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柳亚子陈去病高旭卷)(精)
分类
作者 栾梅健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自从总理逝世以后,蒋介石盗取了党权,背叛了革命,出卖了民族,殃民祸国,已有二十多年了。当一九二六年黄埔中山舰事件发生后,我和朱季恂、侯绍裘两位同志,在广州第一次见到了蒋介石,我问他:“到底是总理的信徒,还是总理的叛徒?如果是总理的信徒,就应当切实地执行三大政策!”蒋介石还狡辩地说:“政策和主义不同,主义亘古不变,政策不妨变通一下。”我说:“你不懂得政策和政略的分别。政略是可以随时变换的,政策就不应该轻易放弃。就以政略而论,必须环境变化,才有变通的必要。总理生前,为了反帝、反封、反买办资产阶级,所以定下了伟大的三大政策。现在,帝国主义鸱张犹昔,北洋军阀虎负如前,而买办资产阶级,以广州而论,就曾挑起了商团之变。这些都是雄辩胜于事实,难道你身负党国重任,还能瞠目不睹吗?”这几句话不要紧,把他问得面红耳赤,默不作声。我便和季恂、绍裘两人,拂衣而走。在这个时候,我就断定,蒋介石一定要做陈炯明第二,而且乱子一定闹得比陈炯明更大了。

我们还到寄住的客尘学旅,便分头运动,都不得要领,最后才找到了我们最亲爱的同志恽代英先烈。但代英不肯采纳我的意见,因为我是主张用张子房对付吕政的办法,要找一个仓海君去把蒋介石一枪打死的。代英不答应,说:“北伐大业未成,我们还需要留着他打仗呢!”我说:“北伐为的是什么,不是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吗?倘然让这种总理的叛徒去统一中国,结果一定比北洋军阀还要糟糕。在杨、刘割据时代,总理不是说过,他们戴了我的帽子,来蹂躏我的家乡,是非常痛心的事情吗?照我的意见,与其让蒋介石戴着中国国民党的帽子,来做出卖民族的勾当,还不如让北洋军阀打进来,连广州都不要。因为后者还不过是军事上的损失,随时可以卷土重来。而前者呢,把中国国民党的金字招牌丢到粪坑里去,将来就是有人把它捞救出来,三熏而三沐之,恐怕臭气熏蒸,还是叫人家不容易忍就吧!所以,照我的主张,就非立刻出重赏求勇夫,把这个王八蛋打死了再讲。不然,将来的后果,我就不忍再言了。”代英还是不相信,而且开我的玩笑,说道:“人家叫我们共产党做过激党,认为洪水猛兽。你老哥的看法,却比我们共产党还要深刻到几十倍。那末,应该在过激党上面,再加一个过字,把‘过过激党’四字来做你老哥的徽号吧!”我再也沉不住气,立起身来拉住了代英的手,郑重说道:“吾谋适不用,勿谓秦无人。我们好朋友好同志,玩笑是玩笑,正经是正经,你今天不赞成杀蒋介石,怕蒋介石将来会杀你呢!”说到此地,我是一个神经质最重情感的人,不禁泣然沮下。代英也很为感动,说道:“我们好好的再考虑一下吧!”谁知我和代英谈话后,隔不了十多天,就接到家中的电报,说母亲以六十多的高龄,忽然发起天花症来,病势危重万分,叫我见电火速即归。我这时方寸已乱,也顾不得再去访问代英打听消息。又哪儿知道等我赶还家乡,母亲病已痊愈,而和代英先烈,却从此永隔人天了。

就在这年的秋天,蒋介石居然出师北伐,靠了中共同志早已做好的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一路上真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盛况。而蒋却顽钝无耻,居然贪天之功,以为己力,到了南昌,便拥兵自卫,不奉武汉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的命令,叛迹更一天比一天的昭著了。等到兵临上海,靠着工人纠察队三次大暴动大牺牲的结果,把奉军赶走后,他又和帝国主义者做起买卖来。这时候,蒋的老大缺憾,就是毕的生司,两手空空。帝国主义者和买办资产阶级,知道他的弱点,便派人和他讲道:“总司令来到上海,我们非常拥护。所不放心者,就是这些穷小子的共产党。倘然让他们得志,怕八国联军之祸,就要重演于今日了。听说总司令兵饷不很充裕,我们有的是钱,甘心情愿的孝敬,要多少就有多少。我们没有别的要求,只请您把无法无天的共产党制裁一下,就行了。”蒋介石正在囊空如洗之时,一方面又怕共产党监视他,真真要实行总理的三大政策,于是三月三的荠菜花,就动了心了。

