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升级版)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靳天宇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1章 重复与返工,让我们损失惨重——第一次就强化内心的意识

差不多先生与圆通大师

胡适先生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名为《差不多先生传》,故事是这样讲的: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可谓无人不知,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也一定听别人谈起过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妈妈叫他去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回来,妈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个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说:“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结果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在两分钟前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也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很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大夫。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圆通大师。

后来,他的声名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

虽为笑谈,先别忙着露出你的笑容。仔细地发挥一下想象:如果你跟这位差不多先生凑到一块儿,你俩之间会有多少共同语言呢?

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给我们带来了可以继承和发扬的优秀品质之外,也给中华民族的人性中注入了万事求大同、中庸之道、不肯为人先的惰性。所以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别人怎样,我就怎样,尽量不要出风头,冒尖,免得成为别人看不惯的目标,等等。具体到做事上,也就是点到为止,不肯在认真上下功夫。自然也就谈不到做事做到位。久而久之,在我们职场从业人员中,如今就形成这样一种环境:差不多,投机取巧,应付了事,推卸责任。大体上过得去就行,细枝末节嘛,能不操心的,就绝对不会多劳一分神。

这事差不多,那事也差不多,走到头来结果可就差得多了!

P4-6

目录

序言:反复总结教训?太晚啦!

引言:从“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谈起

第1章 重复与返工,让我们损失惨重——第一次就强化内心的意识

 轻率与疏忽的本质所在

 400亿英镑打了水漂

 差不多先生与圆通大师

 工作无小事,到位是大事

 可怕的后果,往往在细微处产生

 那些损失惨重的“不到位”

 那些后果严重的“不到位”

 糊弄工作,只会让你一错再错

 到位不到位,只差一点点

 99分都是“不及格”

第2章 一次就做对,工作零缺陷——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

 质量零缺陷的“秘密武器”

 肯德基凭什么打入中国市场?

 不喝中国水的日本人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效率最高

 做对,更要做到位

 一次搞定,绝不浪费返工成本

 一种最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做事方法

 认真才能到位,负责才能成功

第3章 防患于未然,做个“问题免疫专家”——第一次就把祸根及时清除

 预防:别等亡羊再补牢

 该如何打跑野狗?

 工作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

 最高明的医术是预防

 最好的管理是事前管理

 从源头上清除祸害

 最好的服务是”售后没有服务”

 肯负责,问题止于方法

 细节决定成败,思路决定出路

第4章 一击即中,成为“小李飞刀”——第一次就击中问题要害

 小李飞刀,例不虚发

 咬住眼镜蛇的“死穴”

 “这是不是问题的关键”

 直接找到”最重要”的因素

 大力提倡”淬火”精神

 以最低成本,获得最优绩效

 要提出问题,更要解决问题

 高效能人士的“时间管理利器”

第5章 化繁为简,使用你的“奥卡姆剃刀”——第一次就把麻烦化繁为简

 化繁为简的“奥卡姆剃刀”

 那只是一个普通的苹果

 把烦琐累赘“一刀切”

 世界上最简洁的策划报告

 清理思维垃圾,集中注意力

 简单的,往往是最好的

 赢家的KISS原理

 节约成本,多赚一倍利润

 盖茨眼里的“少数人”

第6章 马上行动,每天都轻装上阵——第一次就用好“高效能工具”

 谁动了你的时间?

 兔子与猎犬的故事

 职场不需要“愚公”

 忙碌要有业绩,不要只做无用功

 每天有计划,工作不盲目

 有效利用你的八个小时

 带上几张重要的图表

 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模板”

 让脑筋“无穷动”,正确思考创造奇迹

 做事用心,一专多能

第7章 主动一点,做事到位很容易——第一次就主动把事情做到位

 “混日子”不如主动一点

 做事高标准,最能见功劳

 懒惰的人已经太多了

 “等待命令”不如主动执行

 远离安逸,主动找点罪受

 每天多为公司做点事,更容易获得提拔

第8章 日事日清,绝不拖延——第一次就快速赢得结果

 拖延正在消耗你的生命

 拯救绵羊区长

 因为拖延,事情总是“有花无果”

 马上行动,千万别让机会溜走

 磨磨蹭蹭注定一事无成

 先开枪,后瞄准

 想干就干,还要干得漂亮

 方法不对,做的再多也是零

 快鱼战略,抢先一步就能赢

 拒绝敷衍,执行一定要到位

 做事到位,才能保证工作质量

序言

反复总结教训?太晚啦!

每一天,我们都很忙碌。

可是,忙碌了一天又一天,奔波了一年又一年,我们还是鲜有成就。

在北京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里,我奔波了数年。有一天,在地铁里,我终于禁不住责问自己:为什么我会变成今天的这个样子?为什么我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呢?

