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编著的《驴皮记》讲述了:贵族出身的青年瓦朗坦破产后投身到社交场所,落得穷途未路,准备投水自杀时,一个古董商给了他一和神奇的驴皮。这张驴皮能实现他任何愿望,不管是善念还是恶念,但愿望一经实现驴皮立刻缩小,寿命也随之缩短。起初他认为是无稽之谈便随口许愿。成了百万富翁后,他惊恐地发现驴皮缩小了,从此他整天满怀恐惧地注视着那张驴皮,惟恐它继续缩小,因而有福不能享,有心爱的姑娘却不能白头偕老,眼睁地看着自己的末日来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驴皮记(全译本)/外国文学经典名家名译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巴尔扎克 |
出版社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巴尔扎克编著的《驴皮记》讲述了:贵族出身的青年瓦朗坦破产后投身到社交场所,落得穷途未路,准备投水自杀时,一个古董商给了他一和神奇的驴皮。这张驴皮能实现他任何愿望,不管是善念还是恶念,但愿望一经实现驴皮立刻缩小,寿命也随之缩短。起初他认为是无稽之谈便随口许愿。成了百万富翁后,他惊恐地发现驴皮缩小了,从此他整天满怀恐惧地注视着那张驴皮,惟恐它继续缩小,因而有福不能享,有心爱的姑娘却不能白头偕老,眼睁地看着自己的末日来临。 内容推荐 《驴皮记》是巴尔扎克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哲理小说。本书别出心裁地用一张驴皮来象征人的欲望和生命的矛盾,并借此概括他的生活经验和哲理思考。讲述贵族出身的青年瓦朗坦破产后投身到社交场所,落得穷途未路,准备投水自杀时,一个古董商给了他一和神奇的驴皮。这张驴皮能实现他任何愿望,不管是善念还是恶念,但愿望一经实现驴皮立刻缩小,寿命也随之缩短。 目录 法宝 铁石心肠的女人 面临死亡 尾声 译后记 试读章节 法宝 去年十月末,在赌场开馆的时刻,一个青年走进了王宫大厦,毫不犹豫地踏上了三十六号赌馆的楼梯。赌博这种恶习之所以受法律保护,让人开设赌馆,主要是因为可以征税。 “先生,请把帽子给我!”栏杆后面一个蹲在阴暗角落的小老头子突然站了起来,用干巴巴的声音带点责备的口气向他叫喊,这小老头子面色苍白,模样儿像是按照非常难看的模子浇铸出来的。 一个人走进赌馆以后,按照规矩第一件事就是拿掉他的帽子。这种行为是否表演福音书里的寓言,还是神的隐喻?或者是同你订立恶毒的契约以索取抵押品的一种方法?又或是强迫你在要赢你钱的人们面前,保持恭敬的态度?抑或是潜伏在社会各个罪恶渊薮的警察,坚决要知道你的帽子店的名字,或者你的名字,如果你曾经在帽子里写上你的名字的话?又或者是要量一量你的头骨的尺寸,以便对赌徒的大脑能力,得出有益的统计数字?面对这种种疑问,行政当局完全保持沉默。可是不管怎样,要知道你向赌桌迈出一步,你的帽子已经不属于你,正如你的整个人已经不属于你一样,因为你在赌博,你,你的财产,你的帽子,你的手杖和你的大衣,都在赌博。当你走出赌馆的时候,赌神会以行动来残酷地挖苦你,他向你表明他将你的一切还给你的时候,还为你留下了一点东西。假如你戴着的是一顶新帽子,你从这个教训里就会懂得必须定制一套赌徒服装。 青年人的帽子边缘已经有点脱毛,他把帽子递过去,换回来的是一张有号码的卡片,脸上露出吃惊的样子,这就足够说明他的灵魂还很纯洁,也使那个从年轻时起就卷进赌徒们沸腾的娱乐生活的小老头子,向他瞟了一眼。