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集群企业品牌作为研究对象,从网络的视角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揭示了产业集群环境下的个体品牌提升机理。本书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从主体、资源和活动三个方面描述了集群企业的品牌网络构成要素,分析了其互动依赖、复合嵌人和发展非平衡特征;将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关系分为品牌学习关系、品牌纵向合作关系和品牌聚集关系三种类型,分别研究了其关系机理;研究了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关系对群内个体品牌的驱动路径。
作为一本从网络视角研究产业集群个体品牌成长的著作,回答了产业集群环境下个体品牌如何提升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无疑会对产业集群内品牌数量的增加和提升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本书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和基于生态学的品牌理论为重要依据,从网络的视角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揭示了产业集群环境下的个体品牌提升机理。
前言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剂
1.1.2 集群企业品牌的网络化发展特征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品牌界定
1.4.2 产业集群的界定
1.4.3 集群企业品牌网络的界定
1.5 研究的基本思想
1.6 内容安排
1.7 研究思路与方法
2.文献综述
2.1 集群网络的相关研究
2.1.1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的演进
2.1.2 网络研究的视角
2.1.3 集群网络的分类及特征
2.1.4 集群网络的作用机制
2.1.5 集群网络的学习机制
2.1.6 集群网络研究评述
2.2 品牌网络——基于生态视角的研究
2.2.1 品牌生态网络的基本观点
2.2.2 品牌生态网络的构成描述
2.2.3 品牌生态网络的关系描述
2.2.4 品牌生态网络研究评述
2.3 集群企业品牌的相关研究及其评述
小结
3.集群企业品牌网络构成及其特征
3.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对品牌研究的适用性
3.1.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3.1.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品牌研究的适用性
3.2 集群企业品牌网络构成描述
3.2.1 品牌网络主体
3.2.2 品牌网络资源
3.2.3 品牌网络活动
3.2.4 基于主体差异的品牌网络分类
3.3 集群企业品牌网络的特征
3.3.1 品牌间的互动依赖特征
3.3.2 复合嵌入特征
3.3.3 品牌发展不均衡特征
3.4 共生视角的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发展阶段特征
3.4.1 品牌的共生关系
3.4.2 基于Logistic方程的品牌网络发展阶段特征分析
小结
4.集群企业品牌两络的关系机理分析
4.1 集群中品牌提升资源的获取与网络关系的形成
4.2 集群企业品牌网络的学习关系分析
4.2.1 品牌学习的类型
4.2.2 企业能力架构下品牌学习驱动品牌提升的路径
4.2.3 集群企业品牌网络中的学习源
4.2.4 网络关系学习场下品牌提升能力生成的SECI模型
4.3 集群企业品牌网络的纵向合作关系分析
4.3.1 集群企业品牌网络的纵向合作关系分类
4.3.2 集群企业品牌网络的纵向合作关系模型构建
4.3.3 模型求解、命题提出及其证明
4.4 集群企业品牌网络聚集关系分析
4.4.1 聚集关系的静态性品牌提升效应
4.4.2 聚集关系品牌差异化效应的动态博弈分析
4.4.3 聚集关系的集群品牌荫庇效应分析
小结
5.集群环境对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关系形成的驱动机理
5.1 驱动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关系形成的关键环境要素
5.1.1 基于聚集效应的集群环境要素
5.1.2 基于竞合优势的关键集群环境要素识别
5.2 集群社会资本对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关系形成的驱动
5.2.1 社会资本的内涵和构成
5.2.2 社会资本的性质:功能性还是植根性
5.2.3 基于植根性的集群社会资本构成
5.2.4 集群社会资本对学习关系形成的驱动途径
5.2.5 集群社会资本对合作关系形成的驱动途径
5.3 品牌竞争对品牌网络关系形成的驱动
5.3.1 集群内品牌竞争与恶性竞争的比较分析
5.3.2 驱动品牌竞争形成的集群要素
5.3.3 网络内品牌竞争程度分析
5.3.4 品牌竞争驱动学习关系形成的途径
5.3.5 品牌竞争对聚集关系形成的驱动途径
5.3.6 品牌竞争对合作关系形成的驱动
5.4 企业家对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关系形成的驱动
5.4.1 企业家精神——品牌提升的内在驱动力
5.4.2 企业家网络、本地环境与集群企业品牌网络的互动
小结
6.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形成的元胞自动机仿真
6.1 研究方法
6.1.1 元胞自动机方法的适用性
6.1.2 元胞自动机建模的基本思想
6.2 研究目的
6.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关系模型构建
6.3.1 元胞状态假设
6.3.2 参数设计
6.3.3 邻域的选择
6.3.4 转换规则的设定
6.4 仿真过程及其结果分析
6.4.1 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形成过程仿真
6.4.2 不同集群社会资本状态下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形成仿真
6.4.3 不同企业家精神状态下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形成仿真
6.4.4 不同政府支持状态下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形成仿真
6.4.5 不同竞争程度状态下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形成仿真
6.4.6 不同聚集程度状态下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形成仿真
6.5 有关仿真可靠性的说明
6.6 仿真结论
7.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关系驱动群内个体品牌提升的路径:结构模型构建
7.1 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关系要素描述
7.1.1 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网络关系要素
7.1.2 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关系要素的界定
7.2 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关系对品牌提升的驱动路径假设
7.2.1 品牌提升要素界定
7.2.2 网络关系驱动个体的理论分析基础——社会网络理论
7.2.3 品牌网络关系规模对个体品牌提升的驱动
7.2.4 品牌网络关系中心度对个体品牌提升的驱动
7.2.5 品牌网络关系稳定度对个体品牌提升的驱动
7.2.6 品牌网络的关系强度对个体品牌提升的驱动
7.3 模型构建
小结
8.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关系驱动群内个体品牌提升的路径:实证检验
8.1 变量操作化定义及测度
8.1.1 变量操作设计方法
8.1.2 变量测度
8.2 研究数据搜集
8.2.1 数据收集方式及过程
8.2.2 量表问卷回收统计
8.3 数据信度和效度分析
8.3.1 数据信度分析
8.3.2 数据效度检验
8.3.3 数据正态性检验
8.4 假设检验
8.4.1 中介效应检验
8.4.2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和修正
8.4.3 检验结果
8.4.4 对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小结
9.集群企业品牌网络构建的政策建议
9.1 政策建议提出的思路
9.2 对政府促进集群企业品牌网络构建的建议
9.3 对企业构建集群企业品牌网络的建议
10.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1.1 集群企业品牌网络构成及其特征的相关结论
10.1.2 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关系机理的相关结论
10.1.3 集群环境对品牌网络关系形成驱动的结论
10.1.4 品牌网络关系对群内个体品牌提升驱动路径的结论
10.2 研究创新点
10.3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