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可爱的南京丛书”之一,该书以一个个生动活泼、富于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传说为载体,展现了南京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人文状态,凸现了劳动人民善良、正、直、乐观、睿智的思想品格。其内容主要包括《楚王庙的传说》《恶人秦桧不留姓》《史痴嫁女》《乾隆题招牌》《牛娃龙泉山斗怪》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南京的民间传说/可爱的南京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吴福林//王崇辉 |
出版社 | 南京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可爱的南京丛书”之一,该书以一个个生动活泼、富于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传说为载体,展现了南京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人文状态,凸现了劳动人民善良、正、直、乐观、睿智的思想品格。其内容主要包括《楚王庙的传说》《恶人秦桧不留姓》《史痴嫁女》《乾隆题招牌》《牛娃龙泉山斗怪》等。 内容推荐 “在很久很久以前……”南京的民间传说便诞生问世,在南京地区广为流传,并经南京人民世世代代不断再创造,又经众口相传,一直流传到今天。数千年历史长河的冲击,许多事物都日新月异而面目全非,但是,南京的民间传说却为南京人民代代相传,保留了下来。她是那样古老,却又那样新鲜。 本书是《可爱的南京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南京一些流传于世的民间传说,主要包括《楚王庙的传说》《恶人秦桧不留姓》《史痴嫁女》《乾隆题招牌》《牛娃龙泉山斗怪》等内容。 目录 南京民间传说的特点和价值 人物篇 楚王庙的传说 楚霸王败走江浦 韩信点兵 刘秀和插花娘娘 谢阁老东山再起 周处除三害 顾恺之画佛 梁武帝饿死台城 张果成仙 王安石酒逢知己 安道全救石秀 岳飞大战牛首山 杨邦义铁心保国 魏良臣舌战金兀术 恶人秦桧不留姓 朱元璋画像 朱元璋火烧功臣楼 朱元璋计建百猫坊 沈万山和聚宝盆 燕王破城 郑和出海遇天妃 唐伯虎送画 史痴嫁女 柳敬亭学说书 龚贤拒画 乾隆做媒 乾隆皇帝与梅龙镇 乾隆题招牌 秦积安拯救十万生灵 曹雪芹和杜芷芳 女状元傅善祥 张大个子退妖兵 草人退敌 聪敏机智的邢鹤 达子敬打马猴 孙中山的传说 蒋介石怒堵“碟子天” 陈毅买瓜 名胜篇 紫金山上紫茄子 梅花山梅仙献梁 神牛变山 金牛钻山 牛娃龙泉山斗怪 山神斗架 玄武湖神的故事 莫愁湖和莫愁女 徐达胜棋得楼 神笔镇恶龙 小秦王鞭山开河 林顺仗义造桥 石臼湖的来历 石谿补题栖霞寺 千佛岩的石匠佛 金鸡斗蜈蚣 胭脂染井栏 灵谷寺旁三绝碑 石驸马 阳山造碑 鬼脸照镜子 太平人筑矮城 三姑娘铸大钟 燕子矶和笆斗山 马娘娘梳妆台和八卦洲 赵寡妇造蒲塘桥 两兄弟造河定桥 风物篇 仙鹤织锦 金边牡丹 纺织娘 铁月亮 陵园西瓜 扬花萝卜 湖熟板鸭 龙虎斗饺面 龙池鲫鱼 名伞“大红袍” 仙家造金箔 清明插柳 冬至吃豆腐 过年贴红纸“福”字 方山大鼓 后记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安道全救石秀》 水泊梁山的英雄好汉中,有三人的籍贯是在南京(宋代称作建康府)。这三人便是铁笛仙马麟、拼命三郎石秀和神医安道全。对他们的事,施耐庵在《水浒》中也写得不全,这里讲一讲安道全救石秀的故事。 石秀就住在南京城外钟山脚下的石家村。