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庚子红巾/薛涛作品坊/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薛涛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有些读者一定是为我的文字而生。不必多,有那么一两个就够了。

因为许多年前,我也为他们而生。

我要找到他们,便提笔写作。他们也要找到我,便去书店翻来翻去。不然,你们,还有我,不是太寂寞了吗?

读者被我选择,我被读者选择。我愿意写这样的,你们愿意读这样的。谁也别讨好谁,谁也别勉强谁。

写作与阅读,两厢情愿。

内容推荐

本土、民族、守望。薛涛年纪轻轻,却很推崇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意识、民族精神、审美力量、道德力量。他写的三部大幻想作品《山海经新传说》(《夸父与小菊仙》、《精卫鸟与女娃》、《盘古与透明女孩》)中,就是将中国神话传说同现实儿童的心理状态巧妙融合,进行了现代演绎,向孩子们展示了中华民族永不言败、勇于献身的高尚精神。收入本书的中篇童话《正午的植物园》、《打开天窗》和《蒲公英收购站》等作品,也都以本土化精神构思谋篇,展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以民族化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真纯的友谊、唯美的情调、古典东方文化的魅力。

薛涛坚持本土写作、捍卫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的另一个表现是语言的运用。他的语言是凝练、形象,有节奏感,民族化,个性化的。他善于将本土的生活语言提炼加工、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其含蓄风趣、淳朴生动,富有个性,充满好奇、幻想、仁爱的童趣,并留有空白,显示了汉语的魅力,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目录

前言 金牌作家们的倾心奉献徐德霞

序 薛涛的儿童文学世界赵郁秀

小说

 庚子红巾

 钟声不止

 盐滩响铃铛

 小城疑案始末

 天空之城

 升旗日

 漂

 蓬镇故事碎片

 摩丁和他的老爸

 猎手

 河澡

 关于偷的对话

 白鸟

童活

 两只相距四点五厘米的蚂蚁

 上树猴子与上网老熊

散文

 岛居

 我的西游记

 我的海边生活

 适合读书的地方

 雁去

 雀留

 舅舅是个老兵

 忙碌:工蜂、小侄与我

后记

 短篇,我的家底

试读章节

每天早晨,我们都到码头上会合。会合之后再商量这一天玩什么。游戏需要几个孩子凑在一起玩才热闹,一个人玩没意思。我们都懂这个道理。

鱼漂儿去得最早,最后到的往往是掌柜。掌柜太懒,他说他总是起得太晚,有时为了快点儿去码头跟我们会合连早饭都不吃。我呢,往往比鱼漂儿晚些,比掌柜早点儿。所以每天都差不多是这种情形:我和鱼漂儿正说掌柜的坏话,掌柜就呼哧呼哧来了……我们把码头定为会合的地方,开始洋巡捕还赶我们,可每天都赶一次他很快就腻了,就不管我们了。几个小孩也碍不着他的公务。有时他还丢过来一块糖逗我们玩。鱼漂儿说是好汉就别吃洋人扔下的东西!他还把糖踢到海里去。洋巡捕自讨没趣儿也就不再逗我们。最后,我们是井水不犯河水。

好玩的游戏多得是。

冬天,我们主要在巷子里玩“追击”。先划拳,输的一个追另外两个,直到前面的一个跑不动了,追的人在他肩上拍一下,就算追上了……玩这个掌柜经常充当“追”的一方。掌柜身子骨弱,跑不快,几步就让我和鱼漂儿甩下很远。可掌柜不服输,继续追。有时我俩正得意,掌柜突然追过来了,我俩中就得有一个束手就擒。掌柜只能靠“突然袭击”这一手,凭速度硬追他不行。掌柜体格不好。对这个我和鱼漂儿都觉得不对劲:掌柜他爸是成春堂药坊的掌柜,整天给人治病,可自己儿子居然体格不好。他家的药匣子摆满屋子,掌柜他爸在这个匣子里抓一把那里再抓一把,就把人家的病治好了,钱也挣着了,我问过掌柜,“你咋不让你爸给你抓几把药?”掌柜撇撇嘴说:“咱家的药专治别人,治家人不好使。我爸就有咳嗽病,一直没治好。”鱼漂儿嘻地一笑,“你爸卖的药有说道儿……”掌柜火了,“就是分量缺点,没别的说道儿!”掌柜大叫一声朝鱼漂儿打出一拳,被鱼漂儿一把抓住用力一拧,掌柜哎哟一声瘫在地上。掌柜体格不好,我和鱼漂儿有时也不可怜他,还取笑他一番。有一回掌柜跑着跑着忘了界限,我想喊住他他没听见,结果一头跑进了租界,被巡捕揍了一顿。我说:“活该。”

