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丽黑龙江/美丽中国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董恒年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专业摄影师的杰作,独特的视角,深厚的情感关注,展示黑龙江最迷人的美景和魅力。

董恒年主编的《美丽黑龙江》以前所未有的高度,紧扣时代的脉搏,认识黑龙江,展现黑龙江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现状,突显黑龙江在中国大地上的特殊地位。黑龙江的自然地理状况、自然风光、地质奇观、文化胜景和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呈现,优美的文字将它们之中蕴含的自然与历史之美娓娓道来。

内容推荐

董恒年主编的《美丽黑龙江》是近三十年来关于黑龙江最权威、最详实、最通俗的黑龙江地理科普读物。在这本书里,黑龙江这个我国最东最北的省份,被深度剖析,深度解读。这里山环水绕,奇峰相抱,辽阔的平原上孕育出纯朴可爱的黑龙江人,神奇的黑土地是天赐的生存土壤,地下蕴藏的矿产更是推动了当地重工业的发展……这一切,被生动地语言娓娓道来。美丽黑龙江,既为读者提供了黑龙江最基本的地理概况,又把黑龙江美丽的自然风光、人文古迹以及黑龙江独有的特色等一一体现。精美的图片,流畅的文字,构成别样的阅读空间。《美丽黑龙江》,一个走进黑龙江、感悟黑龙江、热爱黑龙江的窗口。

目录

CHAPTER 01 印象黑龙江

 最东最北的国土,富饶美丽的边疆

 山环水绕,平原辽阔

 冰雪覆盖,雪的世界

 从秦代肃慎地到共和国行省

 黑龙江人文沿革史

 独特的边疆文化

 不同文明交织成的火花

 重工业基础雄厚

 农林牧渔业发达

 数字黑龙江

 土地面积、人口、经济、社会与文化

CHAPTER 02 自然奇景

 华夏构造与乌、松、黑三江演绎出的自然美景

 太阳岛

 歌声唱出的旅游名片

 二龙山

 “二龙戏珠”衍奇观

 镜泊湖

 中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

 吊水楼瀑布

 世界最大的玄武岩瀑布

 兴凯湖

 “东方夏威夷”的亿年地质变迁

 双峰林场

 童话般的“中国雪乡”

 五大连池

 天然火山博物馆

 扎龙自然保护区

 丹顶鹤故乡

 五营国家森林公园

 尽显原生态之美

CHAPTER 03 文明奇迹

 黑土地上的浓郁人文风情

 极乐寺

 极乐净土留世间

 七级浮屠塔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承旭门

 迎接东方的初升旭日

 大乘寺

 庄严的佛教圣地

 虎头关帝庙

 中国“东方第一庙”

 瑷珲城

 见证百年沧桑的历史变迁

 塔子城遗址

 古代北方重镇之一

 圣·索菲亚大教堂

 东正教文化传播遗留的异域景观

CHAPTER 04 最炫民族风

 点亮民间艺术与文化

 火炕

 东北农村人民的温床

 东北秧歌

 唱响祈福丰收的颂歌

 古老年俗

 阖家团圆过大年

 赫哲族鱼皮文化

 鲜为人知的文化瑰宝

 跳萨满

 独属东北的神秘文化

 二人转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CHAPTER 05 特色聚焦

 黑龙江人的骄傲

 哈尔滨冰雪节

 体验冰封雪飘的北国风光

 冰雪食品

 有滋有味,冰爽心扉

 乱炖

 炖出一锅好滋味

 响水大米

 中华第一米

 关东三宝

 保暖养生有奇招

 哈尔滨红肠

 熏制肉香回味无穷

 猴头菇

 神奇菌类助健康

 美丽的雾凇:黑龙江冬日特色美景

CHAPTER 06 风情小镇

 黑龙江的风韵情调

 漠河

 体验极致寒冷与绚烂极光

 漠河极光:美的盛宴

 朗乡

 中国十佳最美风情小镇之一

 乌苏镇

 迎接中国第一缕阳光

 太阳岛俄罗斯小镇

 百年小镇的流韵风情

CHAPTER 07 红色记忆

 重温抗战曲折路

 东宁要塞

 日军侵华罪行的铁证

 虎头要塞

 刻印日本侵略的痕迹

 江桥抗战纪念馆

 刻骨铭心的江桥精神

 东北烈士纪念馆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

 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林海雪原威虎山风景区

 悍匪巢穴,“座山雕棚”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重现日军罪恶行径

美丽黑龙江地理名录

试读章节

五大连池

我国著名的火山世界地质公园

锁定东经126°00′~126°26′,北纬48°34′~48°48′,便是五大连池的坐标。它位于黑龙江省的中北部,处于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过渡的地带,14座喷发年代跨越200万年的新老火山使五大连池风景区享有“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的美誉。由于这里对于生态科学和地理物理的研究和发展有重大意义,五大连池风景区还被戴上了“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世界级桂冠。2011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

