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欧文散文(外国散文插图珍藏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华盛顿·欧文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语言优美、思想性强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提高文学素养,而且还能启迪心知、陶冶情操、领悟人生。

华盛顿·欧文,美国作家,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最伟大的文学成就是《见闻札记》。

本书从华盛顿·欧文琳琅满目的散文宝库中,精选了几十篇佳作,包括《英国作家论美国》《乡村葬礼》《驿站马车》《艾冯河畔斯特拉特福》等。

内容推荐

呈现在读者朋友面前的这本《欧文散文》,主要选自华盛顿·欧文大名鼎鼎的《见闻札记》。欧文被誉为“美国文学之父”,《见闻札记》是他最伟大的文学成就。

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9,1783——1859)出生于纽约市的一个富商家庭,是全家十一个子女中的老小,备受溺爱。十五岁时毕业于私立学校,不愿上大学,也没有上大学,但自幼就喜爱读书,尤其喜爱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司各特、拜伦、彭斯等人的作品,也就得以很早便开始进行创作活动。这说明,酷爱读书,即使未能获得大学教育,也有成材的可能。

一八○二年,欧文在乔赛亚·霍夫曼的法律事务所断断续续学习法律期间,即以“绅士乔纳森·奥尔德斯泰尔”为笔名,撰写一系列书信体的怪诞讽刺散文,发表在他哥哥彼得编的《晨报》(Morning Chronicle)上,遂在文坛崭露头角。欧文体弱,为了恢复健康,也为了继续深造,便于一八○四年至一八○六年间旅居欧洲,为后来的创作积累了素材。

目录

绅士杰弗里·克雷翁的见闻札记

修订版序言

作者自述

海程

罗斯科

英国作家论美国

英国的乡村生活

出书的艺术

一位王室诗人

乡村教堂

伦敦的星期天

依斯特溪泊之野猪头酒店——莎士比亚研究

文学之变幻莫测——西敏寺的一次讨论

乡村葬礼

旅店厨房

威斯敏斯特教堂

圣诞节

驿站马车

圣诞夜

圣诞日

圣诞晚宴

伦敦寻幽

小不列颠

艾冯河畔斯特拉特福

印第安人性格的特点

约翰牛

垂钓者

试读章节

对于一位访问欧洲的美国人来说,他须做的那漫长的航海旅行,便是一种绝妙的准备活动。一时间摆脱了攘攘尘世,且无俗务缠身,即产生出一种尤其适于接受新的生动印象的心境。那将两个半球隔开的茫茫大海,就像漫无一字的空白页出现在眼前。在欧洲,通过渐次的过渡,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几乎毫无察觉地便与另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融为一体,但在这儿却无此种渐次过渡。当别去的陆地从视野中消失的那一刻起,直到你踏上彼岸,并随即被投身到扰攘新奇的另一个世界,这中间全是一片空白。

陆路旅行时,景色有一种连续性,人物与事件次第相连,这就使生活的历程得以继续下去,并使离愁别绪得以减轻。的确,我们在旅途中每前进一步,都是曳着“一根延伸的链条”,不过这链条又不会脱节,因而我们可以一环一环地往回追溯,感到那最后一环仍把我们拴在家中。但是在浩瀚的大海,旅行则遽然把我们断开。它使我们感到,我们已脱离了安定生活的可靠锚地,在一个难以预测的世界上漂泊。它把一个鸿沟置于我们和家庭中间,这不仅仅是想象中的鸿沟,而且也是真实的鸿沟——这个鸿沟受制于暴风雨、恐惧和捉摸不定,使得前行显见,而归程难期。

起码,我本人的情况正复类此。当我看见祖国的最后一道蓝线逐渐消失,就像地平线上的云飘然而逝,这时我仿佛合上了一卷世界之书,以及书中的全部章节,并且在打开另一卷之前,又有余暇驰骋遐想。那片确实正从我眼前消失的土地,拥有我平生最珍爱的一切,在我得以重返桑梓故园之前,它会经历什么样的世事沧桑,而我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当他启程前去漫游之时,谁能说得出,他会被生活的变幻莫测的潮水带到何方,何时他才能重归故里,他是否有幸再访度过童年的地方?