细想,冬天玩“追击”是有好处的,跑上一阵子就不觉得冷了。但是饿得快。

春天比冬天好玩些。天一暖和海湾里的冰很快就化开,海上漂浮着许多冰排。我们玩“跑冰”。“跑冰”是个挺刺激的游戏,首先得水性好,还需要胆量加技术。冰排有大有小,从一块跑到另一块上去,一不小心就得掉到海里去。这两项掌柜都不行。有一回掌柜禁不住我的嘲笑,破例跳到一块很大的冰排上去。没想到这块冰排离开了其他冰排越漂越远,掌柜大喊救命。最后鱼漂儿跳下去游向掌柜把他从冰排上拉下来,游回码头。初春的海水还比冰冷,爬上岸后掌柜就病了,在家里躺了好几天,他爸从那些小匣子里抓出好几份药才把掌柜治好。鱼漂儿就没事,爬上岸只打了几个喷嚏。鱼漂儿是海碰子的儿子,体格棒棒的,水性也好。跟别的巷子里的孩子打架时,我和掌柜全靠他壮胆子。“跑冰”很好玩,可春天很快就过去了,冰排消失得更快,第二天我们再赶到海边时就全是蓝汪汪的海水了。

至于夏天和秋天,我们有时玩演戏。一个演洋人,另外两个演中国人。当然谁也不愿意演洋人,那就划拳解决,谁输谁演洋人。接着设计个简单的情节打架,边打边编些词说,最后以洋人被打败做结局。我们演打洋人的戏,有时恰巧有洋人经过,也过来看看。他们只觉得有趣儿,不知道是在演他们挨打的戏,看得蛮有味道。有洋人看时我们就打得特别有劲儿。我们玩腻了就蹲在码头上想些以前没玩过的玩法。这要费脑子的。实在想不出就玩捉迷藏。这是个“保留节目”。掌柜他爸说他们小时候也玩这个,他爷爷小时候也玩这个。再没什么可玩的了,我们有时也壮着胆子到租界的附近转转。那纯粹是好奇。主要是想看看洋人的红鼻头儿和脑袋上的羊毛卷儿。洋人身上还有股特别的膻味儿。于是掌柜说大概洋人一直都是吃奶的,要不哪来的膻味儿。掌柜说着还咽了咽唾沫,说我不到两岁我妈就不让我吃奶了。还是当洋人好,当洋人能一直吃奶……掌柜又咽了咽唾沫。

我说:“那以后演戏你总演洋人好了。”

掌柜说:“你要是有瓶奶做道具我天天演。”

掌柜不但体格不好胆子小,也没骨气。我看不起掌柜。鱼漂儿说,做人就怕骨头软。我看鱼漂儿说得对。鱼漂儿在我眼里不是一般的人物。鱼漂儿是大船,掌柜是海里漂的木板子。P1-4

序言

薛涛的儿童文学世界

我们永远思念、崇敬的儿童文学泰斗陈伯吹老人的绝笔是1997年8月7日《人民日报》八版刊发的《造福于亿万儿童》(陈伯吹于1997年11月逝世)。陈老在文中称:“近几年的报刊评论,有关于辽宁儿童文学的好评,诸如八九十年代之交,辽宁异军崛起”,“出现了令人注目的老中青作家群体”。

