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国学经典丛书”大多数择取了当前国内已经出版过的优秀版本,是请相关领域的名家、专业人士重新梳理的。这些版本在尊重原典的前提下同时兼顾其普及性,编者希望读者能有一次轻松愉悦的古典之旅。
这本由王星注评的《千家诗(名家注评本)(精)》是其中一册,汇聚《千家诗》的各种今注今译成果,按照七绝、五绝、五律、七律的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编排,每部分篇目保持原有顺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千家诗(名家注评本)(精)/国学经典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套“国学经典丛书”大多数择取了当前国内已经出版过的优秀版本,是请相关领域的名家、专业人士重新梳理的。这些版本在尊重原典的前提下同时兼顾其普及性,编者希望读者能有一次轻松愉悦的古典之旅。 这本由王星注评的《千家诗(名家注评本)(精)》是其中一册,汇聚《千家诗》的各种今注今译成果,按照七绝、五绝、五律、七律的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编排,每部分篇目保持原有顺序。 内容推荐 由王星注评的《千家诗(名家注评本)(精)》汇聚《千家诗》的各种今注今译成果,按照七绝、五绝、五律、七律的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编排,每部分篇目保持原有顺序。除订正讹误外,还作了详尽的注解,加入丰富的译文,使之更加通俗易懂,并尽量体现诗歌的韵律美。书为每首诗都标注汉语拼音,为孩子们扫清阅读障碍,更易诵读。 目录 千家诗卷一 五绝 春晓孟浩然 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 送郭司仓王昌龄 洛阳道储光羲 绝句其一杜甫 山中送别王维 相思王维 春怨金昌绪 左掖梨花丘为 春游曲王涯 商歌罗与之 登鹳雀楼王之涣 独坐敬亭山李白 题袁氏别业贺知章 夜送赵纵杨炯 竹里馆王维 送崔九裴迪 送朱大入秦孟浩然 长干行崔颢 悯农李绅 咏史高适 罢相作李适之 逢侠者钱起 答李浣韦应物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秋风引刘禹锡 秋夜寄丘员外韦应物 秋日耿漳 秋日湖上薛莹 宫中题李昂 寻隐者不遇贾岛 汾上惊秋苏颞 蜀道后期张说 静夜思李白 秋浦歌李白 水宿闻雁李益 赠乔侍御陈子昂 答五陵太守王昌龄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婕妤怨皇甫冉 题竹林寺朱放 于易水送别骆宾王 送兄唐七岁女子 别卢秦卿司空曙 答人太上隐者 杂诗王维 梅花王安石 江上渔者范仲淹 乌江李清照 灯花王质 咏雪傅察 除夜宿太原寒甚明于谦 千家诗卷二 五律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春夜别友人陈子昂 送友人李白 送友人入蜀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苏氏别业祖咏 题玄武禅师屋壁杜甫 春宿左省杜甫 终南山王维 登总持阁岑参 寄左省杜拾遗岑参 登兖州城楼杜甫 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题义公禅房孟浩然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杜甫 其二杜甫 圣果寺释处默 醉后赠张旭高适 玉台观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杜甫 旅夜书怀杜甫 登岳阳楼杜甫 送崔融杜审言 江南旅情祖咏 宿龙兴寺綦毋潜 题松汀驿张祜 宿云门寺阁孙逖 野望王绩 送别崔著作东征陈子昂 秋登宣城谢胱北楼李白 临洞庭孟浩然 过香积寺王维 送郑侍御谪闽中高适 秦州杂诗杜甫 禹庙杜甫 望秦川李颀 同王徵君洞庭有怀张谓 渡扬子江丁仙芝 幽州夜歌张说 千家诗卷三 七绝 春日偶成程颢 春日朱熹 春宵苏轼 城东早春杨巨源 春夜王安石 初春小雨韩愈 元日王安石 上元侍宴苏轼 立春偶成张拭 打球图晁说之 咏华清宫杜常 清平调词李白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题邸间壁郑会 绝句杜甫 海棠苏轼 清明王禹僻 清明杜牧 社日张演 寒食韩翩 江南春杜牧 上高侍郎高蟾 绝句僧志南 游园不值叶绍翁 客中行李白 题屏刘季孙 漫兴杜甫 庆全庵桃花谢枋得 玄都观桃花刘禹锡 滁州西涧韦应物 花影苏轼 北山王安石 湖上徐元杰 漫兴杜甫 春晴王驾 春暮曹豳 落花朱淑真 春暮游小园王淇 莺梭刘克庄 暮春即事叶采 登山李涉 蚕妇吟谢枋得 晚春韩愈 伤春杨万里 送春王令 三月晦日送春贾岛 客中初夏司马光 有约赵师秀 初夏睡起杨万里 三衢道中曾几 即景朱淑真 夏日戴复古 题榴花韩愈 晚楼闲坐黄庭坚 山居夏日高骈 田家范成大 村居即事翁卷 村晚雷震 答钟弱翁牧童 茅檐王安石 题北榭碑李白 