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艺术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的。为使广大领导者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取得日益辉煌的成就,本书以通俗易懂但发人深省的方式细致地讲述了各种用人之道、管人之道、决策之道、沟通技巧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工作、有效利用时间、提高自身影响力等问题。
本书紧跟时代要求,直面领导者每天需要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领导干部如果能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对现实中的疑惑进行深入思考,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知行合一,日积月累,必然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下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成功地应付各种显露的或者潜在的危机,成为出色的受欢迎的领导者。
领导者的任务简单地说,就是找到合适的人,摆在合适的地方,做合适的事。
担任领导并不意味着给你授予了王冠。而是给你赋予了一项职责——使其他人身上最好的潜质发挥出来。
领导的权力是靠领导的魅力来实现和维护的。
将每一种领导方法都研究透彻,将每一个领导技巧都发挥到极致,将每一项领导工作的细枝末节都精雕细琢,是成为一名优秀领导者的要诀。
本书揭示了领导智慧,修炼领导艺术,提升领导能力。领导的过程不但塑造了个人形象,同时也把公众的意愿升华成一个艺术品,让下属和同事在欣赏、体味中找到一种和谐向上的理由。在领导的指引下,人们同心协力,一个富有朝气、充满活力、运转良好的组织的诞生就不再是个难事。
使惩罚制度更有效
一项制度实施了几个月,还是会出现违规现象,就是做不到令行禁止,这是最让领导者头疼的事情了。那么惩罚制度为什么会无效呢?
一、违规收益大于违规成本。领导制定惩罚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禁止某种行为发生,惩罚的方式就是体现在让违规者付出违规的成本。比如,惩罚制度规定:无正当理由上班迟到、早退者,视为一类过失,进行警告批评,罚款50元;擅离职守1小时以内,尚未造成严重后果者,视为二类过失,进行记过批评,罚款100元……
但是下属会通过比较违规的成本与付出来决定要不要继续违规。如果违规收益大于违规成本,他会继续违规,比如,制度规定上班干私活罚款200元,而干私活的收益却远远大于这个200元,那么,他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违规。也就是说,如果领导者制定的惩罚制度给下属所造成的违规成本在他自身能够承受范围内,那么,他就会选择违规。只有惩罚的力度大于违规成本,甚至是超出其承受能力,惩罚制度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才能起到足够的威慑作用。比如,对干私活的惩罚是2000元,那么,就很容易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有些领导认为:惩罚过重会引起下属的反感,失去其信任。但是反过来想一想,一个总是和领导者对着干的下属能是信任领导的下属吗?任何一个团队都需要凝聚力,如果所有的下属都把制度当成了一纸空文,那么团队还谈什么凝聚力呢?有一句话说得好:“重罚是为了不罚,轻罚就是为了罚。”
当然,对于这个惩罚的额度,领导者需要进行考核认证,不能想当然,或者无限扩大其额度。比如,对于一个干私活的员工你的惩罚额度是2000元,而他的基本工资只有400元,那么这个惩罚就很难实施下去。对于这个额度的把握要本着这样一个原则:被惩罚者感觉到付出的代价很大,而同时又不是永远不能偿还的。对于一个永远不能偿还的惩罚,下属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手段继续违规,反正已经是不能偿还的。这就得不偿失了。另外,这样的惩罚制度还会惹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因为国务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
领导者在设定重罚金额之后,还需要通过一些管理技巧推行。否则,容易引起公愤,惩罚制度也很难实施下去。
二、制度不严肃,该罚时不罚。
如果制度失去了严肃,没有刚性,就做不到令行禁止。
有个成语叫“三令五申”,讲的是孙武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惩罚制度要公平,古人云: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很多领导者惩罚制度难以执行的源头就是因为总是有“网开一面”的情况发生,一旦某项制度失去了公平性,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震慑力。那么,这该怎么办呢?惩罚制度最难执行的是两类人,一类是穷极凶恶之人;一类是高层管理人员。领导通常都会有这样的担心,穷极凶恶的人,如果加以惩罚,容易产生极端情绪,他会破坏整个团队的氛围;而对高层管理人员加以惩罚,他感觉自己的威严扫地,对他日后开展管理工作又提出了难题。因此,一般的领导者总是会姑息这两种人。做管理难就难在这里,但是,难就不等于没有办法。为了让惩罚制度不流于形式,领导者必须要深入研究和加强实施管理,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增强惩罚制度的有效性: 一、加大惩罚制度的宣传力度。一般而言,制度从制定到公布,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制度很难做到每个人都知道;二是知道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认真去领会;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忘记的情况。因此,领导者需要加大制度的宣传力度。
二、明确违反制度后果的严重性。光靠宣传和警示只能做到防微杜渐,做不到绝对禁止。常言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也就是,只有让每个人体会到惩罚的后果严重性,才有可能起到绝对威慑作用。