他排行老三,跟两个种菜为生的哥哥早分了家。由于父亲已经去世,他靠砍柴打短工过日子,还得奉养老母亲,是个出名的孝子。别看他生活贫困,常吃了上顿愁下顿,但偏爱使枪弄棒,练习武艺,还爱结交江湖朋友。 一天,当朝宰相蔡京死了老妈,他从老家浙江省钱塘县回汴京时路过建康府。建康知府是个马屁精,天天陪着蔡京,吃的是山珍海味,玩的是万柳庄、清凉山。这蔡京有个嗜好,就爱吃鹌鹑,当作天下第一美味。他平曰在汴京相府中就派人养了成千只鹌鹑,供他食用。这回在建康府,点名要天天吃江南鹌鹑。知府当然舍不得放过巴结当朝宰相的机会,就告示四郊猎户,要他们每户交五只活鹌鹑,如果哪一家交不出鹌鹑,就抓起来打板子。这可苦了猎户们,要知道,那正是七月大热天,很难捕到活鹌鹑呀。一天,两名佩带腰刀的衙役耀武扬威地进了石家村,逼村里一名老猎人交活鹌鹑。老猎人生病躺在床上,哪里有什么活鹌鹑呢?衙役走上去就是拳打脚踢。石秀本是个火爆性子,爱打抱不平。他看不下去了,就跑上去求情。两个衙役转过来对他行凶。他忍无可忍,顺手抄起张木凳子跟衙役对打起来。衙役哪是他的对手,只两三个回合,他就打倒了一个衙役。另一个衙役见不是招儿,撒开腿想跑,被石秀撵上去,踢倒在地,又夺过钢刀,一刀劈死。 石秀闯下大祸,知道官府不会甘休,便收拾了一点儿家当,背上老母亲逃离石家村,钻进了钟山脚下的密林。他打算待天黑下来,再翻过山,取道蒋王庙后的小路去长江边,然后摆渡过江投奔江北的朋友。 不想,他离村才两袋烟工夫,建康府中捕快头儿带领十来个捕快持着刀矛追了上来。石秀只好将走不动路的老母亲藏在一个石洞里,迎上去砍死两个追兵。他知道自己势单力薄,不敢恋战,逃奔到山背后的昭明太子读书台。那儿是一处悬崖,崖上长着怪柏老树。烈性子石秀眼看追兵已赶上来,就一头跳下了悬崖。这当几天已黑了,官兵们见他跳崖自杀,便回城去了。也该石秀命好,他跳崖时恰巧被伸出悬崖的树枝儿挡了一下,竟没有摔死,跌得几处受伤,血肉模糊。待他醒来时,却发现自己睡在悬崖下一个幽暗的石洞里,身边坐着个穿灰布袍的中年人,相貌清瘦,留着一把长胡子。这人身边放着一只药囊,上面写着“建康名医安道全”七个字。原来,安道全家住城内利涉桥畔,他家祖祖辈辈在建康城内行医,常用祖传秘方给穷人治病。这天,安道全带了个童仆骑驴子上山采草药,亲眼看到凶神恶煞的官兵追捕石秀,还看到石秀逃上山后,官兵们杀死了藏在石洞里的石秀的老妈。安道全记挂石秀的命运,带着童仆远远跟在官兵后面,也上了山。石秀跳崖后,安道全很难过,打算给这位在建康府挺有名气的好汉收尸埋葬。不想后来他发现石秀还有一口游气,忙和童仆摸黑把他抬进石洞,吩咐童仆把守在洞外。他给石秀敷上草药,又给他吞服了九命还魂丹。 石秀听说自己老妈已给官兵杀死,忍不住放声痛哭,发誓待伤好后定要找官兵拼命。 安道全行医认识的人很多,消息也很灵通。当下他好言劝道:“三郎莫要悲伤,以后自有报仇之日。我前几天在城里听人传说,当朝蔡太师爱找人算命,刚巧江南有名的徐神翁在建康,被他找去。徐神翁对蔡京说:‘天上派遣了许多魔君下凡,扰乱世界。’蔡京问:‘如何识得其人?’徐神翁答道:‘此乃天机,不可早泄。’等他离开蔡京到了扬州,才对友人说他讲的魔君正应在蔡京、童贯、高俅等一千人身上。你说,这是不是有理呢?徐神翁一向不说假话的呀。” 石秀听了,连连点头。安道全知他伤重,不是三两天就能治好的,寻思一番,怎么办呢?要是他陪石秀回城治伤,就会被守城门的官兵发现,一齐要送命的;要是隐藏在钟山上吧,又担心这儿豺狼出没,有危险。他想来想去,想起山左五里外密林里的古永庆寺。那儿也很幽僻,寺中长老妙清又是他的棋友,心地很善良,想来会帮忙的。安道全就和童仆把石秀扶上毛驴,护送他抄林间小道奔往永庆寺,幸好沿途没遇上官兵盘查拦截。 石秀藏在永庆寺内藏经楼后的小阁里。没两天,建康城里捉石秀的风声就小了。原来建康知府听了捕快头儿的禀报,以为石秀跳下悬崖必定摔成了肉疙瘩,加上蔡京已带着大批随从北上回汴京了,再没人提石秀拒捕杀死衙役捕快的案子了。