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反对假大空,追求实严谨
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反对空想立足现实
“空”的表现之一,就是空想。
作为一种不能实现的想法,空想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一个人的理想。例如,孔子就表达了自己所梦想的社会图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过三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即太平天国的农业社会主义空想,康有为大同社会主义空想,孙中山民生主义空想。这三种空想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专制制度的厌恨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但作为一种空想,毕竟缺乏实现这些理想的现实基础,正如毛泽东同志评价康有为《大同书》时所说的,“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
应该说,作为个人,完全可以自由地描绘蓝图、憧憬未来,因此所形成的思想,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还是有其意义的。但作为执政党在制定政策措施时,就必须抛弃空想,立足现实,否则就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过深刻的教训。
例如,上世纪50年代“三面红旗”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1958年,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指导下,全国各地纷纷实施“大跃进”。农业高指标的布置,导致浮夸风泛滥,突出表现为全国各地都开始虚报粮食产量,竞放农产品产量“卫星”——水稻亩产130434斤,小麦亩产8585斤,虚报浮夸,一时登峰造极。工业生产也同农业一样,竞相大放“高产卫星”。为了保证钢产量的实现,采取土法上马,全民大炼钢铁,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不少地方的矿产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农田荒废,森林被砍光,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继“大跃进”之后,又不切实际地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小社并大社再转为大搞公社,并掀起了全国性热潮,到1958年10月底,全国农村已基本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不切实际的“三面红旗”,给社会造成了巨大浪费,也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可见,空想,不能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是由空洞转为实际、由空想转为现实的过程。通过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发展终于回到其应有的轨道上来,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反对空疏注重实际
反对空疏,注重实际,强调的是思考和做学问的导向问题,要做到学以致用。
在宗教占统治地位的欧洲中世纪,神学禁锢了人们的心灵,而繁琐的经院哲学也把人们的思维引到了空疏无用的问题之上,如有关“一个针尖上能站多少个天使”的争论。一开始,宗教界出于宣扬上帝的威力,说天使无处不在地倾听人类的心声,所以有许多天使在游荡,所以即使一根针落下也会砸到天使。后来又衍生出,天使有大有小,小到可以站在针尖上,但到底能站多少呢?于是人们开始争论不休。P8-10
2011年3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的题为“关键在于落实”的讲话中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再度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考察期间曾动情地说:“我要再一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个口号。这个响亮的口号就是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视察南方途中提出来的。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个真理。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广东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能够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解放思想、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生动实践中创造新的更大的业绩。”
在十八大胜利召开、党的大政方针已定的形势下,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当今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警示意义。
古人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政贵在行”。历史上有许多空谈误国的教训,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导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再比如西晋时代的王衍,官居要职,却崇尚清谈,私心自用,结果误国误身,最终被敌国所俘并遭处死。此类误国之鉴,发人深省。我们只有汲取历史教训,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强调真抓实干,注重落实,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一些单位和部门仍然只图形式,抓而不实,不问实效。有的靠会议落实会议,靠文件落实文件;有的习惯于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有的大搞“政绩工程”和“达标活动”,劳民伤财;有的不深入调查研究,效果不尽如人意。
工作没有落实,归根结底是“官本位”思想、形式主义和享乐主义在作祟。这些做法与党的宗旨和科学发展观格格不入,必须坚决予以克制,切实解决抓落实不够有力、不够有效的问题。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以身作则,改进工作作风,尽职守责,求真务实,以实事呈实功,以实干求实效,那么个人的成长和中华的复兴都将指日可待。
汪中求先生在其所著《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曾说:“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
是的,如果不执行,再正确的决策也只能束之高阁;如果不实干,再美好的蓝图也只能化为泡影;如果不行动,再豪迈的激情也会在等待中冷却。当前,在建立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已定的情况下,我们要反对空想、空疏、空谈、空喊,强调实际、实用、实干、实效,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用实际行动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
2013.1于北京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政军机关干部学习读本)》是一本关于如何治国和兴邦的著作。作者(张明帅、俞兆群)结合我国目前国情和政治现状,对我国相关政策制度进行了充分详细的解析,并结合事例加以论证和说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政军机关干部学习读本)》有助于读者深刻了解我国的治国理念和兴邦策略,可谓一部生动翔实、深刻睿智的著作。
古人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政贵在行”。历史上有许多空谈误国的教训,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导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张明帅、俞兆群编著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政军机关干部学习读本)》结合我国现状和国策,详细分析我国政治管理的优势和不足,并结合生动实例予以说明和论证,具有很强说服力和指导力,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我国的治国理念和兴邦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