这样一来,“四·一二”的惨案,马上到来,屠杀了数以百万计的青年工人和学生。他们口头上说的是清党,是清洗中国国民党内潜伏的共产跨党分子。实际上呢!中国国民党的优秀党员,总理的忠实信徒,也被他屠戮了不少。算起来,怕比我们友党的损失,有过之无不及吧!就把当时我自身所领导的江苏省党部高级干部来讲,朱季恂同志是早在这年的三月十二日恰恰是总理的二周年忌辰纪念,以忧劳致疾,呕血死于广州医院了。(季恂如不病逝,一定会被蒋介石弄死,这是毫无疑义的。)刘重民同志死难在南京,是被割去舌头,然后用刀斫死的。黄竞西同志死难在上海,是和陈仲甫的儿子陈延年同时被杀的。老而不死的吴贼敬恒,电贺蒋匪帮的刽子手某某说:“公真天人也。”这种肉麻无耻的话都说了出来,正是为了这个案件。真所谓“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呢!还有,宛希俨同志死在南昌;李一谔同志领导农民暴动失败后死难于浦南。这都是以后的事情。

当时在南京被难最惨而死状不很明了、至今尸首都没有着落的,便有侯绍裘同志和女同志张应春两人。

绍裘同志在南京某处开会被捕,后来便消息杳然。据今年四月九日上海各报出版的“侯绍裘烈士殉难二十三周年祭”特刊上,登载着陆定一同志一篇短短的文章,中间有一段说道:“他的殉难,是在“四·一二”大屠杀的前三天。杀害侯绍裘同志的凶手,就是匪首蒋介石。在帝国主义的军舰炮轰南京之后,匪首蒋介石就与帝国主义者勾结,决心叛变革命,屠杀人民。共产党员侯绍裘,是蒋匪的眼中钉,因而被蒋匪秘密杀害,装在麻袋里,抛人长江。”定一同志这段话,一定是有所根据的,可惜说得太简略一些,而我还没有机会来详细地问他。但是绍裘同志的被害日子,在四月九日,是没有疑义的了。(这中间还有一段插曲:所谓“帝国主义的军舰炮轰南京”的事件,据我所知道的,正是蒋介石的阴谋。事情是这样的:这时候,打下南京的是程潜将军的第六军。程将军是军长,党代表就是现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林秘书长林老伯渠。第六军在当时是遵守武汉国民政府和中央党部底命令的,所以武汉政府就派程将军担任江苏省政府主席,林老是秘书长,这正是蒋介石的眼中之钉。而自刘重民同志以下的若干人,当时敢于跑到南京去成立江苏省党部,也就以第六军为泰山之靠。北洋军阀时代,我们的江苏省党部是在上海的,南京只有西山会议派的伪江苏省党部,是和孙传芳勾通一气,来干特务工作破坏我们底革命运动的。蒋介石正想在南京建立他的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来反抗武汉,觉得第一件事情就非撵走第六军不可。但用什么方法来撵走他呢?眉头皱,计上心来。便叫他手下的特务,假冒第六军的士兵,杀死了几个与金陵大学有关的传教师;一方面,他又私通帝国主义者,叫他们炮轰南京。这就叫做南京惨案。结果,第六军在南京站不住脚,只好退向上游。当时蒋还嫁祸于林老,下命令撤职拿办呢。)

