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万水千山师友情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琦君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台湾文坛闪亮的恒星”琦君短文精品,曾创下57次重印记录!

一直感念着恩师的隆情,珍惜着人间至情的友谊,琦君女士也以这样的爱待人,人如其文,为庸扰的世界带来了无比的清新,由她的文章里才体会到什么叫做真善美。这一本《万水千山师友情》篇篇都是好文章,隽永而引人深思,仍有她一贯的平易近人,有她的思乡和缅怀旧时,也有客居异乡的生活,对各种事务的关怀,对友情的珍惜,她国学根底深厚,信手拈来的诗词特别能引人共鸣,更有许多人喜欢琦君文章里的幽默,总是那么自然,还能有引经据典的笑谈,特别令人会心。

内容推荐

2006年6月7日,琦君走完了幽兰芳香、淡雅玉洁的一生,留给世人四十多本散文和小说。“三更有梦书当枕,梦痕犹存,橘红点点,桂花雨歇灯花落;千里怀人月在峰,七月哀伤,烟愁漫漫,母心天空琴心连。”这是灵堂两侧的挽联,巧妙嵌进了琦君最重要的多部作品名称。她的文章朴素温婉,沁人心脾,充满古典韵味,感动了几代中文读者,有多篇散文入选大陆中小学语文课本。

《万水千山师友情》秉至真情怀,以至美之笔,感念师友之情;用生动笔触巧绘儿时情景,栩栩如生;而异国生活与日常点滴,在生花妙笔下,处处是智慧。文字看似清淡,实则深广;题材看似平凡,却是饶富新意。字字句句,宛如珠玑,耐人再三咀嚼。

目录

自序 以文章代书信

第一辑 此心春长满

 好鸟归来

 一点领悟

 此心春长满

 放走一只小飞虫

 生活随感

 环保的联想

 两个小女孩

 敏感的童心

 学画心愿

 童趣

 孤儿的哀泣

 飘雪的春天

 计算机与烦恼

 万水千山师友情

 似海师恩

第二辑 母亲的菩提树

 梦中的饼干屋

 关公借钱

 妈妈罚我跪

 秋花远比春花净

 幽默笑话

 母亲的菩提树

 我的佛缘

 我爱纸盒

 奶奶的洋娃娃

 双料冠军

 爷爷的味儿

 喝过净水的孩子

 和老师讲禅话

 别针风波

 中个女状元

第三辑 我写作的信念

 四十年来的写作

 旧书新意

 我写作的信念

 乡土情怀

第四辑 小小说

 男朋友

 她的困惑

 两代

第五辑 新诗及剧本(部分手稿)

 苹果(新诗)

 母与女(剧本)

附录

 写下永远童话

 终其一生,她是幸福的

 读琦君《万水千山师友情》

 琦君及著作得奖纪录

试读章节

此心春长满

坐着老伴开的车,经过一处闹区路口,停下来等红绿灯变换时,看见一个盲人,用一根拐杖,在寒风细雨中摸索着艰难地走过马路去。他连一只导盲犬都没有,显然是个无家可归,无人照顾的老人。看了心中难过。想想自己,只不过左眼眼压偏高,只要按时滴眼药,就不致严重到一目失明,但总是惶惶然不能安心。如今看着这位孤苦无依的盲人,在街头踽踽独行,而我能坐在暖烘烘的车子里,有老伴照顾,多么幸福安全。我实在不应只为一身的疾病担忧,而应多同情世上苦难之人,尽量对他们伸出援手才是啊!

车在上高速公路的瓶颈处停下了。看见一个中年妇人,手捧玻璃纸包着的美丽的花束,向一辆公交车窗口兜售,交通灯立刻就要变换,没有一个人在匆忙中向她买花。我们的车子也在她身边驶过。我一直向她疲累又失望的脸上注视,对她感到满心的歉疚与无奈。天寒风紧,她在车辆穿梭的路口,一天究竟能兜售几束花?挣得几文钱呢?想想她家中一定有嗷嗷待哺的小儿女,甚至还有卧病的老人或丈夫吧。不然的话,她为什么显得那么忧戚呢?

