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010中国年度小小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杨晓敏//郭昕//寇云峰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漓江版年选,一年一度的文学盛宴,源自十三年如一日的品质守护。

《2010中国年度小小说》是由中国小小说界权威选家从全国土百种文学刊物当年发表的小小说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旨在检阅2010年度小小说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小小说。冯骥才、王蒙、毕淑敏、蒋子龙、星竹……王蒙、铁凝、陈毓、赵新、修祥明、芦芙荭、凌鼎年等170多位作家的170多篇佳作,折射出活灵活现的人情与世相。一个个短小的故事,是急剧变化的中国社会别样档案。

内容推荐

他从一个怀抱到另一个怀抱,仿佛火车从一个驿站到另一个驿站。某天,他渴望回家,他那一刻是多么想念她。(陈毓《荷花图》)王蒙写看电影,写年轻时崇拜胡蝶、周璇、费雯丽、赫本、伊琳斯科布采娃等中外女明星的光彩,感慨年轻时动不动就夸赞世界。(王蒙《尴尬风流》)铁凝心中的一件小事,是15岁那年迷恋注射术的一次难忘的经历,邻居的微笑和两只针头,让她学会了认真去做一切事。(铁凝《一件小事》)

王蒙、铁凝、陈毓、赵新、修祥明、芦芙荭、凌鼎年等170多位作家的170多篇佳作,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或展现芸芸众生相之一个闪回,或回眸过往的一个定格,在讲究小小说的张力,尺幅之间见人情世故,体现小小说凝练精短、一叶知秋的特有品质方面,各有特色,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号观。

由中国小小说界权威选家选编的《2010中国年度小小说》,是从全国上百种文学刊物当年发表的数以千万字的小小说中精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小小说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小小说。

目录

尴尬风流

一件小事

马不停蹄的忧伤

郁剪剪

流浪乐手

见钱眼开

篮球

今天你微笑了吗

老街名嘴

秃顶

骑车去拉萨

花工

韵兰儿

桃花坞

被风吹走的夏天

帮他寻找两支枪

鉴宝

荷花图

兽兽镜

我的名字叫红

天上有一朵云

月夜

关于爱睛的五个瞬间

女儿的班主任

做好朋友吧

灵犬有泪

盒子炮

写不出的词语

坦克

上上大吉

他真可怜

进城杀羊

一步

范公堤

布局

交换

幸福路口

飞行记

拾穗

贵妃镯

讲坛

露脸

竹笋

不染

花奶奶

二乘以三得八

周小鱼的爱情

编外女兵

水秀

魏民升官

这包茶叶真不错

噙口钱

很远的笛子

死亡之约

暖昧

窝囊

盛开一朵玫瑰花

爷爷去过北京

血麦

没宰名片

小李乡长

最浪漫的事

贴春联

饥饿的歌声

有谁来买孤单

雪落无声

谁是凶手

怀天和尚

飞起来的人

一鸣惊人

大案

汉字的战争

新兵王三木

舞蹈的矿灯

离婚

爱的细节

模拟局长

艾立桃尴尬上镜记

报复

义工

有车族

失乐园

飞翔的翅膀

我爱潘桃红

荷花枕

往事叮咚

儿子

赛桃花

绚烂

玉镯

闺门旦

弟弟的虚幻空间

开小卡的女人

鱼鹰

饭碗

乘客

母牛蓝铃

别和他过不去

喜欢废铁的沈老汉

上锁的抽屉

半边眉

麦子的心事

与美女相遇

最后一只豹子

绝招

炒豆

误会

工钱

替领导离婚

素质

面具

缺笔

云在青天

无声的法庭

香炉

喝茶

永不丢失的公文包

良心

进城

画缘

做人

可可西里的羚羊

一日游

家宴

发迹

烧鸡的记忆

袁二

父亲李向阳

水牛王

跪在妈妈像前

局长的宝马

一个人的村庄

“钓鱼”记

一声枪响

炮兵的抉择

良心

霸道

白猫

洁癖

人生何处不相逢

河边

收到我,你很生气吧

戏招

祝开山的祝大手

金融危机下的土屋枝子

进城

要钱找县长

面子

粜菜籽

谋杀

寻找梁山伯

御赐

一鸣惊人

不平凡的一天

好日子,坏日子

骆驼的记忆

医师刘一刀

如果可以

四芽儿

逃犯的忏悔

孤独红酒

新手

半张床

奇兵

较劲

菊花包

高不过一棵庄稼

贺大丫头

三瞎话

牛不知道自己的力气有多大

重复经典

我爱北京天安门

表面现象

爷爷的遗憾

试读章节

帮他寻找两支枪

毕淑敏

他是我的战友,职务,将军。记得当年我从西藏阿里军分区转业回北京的时候,有一些书籍没法包装,求助于当教导员的他。他用羊角锤把军用罐头废弃箱子上狰狞的锈钉,一根根扭曲着拔出来。用拆下的木板,做成一只敦实的小箱子。他说,毕医生,装上你的医书回家去吧,就算整个火车皮翻了个儿,你的这箱子书也不会散了架。