至于张应春女同志,是江苏省吴江县黎里区葫芦兜乡人,司说是我的小同乡,还和我第四个妹妹柳均权(字慧侬,当时也是中国国民党党员,现尚在苏州)是高小同学,常到我们家里来玩,可是我从来没有和她来往过。就在一九二四那一年吧,总理开始领导中国国民党改组,走上“以俄为师”的道路上去。我受了总理精神的感召,就以中国革命同盟会会员的资格参加了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我在民元以后就脱离革命阵线,没有加入六大政党合并的国民党,以及后来总理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我的看法,前者完全是个人权利之争,脱不了欧美旧民主主义的窠穴;后者呢?还是同盟会时代的老一套,不是个人行动的暗杀,便是运动军队去暴动,没有向民众宣传,没有唤起民众,是绝对没有成功的希望的,所以就懒得参加,只搅我的南社去了。虽然国民党和中华革命党中间,我的朋友是不少的。)明岁一九二五年五月,在黎里开总理追悼大会和五卅殉难烈士追悼会上,开始认识了她,觉得她是一个健全的进步分子。当时,女子剪发之风未盛,但她已得了风气之先。记得在总理追悼大会的游行队伍中,她和瞿双成同志(浙江萧山人,当时在吴江县平望区区立女子小学当教员,加入了中国国民党的吴江县党部。)两个人,捧着总理的遗像,稳步前进。她俩都是剪发的,于是一般小孩子,就嚷道说:“大家来看盛洋尼姑呀!”(盛洋也是吴江的一区,当时叫第三区,黎里是第四区。盛洋和浙江嘉兴接近,各地女尼都是六根清净的,只有嘉兴和盛洋却不同。她们的打扮是前发齐眉,后发披肩,正和解放的女同志差不多。嘉兴卖淫的女子,有“海陆空”之称,海是船娘,陆是土娼,空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尼姑是也。盛洋和嘉兴一水之隔,风俗习惯不免有些相同,所以说“盛洋尼姑”是含有侮辱的恶意的。)她俩都屹不为动,我就开始赏识了她们,尤其是应春同志。是年八月,江苏省党部筹备成立,要物色妇女界的领导者,绍裘和一位姜长林同志特地从上海来黎里,请教于我。他们说:江苏全省各县党部,女党员最多的,要推吴江和松江两处了。松江方面,一位范志超同志,思想最前进,在松江景贤女中念过书,是朱季恂同志的得意高足。同时,季恂是绍裘的老师,而绍裘又在景贤担任教员,教过志超的书(季恂是上海健行公学的学生,我在健行教过国文,把《黄帝魂》当作课本用,讲起来,季恂.又是我的学生)。所以当时的省党部,还有“三世同堂”的佳话,到志超,要算第四代了。这样,关系就复杂起来了。绍裘本来是保举志超当省党部妇女部部长的,但季恂却姑息志超,反对绍裘的意见,说她身体不好,应该多多休息,这是表示季恂对她的关心和爱护了。同时,季恂又主张,志超年纪很轻,当时还在弘伟中学念书,要她多读英文,少搞党务。绍裘碍于老师份上,不好分辩。于是,难题便落到我的头上来了。绍裘和长林的意思,是要我在吴江女同志中,保举一位省党部的妇女部长。他们说,松江女党员,除了志超以外,做妇女部长都不够格,非向吴江找人才不兴。当时,我就问计于我的智囊徐蔚南同志,他竭力保荐应春。在黎里县立第四高小学校的宿舍里的一夕话,便决定了省党部妇女部长的人选;同时,也可以说是断送了应春的性命。“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虽然事隔二十多年,我在今天想起来,心中还是难过得很呢!后来省党部正式成立,应春便以各方面绝大多数的拥戴,坐上了妇女部长的宝座。但她也是一个多病的人,当蒋介石大举清党的前夜,她还是在乡间家里养病呢!可是绍裘不答应,一封电报把她招到了南京。她这个人呢?豪爽有余,精细不足,刚到南京,就遭逢了“四·一二”之变,怕她在睡梦中也没有想到吧!到了南京,坐上小火车,可是等到检查着手提皮包的时候,才发现已是毕的生司了。查票的却偏要寻根究底,非让她补票不兴。这一急,迫她把法宝祭了出来,便是印上“中国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妇女部长张应春”的名片,她以为这一关总可以撞过吧!谁知蒋匪帮早有特务老爷在小火车内暗中侦察,一见她的名刺,便说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又说道:“六门齐挂榜,你往哪儿跑?”于是,几个男的伏侍一个女的,就把她架下小火车,拖上马车开走了。自此以后,就没有听到她的消息过。消息不是没有,是有好几个的,但都不大正确。她的一个弟媳妇,便曾收到过一封自称同难者的匿名信,说是:“令姊金桂华女士,已经不在人世了。”揣想起来,这一封信比较可靠,但不写明她怎样死法,和死难的地点,是个大憾事。又有人讲:她和绍裘同时被捕,被特务把他俩剥光衣服,装入同一的一个麻布袋内,用乱刀攒刺,血流遍地,狼藉不堪,等到这般特务兽性已经得到满足的时候,便系上几块大石头,丢人大江去了。这和陆定一同志的短文,也有相似之处。但绍裘死难的日子,据定一同志讲是四月九日,还在“四·一二”的前三日,好象应春还没有到南京的可能吧?另有一个传说,是她和南京市党部妇女部长陈君起同时被捕,同时上了绞刑台,三绞毙命的,这似乎比较近情一些。还有人说,她和绍裘同时被绞,应春体胖,但一绞便死;绍裘瘦小,却绞了三次才毕命。当时颇有此传说,还是从蒋匪帮一个刽子手口上讲出来的,他还认绍裘和应春是一双同命之鸟呢。但把定一同志的短文来对照,又觉得是齐东野人之语了。一九四五年,我在重庆,看到史良同志,她也是当时被捕而漏网的一个人。但她被捕的时间此较落后,已在这年九十月中间。据女牢的看守人说,她禁闭的一间房间,是应春住过的,应春死后,史大姊才补她的缺。要是这话可信,似乎应春被难的时期,离开“四·一二”惨案,已经有半年光景了。史大姊说,详细情形,她还不大清楚,要问当时另外一个同难者刘尊一女士,就是陈勺水所撰小说《酱色的心》中的“金道三”,才能明白。这时候,刘女士也在重庆,可是史大姊要和我介绍见面,却始终没有成功,现在不知刘女士又到哪儿去了。那末,疑案到底还是疑案,但应春的牺牲殉难,已是铁案如山,不可移动的了。她的父亲鼎斋先生,一代宿儒,教过我第三个妹妹柳公权(字英侬,已故)的国文,文学造诣甚深,爱女罹祸,营救无效,不久就郁郁的病死了。这又是一幕悲剧呢!