自然美景,世界奇观

五大连池源自满语“乌德林池”。五大连池的形成,是由于最新期火山爆发,涌出的岩浆填塞了远古凹陷盆地湖乌德林池而形成湖泊,湖泊亦名为乌德林池,后来音译为五大连池。

五大连池是我国第二大火山堰塞湖,形成于第四纪火山活动,是大自然留下的珍贵遗产。五大连池不仅风景优美,还有很高的科研价值,被誉为“镶嵌在欧亚大陆桥上的璀璨明珠”。

景区内矗立着14座新老期火山,时间跨度极大,从史前的200多万年到近代的280多年前。想象着这里曾与地心相连,岩浆不停地翻滚,会让人有种心情澎湃的感觉。

景区内保存的新老期火山地质地貌,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品类最齐全、状貌最奇特的火山地质地貌。它是第四纪火山活动给人类留下的一笔珍贵遗产,是不可多得的自然火山博物馆。

景区内14座拔地而起的火山锥,交相辉映,景色宜人,仿佛14个巨人傲立在天地间,站在山脚下,你会被它们的壮阔所震撼。众多微地貌景观,像石龙、石海、熔岩瀑布、熔岩暗道、熔岩钟乳、熔岩旋涡、象鼻熔岩、翻花熔岩、喷气锥碟、火山砾和火山弹等数不胜数。丰富完整的火山地貌景观,让五大连池被科学家称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

五大连池的铁硅质重碳酸钙镁型的矿泉水,在世界上享有“神泉”和“圣水”的美誉,和法国的维希矿泉、俄罗斯北高加索矿泉并称为“世界三大冷泉”,从古至今已经沿用千年,对促进人类的健康和长寿有神奇的效果。

“世界地质公园”、“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两项世界级桂冠和“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中国矿泉水之乡”、“最具潜力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中国著名火山之乡”、“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等美誉,都是五大连池享誉海内外的明证。

如今,五大连池已经开发七大观光区、八大奇观、100多个景点,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七大旅游观光区分别是新期火山奇观观光区、世界名泉观光区、古火山生态观光区、火山堰塞湖观光区、火山熔岩冰洞游览区、龙门石寨科考探险区,还有火山民俗文化观光区。

如果来到五大连池,八大奇观就不可错过。站在山巅火口,感受地心喷薄而出的灼热气息;观看翻花石海,会被奇形百态的石头所吸引;喷气锥碟全球罕见,是火山微地貌中的顶级珍品;熔岩冰洞与火山的灼热风格迥异,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轮美奂的水晶神话世界;欣赏美丽的高山天池,更能感受到水天一线的胜景;游览石龙温泊,感受常年不冻的盆景式火山奇观;龙门石寨和群山倒影都能将人带入一幅波澜壮阔的自然山水画卷。

这里还有闻名的“四怪”和“四奇”。“四怪”是指“喝水能治病,洗泉把疾消,熔岩赛火炕,石头水上漂”;“四奇”是指“水往西边走,车往上坡跑,三伏赏冰雪,数九长绿草”。

五大连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六大奇迹:最纯净的天然氧吧;品位最高的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磁化矿化电荷离子水;集保健、美容、医疗于一体的矿泉洗疗、泥疗区;天然的火山熔岩台地—太阳热能理疗场;功能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富有1000~3000伽马峰值的火山地质全磁环境;无任何污染的纯绿色矿泉系列健康食品。

和五大连池类似的火山,世界上还有4座,分别是美国夏威夷火山、印度洋中的留尼旺火山、法国的中央高地火山和东非裂谷乌干达境内的托罗—安科尔火山,它们的规模都比五大连池大,但是,五大连池火山地貌更齐全、更集中、更典型,这是其他4座火山无法比拟的。五大连池火山形成的火山地貌景观,独具特色,堪称绝无仅有。据有关专家概括,它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典型性和美学性,在中国首屈一指,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

形态多样,地质博物

五大连池地质地貌典型完整,极具科研价值,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就坐落在药泉湖南岸,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内设4个展厅,分别为综合展示厅、资料演播厅、书画厅和地方产品厅。

4个展厅内情况各不相同,综合展厅内设地学知识、世界火山、五大连池火山、熔岩集锦、火山堰塞湖、五大连池矿泉水、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与开发、历史沿革等项目,并配备有中、英、俄文说明的展板;演播厅随时放映包括五大连池的风景介绍,以及简单的地质科普知识;书画厅陈列着众多有关五大连池的山水字画,游览其中,使人犹如走入火山艺术殿堂;地方商品展厅内集中了具有五大连池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2004年年初,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被确定为中国地质大学教学实践基地、在校学生地质实习基地;2006年4月,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被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四部门确定为黑龙江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建馆以来,这里接待了众多海内外官方、民间组织和游客,其中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各部委及省市领导、海内外名人及国内外游人,总人次达数十万之多。

P40-45

序言

天人协和,穷极造化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习近平2013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陆地国土面积最广大的国家之一。在这广袤的版图中,有巍峨的群山,雄壮的高原,辽阔的盆地,坦荡的平原,奔腾的江河,晶莹的湖泊,漫长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同时还有宽广的近海海域和大陆架。