西湖林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亭蔡确 竹楼李嘉祜 直中书省白居易 观书有感朱熹 冷泉亭林稹 乌衣巷刘禹锡 题淮南寺程颢 秋月朱熹 七夕杨朴 立秋刘翰 七夕杜牧 江楼有感赵嘏 中秋苏轼 枫桥夜泊张继 秦淮夜泊杜牧 暮秋独游曲江李商隐 冬景苏轼 寒夜杜小山 霜月李商隐 梅王淇 雪梅卢梅坡 归雁钱起 题壁无名氏 千家诗卷四 七律 和贾舍人早朝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岑参 上元应制蔡襄 答丁元珍欧阳修 插花吟邵雍 寓意晏殊 寒食赵元镇 清明黄庭坚 清明高菊卿 郊行即事程颢 秋千僧惠洪 曲江杜甫 其二杜甫 黄鹤楼崔颢 旅怀崔涂 答李儋元锡韦应物 清江杜甫 夏日张耒 辋川夜雨王维 新竹陆游 偶成程颢 表兄话旧窦叔向 游月殿程颢 秋兴杜甫 秋兴杜甫 秋兴杜甫 长安秋望赵嘏 新秋杜甫 中秋李朴 九日蓝田会饮杜甫 秋思陆游 与朱山人杜甫 闻笛赵嘏 冬景刘克庄 冬景杜甫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干戈王中 归隐陈持 时世行杜苟鹤 送毛伯温朱厚熄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春晓①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②,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④ 【注释】 ①春晓:春天的早晨。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彭知多少:不知有多少,极言落花之多。 【评析】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今湖北襄阳)。他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他早年隐居襄阳鹿门山,漫游吴越。但在人人向往功业的盛唐,他也曾在开元十二年(724)往洛阳求仕,开元十六年(728)进京考进士,不第后还乡。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为荆州长史,他也曾被招致幕府,后仍返回家乡做隐士,不久即因背上长毒疮而死。李白盛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孟浩然即使并不像李白所赞.是个一心一意的高洁隐者,但终究对仕途不够积极,更难以去奔去竟。如果还多活些年,也许还是会像陶潜一样,终生归隐田园吧。在他的心灵中,对高洁的追求始终强过世间的奔竞之心。 这首《春晓》,一题作《春晚绝句》,大约是写于快到晚春的时节。诗歌写春日晨起时的感受,一夜好睡,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外面到处都是鸟儿清亮的鸣叫之声,春天是多么的美好呀!然而昨夜,却下过雨,在沙沙的风雨声中,不知有多少美丽的花儿被吹落了!诗人敏锐而细微的心灵感受.通过这首精美的诗句定格下来,传达到我们的心中。 这首诗应该是没有经过什么特别的构思,只是从作者纯净的心间自然流淌出来的。诗人准确抓住了清早醒来最突出的鸟声,而且是“处处闻啼鸟”,无限的春光通过听觉而得以充分的展现。又从听觉入手,引入昨夜似乎有风雨之声,而深深感慨“花落知多少”!可以说这是一首听出来的诗,以听觉和联想为主是它最大的一个特色。 比起“春晚群木秀,关关黄鸟歌”、“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诗中的鸟声更单纯、更突出、更清亮,更能唤醒我们曾经有过的听觉感受,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无限春光和勃勃生机。所以尽管后面有“花落知多少”的深深感慨,我们却不会有“惜春长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的悲伤,后者更多引发的是一种身世之悲,一种负面的情绪,而这里却是让我们深思生命与美的易逝,而更加热爱生命。访袁拾遗不遇①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②。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注释】 ①袁拾遗:袁罐(gu白n),襄阳人,后移居宋州(今河南商丘),唐玄宗时曾任左拾遗。拾遗:唐代谏官名,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从八品上。②江岭:指长江、五岭一带。五岭在湖南、江西与两广、福建交界处。流人:判罪被流放的人。 【评析】 袁罐是襄阳人,喜爱剑术,是孟浩然的老乡兼好友,后迁居到河南睢阳,孟浩然到洛阳曾专程寻访袁璀,而当时袁被贬官岭南,故此诗一题《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后来袁王藿遇赦而归,授官太祝,孟浩然写有《南还舟中寄袁太祝》。孟浩然最终曾在长安与袁罐重逢,而袁璀不久调任赣县尉,孟浩然写了《送袁太祝尉豫章》诗,可见两人交往时间很长,友谊很深。 