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式的优雅/优雅中国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郑晋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品味传统文化之美,感受优雅精致生活。

郑晋编著的《中式的优雅》为《优雅中国》系列图书之一,书中讲述了中式的优雅在生活中的种种表现,详解了它与审美格调、心灵智慧、处世美学、时尚生活的关联,读者可在精致唯美的图文阅读中,体悟优雅的精神。

内容推荐

优雅是艺术的产物,从文化的陶冶中产生。中式的优雅是指中国的雅文化,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是中国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也是留给后世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郑晋编著的《中式的优雅》以优美清新的文字,阐释何为优雅,优雅不是虚幻飘渺的,它可言说、可观赏、可体会,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曲院荷风、禅心慧质,处处呈现。《中式的优雅》中讲述了中式的优雅在生活中的种种表现,详解了它与审美格调、心灵智慧、处世美学、时尚生活的关联,读者可在精致唯美的图文阅读中,体悟优雅的精神。

目录

第一章 美的历程——中式优雅的前世今生

 高尚 涵养(春秋战国)

 序重 浪熳(汉代)

 荚蓉 盛放(魏晋南北朝)

 大唐 如诗(唐代)

 品位 典范(宋代)

 扁舟 一叶(元代)

 生活 艺术(明代)

 华饰 情结(清代)

 西学 东渐(20世纪初叶)

第二章 悠游涵泳——中式优雅的生活情调

 含英咀华——语言

 清风朗月——品人

 净几明窗——居昕

 一榻琴书——雅趣

第三章 一茎所化——中式优雅的人文解读

 逝者如斯——遗失的优雅

 大美不言——优雅的基因

 会到无声——优雅的品质

第四章 风行水上——中式优雅与时尚生活

 骨子里的中国情结

 在优雅中前行

试读章节

高尚涵养(春秋战国)

如果给“中式的优雅”挑选一个近义词,中国人会很容易想到“修养”二字。好的修养似乎可以包容一切美好的词,诸如仁、义、礼、智、信、忠、孝、毅、贤、雅……这些词恰恰又是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使用最频繁的词汇。

要关注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就要去关注在当时文化典籍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

哪些是儒、法的圭臬,哪些是老、庄的悟得,哪些是墨、名的坚持?只不过,历史的泉水流至今,却不知还有谁愿去汲取。

◇青铜器的盛宴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之前,中国就已有了成熟的文明史。既然能拥有卓越的文明时代,那么自然就会拥有属于这个时代的优雅。

面对如此遥远而陌生的时代,或许青铜器能带给人们些许直观的遐想。

在铁器、瓷器未发明或未广泛使用之前,青铜器就像一面镜子,见证了从商周到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上层阶级最崇尚的一种精神面貌。

商代是一个重视祭祀的时代,青铜器多为酒器,神秘的宗教气氛充满于器物的纹样。狰狞的饕餮纹、夔纹、龙凤纹是当时纹饰的主角。学者李泽厚称这种美叫做“狞厉之美”,这是华夏美学里最具原始宗教性质的美。直到今天,人们还能从四羊方尊、人面方鼎、虎食人卣等一系列商代青铜器中,被某种神秘而威严所带来的宗教情结和内在的扩张感所深深震撼。

周代是一个重礼仪的时代,青铜器多为礼器。礼祭的时候,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大夫用三鼎;而盛饭的食器“簋”则用偶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依此类推。青铜器上的纹样则多了窃曲纹、环带纹等极富节奏感的庄严性,工艺美术理论家田自秉以“朴实洗练,疏朗畅达”称之。周代的优雅,让孔子毕生追求而不得,这种优雅,来自周代“礼治”所带来的崇高感和荣誉感。

春秋战国时代,青铜器逐渐脱去祭祀和礼器的束缚,开始了一派“钟鸣鼎食”的生活。宴乐攻战纹铜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充分展示了战国时代“错彩镂金”的艺术风貌,同时又展现了诸如竞射、采桑、攻战、饮宴的场面。清新的纹饰,活泼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华夏美学由此真正迈向了真实世界,迈向了自然,迈向了人性的勃勃生机。

◇贵族的优雅

在先秦,特别是春秋时代,拥有着中国历史上最华丽的贵族精神。这个时代,被史学大师钱穆称作是:“中国古代贵族文化已发展到一种极优美、极高尚、极细腻雅致的时代。”(钱穆《国史大纲》)