我国的国土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纵跨纬度49度多。西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西边的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东西相距5200千米,横跨经度62度,东西两端时差达4小时以上。当松花江上已是正午烈日当空的时候,帕米尔高原却刚刚迎来黎明的曙光;当北国已是千里冰封的隆冬时节,南海诸岛依然是郁郁葱葱、蓝天白云的夏日。广阔的国土使生活在其上的中华民族,时刻能感受到大尺度的空间变化和变化中的万千景象。

我国的地貌格局错综复杂,西高东低的阶梯分布是其宏观大势和主要特征。有着“地球之巅”和“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以其巍峨的雄姿和莽莽的身躯横亘在祖国的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正是它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一级阶梯。自北而南横卧其上的山脉有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全世界海拔8000米以上的14座高峰,全都坐落在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和西缘的喀喇昆仑山两大山脉之中。从青藏高原北缘和东缘起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地貌单元的镶嵌分布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正是这些高原和盆地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二级阶梯。此外,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线以东,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广大的东南丘陵等,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这些平原和丘陵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三级阶梯。

广袤的国土、独特的地理位置、错综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以及典型的季风气候等,造就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异彩纷呈的自然景观。由南向北,因太阳辐射和温度的变化,分布着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纬度地理带,自然景观依次呈现出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等的变化。自东南而西北,受东亚季风和青藏高原的影响,降水分布呈现出十分强烈的规律性,形成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等经度地理带,自然景观也依次呈现出森林、草原、半荒漠和荒漠等变化。此外,在高山和高原地区,因海拔高度和所处地理基带的不同,自然景观还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变化。

阶梯式逐级下降的地势,还决定着我国主要河流由西而东的基本走向。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生动地描绘了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顺阶而下的奔腾气势。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也发源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它穿越横断山脉奔流进入第二阶梯后,又切穿了巫山山脉,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长江三峡。尔后,像一条驯服的巨龙,缓缓地流过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后才注入蔚蓝的东海。

雪峰皑皑,群山巍峨,高原雄壮,盆地辽阔,丘陵起伏,平原坦荡,戈壁浩瀚,沙漠似海,森林寂静,草原葱郁,河川蜿蜒,峡谷幽深,湖泊晶莹,海域蔚蓝,景观殊异,美不胜收。大自然的恩赐,让中华民族拥有了如此多样的大好河山。

在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中,我国旧石器时代的远古祖先活跃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之上。目前,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近20处,包括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的遗址。除青藏高原外,这些遗址几乎遍布我国第二和第三阶梯。

随着新石器时代生产技术的进步,以秦岭一淮河为界,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河中下游至辽河上游的广大地区之间,“南稻北黍”的格局正在形成并渐趋定型,其他地区或处在向逐水草而居的粗放游牧经济过渡,或仍处在采集狩猎为主的渔猎经济,因而,保留下来的文化类型和文化遗址也更多。

随着中华民族的逐渐形成和5000年文明史的开创,我们祖先在中华大地之上挥洒着勤劳与智慧,真可谓“天人协和,穷极造化”。当时以炎黄部落联盟为核心的华夏族,最早在黄河中游的汾、渭等支流地区形成。此后,华夏族不断与周边地域其他民族进行长期的交流与融合,最终形成了由数十个民族构成且活动地域仍存在差异的多民族共同体一一——一中华民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创造了博大精深、延续5000年之久、闪耀着璀璨光芒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并保存了不计其数、无与伦比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毫无疑问,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饱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作为世界大国和文明古国,中国拥有众多的从世界级到国家级再到省市级的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区,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不计其数的和具有普遍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工具、器具、用品、用具、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代工程、古代城池到哲学、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历历可见者为数众多,琳琅满目。截至2014年6月25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达47项,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其中,自然遗产10项,文化遗产33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而同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达38项,居世界第一。

山河壮丽、文化璀璨。而当代中国的建设成就,则是“穷极造化”的现代表现,是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

“美丽中国”丛书,是中国地理学会组织数十名地理学家策划,并编撰的一套科普性地理旅游类普及读物。该丛书旨在通过通俗而优美的语言、流畅而精致的笔触和绚烂而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示出本已存在于中华大地上的名山秀水、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以及当代建设成就,增强我们做中国人的骨气,提升我们做中国人的底气。这是我们出版这一套丛书的基本出发点和全部工作的追求目标。

丛书共35册,其中,第1册是全国总册,其余34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分册。丛书内容包括区域印象、自然奇观、人文胜迹、民俗风情、著名市镇、现代建设成就、特色资源等。在丛书编撰过程中,我们力求践行三个原则,一是让读者了解自然与历史、敬畏自然与历史;二是体现人与自然相契合的天人合一精神;三是用精选的图片表达出诗般的柔美。

但愿“美丽中国”丛书,能为读者打开一扇认识中国美,并不断探索其真谛的大门。

中国地理学会

“美丽中国”丛书编委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2:3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