这首诗写他特意到洛阳去拜访老友,千里来访,也可能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友谊,或许还有其他的期望,然而从两人的交往来看,这次寻访应该主要出于友情。不带其他目的、纯情的交往是多么美好,尤其是当人们成年了,进入社会之后。 但当他找到那里时,却得知朋友被流放江岭。专程寻友不遇,诗人当然十分失望,但朋友不是去旅游了,而是获罪贬官流放了,所以诗人并没有在诗中多表达失望情绪,更多的是对朋友的关心和同情、安慰和祈盼。但这些,都说得十分委婉、平淡。“我到洛阳来访你这个大才子,你却被流放江岭一带了。虽然听说岭南的梅花开得要早一些,但哪里比得上这洛阳的春天呢!”洛阳是繁华之都,牡丹名动天下,春色格外美好,他多么盼望能和好友在洛阳的春天里重聚呀。“何如”二字,包蕴丰富。 诗人孤独地来,在不遇的失落中以平淡的语言诉说着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然后又孤独地离去,如果不是他留下的这首诗,谁能看到貌似平淡的诗人深情重情的那一面呢?真正的朋友总是尽力不给你负担,却总是淡淡地牵挂、思念、同情帮助着你,尤其是在你失意的时候! 闻一多先生曾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孟浩然几曾做过诗?他只是谈话而已。甚至要紧的还不是那些话。而是谈话人的那副‘风神散朗’的姿态。读到‘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我们得到如张洎从画像所得到的印象:‘风仪落落,凛然如生。读这首诗歌时,我们也仿佛看见了闻一多先生所描绘的孟浩然。 序言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今人率言‘革新’,然革新固当知旧”。对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一代来说,缺乏的也许不是所谓的“革新力量”,而是“知旧”,也即对传统的了解。 中国文化传统的源头,都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从先秦的《诗经》《易经》,晚周诸子,前四史与《资治通鉴》,骚体诗、汉乐府和辞赋,六朝骈文,直到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在传统经典这条源远流长的巨川大河中,流淌着多少滋养着我们精神的养分和元气! 《说文解字》上说“经”是一种有条不紊的编织排列,《广韵》上说“典”是一种法、一种规则。经与典交织运作。演绎中国文化的风貌,制约着我们的日常行为规范、生活秩序。中国文化的基调,总体上是倾向于人间的,是关心人生、参与人生、反映人生的,当然也是指导人生的。无论是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各家的传经事业,韩柳欧苏的道德文章,程朱陆王的心性义理,还是先民传唱的诗歌,屈原的忧患行吟,都洋溢着强烈的平民性格、人伦大爱、家国情怀、理想境界。尤其是四书五经,更是中国人的常经、常道。这些对当下中国人治国理政。建构健康人格,铸造民族精魂都具有重要意义。经典是当代人增长生命智慧的源头活水! 长江文艺出版社历来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及普及,近年来更在阐释传统经典、传承核心文化价值,建构文化认同的大纛下努力向中国古典文化的宝库掘进。他们欲推出《国学经典丛书》,殊为可喜。 怎么样推广这些传统文化经典呢? 古代经典和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及趣味本来有一定差距,如果再板起面孔、高高在上,只会让现代读者望而生畏。当然。经典也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味将它鸡汤化、庸俗化、功利化,也会让它变味。最好的办法就是,既忠实于经典的原汁原味,又方便读者读懂经典,易于接受。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国学经典丛书》首先是以原典为主,尊重原典,呈现原典。同时又照顾现实需要,为现代读者阅读经典扫除障碍,对经典作必要的字词义的疏通。这些必要精到的疏通,给了现代读者一把打开经典大门的钥匙,开启了现代读者与古圣先贤神交的窗口。 放眼当下出版界,传统文化出版物鱼目混珠、泥沙俱下。诸多出版商打着传承古典文化的旗号,曲解经典,对现代读者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认知传承经典起了误导作用。有鉴于此,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国学经典丛书》特别注重版本的选取。这套丛书30个品种当中,大多数择取了当前国内已经出版过的优秀版本,是请相关领域的名家、专业人士重新梳理的。这些版本在尊重原典的前提下同时兼顾其普及性,希望读者能有一次轻松愉悦的古典之旅。 种种原因,这套丛书必然会有缺点和疏漏,祈望方家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