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作为炎黄子孙,青少年一直为《论语》、汉赋、唐诗、宋词、四大发明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而自豪;为长江、长城、祖国大地的秀美山川而骄傲。同时,他们也为这样一个有着“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泱泱大国在历史上却屡遭外族入侵而深感忧愤。他们无数次地求问:为什么仁人志士的种种求索总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林则徐、龚自珍的无限憧憬只能是一场空梦?为什么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难以实现?翻开中国近、现代史那长长的画卷,几多哀怨,几多屈辱,几多踌躇,几多痛苦!国家不兴旺,国家不设防,软弱被人欺,落后就挨打,这不就是答案吗!
本书分为高中组和初中组,收录了福建省中学生国防教育征文获奖作品。
本书分为高中组和初中组,收录了福建省中学生国防教育征文获奖作品。
年轻的朋友,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段不该忘记的历史。但它绝不仅仅是凭吊、屈辱、记忆,它是我们和平崛起的催化剂,它是每一个中国人灵魂深处长鸣的警钟!我们强调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以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国防实力作为后盾,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只有固边的长城和心中的长城一同构建,中华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让我们用实力去放飞和平鸽,用精神去守护这份安祥和美丽,让那充满吉祥的鸽哨飘向天空、洒向世界。
不沉的舰炮
莆田一中高一(14)班 关琳燕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可能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很少会唱这首歌,甚至都没有听过。这首歌我就会唱,只是五音不全外加鸭嗓子,可能唱得不好听。
从初中一直哼到高中。进入高中之后,日子越发单调紧张。上课、下课、吃饭、休息……
生活就是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但是这首歌却一直伴随着我紧张而又充实的生活,因为在我的内心世界里,一直有着一个关于海洋,关于海军的梦想。
我不知道,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写过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军?是因为惨败,还足因为别的什么原因?
这几年,关于海军的各种讨论到处能够听到看到,有讨论导弹的,有讨论雷达的,还有讨论该不该造航母的。
我不太懂军事,也不敢乱下结论,毕竟这些装备在我这个外行看来,确实搞不懂。但我在看这些讨论的时候,心里总是存在着一个疙瘩,那就是今天的人们缺了点什么。
抗战时期的海军一开始就失去了水面舰船,紧跟着连最老旧的鱼雷艇都没有了。他们只好依靠游击作战、布雷作战来对抗不折不扣的强敌。
他们还是海军吗?
中国海军血战八年,甚至很多人在这八年里都没有见过海!
他们还算是海军吗?
抗战中的中国海军尽管是别人眼中一支打了败仗的军队,一支丢掉自己万里海洋的海军部队,但在我的眼里,他们是一群优秀的海军官兵。
海军!一个充满了浪漫色彩的字眼,可是谁又知道,这个字眼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代人的梦想。时至今日,我们的海军拥有现代化舰船,拥有飞机、导弹,又有了抗战时期那些海军官兵想都不敢想的装备。
但是,我们这代人还有他们的传统吗?
我们还有他们那种打光拼完,血战八年的传统吗?他们失去了舰船,就把舰炮抬到岸上打。失去了舰炮,就修老旧的小艇打。当小艇都没了,他们就去布雷。最后雷都造不起,就去当游击队。
他们始终坚信他们是海军,他们的生命属于海军。
就是这么一支海军部队,血战八年,甚至连大海都看不到的海军部队。
我想,如果今天国人的基因里还保留着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传统,我们一定会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装备并不是唯一重要的,舰船也不是唯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失去了一些传统。
世界上没有什么不沉的战舰,更没有什么不沉的舰炮,永不沉沦的是抗战时期中国海军浴血奋战的精神,是捍卫民族尊产韵不灭军魂。
希望中国海军官兵发扬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精神,打造不沉的舰炮、不灭的军魂!
