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惊奇化学/发现世界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化学
作者 周玉枝//沈建忠//王绪岩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地球的大气层形成初期是不含氧气的。原始大气是还原性的,充满了甲烷、氨等气体。大气层氧气的出现源于两种作用,一个是非生物参与的水的光解,一个是生物参与的光合作用。生物的光合作用对大气层的影响巨大,它造成了大气层由还原氛围向氧化氛围的转变,使得水光解产生的氢气能重新被氧化为水回到地球而不至于扩散到外层空间去,从而防止了地球上的水的流失。同时光合作用也加速了大气层氧气的积累,深刻地改变了地球上物种的代谢方式和形态。大气层含氧量在石炭纪的时候一度上升到了35%。氧气含量的增加造成了依赖于渗透方式输氧的昆虫在形态上的巨型化,在石炭纪曾出现过翼展达一米的巨脉蜻蜒。

有德国学者认为,世界上最早发现氧气的是中国唐朝的炼丹家马和。马和认真地观察各种可燃物,如木炭、硫黄等在空气中燃烧的情况后,提出的结论是:空气成分复杂,主要由阳气(氮气)和阴气(氧气)组成,其中阳气比阴气多得多,阴气可以与可燃物化合把它从空气中除去,而阳气仍可安然无恙地留在空气中。马和进一步指出,阴气存在于青石(氧化物)、火硝(硝酸盐)等物质中。如用火来加热它们,阴气就会放出来;他还认为水中也有大量阴气,不过常难把它取出来。马和的发现比欧洲早1000年。据说以上成果记录在一本名叫《平龙认》的书中,但学者对以上记录以及《平龙认》都有质疑。

说到氧气的发现,就不能不提及一个在化学史上曾经占据重要地位的学说——“燃素说”。17世纪末、18世纪初,德国哈雷大学医学教授、普鲁士国王的御医施塔尔开始注意燃烧现象,经过认真的思索研究,他最终创立了一种在当时看来非常合理的理论,即著名的“燃素说”。“燃素说”获得了同时代许多科学家的赞同,因为它圆满地解释了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科学现象。在随后的100多年时间里,这种理论经过不断的充实和完善,逐渐成为一种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科学理论,甚至没有对它质疑的声音。  1772年,瑞典科学家舍勒在从事软锰矿研究的时候,得到一种气体,因为这种气体能够助燃,他给它起名“火焰空气”。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在加热氧化汞时也得到一种气体,这种气体能够助燃和帮助呼吸,他把这种气体起名为“脱燃素空气”。舍勒和普利斯特利都发现了氧气,但受“燃素说”的影响,都没有得到正确的结论。

在此前后,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也系统地研究了物质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验。1775年,他在看到普利斯特利的论文以后,意识到自己研究多年的能助燃的空气组分,原来是一种新的元素,他设想“在酸类物质中应该含有这种元素”,在1777年把它命名为“成酸的元素”。1783年,拉瓦锡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一篇向“燃素说”直接发起进攻的论文,这篇论文发表于1786年。他在论文中指出了“燃素说”的许多缺陷以及这些缺陷所造成的困难,他宣传,只要承认每一燃烧过程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合作用,同时能发出热和光的过程,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拉瓦锡被人们称为“现代化学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他具有惊人的毅力和直觉,是他把化学从漫漫长夜引向了灿烂的黎明。

由于氧气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因此我国古代人民把这种气体称为“养气”,后来化学工作者把它改为“氧气”。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氧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分布最广的元素。据统计,地壳质量的一半左右(48。6%)是氧;地球表面3/4被水覆盖,而氧元素占水质量的89%。

氧气,空气主要组分之一,比空气重,0℃和1标准大气压下密度为1。429克/升。无色、无臭、无味,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氧气在约-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这种生命攸关的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约为21%,在地球周围,有1000万亿吨氧气包围着它,而所有这些氧气,都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副产品。人类每年燃烧70亿吨化石燃料,同时要消耗240亿吨左右的氧气。这一数字看起来非常惊人,实际仅占氧气总量的0。0024%,而且地球上的植物能很快通过光合作用来补充其中的绝大多数。即使植物不再向空气中释放氧气,以人类现在的消耗速度,还需要2000年才能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从21%下降到20%。

人类呼吸氧气含量较高的空气,会感到愉悦,但我们身处氧气含量很高的环境里,那就非常危险了。

人如果在大于半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对所有的细胞都有毒害作用,吸入时间过长,就可能发生“氧中毒”。肺部毛细管屏障被破坏,导致肺水肿、肺淤血和出血,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进而使各脏器缺氧而发生损害。在1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人只能存活24小时,就会发生肺炎,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在2个大气压的高压纯氧环境中,最多可停留1。5小时~2小时,超过了会引起脑中毒,生命节奏紊乱,精神错乱,记忆丧失。如加入3个大气压甚至更高的氧,人会在数分钟内发生脑细胞变性坏死,抽搐昏迷,导致死亡。

同样,氧气含量过低也会对生命造成威胁。P1-4

目录

一对孪生兄弟

 百年曲折寻氧气

 地球的保护伞

 臭氧层空洞现象

空气炼金术

 给土地增肥

 哈伯合成氨法

 博施合成氨技术

 哈伯的功与过

一部手机含多少种元素

 周期律的先行探索者

 最高明的扑克玩家

 纸上得来终觉浅

 周期表的启示

不可见的宇宙

 揭秘原子论

 电子的发现

 α粒子散射实验

 假如电子“登高”

 “黑匣子”知多少

真金不怕火炼

 由青铜器说开去

 铁是怎样炼成的

 百炼成钢

 走进钢厂

 火法炼铜

千分之一误差中的发现

 认识空气

 发现稀有气体

 神奇的化合物

 闪亮的霓虹灯

假如海洋消失

 生命的摇篮

 亚特兰蒂斯的矿藏

 龙宫灵丹

 “可下五洋捉鳖”

电离是否需要电

 溶液的世界

 电离是否需要电?