果然,跋涉万水千山,我把书平安地带回北京。虽然现在我已不当医生了,但这些曾在高原陪伴过我不眠之夜的册页,暗夜中依然刺透书橱,散发着雪莲般的清冽之气,让我在万丈红尘中惊醒。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在西北重逢。见面那一瞬,他大不满,盯着我上下打量,说,你……你!你怎么能变成这个样子?

我不解,说,咋啦?我一直是这个样子啊!

他愤慨地摇摇头说,当年英姿勃勃的女军医哪里去了?简直成了大腹便便的老大娘!

我大笑,说,原来是为了这个啊!岁月不饶人,你也不看看自己成了什么模样!你以为你好到哪里啊!

他抻抻军装,正正军帽,很认真地说,我们是可以变老的,但你们不可‘以。你们在我们心目中,永远年轻。

他所说的“我们”,是指上个世纪60到80年代,西藏阿里军分区的男军人们。所说的“你们”,是在阿里服役的第一批女兵。那时,我是这个女兵班的班长。

我说,不公平啊。岁月一视同仁地让我们老去,当年我给你家的孩子们看过病,他们现在都已长大成人。要不是我施救及时,也许就……总之,有人今天就不能这样安逸地当爷爷和外公啦!

他说,是啊,阿里军人的友情,别处的人很难理解,我们的血,曾经在同一个山峦冻成冰坨。就算后来暖化了,里面也遗留着六角形的红雪花。

战友们都来了,欢愉地忆旧。却总有挥洒不去的哀伤,黏附在川流不息的述说中,为我们掩埋在冰峰下的青春,为我们曾遭受过的非人苦难。

临分手的时候,将军说,你现在专职写字,不做医生了?

我说,是啊。当医生是万分要紧的事情,一心不可二用。地扫不干净,可以重来。病看错了,就没法还他一命。这天大的要害,我担承不起,只有暂时不做。

将军说,你说暂时不做,就是说以后还有可能从医?

我说,万事皆有可能。我医术尚好,总怀念白大衣下素净的安宁和慈悲。哪一天写得倦了厌了,重操旧业说不定。

将军知道我是当真的,突然有些焦灼起来,说,那趁着你还写书的时候,我有一事相求。

我诧异:将军有什么求我一介无权无势的平民,且还是老大娘!

还没容我把疑虑说出口,将军问,你写的文章,可有很多人看?

我说,有一些吧,不敢说很多。不过,书虽无脚却能漂泊很远。它能到达的地方,恐怕我一辈子也走不到。

将军听答,似乎松了一口气,连说这就好。我想请你帮我打听个事儿。

我说,什么事啊?将军说,问枪。

我说,这是一支什么样的枪——值得你如此牵念?

将军说,不是一支枪,是两支枪。你记得我当年在阿里,持两支冲锋枪。从1970年到1975年,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界的藏北高原,双枪时刻不离我身边。它们跟着我参加过无数征战、巡逻守防。跟着我风餐露宿,共度数不清的黎明和黄昏。如今,我老了,春节相聚的时候,家人围绕身边。数数人头,谁也不少,可我的心总有一角儿在那儿漏风。我思念这两支枪,如思念两位兄弟。我知道,军人离开了部队,就不该再寻找他的枪,可是,我实在难忍牵挂之隋。请你把这双枪写进文章,让知道它们下落的人,好歹捎个口信给我。告诉我它们依然明光锃亮纤尘不染,告诉我它们依然能击发出焦脆的声响,告诉我它们依然能让子弹划出金色的抛物线……不然的话,我会永世不宁,直至……死不瞑目。