我很黯然。因为我不知道答案在哪里,只是隐隐约约地觉得,今天这样的结果,是我一直以来在为自己性格上的缺陷付出的昂贵代价。

想当年,愤愤然地离开了深圳——这个现在看来似乎比北京要更适合我一点的城市。当时,我曾暗暗地对自己说:这次的经验我一定要好好总结,教训实在是太大了!

这是我一贯的做法。记得在很多朋友面前,我曾经N次地向他们炫耀自己的优点:我是一个善于总结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人,我会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去改正。此外,我还很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去学习。

现在,我却忽然意识到,自己真的成了一个“善于”总结缺点的人——虽然回头看来,我个人的成长往往都是在总结之后。我似乎永远都在总结,而经常又会发生各种事情让我来总结。甚至,我发现自己对“总结”这种事乐此不疲:‘当每次从一个失败的事件中,总结出一条对今后的人生有用的道理时,我就会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可能还会好为人师地去讲给朋友听,以示我的认识有多么深刻、经验有多么丰富!

后来,慢慢地,我终于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人生究竟有多少时间可以让我们去总结呢?

大学里,也许我们可以总结,可一旦走上社会后,我们可能连总结的机会和必要都没有了。因为,绝大多数时候,机会是不会为我们降临第二次的,如果你第一次没有抓住,它就会从此溜走,不再回头。

在学校里,犯了一个错误,你可能还有机会改正或者只受到很小的惩罚;可是一旦踏上竞争残酷的社会,就很少有人能够给你机会来改正。你往往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可能会抱憾终生。毕竟,社会不相信眼泪!

也许,这就是最真实的社会。

所以,在轰鸣的地铁上,当想到这样的命题时,我就开始反思自己:成天翻来覆去地总结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真的毫无意义,干脆我也不想再总结任何经验和教训了——总结得越多,说明你犯的错误就越多。难道我们想一直生活在总结之中?到最后,我们可能发现,自己既没有时间去做真正想做和该做的事情,也没有时间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既然总是在事后总结,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事情做正确呢?

在遭遇一次重大的损失后,马后炮式的总结虽然比不总结要好,但对于已经造成的损失,它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于事无补。

所以,更为重要的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

也许有人会这样说:有些事情你既没有经验,又没有遇到过,犯一点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记住一个教训不失为一件好事。

然而,也许我们还没有认真地思考过:如果你一开始在做事情的时候,就抱着“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不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不给自己任何总结教训的机会”等这样的意识,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事情做出来的效果必然会大不一样,而总结教训的机会也会因此而减少很多。

当你怀着“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的意识后,你必定会周全地去考虑事情的方方面面,去分析事情的成功因素,去预见事情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制定出应急方案……总之,你会很细致认真地去考虑部署整个事情运作的全过程。

美国一位著名的成功学研究专家曾经说过:绝对不要给自己太多修正错误的机会,只有这样你才会更容易成功。

那么,我们有能力把事情第一次就做到位吗?

当然有。任何一个准备充分、积极思考和努力上进的人,绝对有能力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哪怕是面对那些你不熟悉的、没有经验的事情,带着这样的意识和能力,你总能够想出办法,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分析,从而把事情第一次就做到位!

“人总归是要长大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交的学费是不一样的。相对而言,我的学费交得太多了!”我曾这样对朋友们抱怨:“人生难免会留有遗憾,只能说当我们回头去看的时候,大的遗憾还是不要有的好。而我却总是会留下一些很大的遗憾!”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遗憾呢?

有一次,我到一家著名国企去办事,偶尔在墙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学习昨天,掌控今天,瞄准明天。”

在我看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没有时间去为昨天的错误而悲伤,我们需要学习昨天的错误所带来的经验教训;同时,我们也没有时间整天观望明天,因为未来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掌控今天!立即行动起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

这其实就是对待遗憾的最佳方法。

当越来越意识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的重要性后,平日里做事情,我就开始慢慢地注意提高结果的成功率,尽可能地想办法把事情第一次就做对、做到位。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做事的效率和效能都在不断地提高,而老板、上司和同事也越来越看重我了。至于薪水嘛,早已经涨了好几次啦!

既然“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的效果那么显著,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现在开始,坚定不移地实践“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的原则,而不再沉湎于“反复总结教训”之中呢?

毫无疑问,你也能够像我一样做到!

那么,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内容推荐

成败之间,往往就差那么一点点失败,常常是因为我们不能把事情一次就做到位成功,往往从拒绝为不断纠错而付出昂贵代价开始,我们没有时间去为昨天的错误而悲伤,我们更需要将昨天观望,因为未来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掌控今天,立即行动起来!

编辑推荐

机会不会莅临第二次,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不要再为反复总结教训、纠正错误而付出沉痛的代价。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工作法则,也是一切伟大企业最希望员工达到的工作状态。这样一本书,必将成为卓越员工人手一本的修炼手册。

本书所传授的,无疑是最先进的工作理念,它将助你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早日进入职场晋升的快速通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2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