我说过,在海上一切皆是空白,其实此言并不确切。对一个耽于白日梦、喜欢沉湎于想人非非的人来说,航程中的一切,在在令人遐想,不过这令人遐想的一切,又是海洋和天空的奇观,令人思之入神,忘却世间俗事。我喜欢在风浪平稳之日,倚着住舱区的栏杆,或者爬到主桅上的平台,在夏日大海的安谧的胸膛上,一默想就是几个小时,凝望着刚刚露出地平线之上的叠叠金色云朵,想象那金云即为上清仙界,并欲以我自己的创造物殖民于其上——我喜欢注视徐徐起伏的浪涛,浪涛卷起银色的汽团,好像要逐渐消失在那些幸福的海岸上一般。

我从令人眩晕的高处,俯瞰海中的庞然大物在粗野地嬉戏,心中所怀的是一种安全与恐惧交集的怡人感觉。成群结队的海豚在船头周围打滚,逆戟鲸把它的庞大的身躯缓缓举上水面,还有那贪婪的鲨鱼,就像幽灵一般,穿破蓝色的波浪。这时我的想象力,就令有关我脚下的水中世界所听说或阅读的一切历历在目:成群的鳍类在水中世界的深不可测的波谷中遨游,奇形怪状的怪物潜伏在地球的最低处,还有那些给渔夫和水手增加谈资的怪异的幻景。

有时远处有一篷风帆,正沿着大洋的边缘滑行,这又会悠然引起另一种遐想。这一方小天地,正匆匆赶赴人烟稠密之处,何等有趣!它在一定程度上战胜了狂风和巨浪,使天涯海角得以沟通,它确立了一种上帝赐福的相互交换,把南方的大量奢侈品提供给北方的不毛之地,它把知识的光辉和文明生活的善举传播到四方,并因而把分散的人类——造化似乎把一种不可逾越的障碍置于人类中间——连接在一起,它是人类发明的一个多么壮丽的丰碑啊!

一天,我们看见,有一个影影绰绰的东西在远处漂浮。在单调乏味的广阔海面,一旦出现新的目标,必定惹人注目。那原来是根船桅,那条船一定是完全毁坏了,因为桅杆上还残留着手巾,有些船员系借此把自己束在桅杆上,以免被波浪冲走。船的名字已无从查考。这艘失事船舶的残骸显然已漂流好多个月了,因为成串的蚌贝生物已附着其上,而且长长的海藻在四周招展飘动。可是,我想,船员们又在何处?他们的挣扎早已结束——他们已在咆哮的暴风雨中沉人海底,他们的骨殖在大海的深凹处变白。静寂、湮没,就像波浪一样,包围了他们,谁也说不出他们的结局的细节。什么样的叹息声,曾追随着那艘船飘荡!在冷寂凄惨的家中,曾做过怎样的祈祷!情人、妻子、母亲,又是多么专注地阅读每天的报纸,以期碰巧读见大海上的这漫游者的消息!期待又是怎样黯淡下来,变为焦虑,后又恐惧,终成绝望!唉,可资珍爱的纪念品,竟无一件返回。所能得知的一切,就是此船从其港口起航,“从此消息杳然”!

