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的中坚和脊梁,其重要性不容置疑。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对中层管理者在观念、能力、作风、品行、绩效、知识结构等的要求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完全不同的,真正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精干、高效、优质的中层管理者非常短缺。企业要想充分发挥中层管理者的作用,就必须认真研究中层管理者所具有的独特个性,针对其个性特点,制订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使他们真正发挥其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我曾有幸拜访过浙江一些非常优秀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都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一一漂亮的厂房、先进的流水线。但同时我也发现,这些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水平却不是第一,而是中等,或者中下水平,甚至有些落后,这直接导致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高。现在国内有很多企业家自身是非常优秀的,但是这些企业的中层队伍、员工队伍是否也是非常优秀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20世纪不朽的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曾经说过,“当今经济舞台的旋律已不再是华尔兹,而是伴着街头急促脚步的霹雳舞。如果你不觉得疯狂,那你就是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企业的中层管理者队伍已经明显感到手忙脚乱、气喘吁吁、焦头烂额,甚至身心憔悴。
联想与戴尔,海尔与三星,中国的许多企业与美国、日本乃至其他国家一些优秀的企业相比,财务报表上数字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并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差距到底在哪里!这是每个企业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有人认为差距在于战略,有人认为在于资源,有人认为在于竞争的流程与标准,而我则认为差距在于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质与量。美国、日本、欧洲的很多企业一旦进入中国,就会立刻着手做一件事情——挖人。挖谁?挖中国人,挖走大批的优秀管理人才。国内企业的老板一般是挖不走的,被挖走的往往是核心中层,是企业的顶梁柱。而一旦企业的核心中层发生“地震”,企业就会大伤“元气”!
正因为上述因素,很多企业老总形成了程度不一的“中层恐惧”症:如果中层很强,就会担心留不住,甚至担心中层人才会跳到竞争对手公司中去,调转“枪口”,对自己的公司形成致命的杀伤力!所以,这些企业老总宁可自己辛苦,也不愿意培养与建设“支柱型中层”。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靠胆子、靠经验打天下的时候,很多老总的态度就是“中层薄弱,企业好管”!
时至今日,竞争与变化的格局主宰着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向管理要效益”必将成为所有企业的第一生存法则,企业要从经验管理阶段过渡到科学管理阶段。但这绝非是一个自然延续的过程,必须要求企业进行主动跨越!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最基本的任务就是重点建设中层队伍!未来中层薄弱的企业必将弱不禁风,哪怕企业的项目、产品等部分的要素很好,在竞争中也很难形成持续的优势,从而注定企业昙花一现的命运。
P3-5
许多企业的老总与管理者都纷纷鼓励我出一本书,从而可以使千千万万的企业从“做大的浮躁”中醒悟过来,真正掂量一下自己是否有做大的可能,自己的“中层基础”是否稳如磐石。
在参与的众多管理大会上,我不止一次地呼吁:国内大多数企业的状况是一头狮子(或是一只绵羊)带领着一群绵羊在缓步前行;而优秀的外资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则是狮王带着一群狮子在快速奔跑!当我们这一群绵羊遭遇那一群狮子的时候,谁将是这一场较量的胜利者?结果不言而喻,这不能不让我们忧心如焚。
我曾拜访过一位民营企业的老总,寒喧之间,这位老总频频感叹“高处不胜寒”。探其缘由,原来该老总已是深感“独上高楼,蓦然回首,中层管理者皆落伍”。
在中国企业发展的前一个阶段,国内大多数企业取得的成功有其一定的共性,那就是靠老总的胆略、经验及吃苦的精神。于是乎“企业家的自信”膨胀到了极点,但这种自信在现阶段已经让很多企业遭受了沉痛的打击,企业终于意识到“高利润的好日子”不见了,微利时代、高度竞争时代已经来临!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会直接“干掉”一大批来不及改变的企业,因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已经绝对不能再是“一个人”的企业,而应该是“一个团队”的企业。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企业扁平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遗憾的是,很多中国企业曲解了其内涵,在数量、质量上都没有给予中层管理者以足够的重视,这直接导致了中层管理者的“营养不良”——短缺、脆弱!
“向管理要效益”成为企业立足之根本!而中层必将成为企业管理之核心层。如何让“绵羊”变成“狮子”,打造企业强大的中层,应成为国内企业做强做大的燃眉之急!
当然,我强调中层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否认高层、基层及其他资源要素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而是意在提醒企业的老总与管理层:适合企业发展的中层管理者短缺,中层管理者断层时代已经来临!重塑企业中层已经刻不容缓!
成长中的企业,请关注您的中层吧!给他们营养,给他们力量,因为他们是撑起企业大厦的中流砥柱!
决胜未来,赢在中层!
方永飞
引发中层革命,打造企业战无不胜的“狼群”!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脊梁,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助推器”!企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高层,中层的作用也占到了80%!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拥有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沟通.愿拼搏,踏踏实实,公道正派、廉洁勤治、求真务实的中层管理者。他们能把高层的意愿、工作动能与市场现实这三股企业发展的动力有机地链接在一起,是企业愿景,战略决策、组织方案的有力执行者和组织实践者。
然而国内多数企业的现实却是:蓦然回首,中层干部皆落伍!中层革命迫在眉睫!
决胜未来,赢在中层!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企业扁平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遗憾的是,很多中国企业曲解了其内涵,在数量、质量上都没有给予中层管理者以足够的重视,这直接导致了中层管理者的“营养不良”——短缺、脆弱!
“向管理要效益”成为企业立足之根本!而中层必将成为企业管理之核心层。如何让“绵羊”变成“狮子”,打造企业强大的中层,应成为国内企业做强做大的燃眉之急!
适合企业发展的中层管理者短缺,中层管理者断层时代已经来临!重塑企业中层已经刻不容缓!
成长中的企业,请关注您的中层吧!给他们营养,给他们力量,因为他们是撑起企业大厦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