薛涛,便崛起于这个时期。而今,他被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王泉根教授誉为“中国第五代儿童文学作家的杰出代表”。他是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年轻的委员,是《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入选的百位作家中的最后一位,也是辽宁省政协委员。2008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重返孩子的世界:薛涛儿童文学创作研究》。从年龄划分,薛涛属第五代儿童文学作家,但纵观他的创作成就、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价值、使命意识和艺术主张以及他崛起的时间,我觉得他也接近第四代精英的谱系,可称为两代兼跨的作家。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薛涛在铁岭师专毕业,便在报刊发表了成人文学作品。但引起我的注意是在1994年的冬季,当时我主持《文学少年》杂志的工作,见到了薛涛的小说稿《空空的红木匣》即引我注意,我一气读完,立即请提稿编辑电话打听作者情况(这是我这个“编辑匠”的“看家习惯”)。作者从容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男孩因玩游戏机输掉30元钱被逼还债,不得不偷走姥姥装在红木匣里的她儿时小伙伴用生命换来的精美贝壳。当姥姥孤独辞世时,还不知她每天擦拭的红木匣已经空空。男孩受到良心谴责,他还清了自己的物质债务,却永远也还不清这精神的重债。作者将姥姥儿时的海滨拾贝和今天嘈杂的游戏机房,将红木匣的满与空,将海边人的生与死,反差交替、巧妙糅合,寓意哲思和诗情,彰显了思想和审美的张力。

如今,他的创作已经结出硕果。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白鸟》选入了我主编的《棒槌鸟儿童文学丛书》,于1997年荣获了全国“五个—工程奖”。此后,他以大幻想长篇小说《废墟居民》荣获了“东北文学奖”(含成人文学)一等奖,后来又相继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2001年,以短篇小说集《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这些年,辽宁能出现包括薛涛在内多达六人荣获过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七人荣获全国五—工程奖的“小虎队”青年作家群,绝非我之功。我们要感谢中国作协领导、儿童文学委员会专家和北京、上海及各省市专家同仁,以及少儿期刊、出版机构的关爱、提携和支持。现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又在“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中首推薛涛的四卷文集近百篇精品(长篇作品除外),这无疑又是对辽宁儿童文学事业的极大支持和鼓舞,也是对净化当下少年儿童成长环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建设的一份大贡献。

本书责编打来电话邀我为这套书作序,我义不容辞,欣然应允。也借此表达我们对各方关爱者的深深谢意。

以我之浅见,薛涛的创作有如下特色:

一、童心、真情、大爱。儿童文学的灵魂就是童心。“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明·李贽)。薛涛曾明确说过:儿童文学作家其实就是写书的“孩子”,也就是上天赋予给儿童文学作家一颗纯真的童心。他认为在创作上,要回避大人的心态,张扬孩子的人格,要将自己的心底彻底打扫一番,给自己洗个澡,洗去身上的躁气和俗气。他的作品,无论是大幻想,还是写现实,无论是长、中、短篇小说还是童话、散文、诗歌,都鲜活逼真地表现了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生存状态和成长洗礼,张扬真善美,憎恶假丑恶。纯真的童心就是大爱。如《女孩的暖冬》、《黄纱巾》、《生日礼物》、《爸爸蹲在花园里》等等都彰显了这种精神,为读者构建了充满爱心,遍撒理解、宽容、善良的世界。

薛涛在展现生活中美丑时,有时淡化了故事的时代背景,使作品显得空灵,却蕴含了永恒的真和爱。诚如周晓先生在《儿童文学的新姿态》一文中说:“在我看来,薛涛的主导方面,还是现实主义,不过他突破和丰富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方法。”

他的作品是生命、童真、大爱的咏叹。

二、诗性、哲理、唯美。他的儿童小说是诗化小说、哲理小说,他给孩子们美的诗情、深刻哲意。儿童文学博士、青年评论家谭旭东在《走进诗意的梦想世界》一文中这样评介薛涛:“他之所以能够成为获得过国内所有儿童文学大奖的青年作家,也正是他坚守着艺术的底线,不为市场而写,不为商业而作,一直追求古典的、诗意的、美感的世界。”薛涛的小说,多是将极大的故事凝练到较短的篇幅,用简洁的诗的语言,表达一个意蕴丰厚的哲理,巧妙地留下空白。让读者在情感的激荡中想象、思考,领悟。比如《一盆兰草的释义》,短短干字通过小女孩对兰草叶子的解释,充满诗意地表达了孩子多么渴望父母团聚的家庭幸福,稚嫩、纯真的童心多么渴望爱的呵护啊;小说《黄纱巾》,通过女孩对黄纱巾的痴爱,又因贫困而不得也不愿接受卖主的馈赠,却在她恬静略有忧伤的情绪中,既能每天以至永远看到美丽的黄纱巾在清风中高高飘扬,只因那上面有醒目的四个大字“永不出售”。他擅长用浪漫主义手法同现实主义结合,将故事叙说得亦幻亦真,亦实亦虚,以至异幻、奇妙、美轮美奂,是孩子们能品味人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丰富的精神美餐。