三、设置适当的警告环节。这个环节是针对不知道规定或者初犯者进行的,让他有知错改错的机会。对于明知故犯的,则必须给予惩罚,但是如果情节不严重的,可以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比如,当下属违反某项规定,在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后,还可以给予其一个补过的机会,如:干私活罚款2000元,但若在一年内不出现类似情况,到期可以拿着罚款单取回罚款。当然这种制度的制定需要根据组织的需要来进行,不可一概而论。
四、对于屡教不改者,需要加重惩罚。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人,是极少数的,但未必没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以采取罚款加公示的方式。有些人不怕罚款,他就是有钱,不过面子只有一个,通过公示方式,让他认识到其行为的恶劣性。
五、持续改进管理。任何一项制度本身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所以,领导者在制定惩罚制度之后需要持续改进,以适应新形势新条件。
总之,惩罚制度管理能够做到合法合情合理的程度,不仅会达到令行禁止的目的,而且还会增强领导的威严,促进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每天思考一分钟:
当惩罚制度刚出台,因为涉及到员工的利益,需要谨慎,要知道,惩罚不是目的,杜绝出现惩罚才是最终的目的,这就需要领导者在制定惩罚制度时要确保令行禁止。通过惩罚制度的实施,领导者不但要建立自己的威信,还要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P51-53
一位有建树的领导者也是一位艺术家,他们的经历、智慧、成就、人品、风度、魅力均由领导工作体现出来。领导的过程不但塑造了个人形象,同时也把公众的意愿升华成一个艺术品,让部属和同事在欣赏、体味中找到一种和谐向上的理由,在领导的指引下,人们同心协力,一个富有朝气、充满活力、运转良好的组织的诞生就不再是个难事。
从表面上看,领导者只是驾驭者、指挥者,实际上,一个领导者并不只是一个权力的拥有者,他在指挥、带领、指导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需要各项能力和各种素质。因为他肩负着与普通人不同的使命与责任,他是大众的代表者,为了大众的利益,要做出高瞻远瞩的决策,要带领着一群人披荆斩棘,走向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辉煌未来。
作为一个组织的“领头羊”,领导对组织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在时下知识大爆炸、组织机构精简改革的浪潮中,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成了每位领导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对领导者来说,既是一种难得的机遇,也对领导者的素质、观念、行为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领导者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读书学习,学习一些领导学,学习一些领导的技巧、领导的方法和领导的艺术,并要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领导能力。
领导需要关心公众对政策制度的反应,注意下属的各种情绪状态,并通过各种方法和技巧维持一个团队的和谐一致。将每一种领导方法都研究透彻,将每一个领导技巧都发挥到极致,将每一项领导工作的细枝末节都精雕细琢,这就是成为一个优秀领导者的要诀。
领导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纵观古今,不乏那些运筹帷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先贤,比如孙武、诸葛亮、康熙帝等等;也有不少苦心经营、勤奋有加却惨淡收场的领导,比如李牧、王莽、崇祯等等。是非成败,是由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对领导者个人来说,领导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的前途明暗。而领导的艺术是因人而异的,黑格尔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领导者和领导模式。但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一定善于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局势,果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任用精明能干的部下,并拥有吸引人才归附的人格魅力,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必然的。
领导艺术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的。为使广大领导者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取得日益辉煌的成就,本书以通俗易懂但发人深省的方式细致地讲述了各种用人之道、管人之道、决策之道、沟通技巧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工作、有效利用时间、提高自身影响力等问题。《每天学点领导学》紧跟时代要求,直面领导者每天需要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领导干部如果能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对现实中的疑惑进行深入思考,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知行合一,日积月累,必然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下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成功地应付各种显露的或者潜在的危机,成为出色的受欢迎的领导者。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领导学正式成为一门全新而又丰富的管理科学,它新鲜而实用,我敢断言,科技界的电脑和人文类的领导学正并驾齐驱。现代社会需要领袖群伦之道,它将统领这个即将全球化的社会。
——美国著名学者 史蒂芬·柯维
在新经济时代,我们要重新创造的新型的基本假设是:具有领袖天赋的帅才是公司的最重要的资源。
——《大趋势》的作者 约翰·奈斯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