P155-161

后记

1909年,以柳亚子、陈去病、高旭为代表的一大批传统的知识分子,在外族入侵、清廷腐败的现实面前,抛弃了变法维新的幻想,驾轻就熟地找到了种族主义、民族革命的思想武器,成立了我国近代文学史一个重要的爱国文学社团——南社。尽管南社的成立地点是在江苏的苏州,但在其后十余年的雅集聚会中,除了第一次是在苏州虎丘、第二次是在杭州西湖外,其他十余次的雅集地点均在上海,因而,将南社视为以上海为主要活动中心的文学社团一点也不为过。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慰高,字安如,16岁时,因信仰天赋人权学说,以亚洲卢梭自命,改名人权,字亚卢。江苏吴江人。18岁时,因对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十分崇敬,于是改名弃疾,后逐渐改称亚子,遂以亚子行。他是南社的灵魂人物。不仅对南社的成立及其后来的发展出力最多,而且由于家境富裕,对南社的运作也多有经济上的资助。1994年,《柳亚子文集》全部出齐,包括《磨剑室诗词集》(上、下册)、《磨剑室文录》(上、下册)、《南社纪略》、《书信辑录》、《自传·年谱·日记》、《苏曼殊研究》、《南明史纲·史料》共七集九册,三百万字。对于柳亚子的诗歌,毛泽东称誉:“尊诤慨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使人感发兴起。”

陈去病(1874~1933),原名庆林,字佩忍,又字巢南、病倩,别号垂虹亭长,江苏吴江人。他早年是一位积极的维新改良运动者。1898年,曾与柳亚子的父亲柳念曾、著名诗人金松岑一起在江苏吴江发起设立雪耻学会,积极响应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举行的维新运动,以图变法救亡,一雪国耻。后不久转向彻底的推翻满清统治的斗士。1904年前后,他辑录成《建州女真考》、《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忠文殉节记》四节,总题为“陆沉丛书”,通过对明末清初历史的辑录与搜寻,试图为推翻满清寻找理论支柱与历史佐证,成为当时流行一时的反清读物。陈去病的著作大都收集在柳亚子编录的《巢南文集》中,感情沉郁、文风悲凉,对当时反清志士极富煽动意义。

高旭(1877~1925),字天梅,号剑公,别号钝剑,又署汉剑等,江苏省松江府金山县张堰镇人(今属上海市金山区)。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海战以及次年签订的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他开始成为康梁变法维新的积极分子。他在《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改良派刊物上不断发表文章,鼓吹维新变法,拯救濒于危难中的谪清王朝。1903年,高旭的思想发生重大变化。他与叔父高燮、弟弟高增在家乡张堰镇剑办《觉民》月刊,大量发表鼓吹民族革命、具有反清倾向的诗文。他的《逐满歌》、《光复歌》、《大汉纪念歌》等,是当时风行一时的诗歌佳作。1907年,高旭与陈去病等人一起在上海发起神交社,为日后南社的组织形式奠定了基础。1909年,在南社的首次雅集中,他被推为诗选编辑员。2003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郭长海、金菊贞编辑的《高旭集》。

柳亚子、陈去病和高旭是南计中最为重要的三位骨干。他们以文字鼓吹反清革命,为反清民族民主革命大造声势,与当时的中国同盟会互相呼应。1902年冬,柳亚子在《步暮述怀》一诗中写道:“思想界中初革命,欲凭文字播风潮”。其中,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自况,而应该是他们三人共同的文学理想。