在这个时代,贵族们能用赋诗的方式,去化解一次严重的政治危机;能用一个信物,去托付整个家族乃至国家的生死。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贵族,深厚的人文教养必不可少,为了实现这种修养,他们需得花大量的时间去精通“六艺”:用礼、乐提升他们的人文气质;用射、御强健他们的身体;用书、数去训练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贵族精神”追求的是荣誉和道义,为此,生死、钱财都可完全抛开。春秋时的宋襄公,这个东周列国里血统最纯正的贵族,在短兵相接之时,要等实力远在自己之上的敌国列好阵形,而不愿乘人之危,最后落个虽败犹荣。“战国四公子”魏国信陵君、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为抵制秦国入侵、挽救所属诸侯国危亡,广招门客,礼贤下士,让贵族精神从此有了侠客的意蕴。而这种侠义情怀,在中国文化里深深隐起却又从未断绝地流传着,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古龙、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之中。

◇君子

优雅的绅士,在中国,叫做“君子”。

春秋战国时代,是制定“君子”评判标准的时代。先秦,自然是“盛产”君子的时代。回顾这些带“子”的先哲圣人,或许我们便可探知那个时代的精神脉络,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中国的“君子”。

P2-6

序言

我栖身在一个幽静的艺术馆。这里有几丛竹子、数个设计工作室、上千幅中国书画、一个法式咖啡馆。

竹子出落得清秀浓翠。日光下,玲珑如玉;风雨中,悱恻如愁。

竹丛间,围着一处精致的敞庭,庭院的前方是办公区。透过一片明净的落地玻璃窗,工作室尽收眼底:书架上摆着琳琅满目的书,一同点缀着各式各样的小摆件,欧洲的盔甲、非洲的木刻、龙泉的小水洗、陕西的陶俑、河南的泥泥狗……而屋内的草木,或枯或荣,自得天趣;墙上的字画,或中或西,各尽风流;净水用的深棕色大粗陶罐,似台湾的安达窑,它稳稳立在临窗的粗木架上,笨拙安静;养莲花金鱼的小瓷缸今天还放在案头,明儿却藏在了有光的角落,显得活泼好动。

敞庭的另外三面全是展厅,不定期地举办着各种展览。余下的空间,便用各大博物馆的书画复制品常年开展着一项文化推广的展览计划。展览中既有“唐宋书画专场展”这样的学院派,也有“读懂书画中的幸福”这样的温情派。老百姓似乎更喜欢后者,偶尔还会遇到用心的观众,用笔记录下他们从书画里看到的幸福、礼仪、风度,当然还有——中式的优雅。

看完画展,尔或可以去咖啡馆歇歇,叫上一杯摩卡或卡布奇诺,窝在沙发里看书、聊天、思考、玩电脑,一坐便是一个惬意的小半天。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上好咖啡豆,有先进的咖啡实验室,最难得的是,这里还定期举办着一个名为“右拐”的文化沙龙。大家围坐在一起,品着马卡龙,聊着文学和音乐,精致而浪漫,一看便知——法式的优雅。

与其说我在这里工作,不如说我就在这里生活,充实、愉悦、心游古今、自得其乐。我喜欢艺术馆的竹子和书画,喜欢办公室里的书和博古架;喜欢在忙碌时用印花高杯泡一杯咖啡;喜欢稍有闲暇时,拿出仿宋的汝窑茶盏或紫砂壶来,好好沏杯(壶)茶。

沏茶的汝窑杯是我在市场上淘来的,当然不是宋代的真品,却有着同样温润的釉色和淳实的厚度。虽然天青才是它最为人称道的釉色,但我还是挑了月白款,我喜欢这种宁静、温柔的感觉,宛如一轮月亮。晚上读书写字时,我总爱用这个沏茶,总爱把厚实的杯沿在嘴唇边停上几秒,静静回味这种淳厚的贴心,微微一笑,妙不可言。我想,这就够了,何必计较它有没有一千年的岁数?我想,我们已是值得彼此珍重的老朋友了,谢谢它,在这个有竹子和法式咖啡馆的艺术馆里,默默陪伴着我,直到这本书完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