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5月7日,纽约市民看到一次从未见到过、骇人听闻的围捕格斗!凶手烟酒不沾,有“双枪”之称,是名叫克劳雷的罪犯。他被包围,陷落在西末街——他情人的公寓里。
150名警方治安人员,把克劳雷包围在他公寓顶层的藏身处。他们在屋顶凿了个洞,试图用催泪毒气把凶手克劳雷熏出来。警方人员已把机枪安置在附近四周的建筑物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这个纽约市里原来清静的住宅区,就一阵阵地响起惊心刺耳的机枪、手枪声。克劳雷藏在一张堆满杂物的椅子后面,手持短枪,接连地向警方人员射击。上万的人,怀着激动而兴奋的心情。观看这幕警匪格斗的场面。久住纽约的人都知道,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变故。
克劳雷被捕后,警察总监马罗南指出:这个暴徒是纽约治安史上,最危险的一个罪犯。这位警察总监又说:“克劳雷杀人,就像切葱一样……他会被判处死刑!”
可是,“双枪”克劳雷认为自己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当警方人员围击他藏身的公寓时,克劳雷写了一封公开的信,写的时候因伤口流血,使那张纸上留下了他的血迹!克劳雷的信这样写着:“在我衣服里面,是一颗疲惫的心——那是仁慈的。一颗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
在发生这件事不久前,克劳雷驾着汽车在长岛一条公路上,跟一个女伴调情。那时突然走来一名警察,来到他停着的汽车旁边,说:“让我看看你的驾驶执照。”
克劳雷不说一句话,拔出他的手枪,就朝那名警察连开数枪,那名警察终于倒地而死。接着克劳雷从汽车里跳了出来。捡起警察的手枪。又朝地上这具尸体开了一枪。这就是克劳雷所说:“在我衣服里面,是一颗疲惫的心——那是仁慈的,一颗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
克劳雷被判死刑坐电椅。他走进受刑室,你想他会说: “这是我杀人作恶的下场?”不,他说的是:“我是因为要保卫我自己,才这样做的”。
这段故事所指的含意,是“双枪”克劳雷对自己没有一丝的责备。
那是罪犯中一种常见的态度?如果你是这样想,再听听下面这些话:
“我将一生中最好的岁月给了人们,使他们获得了幸福愉快,过着舒服的日子,而我所得到的只是侮辱,一个遭人搜捕的人。”
这是卡邦所说的话。他是美国的第一号公敌,横行在芝加哥一带,一个最凶恶的匪首。可是,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益于人们的人——一个没有受到赞许,却被人误会的人。
休士在纽约被枪弹击倒前,也有过这样的表示。他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他是一位有益于人们的人。其实,他在纽约是个令人发指的罪犯。
我曾经和星星监狱负责人华赖·劳斯,有过一次有趣的通信。
他说:“在星星监狱中,很少有罪犯承认自己是坏人,他们的人性就跟你、我一样,他们有这样的见解、解释。他们会这样告诉你,为什么要撬开保险箱,或是接连的开枪伤害人,甚至为他们自己辩护反社会现实的行为,因此坚持不应该把他们囚禁起来。”
如果卡邦、“双枪”克劳雷、休士,和在监狱中的暴徒,完全不自责,归咎在自己身上……那你我所接触的人又如何呢?
已故的华纳梅格,有一次这样承认说:“30年前我就明白,责备人是愚蠢的事,我即使不抱怨上帝没有将智能均匀的分配,可是我对克制自己的缺陷已感到非常吃力了。”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