薛涛的散文、童话,更是如诗如歌如画,《与秋虫为伴》的情与美,《铁桥那边的林子》的空灵和飘逸,还有童话《上树猴子与上网老熊》、《两只相距四点五厘米的蚂蚁》,以及《阳光的眼睛·月光的眼睛》等等,无不展开想象的翅膀,以幽默、童趣的诗化的写意,奇妙的哲思意境表达了爱与美的情思,净化营造了纯美的环境。

三、本土、民族、守望。薛涛年纪轻轻,却很推崇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意识、民族精神、审美力量、道德力量。他写的三部大幻想作品《山海经新传说》(《夸父与小菊仙》、《精卫鸟与女娃》、《盘古与透明女孩》)中,就是将中国神话传说同现实儿童的心理状态巧妙融合,进行了现代演绎,向孩子们展示了中华民族永不言败、勇于献身的高尚精神。收入本书的中篇童话《正午的植物园》、《打开天窗》和《蒲公英收购站》等作品,也都以本土化精神构思谋篇,展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以民族化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真纯的友谊、唯美的情调、古典东方文化的魅力。

薛涛坚持本土写作、捍卫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的另一个表现是语言的运用。他的语言是凝练、形象,有节奏感,民族化,个性化的。他善于将本土的生活语言提炼加工、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其含蓄风趣、淳朴生动,富有个性,充满好奇、幻想、仁爱的童趣,并留有空白,显示了汉语的魅力,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薛涛就是这样源自生活、源自传统文化、源自丰富的想象,以张扬着高贵民族品格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守望着儿童本真的精神世界,守望着纯美的文学领地,守望着儿童本位,并体现着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中“人类应该把他拥有的最好的精神给予儿童”的精神,坚守本土、立足民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赵郁秀: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会长,亚洲儿童文学学会共同副会长)

后记

我跟短篇小说的感情非同一般。如果我的文学历程也算一部编年史的话,我肯定把最好的章节给了短篇小说。

我对世界的认识止于平原的边缘,也始于平原的边缘。

那时候,我们一家还住在生满花草的大平原上。有一天,舅舅带着我穿越平原,一直走到了平原的边缘。我原以为,世界到这里便终止了,可是平原的边缘接着大山的脚,不知道前面有什么等着我。舅舅指着面前的绿色屏障跟我说,姥姥家在里面藏着呢……

短篇小说就像带我穿越平原的舅舅,它让我初尝了文学的妙致,又带我赶往新的领地。

我接触文学,最初的感动和惊喜都是短篇小说赐予我的。蒲松龄、冯梦龙、鲁迅、欧·亨利,莫泊桑、都德……他们的文字,让我对文学心生好感。我的文学底子,除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滋育,便靠古今中外那些短篇小说的养分了。

凝练,严谨,言有尽而意无止。它矜持,一叶而知秋,一斑窥全豹,语言艺术在这个小天地里,尽显无限风致和滋味。它也过于注重操守了,没有肚量容留轻薄的东西;它太本分、太稳重,它通常不会去冒风险从而滑向不可靠的异界;即便由着它去,即便有些另类的做法,它也不至于出大格。那么就保证了小说这门艺术恒定的走向。相比之下,长篇小说过于洒脱了,像一个无所不好的“坏”孩子,既可以成其大好事,也易染上恶习。

短篇小说,无疑是一剂定心的良药。有它在,很多年里我迟迟不肯涉足长篇的创作。即便是后来,我也不敢轻言长篇。它暗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给我:在学会走以前,尽量不去跑,何况你不是跨栏的天才;一个不会走路的人,急着向人展示奔跑的样子,那是很容易露怯的。

我放弃了野心,忠实地留在它的身边,一步一步学着走路。

它,治疗着我的浮躁病。

就这样,我也积攒下一些属于自己的短篇小说。我把它们当作安身立命的“家底”。有了这些家底,我的文学梦扑素,踏实,不奢华。

现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儿童文学》杂志社给了一次机会,让我把“家底”拿出来,在阳光下面抖抖、晒晒。我感谢他们,也同意编辑的创意,选入了一些很短的散文和童话。

它们究竟散发了什么样的味道?韵致无穷,还是索然无味?

不去管它。我只管继续创造。

薛涛于2009年2月24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7: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