在小说里,因姨婆意外破产而同样陷于窘境的科波菲尔也被朵拉的父亲勒令断绝两人的关系,但令人瞠目的是,这位父亲竟在当晚死于车祸,于是科波菲尔人财两得。回顾以上,想起《大卫科波菲尔》经常被狄更斯称为自己“最宠爱的孩子”,确实觉得它有受宠的道理。

当然,小说原本就是作家肆意畅想的舞台,何况狄更斯本人对于真正的戏剧舞台也不陌生,而且一直自信颇有表演才能。法国人经常调侃英国人血管里那股业余演员的冲动,狄更斯又恰好是那种在这方面最血脉贲张的类型。

七晷区所在的索霍区和东邻的考文特花园区都属伦敦西区(WestEnd)。“伦敦西区”是英国戏剧界的代名词,也是与纽约百老汇齐名的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与百老汇相比,伦敦西区的历史古老得多,最早的剧院可以追溯到1576年。在伦敦西区所有的剧院中,考文特花园剧院占有绝对的王者地位。这座剧院始建于1728年,三次被烧毁,三度被重建。这座歌剧院的起始资金来自一出名叫《乞丐歌剧》(TheBeggar'sOpera)的谣曲歌剧挣来的票房,却在建成后获得了“皇家剧院”(TheatreRoyal)的名称。英国……

P33-35

目录

导言

狄更斯的七个伦敦时区

马夏尔的西监狱:《雾都孤儿》

考文特花园:《大卫·科波菲尔》

索霍广场:《艰难时世》

老柴郡奶酪酒馆:《双城记》

道提街:《远大前程》

查灵十字路:《匹克威克外传》

圣保罗教堂:《圣诞颂歌》

朴次茅斯:狄更斯起航之港

作者手记

序言

《双城记》中被后人搞成“万能开头”的开场其实也适合狄更斯自己:“他是美好的人,他是最糟糕的人;他是智慧的人,他是愚昧的人;他是信仰的人,他是怀疑的人;它属于光明的季节,它属于黑暗的季节;他有希望的春天;他有失望的冬天;他一生在试图直奔天堂,他一直在滑向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他跟我们非常相像,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他。说他好,是最高级的;说他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此次巡游在伦敦街头,当询问伦敦人他们最熟悉的狄更斯的作品时,我自己被询问最多的是这个问题:“听说狄更斯是上世纪60年代在中国唯一没有被查封的外国作家,真的吗?”也许是真的。自1907年林纾首次将狄更斯作品译介到中国,他们确实如同交了某种好运一样始终在这片土地上存活着。在五四时期,狄更斯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作家们的导师,20世纪50-60年代,狄更斯被定性为:“他虽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但人类的正义呼声却在为他作品中得以响亮地喊出。”70-80年代,狄更斯又成为“人道主义思想作家”。90年代之后,早在1962年就曾独树一帜地创作手法上解析狄更斯创作的王佐良在《英国散文的流变》中写道:“狄更斯的尖锐是从他的敏感来的,正同他的写实笔法来自他的广泛的接触和人生经验。在他身上,若干相反的东西统一起来了:他幽默,然而他又富于悲剧感;他使人感到压抑,然而当他走出穷巷斗室,一车飞驰大路的时候,又使人感到精神上的空前解脱;他多次被人贬为庸俗、伤感、夸张,但连最清高的批评家也承认正是他紧紧抓住了真实人生的核心。

内容推荐

王星专著的《七部名著读伦敦(寻找狄更斯)》:

伦敦创造了狄更斯,狄更斯造就了伦敦。《雾都孤儿》等七部脍炙人口的小说,像是狄更斯为伦敦这个城市塑造的灵魂,随着《七部名著读伦敦(寻找狄更斯)》作者在伦敦实地走访、观察,这些小说中个性鲜明的人物也像幽灵一样,与当代的街巷、行人混杂在一起,为我们解读伦敦的历史和现在提供了生动的想象和素材。

编辑推荐

《七部名著读伦敦(寻找狄更斯)》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星,图文并茂,通过狄更斯作品来认识伦敦。伦敦创造了狄更斯,狄更斯创造了伦敦。

用狄更斯的七部名著解读伦敦——从喧闹嘈杂的19世纪伦敦,到如今雄心勃勃朝世博会迈进的现代伦敦——在时空的对照观望里,展现在最糟糕的年代里,在最美好的年代里,伦敦给人的所有想象:文化、经济、社会。曾经,20世纪60年代狄更斯是在中国唯一没有被查封的外国作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