照例,看见这失事船舶的残骸,也就勾起许多凄凉的轶事。到了晚上,就更是如此了,这是因为,天气本来一直晴好,但到了晚上却开始显得失控,一片阴沉,预示着会有一场暴风雨骤然而至,须知夏曰风平浪静的航行有时是会被骤然而至的暴风雨打断的。在船舱里,我们坐在一盏晦暗的油灯四周,晦暗的灯光令黑暗愈加可怖,每个人都讲了船舶失事和灾难的故事。船长讲的一个简短的故事,尤其令我感动。

“有一次,”他说道,“我驾驶一条漂亮坚固的船在纽芬兰的沙洲之间航行,那些地段常有浓雾弥漫,那天的浓雾使得我们甚至在白天都看不清前方的远处,而到了夜晚,天气更是阴霾,结果两条船身长之外的地方就什么也看不清了。我命桅顶悬灯,并派人一直守候,注意防备前方的渔帆船,须知渔帆船习惯于在沙洲上抛锚停泊。当时风甚强劲,船行甚速。突然值班人惊呼,‘前面有船!’话音甫定,我们已经撞了上去。那是一条小型纵帆船,正停泊着,船的舷侧正对着我们。船员们全都睡着了,竟忘了吊起一盏灯。我们恰恰拦腰冲撞过去。我们的船又大又重,冲力又猛,结果把那条船撞在海浪的下面,我们的船从它上面辗过,径直往前冲去。当那断裂的遇难船在我们的船下沉没时,我瞥见有两三个不幸的人,几乎是赤身裸体,从船舱里冲了出来,他们刚从床上爬起来,尖声号叫之间,就被浪涛吞没了。我听见他们溺死时的号呼之声与风声交杂,狂风把那号呼之声送到我们耳际,旋即又把它刮走。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号呼之声!我们过了好一会儿,才得以掉转船头,船前行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我们凭着猜测,返回到尽可能靠近那纵帆船所停泊的地方。我们在浓雾中游弋了几个小时,发射了信号枪,凝神静听是否有幸存者的呼喊。可是万籁俱寂,我们再也看不见他们的身影,听不见他们的声音了。”

我承认,这些故事一时间令我的一切美好的幻想荡然无存。夜色愈重,风暴愈大,大海受到猛烈冲击,发出可怕的喧嚣。波浪奔腾,浪涛汹涌,发出沉闷的声响,令人畏惧。大海向自己发出喊叫。时而头上的黑云似被闪电截断,闪电顺着起着泡沫的波涛颤抖,并令接踵而来的黑暗加倍地可怕。雷声在狂暴的海浪之上咆哮,又在巨浪之上发出回响,得以拖长。只见这艘船在这些咆哮的浪谷中左右摇晃,前后颠簸,又居然能够恢复平衡,或者保存其浮力,实在是种奇迹。船桁每每浸入水中,船头几乎淹没在波浪之下。有时迎面而来的巨浪似乎就要把船吞没,可是舵轮只不过敏捷地一转,就使船免遭撞击。

P13-17

序言

外国散文,浩如烟海。名家群星璀璨,佳制异彩纷呈:或饱含哲思,深沉隽永;或清新质朴,恍若天籁;或激情如炽,诗意纵横;或嬉笑怒骂,酣畅淋漓……二十世纪以降,中国广泛吸纳异域文化,许多外国散文名家日渐为国人熟识和喜爱,外国散文的写作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散文乃至现代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为集中展示外国散文名家的创作风采,我们邀请国内著名学者、翻译家精心遴选名家佳作,一人一册,每册约二十万字,并辅以与作家、作品有关的珍贵图片若干,荟集成这套“外国散文插图珍藏版”,分辑出版,首推二十种。

“外国散文插图珍藏版”是我社正在陆续出版的“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的姊妹篇,它的出版无疑会为读者全面欣赏和收藏中外散文经典提供便利。

后记

在为《见闻札记》的第二卷作结的时候,笔者不能不把他的深切感受表达出来。笔者深感,他的第一卷得到了读者的谬爱,而且一种心胸宽阔的性情也得以唤起,以仁慈之心来对待笔者这位外乡人。甚至批评家们,不管别人会对他们怎样说三道四,笔者倒是发现他们是一群罕见的心存善意、性情和蔼的人。固然,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对本书的某一两篇文章持有异议,而且这些单独的异议,若是聚集在一起的话,就会几乎等于对笔者的这本书全部予以了谴责。但另一方面,笔者也不乏慰藉,因为他看到,遭到一位批评家苛求格外指责的篇目,却又得到了另一位批评家的格外的赞扬,因而这样一来,既然这些赞美之词使异议得到了抵消,笔者也就发现,总的看来,他的这部作品受到了远远超过它所应得的赞扬。