车子进入纽约街头,又看见路边长椅上,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衣衫褴褛,身边摆着两个大塑料袋,大概就是她全部财产吧!她以一双颤抖的手,把一块面包小心翼翼地掰一点,放人嘴里慢慢咀嚼,鸽子就在她脚边啄食她落下来的面包屑。显然又是一位无家可归的老人,正如我常常在电视里看到的报导镜头。

我喃喃地对老伴说着心中的感触,他只专注地开车,没有回答我的话。回到家时,他将汽车引擎熄了火,呼了一口长气,念道:“快快乐乐出门,平平安安回家。”我说:“眼看这许多苦难的人,心中怎么快乐得起来?”他轻喟了一声说:“愁不了那么多啊!你不是最喜欢古人的两句诗吗?‘但得此心春长满,须知世上苦人多。’我们只要能惜生爱生,能满怀同情,多多想到世上苦难之人。遇有机会,尽量帮助他们,向负责照顾他们的机构,量力捐献金钱,我们的心也就安了。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徒然忧心,又何济于事呢?”

我很惭愧未能对苦难贫寒之人,直接尽一分力量,因而想起一位老学长所做的热心助人之事。她是我中学同学,比我高四班,今年已逾八十高龄了。可是她永远保持一颗年轻人的心,参加了当地政府一个慈善计划,特为低收人家庭的儿童教导音乐课程。她募捐购置三架旧钢琴,让小学生们在下课后到教育中心来接受音乐训练,每周两个下午。她在教他们钢琴之外,还为中高年级学生组织合唱团,为低级班学生组织演奏团。她认为能让贫穷的黑人儿童有机会接受音乐教育,对他们的一生,一定会产生良好影响,也可以减少许多社会问题,消除黑白之间的冲突,因为优美的音乐是陶冶人的心灵的。她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她说在上帝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贫穷不是他们的罪过,因贫穷而受到歧视是不公平的。

她满腔的热忱,使她忘了自己八十余的高龄在风雨中奔波的辛劳。有的朋友劝她好好保养身体,放弃这项辛苦的义务工作,并提醒她深入贫苦黑人区的危险性。她却坦然地说:“不会有任何危险的,因为我爱这些孩子,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也都信赖我。”

我这位学长,才是真正发挥了无比的爱心,她才真正感到“此心春长满”的欣慰吧。

P12-15

序言

以文章代书信

旅居异国,忽忽十年。十年原当有成,而我除了以写作遣兴之外,最显著的成绩是两鬓全斑。

诗人说:“镜中莫叹鬓毛斑,鬓到斑时也自难。多少风流年少客,被风吹上北芒山。”可见能活到七老八十,也是上天的厚爱。我不应叹老,而要格外珍惜有限余年,宝爱尚未长锈的“脑壳”(老伴的四川土话)和这一支秃笔,继续写下去。更由于文甫兄和素芳小姐的再三催促,才又整理出两年来所写的零碎篇章付印,以报读者们的厚爱,书名就定为《万水千山师友情》,以寄我内心浓重的思乡之情。

思乡,思的是两个故乡:中国大陆出生地,和生活了四十年的台湾;现在居住的宁静小城则是我们选择定居的客乡。所以在本书中,半是童年往事、半是社会生活,还有一部分是旅居情况。可见我这份“三度空间”的浮游心情了。

我常自问,缅怀旧日,是否会只有后顾而无前瞻?仔细想想这是不会的。因为树有根,水有源,故土情怀和天高地厚的母爱,不正是写作的原动力吗?更有台湾的好友和读者们对我的关注和鼓励,不由得使我以小文记述些琐碎小事,以代书信,使大家知道我在此粗安的情况,也免除朋友们回信的麻烦。这确确实实是我一点诚恳的心意。

看完校样,已是夜深二时。遥想台湾的好友们,此时正埋头在工作中,他(她)们的笑语神情都一一浮现心头。相距千万里,灵犀一点,愿以此书寄予我虔诚的祝福。

琦君

1994年11月16日

于新泽西州

书评(媒体评论)

琦君具有学不来的秉质,那是她的真挚敦厚。她的文章自然生动、细腻婀娜,充满了对世人和万物的关爱。她不但用至诚、至爱、至敬描绘她的母亲、父亲、师长,用幽默和风趣写她的先生和儿子,就是乞丐头子三划阿王和嗜赌游手肫肝叔,在她笔下,也都是栩栩如生,可敬可爱。……在人海中,她随处寻觅温暖、记述温暖,散播温暖和安慰。她的文一如其人,亲切而极富人情味。

——李又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