梦·绿色殿堂
福清三中高二(11)班 张立娟
仰望星空,那纤尘不染的星空承载了多少美丽的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一个很美很美的梦想——献身国防。我期盼,终有一天,翱翔于苍穹的雄鹰将带我飞过祖国的大江南北,向世人展示一个国防女兵的自豪。是的,国防女兵!我日日夜夜的梦!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这是我懂事以来爸爸教会我的一个深刻道理。自鸦片战争起,这场长达百年的血与火的洗礼,光明与黑暗的搏击,让我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国防的重要性。从此,我便立志当一名可以保家卫国的国防女兵!
时间推移,心中的信念并没有随之消逝,反而与日俱增,日益强烈。因为我知道,任凭岁月怎么侵蚀也泯灭不了心底的那片绿色天空。二万五千里长征,那个枪林弹雨、炮火纷飞的年代,战士们铮铮铁骨的身影在弹林中倒下了,再爬起来,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与坚守啊!心,被寒风凛冽中矗立的中国魂深深震撼了,从此我便开始追求心中的绿色殿堂,那进发着生命活力的橄榄绿。
绿,国防女兵的颜色。无数次梦见自己身穿绿色的军服在绿色军营前操练的情形,耳边时不时传来教官“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的教诲。那一抹抹绿透着严格,这是一种何其雄壮的美啊!它有着钢铁的气质和国防女兵的丰姿。在这里,我们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在这里,我们以身报国。我相信我的青春年华将在这里闪光,我的未来定属于这一片绿色。
“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激昂的旋律常常让我内心澎湃,思绪飞扬。曾经有人告诉我,国防女兵的前途是磨炼与困苦。我笑着对他说,安逸和快乐不是我要的生活,爱因斯坦称这种生活为“猪栏的思想”。不,这不是我要的,我想要的是超越平凡的生活,我想获得的是心灵震撼的体验。人生就是向自己发起狂风暴雨般的挑战,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磨炼对我而言只是一次次全新的挑战。泰戈尔说过:“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我明白只有经历这一次次磨炼,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防女兵。
我知道我的前方将面临着不可知的危险,但我愿意成为一名扛枪的女战士。“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我一生的追求。无论在南疆,还是北国;无论在与世隔绝的孤岛,还是在空气稀薄的雪域;无论在深不见底的黑渊,还是在阴暗潮湿的隧道。哪里最危险,哪里就将有我,我将和其他国防女兵一样,满怀热血和赤诚,筑起捍卫和平的共和国长城。
昨日的夕阳已经离开,我伴着今朝的阳光来临,迎着东升的第一缕阳光,立正,敬礼……
我的梦想,很美很美……
P10-13
为了守护这份安祥和美丽
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
省文明办常务副主任
省国防教育协会会长 王展
有国就有防,有国必有防。古今中外从来如此。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要用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我省青少年中筑起心中的长城。基于这种共识,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国防教育处、福建省国防教育协会、海峡教育报社于2006年9月开始,历时半年,在全省青少年中举办“弘扬长征精神,共建钢铁长城”国防教育主题征文活动。
令人欣慰的是,数千名学子不仅拿起他们的笔,更用他们年轻而激荡的心感触长征精神,触摸钢铁长城。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作为炎黄子孙,他们一直为《论语》、汉赋、唐诗、宋词、四大发明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而自豪;为长江、长城、祖国大地的秀美山川而骄傲。同时,他们也为这样一个有着“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泱泱大国在历史上却屡遭外族入侵而深感忧愤。他们无数次地求问:为什么仁人志士的种种求索总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林则徐、龚自珍的无限憧憬只能是一场空梦?为什么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难以实现?翻开中国近、现代史那长长的画卷,几多哀怨,几多屈辱,几多踌躇,几多痛苦!国家不兴旺,国家不设防,软弱被人欺,落后就挨打,这不就是答案吗!
年轻的朋友,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段不该忘记的历史。但它绝不仅仅是凭吊、屈辱、记忆,它是我们和平崛起的催化剂,它是每一个中国人灵魂深处长鸣的警钟!我们强调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以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国防实力作为后盾,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只有固边的长城和心中的长城一同构建,中华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让我们用实力去放飞和平鸽,用精神去守护这份安祥和美丽,让那充满吉祥的鸽哨飘向天空、洒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