栾梅健

目录

凡例

前言

柳亚子

 诗

 有怀章太炎、邹威丹两先生狱中

 除夕杂感十四首录四

 答朱梁任

 闻冯遂方女士演说赋赠

 巢南书来,谓将刊长兴伯吴公遗集,先期得公真迹小札一通,又得王山史先生所撰《夏内史传》及为内史营葬事甚详,喜极驰告,索诗纪之,应以四律

 有悼二首,为徐伯荪烈士作

 王述庵论诗绝句诋谟放翁,感而赋此

 怀人诗十章

 吊鉴湖秋女士

 读《天义》杂志,感题一律

 亡友亚魂死三年矣,成追悼四律,不知吾涕之何从,未可作笔墨观也四首录二

 寄题西湖岳王冢,同天梅作

 《神州女报》题词,为陈志群作十首录六

 偕刘申叔、何志剑夫妇暨杨笃生、邓秋枚、黄晦闻、陈巢南、高天梅、朱少屏、沈道非、张聘斋酒楼小饮,约为结社之举,即席赋此

 苏曼殊寄示近作,占此报之

 寄马君武柏灵,时读其所著《新文学》四首录二

 闻陶公出狱,喜极不能成寐,枕上口占得四绝

 重题南社写真,时闻申叔已降虏矣

 海上归舟成怀人诗十四章

 后怀人诗十六章十六首录八

 简曼殊海上

 连番一首,为汪精卫刺载沣不中作

 题天梅孝陵瓦当砚有感

 《白门悲秋集》题词,为周实丹作

 寄宁太一燕市

 寄赵伯先香江

 寄楚伧

 哭伯先,用楚伧韵

 哭周实丹烈士

 送楚伧北伐

 感事

 题范茂芝《寻诗读画图》

 送秋叶归闽,次留别韵

 送铁崖归蜀

 送太一入粤

 送陈蜕庵先生赴燕市

 剧散感成两绝句

 读一庵忆春航诗,次韵却寄

 寄吹万

 岁暮杂感

 哭宋遁初烈士

 有感示子美

 后感事四首

 梦英士先烈

 送荔丹归蜀

 十眉以诗索和,萧飒危苦,令人无欢,为作壮语矫之,却次原韵

 寒夜杂忆

 哭苏曼殊

 感事

 哭蔡幼襄元戎(济民)

 与颖若夜话,意有未尽,别后追寄一律

 送洪涛入滇南

 题天梅《荔湾载酒图》

 感事四首

 题《避秦图))