老头的目光呆滞且毫无热情,一个哲学家可以从中看出医院病人的凄惨,破产人的漂泊流浪,一大堆窒息的记录,终生的苦役,流亡到夸萨夸尔科斯等人生经历。这个人一副长脸,脸色煞白,说明他目前只靠达赛的廉价汤来营养;他的模样,正是赌博的惨白形象的赤裸裸的暴露。他脸上的皱纹,隐藏着旧日受尽折磨的痕迹,他一定是领到他的那份微薄的薪金以后,当天就去赌光。他像驽马一样,鞭子在它身上再也不起作用,没有什么能使他打一个寒战。输光了的赌徒走出大门时的长吁短叹,他们的默默咒骂,他们的呆滞目光,都不能使他有丝毫激动。他就是赌神的化身。如果那个青年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看门狗的悲惨样子,也许他就会说:“这个人的心里只想着赌博!”这个活的样板大概是上帝特意安置在那里的,正如上帝将令人讨厌的标志放在所有藏垢纳污处所的门上一样,可惜这个活忠告没能使青年听从,他坚决地走进了大厅。厅里金钱的铿锵声对充满贪婪的人心,正在施展勾魂摄魄的魅力。这个青年大概是受了让·杰克·卢梭全部雄辩的话中最符合逻辑的一句话的驱使,才到这儿来的。这句话的悲惨内涵是这样的:“是的,我理解一个人可以去赌博,因为那时候他只剩下最后一块银币,除了一搏便只能投入死神的怀抱了。” 傍晚时分,赌场宛如一首庸俗的诗歌,可是非常动人,就像一出流血的悲剧那样。大厅里挤满了观众和赌徒,一些贫穷的老头子,为了取暖,也在那里流连忘返。到处都是激动的面孔和狂欢的场面,这些从喝酒开始的狂欢,必然以跳进塞纳河而终结。尽管大厅里充塞着赌徒的气味,由于登场人物过多,使人无法看清赌博恶魔的真面目。夜场赌博是一首真正的重唱曲,整队人都在叫嚷,乐队的每件乐器都在抑扬地奏出自己的旋律。你可以看见许多有身份的人到这儿来花钱找乐,就像他们花钱看戏和上馆子一样,也像他们到娼寮去花钱购买三个月刻骨铭心的悔恨一样。可是你能理解一个焦急地等待赌馆开门的人,心中多么兴奋和心跳得多猛烈吗?早上赌徒和晚间赌徒之间的差别,就像一个懒洋洋的丈夫同一个在情妇窗下等待得差不多要昏倒的情夫之间的差别一样。只有在早上,突突直跳的赌瘾才会发作,十足骇人的需要才会出现。这种时候,你可以欣赏到一个真正的赌徒,他不吃、不睡、不过日子、也不思想,因为他受尽了赌输后下加倍赌注赢回来的煎熬,受尽了急切希望在“三十与四十”②纸牌赌上赢一注的折磨。在这个可诅咒的时刻,你会遇见冷静得可怕的眼光,使你瞧得发呆的面孔,想将纸牌掀起来并把它吞掉的视线。因此赌馆最壮观的时刻是它开馆的时候。如果西班牙有斗牛,罗马有角斗土,巴黎也有王宫大厦足以自傲,这里刺激神经的轮盘赌,给人以欣赏血流成河的快乐,却不致于在血泊中滑倒。你要偷看一眼这个竞技场吗?请走进去吧!……装修多么简陋啊!墙壁上糊满了油垢斑斑的纸,高与人齐,却没有一幅使人灵魂清醒的画像,连钉子也没有一颗,想自杀也不容易。地板又破又脏。大厅中间有一张长方形的桌子。一些简陋的草垫椅子密密地围绕桌子摆着,桌上的绿台毯已被金币磨损,这一切,说明到这儿来为着发财和奢侈享受而丧命的人们,却奇怪地对这些毫不奢侈的陈设一点也不在乎。这种人间的矛盾现象只要内心对自己起了强烈的反作用,便随处可见。一个情郎总想将自己的情妇放置在绮罗堆中,给她穿上东方柔软的丝绸,然而多数时间他却在简陋的床上占有她。野心家梦想达到权力的顶峰,然而自己却不惜匍匐在地奴颜婢膝。P1-3 后记 译后记 如果人世间真有一块驴皮,使你的一切愿望都能实现,同时随着愿望的实现,驴皮将会缩小,你的生命也会缩短,试问,你是否愿意接受这块驴皮? 对大多数人来说,答案将是肯定的。