安道全真讲义气,常借出城采药偷偷来永庆寺,给石秀送吃食和衣物,并为他治伤。过了几个月,石秀已痊愈,安道全又送他一些银子,托好友送他坐船到瓜洲。至于石秀后来与“病关索”杨雄结拜兄弟,又大闹翠屏山,直到逃奔梁山大寨,那是几年后的事了。 老一辈的南京人常常说:安神医挺身救石秀,石秀拼命杀敌仇。现在石家村恐怕已经没有了,但是,“石秀葬母洞”的遗迹还在紫金山半山腰哩。 (讲述者 田必发 采录者 王毅) 《岳飞大战牛首山》 八百多年前,北方的金兀术抢走了宋朝半个江山,又带了三十万兵马,开到长江北岸,眼看就要过江打南京了。 南京那刻儿叫建康府。宋朝的小皇帝平时只晓得吃喝玩乐,这刻儿吓得拔腿就溜,躲到杭州去了,哪个肯守建康呢?朝里的大将个个缩住头,文武百官里,只有岳飞站出来喊:“皇上,派我守建康,我要跟金兀术决一胜负!” 岳飞一心要收复宋朝的江山,急得成天茶不思、饭不想。现在金兀术打到江对过了,不跟他拼个鱼死网破,哪肯撒手呢! 可朝里当道的奸臣秦桧,晓得岳飞厉害,深怕得罪了金兀术,不好交账,就撮哄高宗皇帝,硬把岳飞调出建康到南边去。皇帝令下,岳飞哪敢不从呐?岳飞前脚才走,后脚金兀术就过江打进建康了。他们杀人放火,把个好好的建康府搅得一塌糊涂。岳飞听说建康失守,气得心肝五脏都要炸了,两次要求出兵赶走金兀术。这回,皇帝总算准了,岳飞连夜带领人马奔回建康。 城里的百姓得到消息,个个欢喜,家家半夜爬起来磨刀,准备里应外合。金兀术哩也不呆,心里话:我与其蹲在城里挨打,不如把兵马拉出城,再调江北的兵马过江,把建康城团团围住。等你岳飞一进城,我就好三个指头抓田螺——笃定收拾了。哪晓得他的小九九算盘打错了:金兵才窜到黄天荡,就被韩世忠、梁红玉困了三四十天,险险乎送了命。他好不容易收罗残兵,溜到南乡一望,嗳,天无绝人之路,这块有座牛首山,四通八达,离江边不过十来里路。只要占住这山,就能卡住建康的喉咙管儿,把抢来的财宝运走,让江北的人马从这块上岸…… 哪晓得他这一卦又被岳飞打到了,岳飞早已派人马守在牛首山,专等他上门来领教。山庙里有上百个和尚,听说打金兵,个个摩拳擦掌,当中有会武功的,更是等得心焦。 这天清早,金兀术趁雾带着人马窜到牛首山下,抬头一望,山上谧静无声,连麻雀子都不叫唤。金兀术念一声:“阿弥陀佛!”手一舞,后面的人马就跟着跌跌落落往山上爬。还没有爬几步哩,陡然,“乒乒乓乓”“噼里啪啦”,大大小小的石头块下冰雹一样直往下砸。金兵里有砸破头的,有砸伤腰的,有断腿折膀子的,叽哇喊叫,乱成一团。金兀术这才晓得中了岳飞的计,连忙指挥骑兵,强占山下一带村庄,好包围牛首山。哪晓得那些骑兵在北方平原上歹威风,一到这江南山地,块块是沟沟汊汊,就神不起来了。这倒不讲,河沟港汊里还埋伏了庄稼人,骑兵一来,钉耙、锄头一齐上,盆盆罐罐震天响,惊得马仰人翻,骑兵只好败下阵来。脚跟还没有站稳,山肚里不晓得又从哪块杀出一队人马,刀霍霍,箭飕飕,杀得金兵晕头转向,赛如老鼠钻进了风箱。金兀术再鬼,这刻儿也没狠劲了。三十六计走为上,金兀术调头就往江边奔。主帅一溜,金兵乱了套,呼呼啦啦都往江边逃命。一到江边,巧呐,正好有船,金兵一个个就往船上跳。船夫早晓得金兵是“旱鸭子”,不识水性,心里话:今儿个捞到了!他们把船撑到江心,拿篙子把船撬翻,只听得“扑通扑通”,一个个金兵就像饺子下汤锅,掉下江喂鱼虾啦。 金兀术到底多长个心眼儿,望望架势,没敢过江,转身钻进了黄天荡的芦苇滩,躲在芦苇棵里找到一条小沟,走水路溜掉了。往后,他再不敢上这一路来耍威风了。 现在,牛首山半山腰里还能看到一道长长的石垒墙,这就是岳飞打金兀术时留下来的。那一个个山洞,就是岳飞藏兵的落地。 (讲述者 王引 采录者 王崇辉) P44-52 序言 像许多传说的开头一样,“在很久很久以前……”南京的民间传说便诞生问世,在南京地区广为流传,并经南京人民世世代代不断再创造,又经众口相传,一直流传到今天。数千年历史长河的冲击,许多事物都日新月异而面目全非,但是,南京的民间传说却为南京人民代代相传,保留了下来。她是那样古老,却又那样新鲜。