 诸将六首

 酒后写示率初弟

 逃席两首,次韵和玄穆

 迷楼苦雨,次韵和蕺人

 三十有一日抵梨湖已大除夕矣,书示儿子无忌,即送其游学海上

 十五年五月,黄花岗谒廖仲恺先生墓

 将去广州有作

 绝命词

 东渡舟中即事一首,十六年五月十五日作

 东洋花坛口号

 呈桥本关雪

 岚山道中口占

 岚山渡月桥有感

 琵琶湖杂诗

 金阁寺

 自西京发江户,送者十余辈,各赠一诗为别

 偕孟俶、坚甫游井之头公园

 六月十日夜,梦张秋石女士,翌晨闻其恶耗,感成一绝

 六月十三日,移居乐天庐,在井之头公园侧

 赠刘海粟

 三哀诗

 消息一首

 秋兴,次黄佩曼女士韵

 有感

 寄怀庚白南京

 庚白来谈近事感赋

 有悼五首,二十年七月三十日补作

 存殁口号五绝句,八月四日作

续存殁口号两首,八月十八日作

读《文艺新闻》追悼号感赋

十二月九日与香凝夫人夜话感赋

题香凝夫人画幅,十二月十日作

哭邓择生

一月廿四日至秣陵作

一月廿四日游采石矶未果,登雨花台有作二首录

秣陵杂赠三十首

秣陵续赠三十首

舆论

自嘲

酒后与庚白论当代女界人才,忾然有作

三月廿六日夜集双清阁,香凝夫人领句,为续成一律,兼示梦醒

与冰清杂论新旧文学,成诗六首

碧云寺谒孙先生衣冠墓

历下亭题壁

香凝夫人与承志公子合作画,仙霏索题,十一月一日作

赠青年出征

今可索题一九三四年二月四日南社临时社集摄影

二月七日夜,南社纪念会举行第二次聚餐于上海同兴楼酒家,集者一百五十七人,赋呈同座

次韵和庚白

经颐渊先生寿诗

于右任六十初度,四月

廿六年八月二十日,廖仲恺先生殉国十二周年纪念感赋

 送冰莹赴前线

 为人题词集

 十二月十二日赋

 绛云

 《江楼秋思图》旧卷,仲恺先烈暨夫己氏并有题句,展视忾然,为赋一绝

 抗日两周年

 追悼经颐渊先生,用陈树人韵,八月六日作

 哭朱惺公烈士

 次韵答庚白,十一月四日作

 四公子歌,题陈复纪念册,十一月十四日作

 悼郁曼陀(华),追步其《辛未中秋渤海舟中》韵

 马相伯先生遗像,为张若谷题,十二月八日

 茅丽英女烈士挽诗

 流亡杂诗十首,一九四二年一月作十首录五

 长洲岛寄内

 新村题壁,借某公韵

 别谢一超、蓝奋才、袁嘉猷、连贯

 曲江喜晤李南溟,赋赠一律

 湘衍园呈廖夫人

 六月七日晨抵桂林,越三夕,于伶、柏李招饮,喜晤田寿昌,赋赠一绝

 六月十八日为旧历端午节,偕田寿昌、廖沫沙游七星岩茗叙,寿昌索诗,遂有是作

 六月二十七日,喜内子郑佩宜女士自香岛脱险来桂林

 悼萧红女士

 哭林庚白

 叠韵和沫若、寿昌三首

 感事两首,十月一日作二首录一

 双十之夕,佛西、本菁招集榴园,赋此以纪

 为瘦石题屈大夫遗像

 赠巨赞上人二首录一

 仲寅女士以《碧血花》剧本见贻,亲加题识云,“旧曾爨演是剧;用资纪念”,感题两绝,并谢仲寅厚意云尔

 寿昌招宴嘉陵馆,赋诗纪事,兼赠馆主

 题汉民中学壁报《夏完淳专号》,仍为中敏作

 七月七日为抗战七周年纪念,出席灵峰台民众大会,演讲既竞,归坐沧海楼,写示柏林、观玄、浣霞暨刘乾元、朱汉斌、贤揖唐

 三十四年元旦口号

 次韵奉酬衡老、鼎兄,一月三日补赋

 龙蛇一首,借徐弘士韵

 沈振黄挽诗,三月二十四日作

 三月二十八夜,衡老、鼎兄、若兄招友醵饮,为余预寿,感赋两律,次首用陈真如韵

 亡友易梅僧先烈遗诗,哲弟蕴九索题,四月二十八日作

 口号二首,五月二日赋一

 延安一首,五月二十六日赋寄润之

 五月二十八日夜酒后赋

 读报一首

 八月二十八日,喜闻润之来渝,三十日下午相见于曾家岩畔,赋赠一首

 三月五日抵烟台,贾参谋长、徐市长等来迓

 抵北平感赋

 赠谢雪红女士两首

 词

 虞美人忆太一湘中

 虞美人题定庵词,和慧云韵

 虞美人题稼轩词,和慧云韵

 虞美人题李后主词

 念奴娇游杭、苏归来

 金缕曲西京赠张景桓

 金缕曲赠廖梦醒女士

 鹧鸪天次韵和希伏

 酹江月九月二十四日为旧中秋节,羽仪、佛西、雁冰诸子邀集牯牛岭步月,旋泛舟江上,归成此解

 浣溪纱十月二十八日偕佩宜、无垢、光辽、宝殉、雁冰、德址、佛西、仲寅、琴可、绮雯、小涵、克夫泛舟游阳朔,翌日乘汽车返,记事得两阕

 浣溪纱二月十九日为旧元宵节,佛西属题羽仪所绘《守岁图》,次寿昌韵

 满江红题瘦石绘《延平王海师大举规复留都图》,用岳忠武韵,四月一日作

 八声甘州追悼亡友林庚白先烈,次李任潮将军韵,依吾家耆卿体,六月八日作

 文

 郑成功传

 中国灭亡小史(节录)

 驳《革命驳议》

 中国立宪问题

 台湾三百年史

 中国革命家第一人陈涉传

 黎里不缠足会缘起

 《复报》发刊词

 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神交社雅集图记

 袁世凯休矣!

 论袁世凯

 北伐

 我们对于文化运动的意见

 廖仲恺先生纪念碑文

 放歌

 丹青引

 关于我的名号

 我和言论界的因缘

 柳亚子的诗和字

 我和南社的关系(节录)

 我和朱鸳雏的公案

 回忆新南社的停顿(节录)

 回忆“四·一二”政变

陈去病

 诗

 读《竹书纪年》

 江行杂诗

 咏怀六首录二

 将游东瀛赋以自策

 大阪怀徐福

 东京雨后寓楼倚望

 题《郑延平战捷图》

 稼园哭威丹

 喜得海外书却寄

 赠刘三

 还古书院有怀金文毅公

 江上哀

 十月二十七日自潮海赴香港中夜望海有作

 赋得韩亡子房愤为安重根作也

 四十初度黄海舟中遇雾一首

 避雨照胆台唔季陶孟硕因同谒香山公于湖舫

 英士归葬吴兴为赋挽歌送之

 初夏越中杂诗

 有怀刘三、钝剑、亚子,并苦念西狩、无畏

 四月二十五日偕刘三谒苍水张公墓,并吊永历帝

 岁暮杂感

 恻恻

 久病不痊有作

 疾起还吴有感

 有悼

 宝鼎

 金屋

 夜过昆陵驿

 焦山中流遇急湍

 西湖三潭印月晚归遇雨,同忏慧、小淑作

 辛亥六月金陵杂诗十二章

 云程万里图,为陈剑魂题

 后望岳图,为祝心渊题

 都门崇效寺立夏得两绝

 梨花里留别亚子

 酬钝根醴陵山中

 哭梦通老友

 哀陈勒生

 自浙入湘,得晤梦蘧、君剑诸社友,献以是诗

 泰山绝顶登封处题壁

 自岱宗下降,小憩龙泉观有作

 趵突泉一首

 出塞望蒙古

 夜宿张家口,独步通桥望月

 通桥月夜闻歌

 春暮集朴学斋

 惜别词八首

 自衮州过曲阜谒圣庙、孔林四首

 陋巷

 去鲁

 题郭频伽手写徐江庵诗册,为寒琼作

 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

 今岁来海上,与顺德黄节同居藏书楼者甚久,忽急电自粤来,谓君令嗣得暴疾。及遄归,已弥留矣,一见而诀。君凡四丈夫子,其三皆不育,独此长且贤,而又遽丧。人匪槁木,讵能忘情?君之悲怆,自不容已。然余之见解,正复不同,故诗以慰之