且不说那些如本书的主人翁那样,穷途末路,已经输掉身上最后一枚金币,准备投水自杀的人,世上有许多人,面对金钱和物质享受的诱惑,还不是将名誉、地位、家庭、祖国,甚至自己的生命,全部置诸脑后,而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道德、法律、舆论的阻力,杀人放火,诈骗盗窃,无所不为,小小一张驴皮,哪里阻止得住他们? 然而这块小小的驴皮,巴尔扎克还是费尽心思才得到的。巴尔扎克经过十载艰辛,深刻地体验了金钱的威力和贫穷的痛苦,深知一个人如果疯狂地追求金钱,世间上很少有力量能够阻止他。巴尔扎克首先想到的力量,是良心的谴责和特殊的疾病。在这部小说里,召开盛大宴会的东道主是泰伊番,而且在小说里一再提到《红色旅馆》,可见泰伊番是经常出现在巴尔扎克脑际的一个人。为什么这个形象会缠住巴尔扎克,挥之不去呢?原来在《红色旅馆》里,泰伊番是个杀人犯,他用最要好的朋友的解剖刀,杀害了一个商人,盗走了商人的十万法郎珠宝,逃之天天,害得他的最要好的朋友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泰伊番因此发了财,当上银行家,拥有价值一百万的地产,在社交场所出现时,他很爱笑,举止态度完全像个慈祥的老好人。他完全逃脱了法律的制裁,正在安享他的不义之财。巴尔扎克没有违反现实对这样一个人给予人间的制裁,正如《驴皮记》里拉斐尔得到六百万遗产以后,泰伊番所说的:“拉斐尔先生已成为六百万法郎的富翁,登上了权力的宝座。他是国王,他可以为所欲为,他凌驾一切,像所有的富翁那样。对他来说,从今以后,所谓‘法国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过是记载在大宪章里的一句谎言。他不会服从法律,法律倒要服从他。没有为百万富翁而设的断头台,也没有对他们行刑的刽子手。”拉斐尔回答道:“他们都是给自己行刑的刽子手。” 怎样才算是给自己行刑的刽子手呢? 巴尔扎克在《红色旅馆》里给泰伊番以生理的制裁,正如大自然给性生活混乱者以艾滋病制裁一样:泰伊番害上了头痛病,“这个可怜的汉子硬说脑袋里有小动物在咬啮他的脑髓:每根神经里面都有一阵阵的刺动,像锯子锯一样,又像神经被人猛力拉扯。”最后泰伊番死于这种病。 这算不算是给自己当行刑的刽子手呢? 当然不是。泰伊番虽然头痛而死,仍然是死于病榻,可以说是寿终正寝。让一个杀人犯正常地死亡,决非作者的意愿。但人世间又没有别的力量可以给予制裁,只有求助于超自然的力量了。驴皮,正符合了这种需要。 只要你有任何欲念,不管是善念还是恶念,愿望一经实现,驴皮立刻缩小,你的寿命也随之减少。你整天满怀恐惧地注视着那张驴皮,唯恐它继续缩小,有福不能享,有心爱的人不能白头偕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末日来临,这才真正是给自己当行刑的刽子手! 《驴皮记》发表于一八三○年,其时巴尔扎克已经在假三层的小顶楼上写作了十年,当过“笔和墨水的苦工囚犯”(巴尔扎克语),负债达十万法郎之多,发誓要用笔来完成拿破仑未竟的事业,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靠喝咖啡来维持精力。这样的劳累有损于健康,料想巴尔扎克已有预感,所以作者才有了欲望达到、寿命缩短的启示。 在资本主义的金钱世界里,尔虞我诈,杀人越货的事层出不穷,恶人得逞于一时,法律和舆论往往奈何他们不得,感到正义不能伸张的巴尔扎克,于是向恶人们发出深刻的诅咒:你们接受了驴皮,必将给自己当行刑的刽子手!这就是《驴皮记》的喊声,本书的结局如此悲惨,原因也在这里。 郑永慧 1995年11月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