南京的民间传说何以会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呢?这由其自身的特点和价值所决定。 南京民间传说的特点是什么? 南京民间传说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她的历史性、地方性、人民性和情节性。 历史性。南京的民间传说不但和南京一样古老,而且还几乎完整地、各自从不同层面反映了中国的全部历史,从传说中的夏代,到春秋战国、秦、汉、六朝、唐、宋、元、明、清,一直到民国时期,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当代。南京汤山地区流传的《后羿射金乌》的故事,是我们目前所搜集到的南京民间传说中有时间脉络,又有确凿地理方位的反映南京历史最早的一篇。后羿,为传说中夏代东夷族领袖。这个故事并不长,三五分钟便可说完。由于这篇故事同先秦古籍《淮南子·本经训》的记载过于相似,本书未予收录。后羿射日的故事到底发生在何处,恐怕已难以考证,而南京人民却说得活龙活现。那时候东夷部落就住在南京东郊汤山,至今在离汤山镇不远的北面还有一座射乌山,就是传说中后羿射箭之地。山上旧时曾有一座供奉后羿的射乌庙,亦为一证。尔后,中国历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人物,如项羽、刘秀、顾恺之、萧衍、颜真卿、王安石、岳飞、张孝祥、安道全、朱元璋、沈万山、郑和、唐伯虎、柳敬亭、龚贤、乾隆皇帝、曹雪芹、太平天国女状元傅善祥、东王杨秀清、忠王李秀成、孙中山、蒋介石和陈毅……都成为南京民间传说中的主要人物。还有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诸如楚汉相争、淝水之战、王安石变法、水浒农民起义、郑和下西洋、太平天国起义、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在南京民间传说中都有反映。像这样以民间俚语俗言所创造的口头文学却又能如此基本反映整个中国历史变迁的全过程,恐怕只有像南京这样的文化古都才能有此条件。若非如南京这样的古都,又何能如此古老而悠久;若非如南京这样的名城,又怎能吸引如此众多的历史英雄人物,演绎出如此众多带有历史传奇色彩的生动传说! 由此,也可看出历朝历代南京人民的境界和品位。近年来,许多人畅谈南京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大有以“秦淮文化”为代表的意思,而且一谈就是“秦淮八艳”之类,离不开名妓,似乎档次不高。其实,南京文化的核心是高品位的,从南京人民自己创造的传说中完全可以看出,南京人民的文化注意力是国家和民族。南京民间传说是南京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她们的作者和读者(听众),是南京人民的群体。南京人民的旨趣所在,是历史上的大事、要事。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南京人民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始终心系中华、心系国家。以此而言,南京人民所创造的民间传说是带有史诗性的。南京民间传说的史诗性虽然是文学性的,烙有南京人民的感情色彩,但依然是南京极为重要的口述历史,是南京极为重要的口碑资料。 地方性。民间传说的生命力极强,渗透力极强。。许多民间传说是跨地区的。而真正的南京民间传说,很重要的一个特点,便是她的地方性。听后(或看过)让人们感觉到只能是南京的,而不可能是外地的。南京民间传说的地方特色,体现在三大类传说之中。 …… 南京民间传说的文学价值在于,她本身就是文学百花园中一株芬芳清新的花朵,也是广大文学工作者需汲取的养料。