 昼寝杂感

 自阳高县抵大同

 晚抵丰镇

 丰镇见雪

 自居庸关南骑行入口,漫成

 孟秋朔日初度

 天贶节为亡妇生日

 寄安如

 文

 《松陵文集》自序

 重刊《度曲须知》叙

 蚬江陈氏家谱自序

 《芦漪怀旧图》序

 《广印人传》序

 《笠泽词征》自叙

 西泠新建风雨亭记

 秋社启

 张同伯先生传

 雪湖高士杨硕父先生小传

 邹生传,

 高柳两君子传

 垂虹亭长传

 卜老仆传

 柳无涯先生墓志铭

 先嗣继妣沈太君行述

 林亮奇哀词并序

 轩亭吊秋侠文

高旭

 诗

 悼亡妻红梅

 暮春伤怀

 近事新乐府三章

 题章太炎近著

 海上大风潮起作歌

 题《陆沉丛书》步家叔黄天韵

 题《沈荩传》用前韵

 题《攘书》为刘申叔用前韵

 题《孙逸仙传))用前韵

 题所编《皇汉诗鉴》

 光复歌

 逐满歌

 宰鳖

 何亚云(东)病故,作诗哀之

 送巢南之粤东

 中秋对月

 感秋,简宁太一长沙

 报载某志士送其未婚妻北行,赠之以诗,而诗阙焉,为补六章

 自题《未济庐诗集》

和太一韵,即寄

读刘霖生哭其弟炳生诗,感成四绝

戊申杂诗

猛虎行

祝《民呼报》

次野鹤韵

吊蒋韫华女士

汉六花鉴歌,为哲夫伉俪作

题晋永嘉砖,为小进作

送小进游美利坚

坐落帆亭作

七夕游烟雨楼

感路事有作一

将抵金陵作

过阳澄湖

登北极阁

白下思亲

偕亚君小憩孝陵前茶肆,慨然成章

赠实丹

血迹亭题壁

谒孝陵

乙巳登富士山,拾石一拳,纳诸行箧。今适启视,俨然犹在。诗以咏之

 过明故宫感赋

 题孝陵瓦

 得孝陵砖一方,斫为“日月重光砚”,纪之以诗

 寄陈蜕庵

 次韵,答姚鸩雏

 述梦,寄亚子

 荒唐

 吊杨卓林侠土

 次韵,寄胡石予

 索黄克强先生书

 酒后哭题先考吟槐府君遗像

 宿报本寺

 报本寺大佛前醉吟

 饮中忽思曼殊,写寄樱岛

 寄蜕庵

 往岁组织南社,谬作选人。今国学商兑会成,又任诗文评辑之役。酒酣耳热,慨然赋之

 咏藕

 闻亚卢丁父忧

 秋灯醉中作

 咏杨花

 咏秋柳

 寄吴泽庵

 题范茂芝《寻诗读画图》

 赠别蜕庵

 愁闷中获太一书,并诗数章,却寄

 菊花

 题钱攘白造像,是日真大醉也

 再示攘白

 元旦

 民国二年

 题胡石予((近游图》

 赠亚卢

 短歌行,赠杨救炎

 结交行二首·

 痛定,示舍弟佛子

 结客

 周人菊属题所撰((程森崖传》

 题蔡哲夫《寒宬校碑图》

 题周芷畦《水村第五图》

 赠黄克强先生海上

 哭庞芭庵

 次韵,示佩忍

 次韵,答孟莼生

 吊黄克强先生

 次韵,和张蔚西见赠之作

 广德楼观鲜灵芝演剧,归途示易哭庵

 蓬莱春与易实甫、黄履平、胡湛园联句

 次哭庵赠胡湛园韵

 寿秋浦周玉山先生八十

 广德楼观鲜灵芝演《家庭祸水》与哭庵、履平联句

 履平招至中和园观刘喜奎演剧,兼示张天石、汪剑萍

 赠哭庵

 偕哭庵、履平、刘三游公园,雪中摄影,即题其上

 赠履平,即题其诗集

 次韵,酬宋寰公

 次韵,答景梅九

 咏裴孟伟骏马,即以为赠

 雪夜酒楼与哭庵、刘三、履平联句

 侠少年行,吊陈其美

 词

 虞美人·题《李后主词》

 忆江南

 蝶恋花·芳华满眼,而旧时双燕迟迟未来,书以讯之

 点绛唇·入春苦雨

 小重山·魂

 小桃红·泪

 端正好·记梦

 卖花声·怀嘐公海上

 青玉案·有寄

 浪淘沙·怀辟支湘中

 水调歌头·祝《神州日报》出版

 高阳台·题《牡丹亭传奇》

 罗敷媚

 前调·题《吴门纪游》

 小重山·吴门感事

 占春芳·山塘闻杜鹃

 百字令·绿水湾谒张国维中丞祠

 临江仙·留园感题

 虞美人·西园忆旧

 忆萝月·吊朱三夫人周湘云女士

湘月·四月十五夜,味莼+园观赛珍会,与亚君偕

水调歌头·友人陆仲炳讲学广西容县,归至平南大马峡,遇暴客,死焉。填此哭之

 虞美人·题《龚定庵词》

 减字木兰花·途中闻布谷

 风马儿·吊健行公学

 少年游·中秋月下作

 点绛唇·南浦思家

 采桑子·怀巢南武林

 蝶恋花

 昭君怨·见落梅,凄然不怿

 卖花声

 丑奴儿令·夜不成寐,披衣写此

 浣溪纱·二月望夜

 相见欢·拟南唐后主作

 柳梢青·雨中登楼

 蝶恋花·一夜狂风,红梅落尽矣

 虞美人·得家书

 清平乐·有寄

 浪淘沙·杨笃生自沉利物浦死,吊以此阕

 点绛唇·题《玉琤■馆填词图》,为庞檗子

 蝶恋花·四月一日感粤事作

 相见欢·前题

 清平乐·禾中寓楼题壁

 罗敷媚·与傅钝根联句

 清平调·题庞檗子填词图

 虞美人

 文

 《觉民》发刊词

 世界第一大问题谁乎

 周红梅小传

 祭邹容文

 学术沿革之概论

 黄生

 拟建立太平天国洪王铜像记

 《石达开遗诗》序

 陆沉杂选

 南社启

 《更生斋诗》序

 擒贼先擒王

 贫富革命又少不了

 真英雄

 《金山卫佚史》序

 名著批评

 杂感

 高天梅之冯春航观

 天梅之春航酒话

 天梅之寄尘酒话

编后记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总目

