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来自天堂的报告/读书人书系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沈嘉禄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沈嘉禄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文艺批评家,但凭借着新闻记者对事件的敏感性与作家探究事件背后深层次原因的执着与思考问题的人文角度,加之触类旁通的眼界、富有逻辑性的个性表达,由此达到了一种广度和深度。这本书中,结集了他最近四五年间撰写的这类文章,文笔犀利幽默,杂以调侃、隐喻、比较、讽刺等手法,层层剖析,鞭辟入里,对吴冠中等显赫艺术家的作品价值、川剧变脸技艺外泄、动漫创作、新天地模式、文化遗产保护与造假、圆明园铜兽首拍卖、世博会展馆安排、当代艺术泡沫、陈丹青与韩寒的言论、赵本山的小品等现象都有独特见解。

内容推荐

作者游走于文学与新闻之间,但肯定不是正统的批评家,因而不必搔首弄姿地高唱咏叹调,也不会板起面孔训人,更不屑好为人师地卖弄、调、讽刺、隐喻、比较,或许是惯用手法。努力说真活,文章才不会空洞。

文化,说到底就是一个时代的人的精神状态。文化批评,与精神分析相仿。

目录

第一辑 一花一世界

 剪碎阳光

 向八世纪的砖头致敬

 看看民间的美

 墨迹已干,雕版难寻

 香有道,不可道

 精妙绝伦的善业泥佛像

 青花瓷盘里的一缕东印度风

 康熙·青花·对口菌

 影青瓷,昌河的精灵

 建盏:结就紫云堆

 玲珑可爱的长沙窑小玩具

 一花一世界

 人到中年,当染雅癖

 月份牌的妖魅幻影

 艺术市场正在嘲笑“鸵鸟”

 帝王情结又一次大发作

 官窑崇拜和创新精神

 盛宣怀在世博会为何吃退货?

 隐含在铜兽首中的皇权意识

 别学义和团,也别学马尔罗

第二辑 给万吨水压机喷上红漆

 别把吴冠中当超女

 川剧的那张脸

 戏曲的生命在于传唱

 大师与红烧肉

 瘌痢还会笑吗?

 请莫纳多吃火锅

 在宏村看学生娃写生

 隔着玉河“呀呀索”

 老照片,流金岁月的唇印

 孙悟空为什么打不过蝙蝠侠?

 读书这档事,不妨随便谈

 令人感慨的“红色小提琴”

 给万吨水压机喷上红漆

 凭什么清算新天地?

 建一个连环画博物馆为何这么难?

 星巴克别宫

 文化遗产也做假

 “猪坚强”发福了

 肚腩的开放

 油漆对“风景”的突然“描绘”

 艺术与钱,哪个印象更深?

 作协的派司,大闸蟹的戒指

第三辑 跳舞兰

 跳舞兰

 四明村

 来自天堂的报告

 汉源书店十年了

 每晚八点,宣科在此

 洛克,丽江怎能忘记

 他的鼻梁,勾勒出上海的轮廓

 她在“苏州河边”徘徊

 喜看一闻先生畅饮醉啸

 散淡陆康

 文人的最后一次性情书写

 民间艺人戴敦邦

 给东巴文字加点咖啡

 别具性灵,方成典雅

 拈花一笑的世俗雅美

 裁朵绿云做书衣

 李军,好个豹子头

 宠爱史努比的陈佩秋

 无极人生

 一个勇敢的潜行者

 盖叫天,还有那只大手

 小宝这个活宝

 龚静的药味与琴声

 片片落英,化作淡淡胭脂

 比真实更真实的震撼

试读章节

剪碎阳光

走过由悬挂在半空的数十根皮带组成的《标准和双重标准》,走过石板上蠕动的整齐的小人影子,走过顶天立地的《幸存者》照片,走过鼓张的铁皮风帆和白蜡凝固的海浪,走过上海美术馆侧面墙壁上24只电视屏幕叠成的《向上·向上》,也不管中秋夜整12点钟楼上疯狂旋转的时针,演绎《当当当当》的时空隐喻,我只在美术馆二楼延川县剪纸大普查的成果前流连忘返,并对每个民间艺术家会心一笑。就像走进老朋友的家,乐呵呵地道一声:“吃了没?”