我默默无言。半晌,掏出一支笔说,将军,把你的枪号写下来。期待着你栅你的枪,能在人间重逢。

两支冲锋枪号是:P 3063882和P 3063764。

鉴宝

凌鼎年

省电视台去年开个《赏宝鉴宝》栏目,没想到收视率直线攀升。后来,每周一次的《赏宝鉴宝》成了不少市民翘首以盼的节目,每次播出后,栏目的内容就成了第二天市民们饶有兴味的话题。

市民爱看这栏目,一是每次都有宝物出现,是真是假,被专家一细说一分析,确实增长知识;二是鉴宝的最后一关是专家估价,这很撩拨人心的。譬如张三十年前花3000元钱买的一个瓷瓶,被专家鉴定为明成化年间的官窑梅瓶,当今市场价为150万,这能不让人眼馋心馋吗?就算是假的也来劲啊。李四郑重其事把一幅祖传的唐伯虎《梅花图》拿去鉴定,原指望值个几百万,结果被告知是仿的,最多值五千块钱,持宝人脸色大变。这不也让那些无宝可鉴的百姓生出些平衡感来嘛。总之,真宝假宝,都让老百姓觉得看这栏目消遣来劲。

住北濠弄的阿斌想起他爹临死前曾说到三眼葫芦瓷瓶,可惜没说完就咽气了。他估摸这东西兴许是个宝,说不定也值三万五万呢。阿斌犹豫着要不要拿到电视台请专家鉴定一下,如果真是宝,闹不准有一笔可观收入。只是万一是假的,岂不要被人笑话。自己一身制服,派头不小,对外称任职保安公司,其实不就是看门的嘛。父亲退休时算是物流公司的,其实当年是搬运大队扛重活的苦力。我们这种人家能有什么宝哇?

不过阿斌最后还是把家中的三眼葫芦瓷瓶拿到了电视台。

那天鉴宝的专家有省收藏协会副会长冷观之。据主持人介绍,冷观之是瓷器鉴赏专家,还著有鉴赏瓷器的专著。

阿斌的三眼葫芦瓷瓶亮相后,主持人先问阿斌瓷瓶的来历。阿斌为难了。他只知道是父亲收藏的,至于是祖传还是买的,是捡来的还是偷来的,他实在说不出个所以然。

主持人不无遗憾地说:被称之为宝的,往往流传有序,像你这种无来历无出处的,多少要打点折扣。阿斌心一凉。

轮到冷观之出场时,阿斌的心吊到了喉咙口。

冷观之戴着白手套,翻过来转过去,看了好一会儿,终于说道:“造型太漂亮了,这种三眼葫芦瓷瓶民间极少使用,乃宫廷之物。”

阿斌对瓷器鉴定是外行,但连看了多期鉴宝节目,也知道宫廷之物往往价值不菲,心中一阵欣喜。

冷观之又指指三眼瓷瓶说:“这是哥窑款式,然而,属于高仿,应该是清代晚期仿明成化年间的款式。”

阿斌此时的心已扑通扑通乱跳。此时,他最关心的是到底值多少钱。

冷观之最后的估价是30万。

阿斌差点晕过去,没想到扛苦力活的爹给他留下这么值钱的宝贝,他真想喊一声“老爸万岁”!

阿斌万万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一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找上门来,开门见山地说要收藏那三眼葫芦瓷瓶。来人很爽直,他说:“冷观之说值30万,我信他,我出38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怎样?”

阿斌没想到又长了8万,那个开心啊。他刚想说:行行行!可转而一想,不行,他这么爽快又加了8万,说不定还能让他多出些血呢,就狮子大开口说:“50万,一口价!”

来人笑笑说:“瓷器行情你懂不懂?告诉你我是图个吉利给你38万,过了这一村,就没那个店。不卖,拉倒。”说罢,提起密码箱要走。阿斌一看财神爷要走,连忙说38万就38万,成交!

那一夜,阿斌几次从睡梦中笑醒。

大约半年后,有个匿名电话打给阿斌,说你出手的三眼葫芦瓷瓶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到了260万港币……

阿斌听后像傻了一样。上当了上当了,上了那个冷观之的当了。

阿斌请了律师去找冷观之。

冷观之很不以为然地说:“我告诉过你,你那是高仿。既是高仿,必有原物真品。看来是我们这档节目把原物真品引出来了。”冷观之说得滴水不漏,律师也无话可说。

阿斌十分怀疑那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是冷观之委托来的,可惜阿斌没有证据,只能在家里大骂冷观之是大骗子。不过骂归骂,他对《赏宝鉴宝》节目确实是看卜瘾了。

P27-3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1: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