从本书选录的南京民间传说中完全可以看出,她们与一些士大夫的作品相比也毫不逊色。而且,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作家是受民间文学的熏陶,从写民间文学起步的。我们注意看一下这些传说的搜集整理者,也可以发现这一点。作家高晓声说得好:“我国的民间文学,非常丰富。我不但没有认真研究过,甚至没有认真学习过,但奇怪的是,我的小说,受民间文学的影响仍很明显。……它也是当代文学植根的土壤。”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曾经说过:“我相信,从唱本说书里是可以产生出托尔斯泰和费罗贝尔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本集子,能帮助广大读者进一步认识南京,热爱南京;也希望广大读者能多加揣摩玩味,读出真味,领会真意,思想境界能进一步升华;还希望广大的民间文学工作者不要妄自菲薄,而要坚持阵地,并能不断扩大成果。希望南京的文学工作者能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创作出更多地方风味更浓的优秀作品。 后记 南京地区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流传甚广,但是,搜集整理工作却开展得比较晚。新中国成立后,始有专人从事这项工作,其成果主要有五本专集问世,即《太平军破地道阵》(1962年)、《南京民间传说》(1983年)、《南京的传说》(1984年)、《史痴嫁女》(1986年)和《南京民间故事》(1990年)。还有南京地区通俗刊物《金陵百花》出了三期《南京民间传说》增刊。 1996年,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安吉拟找人选编一个南京民间故事的集子,作为《可爱的南京》丛书第二辑之中的一册。经友人冯亦同推荐,我们被邀约主持其事。我们一方面感到很荣幸,一方面也感到任务很艰巨。《可爱的南京》丛书第一辑问世之后,读者踊跃,反响强烈,一致认为主题崇高,富有新意,清新优美,生动活泼,受到社会普遍欢迎。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编好新的南京民间故事集子,’如何有所突破,颇费斟酌。经过反复思考,我们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要精选,避免芜杂,并且力求雅俗共赏,争取做到雅而不离群,俗而不媚众;第二要突出南京地方特色,主要是古都特色、人文荟萃特色和文化内涵深厚的特色,内容和语言都要有十足的南京味;第三,要反映南京文化的高品位。于是,便集中选编人物、名胜和风物三类故事。这样做了,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我们想还是由读者来评论吧。 编写这本集子之时,正值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播放之际。我们觉得南京民间故事也不乏优秀长篇,有许多民间故事也完全可以改编成影视作品。惜乎篇幅限制,南京地区许多长篇连续故事,诸如朱元璋、刘伯温、沈万山、达子敬、邢鹤的传说,只能选编其中有代表性的片断。再者,南京传说中还有许多地名故事,因与同辑之中《南京地名趣话》有所分工,只得忍痛割爱。 本书是在陈安吉同志主持领导和具体过问下编写的,市委宣传部颜一平同志、南京出版社孔繁麟、樊立文同志也为此倾注了心血,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吴福林 王崇辉 1996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