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奇在其所著的《黄振奇经济文选(上下)》中,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着重于研究国有企业改革、计划体制改革,及提高计划管理科学性等问题;研究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方面的问题;研究加强和完善宏观经济管理的相关问题;参与国务院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个重大研究课题的协调、组织和研究工作;参与港澳回归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研究;进行有关中美经贸关系和防范金融危机问题的研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黄振奇经济文选(上下)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黄振奇 |
出版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黄振奇在其所著的《黄振奇经济文选(上下)》中,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着重于研究国有企业改革、计划体制改革,及提高计划管理科学性等问题;研究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方面的问题;研究加强和完善宏观经济管理的相关问题;参与国务院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个重大研究课题的协调、组织和研究工作;参与港澳回归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研究;进行有关中美经贸关系和防范金融危机问题的研究。 目录 上册 参与我国经济研究工作的历史回顾 计划经济和价值规律(1978年6月) 实行奖励制度十分必要(1978年8月) 按劳分配不只是物质生产领域的分配原则(1978年12月) 关于按劳分配规律的几个问题(1979年1月)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商品生产(1979年4月)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平衡(1979年4月) 打好调整国民经济这一仗(1979年5月)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探讨(1979年10月)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1979年10月) 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性(1980年1月) 怎样才能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办事(1980年1月) 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1980年2月)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问题的探讨(1980年6月)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讲话(1980年12月) 认清国情是顺利进行经济调整和建设的前提(1981年2月) 搞好体制改革提高经济效果(1981年4月)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划分和结合问题(1981年4月) 对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几点看法(1981年4月) 对重庆全市实行“自负盈亏”试点问题的调查报告(1981年5月) 搞好体制改革是提高经济效果的一个根本措施(1981年6月)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问题(1981年7月) 关于工业经济责任制的几个问题(1982年1月) 对国营企业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几个问题的探讨(1982年3月) 关于搞好综合平衡的几点看法(1982年6月) 提高经济计划的科学性(1980年6月) 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982年7月) 把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放到重要地位(1982年8月) 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计划管理体制(1982年10月) 加强经济计划工作的十点建议(1982年11月) 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1982年11月) 技术改造与社会再生产(1983年1月) 学习马克思关于计划经济的理论(1983年1月) 国民经济计划如何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1983年4月) 集中财力物力保证重点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1983年10月) 认识价值规律利用价值规律(1983年11月) 计划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4年5月) 要加快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1984年10月) 改革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是提高企业素质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1985年4月) 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1985年8月) 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几个问题(1985年8月) 关于基本建设和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1986年2月) 学习“七五”计划方针的一些体会(1986年5月)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1988年1月) 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制度的本质是有联系的(1988年1月) 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改革计划体制(1988年2月)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1988年7月) 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管理(1989年5月) 更新计划经济观念,转变计划工作职能,改革计划管理体制(1989年10月) 深化计划体制改革的思考(1990年3月) 下册 逐步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1990年3月) 在健全运行机制上做文章(1990年7月) 搞好协调配套改革加强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1991年2月) 认真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1991年4月) 我国计划单列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1991年8月) 进一步深化宏观经济管理的改革(1992年4月)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1993年3月) 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几个问题(1993年5月)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4年2月) 宏观调控纵横谈(1994年4月) 克服周期性的通货膨胀应标本兼治(1995年3月) 论体制转轨时期的宏观调控(1995年8月) “九五”就业压力与产业选择(1995年9月) “九五”期间吸引外商投资的几个问题(1996年初) 关于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问题(1996年5月) 香港主权回归前后如何保持经济繁荣稳定(1996年8月) “九五”计划和十五年远景目标与香港经济总论(1997年3月) 加强香港与内地合作共同繁荣中国经济(1997年5月) 稳步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1997年11月) 走出股份制改革的误区(1997年11月)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1997年12月) 主权回归一年来的香港经济(1998年7月) 香港经济依然看好(1998年7月) 《环渤海地区重点城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与香港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报告(1998年9月) 《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与香港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报告(1998年9月) 中国“九五”计划和十五年远景目标与香港经济发展(1998年9月)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培育企业家队伍(1999年3月) 澳门经济走向新的繁荣之路(1999年7月) 当前中国内地经济发展中对香港有重大影响的几个问题(1999年9月) 中国内地与香港加强产业合作问题研究(2000年7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经济体制的设想(2000年9月) 中国“入世”对香港作为国际商贸中心的影响(2001年9月) 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2004年9月) 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完成经济“软着陆”(2005年2月) 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把握调控的力度和重点(2005年4月) 谨防以“十一五”开局为由乱铺摊子(2006年7月)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06年7月) “一国两制”成功实践,香港经济繁荣稳定(2007年8月) 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的形成与实施(2008年4月) 扩大内需:不变的主题(2008年5月) 多管齐下话宏调(2008年8月) 中国经济还有30年的高增长(2009年6月) 澳门经济建设成就和可持续发展(2009年12月) 中美经贸:和则两利,斗则俱伤(2010年5月)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第三次经济转型(2011年1月) 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2011年7月) 虚拟金融资本统治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2012年8月) 十八大报告对我国未来发展战略的谋划与创新(2013年1月) 国务院总体研究小组缘起与成果(2013年4月) 唱响科学发展主旋律筑就百年复兴中国梦(2013年7月)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迈出新的步伐(2014年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