序言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加自觉地发挥和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软实力”,自然便成为国家和民族新的文化发展战略的着眼点。缘于此,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编纂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也自当要从建设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基础性文化工程着眼,充分发挥历史的文化积淀和展现深厚的学术渊源,广采博辑,探幽烛微,以期起到应有的咨询鉴赏和导向传承的作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上海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来梳理开掘上海近二百年以来的历史文脉和文学矿藏,温故知新,继往开来,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这是我们应该极为珍惜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早在上个世纪初,上海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文化都会,对全国文化人才逐步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势,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繁荣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一所谓“海派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近百年来全国四面八方文学人才云集上海、共同参与的结果。正像鲁迅先生当年所说的那样,“所谓‘京派’与‘海派’,本不指作者的籍贯而言,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故‘京派’非皆北平人,‘海派’非皆上海人”(《鲁迅全集》第5卷,第352页)。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所以我们在编选这部《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时,主要不以作者的出生地域为界,而是视其是否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了上海文学事业的共建共荣,并获得重要的文学成就为取舍。

上海作为我国开埠早并兼有海洋性文化特征的世界大都会,在西方的各种学术思潮和理论流派的交流和渗透下,在文化、文学方面自然也得了风气之先,使得上海的传统文化和保守思潮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洗礼,而各种新锐的学术思想、文化新潮和创作流派,则纷至沓来,一发而不可收,从而奠定了上海文化和文学开放性、现代性的基础。时至今日,文化艺术的多元互补、兼收并蓄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方式和审美要求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不可逆转的世界文化的大整合、大跨越的历史潮流面前,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文化心态与创新精神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人类的美好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规模宏大,卷帙浩繁,在编选过程中除了直接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编委和有关人员的通力合作,还得到人选作者的家属和海内外文化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和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信息和资料,特此铭记,以表谢忱。

2010年3月

内容推荐

本丛书是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主持并策划编纂的文学大系《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该文学大系中有50多位被历史烟尘湮没的海派作家浮出水面,占丛书篇幅的1/5,填补了文学史的部分空白。

该丛书入选作家中既有闻名遐迩的大师、巨匠,也有叶小凤、蒋敦复、彭康、潘黛柳等被文学史家忽略的作家。这其中包括最早准确预测了将在上海举办世博会这一大事件的晚清上海名医、小说家陆士谔。

本书为其中一册。

编辑推荐

上海作为我国开埠早并兼有海洋性文化特征的世界大都会,在西方的各种学术思潮和理论流派的交流和渗透下,在文化、文学方面自然也得了风气之先,使得上海的传统文化和保守思潮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洗礼,而各种新锐的学术思想、文化新潮和创作流派,则纷至沓来,一发而不可收,从而奠定了上海文化和文学开放性、现代性的基础。时至今日,文化艺术的多元互补、兼收并蓄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方式和审美要求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不可逆转的世界文化的大整合、大跨越的历史潮流面前,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文化心态与创新精神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人类的美好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书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中期在上海地区出现著名作家柳亚子、陈去病、高旭及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