 电离学说的捍卫者

 迟到的荣誉

勒夏特列原理之美

 平衡移动原理之父

 巧妙的平衡

 世界处于平衡中

制取活泼单质的利器

 碱金属呱呱坠地

 “谈氟色变”一百年

 飞入寻常百姓家

点石能成金吗

 一张著名的手骨照片

 “炼金术”梦想成真

 发现核反应

 原子弹的诞生

黑色的金子和液体的金子

 黑色的金子

 “黑金家族”

 200万年的积淀

 造福人类的石油

 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会走路的发电厂

 一只青蛙引发的变革

 可以充放电的电池

 第四种发电方式

 应用和发展

百说不厌的诺贝尔

 学生诺贝尔

 雷管炸药

 名副其实的安全炸药

 果冻一样的炸胶

 诺贝尔奖的诞生

新材料,新希望

 从无机到有机

 有机合成化学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抗疟新药青蒿素

 合成红色维生素

 药物之星紫杉醇

巧克力能减肥吗

 众神的饮料

 多姿多彩的巧克力

 似是而非的误区

唐僧和哈利·波特

 天赐衣裳保温暖

 出于棉而优于棉

 护体神甲

 烈火,你奈我何?

 黑暗中拒绝隐形

神奇的碳

 硬度之王

 柔软滑腻的石墨

 足球一样的“富勒烯”

 多重高科技身份

治愈系的绿色化学

 地球越来越累了

 绿色化学兴起

 绿色化学的启迪

 理念和行动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

 化学无处不在

 生命与化学

 化学改变生活

 化学依靠你我他

序言

《惊奇化学》(“发现世界丛书”之一)是一本科普读物。精选与中学化学教材内容相关的20个主题,遵循有趣故事加问题等于高效课堂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进行阐述,希望学生从中感受到化学学科既是有趣的,更是有用的,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本书是对教材的有益拓展和补充,希望能为青少年读者打开一扇探究科学的窗户。

本书主要涵盖了四方面内容:一是早期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从燃素说到质量守恒到元素周期表再到原子结构,在科学技术手段相对简单的早期,科学家们是如何透过现象探本质,追本溯源,探究化学原理和结构的;二是化学的几大经典理论。平衡无处不在,动态平衡使世界更加有序,但是对动态平衡演绎最为精准的是化学平衡理论;作为各类电池和能源理论基础的氧化还原理论;用物理和化学学科融合的方法解开科学之谜的电离学说;三是化学新发现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如放射性的广泛应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带来的材料的革命等;四是化学在人类健康和环境方面起的作用与产生的问题。如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药品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化学物质不当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绿色化学理念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等。

本书的主要读者是初高中学生。青少年时期是树立一个人志向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求知欲强,兴趣广泛,他们会如饥似渴地吸收自己感兴趣的各类知识。有趣又有益的化学科普读物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真实的科学图景,为他们提供在学校化学学习中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在知其然的基础上能知其所以然。

本书的三位作者都是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研员和教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的现状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对当今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比较了解。这使得他们能够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发学生思索,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周玉枝

2013年7月

内容推荐

《惊奇化学》(“发现世界丛书”之一)是一本科普读物,主要涵盖了四方面内容:一是早期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从燃素说到质量守恒到元素周期表再到原子结构,在科学技术手段相对简单的早期,科学家们是如何透过现象探本质,追本溯源,探究化学原理和结构的;二是化学的几大经典理论。平衡无处不在,动态平衡使世界更加有序,但是对动态平衡演绎最为精准的是化学平衡理论;作为各类电池和能源理论基础的氧化还原理论;用物理和化学学科融合的方法解开科学之谜的电离学说;三是化学新发现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如放射性的广泛应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带来的材料的革命等;四是化学在人类健康和环境方面起的作用与产生的问题。如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药品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化学物质不当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绿色化学理念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等。

《惊奇化学》的三位作者周玉枝、沈建忠、王绪岩都是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研员和教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的现状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对当今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比较了解。这使得他们能够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发学生思索,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编辑推荐

《惊奇化学》(“发现世界丛书”之一)是一本科普读物。精选与中学化学教材内容相关的20个主题,遵循有趣故事加问题等于高效课堂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进行阐述,希望学生从中感受到化学学科既是有趣的,更是有用的,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本书是对教材的有益拓展和补充,希望能为青少年读者打开一扇探究科学的窗户。本书的三位作者周玉枝、沈建忠、王绪岩都是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研员和教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