笔者意识到,由于他没有听从那些慷慨大方地给予他的忠告,他也就冒了丧失大量这种厚爱的风险,因为在充足的有价值的建议被免费提出之时,一个人如果还是走上邪路,那就似乎是他本人的过错了。在为自己辩护的时候,他只能说,有一段时间,他曾忠实地决定,在写第二卷的时候,他将用对他的第一卷所提出的意见来指导自己,但不久,由于杰出的忠告彼此之间针锋相对,他也就停顿了下来。有人善意地劝他,不做滑稽有趣的描述;另一个人则劝他,避开煽情的笔触;第三个人深信不移地对他说,他对描述是持宽容态度的,但又告诫他不要让描述干扰叙述;而第四个人则宣称,他在润饰故事方面颇有些诀窍,而且当忧心忡忡的时候也确实使人得到娱乐,但是如果他误以为自己拥有一种幽默感的话,他却又是大错而特错了。

笔者的每一个朋友都相应地把某条特殊的道路给关闭掉,但又把他身边的所有的世界都留给他,让他在其中漫游,因而,朋友们的忠告也就令他茫然不知所措,他发现,若是听从他们的所有的忠告,那实际上就是寸步难行。有一段时间,笔者不幸陷于进退维谷的境地,这时他又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像他开头那样,无特定目标地信步走下去,既然他的作品散漫芜杂,并且是为性情各不相同的人们而写的,那就不能够期望任何一个人会对整部作品满意,不过,如果书中有适应于每一位读者的某种东西的话,那么他就会完全达到了他的目的。在一张佳肴杂陈的餐桌旁,没有几个客人会对每一道菜都有同样的胃口。一个人对烤猪怀有一种典雅的恐惧,另一个人看见咖喱菜肴或者辣味菜肴就反胃,第三个人无法容忍鹿肉和野禽的古色古香的风味,而第四个人,由于具有真正的男子汉的胃口,也就用极度蔑视的目光,看着在四处为女士们所端上来的那些小摆设。这样一来,每一道菜都免不了受到谴责,可是在各种各样的胃口当中,又难得有一道菜还没有被客人中的某一位品尝和津津有味地吃过,而被从餐桌上撤了下来。

鉴于这些考虑,笔者也就冒昧奉献出了这第二卷,其内容同第一卷一样,也是各种不同成分混杂。笔者只是要求读者,如果他发现有某个令他满意之处,那就请他深信,那明显地是为像他本人那样的理解力强的读者而写的,但又恳求读者,倘若发现有令他厌恶之处,那就宽容待之,把它看做那些文章中的一篇,那是作者不得不写出来,以供趣味不那么高雅的读者阅读的。

认真地说,笔者深知,他的作品有着大量的瑕疵和并不尽善尽美之处,他完全意识到,在著书立说的艺术方面,他受到的训练和所取得的成就均甚少。他的缺陷,又由于产生自他的奇特的境遇的缺乏自信而得以增加。他发现,自己是在异乡写作,而且他又是出现在这样一种公众的面前,从孩提时起,他就习惯于怀着最高的畏怯和尊敬的感情来看待他们。他满腹焦虑,以期不愧于他们的认可,但却又发现,这种焦虑又恰恰一再使他的才智陷入窘境,并且使他丧失了要做出成功的努力所不可或缺的那种从容和信心。不过他所受到的善待仍然鼓励他继续下去,希望最终他的脚跟会站得更稳一些,因而他就这样继续做下去,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冒险,但在某种程度上又畏缩不前,为他自己的好运气而感到惊奇,同时又对他本人的鲁莽而感到惊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1: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