今年的双年展主题选得巧:“影像生存”,没有上一届“建筑与营造”那般的虚伪和谄媚,拉拢房产商又力图掩饰资本介入的痕迹。影像的形式,使作为古老民间艺术的中国剪纸昂然进入双年展的庙堂有了可能。虽然我在年初的新闻发布会得知它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但还是为民间艺术会以这样一种活泼的形式呈现而感到意外,它与以怪诞吸引人们眼球的当代艺术形成强烈反差。

延川县位于延安东北部,一个穷得掉渣的地方。对延川县民间剪纸的普查行动是“长征工程”的一部分,它由一个民间艺术机构策划并实施。一群艺术家和志愿者从1999年开始行动,从瑞金启程,沿着当年红军经过的路线,逶迤到了回荡着信天游的黄土高坡,对延川县18万人口梳理了一遍。这是一次民间艺人的总动员,也是一次农民兄弟姐妹们的才情大释放。民间剪纸以最廉价的材质,最直接的传播,最鲜明的民族特色,最率直的诉求方法和个性展现,最简单的影像形态,向城市人,向全世界最激进、最狂妄的艺术家表达了对世界、对人生的朴素看法。

回收来的15006个剪纸作者的材料,装进一个个牛皮纸袋里,摞在一个很大的玻璃柜里。四周的墙面上就张贴着普查的表格——不事修饰的原始档案。

在我们这个国家,表格本身也是一种集体记忆,它的深刻意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深远的。而现在,它的鲜活性让我惊奇。从这些表格中,我分明感觉到民间艺术的亲和力和精神活力。每张表格上除了村名、姓名、出生年月、民族、职业、娘家、家庭收入之外,还有自述。不管自己写还是由别人代笔,自述内容都透露出最真实的信息,给我可触摸的想象依据。

不识字的毛秀莲老人这样说道:我们这种在山里呆了一辈子的人,剪得(的)花花草草竟然可以拿到上海展览。可惜的是我剪得不好,花花拿出去还不晓得人家笑话了吧。你们要得也太急了,要是多给些时间来剪的话,我就慢慢的(地)想、剪,说不定会比现在剪得好哩。

贺头村的老太太冯玉兰说:我们这一到秋天,雨就下个不停。特别是有枣的地方,人们非常着急。上辈传说,只要用纸剪个媳妇手拿扫帚,天就放晴。我们这儿都会剪。每个人的表格上都要附一幅作品,她附了一张媳妇手拿扫帚的剪纸。

在农村,剪纸原本是自由的抒发,但有人会遇到不自由的事。“剪龄”已有14年的李君林老人说:命不好,寻的男人不定(顶)用,我看见那是不顺眼,我爱剪花花,那还不让,常跟我噪(吵)架,气得我从此再不剪了。事实上她并没放下剪刀,这回她剪了红绿两种花花,很美。剪了35年剪纸的杨碧霞老人说:人家家里都看着我剪花烦着哩,不让我剪,我就爱这个子,只要有空闲就剪,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剪。这些可爱而倔强的老太太真是太痴迷剪纸了。

这些朴实的劳动妇女,在出嫁前叫作女子,把自己的男人叫作掌柜的或当家人。在照片上,那一张张被西北风割得沟沟坎坎的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红里透黑,就像紫红色的玫瑰。虽然看上去她们比同龄的城市女性至少老二十岁。

剪纸不是妇女的专利,男人也剪。一个名叫白双泉的男青年在自述里写道:我是一个受苦人,咱延川婆姨会剪花,男人家也会剪一些。男人有男人的风格,男人不剪细制(致)的,但会剪粗糙的。他剪了一个男人,有武松的体魄和胸怀。

得知这些剪纸要放到大城市里参展,农民是掩饰不住欣喜的,但他们的表达与城里人不一样。贺家村的张氏说:哎,你们怎突然要个花花哩,你们要这些烂窗花还拿去展览,那肯定让人笑话咱了。我剪得不好,能了你们拿着,不能就把那杂丢了。不知到(道)外国人过大年贴窗花不。

民间艺术被一代代的人自觉地传承着,孩子们也加入了剪纸的队伍。他们剪得还比较稚拙,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动漫的影响,而且各人的自述都很简单,有的明确表示不爱读书,或干农活太累,但都喜欢剪纸。

一路走,一路看,一句句地记着,我深深地被这些朴素的民间艺术家感动了。不只是剪纸,还有爱憎分明的表达,更为了他们的胸怀,装得下高山和大海。

“女子一十八般变,俊格旦旦亮艳艳,女子铰花铰叶铰出水格灵灵的毛腮腮,如今日子过红火了,铰个花花叶叶只图个老人平安,儿女日子火红红旺。”马家河乡李家圪村34岁的高碧霞,初中文化程度,作品曾经在当地报纸上发表过,她在自述里干脆唱起了信天游。

在这些剪纸中间,我感到自己的灵魂得到了一次痛快淋漓的洗刷,连缝里积积垢垢也被剔抉出来了。

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