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理工大学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直接关系到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腾飞的需要。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参加的课题组向世界银行贷款教育改革项目组申请该课题的立项,该项目经批准后于2001年正式启动。
在世界银行的资助下,课题组成员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在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多样化的积极探索,本书正是课题组全体成员及所在学校围绕研究目标开展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汇编。
第一篇 项目研究主报告
“21世纪初重点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主报告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思路和实践情况
(一)项目研究背景
(二)项目研究的思路
(三)项目研究的情况
二、项目理论研究成果
(一)世界一流大学工程教育的特色
(二)涉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基本概念
(三)重点院校工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四)培养方案(计划)设计的原则
(五)培养方案设计的要点
三、项目成员单位教改实践成果简介
(一)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北京理工大学理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创新工程实验基地培养创新人才的改革与实践
(四)浙江大学混合班的改革与实践
(五)浙江大学工程教育高级班的改革与实践
(六)浙江大学“创新创业管理强化班”的改革与实践
(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二课堂课外自主学习培养模式
(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0年新版本科培养计划
(九)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类专业课程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十)北京化工大学教学实践基地的改革
四、项目研究与实践的自我评价
第二篇 理论研究篇
一流大学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工程教育改革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工程教育国际化:MIT的创新案例
土木工程教育改革:四大名校案例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需要整体反思
努力培养21世纪的中国工程师
高等工程教育的模式特征与改革建议
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与机遇并在
浅论我国理工科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
关于理工科人才培养的思考
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几点建议
工程伦理教育与理工科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第三篇 培养方案实践篇
北京理工大学工科人才实践教学改革
附: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创新教育实验基地教学计划
北京理工大学名牌专业的规划与实施
附: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书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理科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研究和实践
附: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书
加强军工专业建设,培养国防特色创新人才
附:北京理工大学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书
浙江大学混合班的改革与实践
附:浙江大学工科混合班2000级、2001级课程设置一览
浙江大学工程教育高级班的改革与实践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管理强化班的改革与实践
尊重个性,突出创新,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制定本科2000版培养计划的原则规定尊重主体,发挥优势,展现创新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类专业课程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附件一:“大材料”试点班的培养计划及实践说明
附件二:“大材料”试点班毕业设计(论文)分类统计及说明把教学基地建在高校高新技术园是理想选择
——北京化工大学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实践
第四篇 课程改革实践篇
建设高水平信号与系统课群的改革与实践
“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附:新《工程力学》教材的特点
“机械设计基础”课群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实行“三主一体”教学机制,完善英语教学体系
“线性代数”教学札记
“材料性能”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