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武洁琼编选,陈子善、蔡翔主编的这本《食》是一部散文集,精选了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大家们的作品,包括了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梁实秋的《北平的零售小贩》、钱钟书的《吃饭》、郁达夫的《饮食男女在福州》、汪曾祺的《故乡的食物》等,共计三十五篇,俱围绕一个“食”字展开叙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食/人间名家经典散文书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武洁琼 |
出版社 | 山东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武洁琼编选,陈子善、蔡翔主编的这本《食》是一部散文集,精选了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大家们的作品,包括了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梁实秋的《北平的零售小贩》、钱钟书的《吃饭》、郁达夫的《饮食男女在福州》、汪曾祺的《故乡的食物》等,共计三十五篇,俱围绕一个“食”字展开叙写。 内容推荐 “人间名家经典散文书系”从中国现当代名家经典散文中攫取精华篇目,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中国现当代散文名篇进行整体的梳理和分类,按既有文化内涵又有人群关注的主题成书,每册冠以相应的主题名称,内容相对集中,便于一般读者按自身兴趣选择性阅读。这本《食》就是该书系之一,精选了关于“食”的名篇佳作。由武洁琼编选,陈子善、蔡翔主编。 目录 故乡的野菜【周作人】 略谈杭州北京的饮食【俞平伯】 北平的零售小贩【梁实秋】 谈吃【夏丏尊】 吃饭【钱钟书】 饮食男女在福州【郁达夫】 爆炒米花【丰子恺】 吃和睡【苏青】 吃瓜【张中行】 故乡的食物【汪曾祺】 温州小吃【林斤澜】 吃喝之道【陆文夫】 文人美食【李国文】 永远的豆腐【初国卿】 火晶柿子【陈忠实】 姑嫂饼别饶风味(外一篇)【郑逸梅】 做不得美食家【贾平凹】 思乡与蛋白酶【阿城】 上海的吃及其他【王安忆】 面包祭【铁凝】 稀粥南北味【张抗抗】 北京小吃【肖复兴】 南京的吃【叶兆言】 西部主义?羊肉泡馍【于坚】 论猪脚【焦桐】 酱豆的滋味【刘纪昌】 百菜还是白菜好【石光华】 过去的美味【秦文君】 域外杂谈?食【王小波】 满汉何来全席【汪朗】 小米【林清玄】 豆腐的滋味【梁容若】 故乡的吃食【迟子建】 吃他一年【车前子】 江南小菜【徐风】 试读章节 谈吃 ◎夏丐尊 经典雅谈 衣、食、住、行为生活四要素,人类原不能不吃。但吃字的意义如此复杂,吃的要求如此露骨,吃的方法如此麻烦,吃的范围如此广泛,好像除了吃以外就无别事也者,求之于全世界,这怕只有中国民族如此的了。 说起新年的行事,第一件在我脑中浮起的是吃。回忆幼时一到冬季,就日日盼望过年,等到过年将届就乐不可支。因为过年的时候,有种种乐趣,第一是吃的东西多。 中国人是全世界善吃的民族。普通人家,客人一到,男主人即上街办吃场,女主人即入厨罗酒浆,客人则坐在客堂里口嗑瓜子,耳听碗盏刀俎的声响。等候饭吃完了,大事已毕,客人拔起步来说“叨扰”,主人说“没有什么好待你”,有的还要苦留:“吃了点心去”,“吃了夜饭去”。 遇到婚丧,庆吊只是虚文,果腹倒是实在。排场大的大吃七日五日,小的大吃三日一日。早饭、午饭、点心、夜饭、夜点心,吃了一顿又一顿,吃得不亦乐乎,真是酒可为池,肉可成林。 过年了,轮流吃年饭,送食物。新年了,彼此拜来拜去,讲吃局。端午要吃,中秋要吃,生日要吃,朋友相会要吃,相别要吃。只要取得出名词,就非吃不可,而且一吃就了事,此外不必别有什么。 小孩子于三顿饭以外,每日好几次地向母亲讨铜板,买食吃。普通学生最大的消费,不是学费,不是书籍费,乃是吃的用途。成人对于父母的孝敬,重要的就是奉甘旨。中馈自古占着女子教育上的主要部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沽酒市脯”、“割不正”,圣人不吃。梨子蒸得味道不好,贤人就可以出妻。家里的老婆如果弄得出好菜,就可以骄人。古来许多名士至于费尽苦心,别出心裁,考案出好几部特别的食谱来。 不但活着要吃,死了仍要吃。他民族的鬼,只要香花就满足了;而中国的鬼,仍依旧非吃不可。死后的饭碗,也和活时的同样重要,或者还更重要。普通人为了死后的所谓“血食”,不辞广蓄姬妾预置良田。道学家为了死后的冷猪肉,不辞假仁假义,拘束一世。朱竹坨宁不吃冷猪肉,不肯从其诗集中删去《风怀二百韵》的艳诗,至今犹传为难得的美谈,足见冷猪肉牺牲不掉的人之多了。 不但人要吃,鬼要吃,神也要吃,甚至连没嘴巴的山川也要吃,天地也要吃。有的但吃猪头,有的要吃全猪,有的是专吃羊的,有的是专吃牛的,各有各的胃口,各有各的嗜好,古典中大都详有规定,一查就可知道。较之于他民族的对神只作礼拜,他民族的神,似是唯心,中国的神似是唯物,似乎都是主张马克思学说的。 梅村的诗道:“十家三酒店。”街市里最多的是食物铺。俗语说,“开门七件事”,家庭中最麻烦的不是教育或是什么,乃是料理食物。学校里最难处置的不是程度如何提高,教授如何改进,乃是饭厅风潮。 俗话说得好,只有“两脚的爷娘不吃,四脚的眠床不吃”。中国人吃的范围之广,真可使他国人为之吃惊。中国人于世界普通的食物之外,还吃着他国人所不吃的珍馐:吃西瓜的实,吃鲨鱼的鳍,吃燕子的窠,吃狗,吃乌龟,吃蛇,吃狸猫,吃癞蛤蟆,吃癞头鼋,吃小老鼠。有的或竟至吃到小孩的胞衣以及直接从人身上取得的东西。如果能够,怕连天上的月亮也要挖下来尝尝哩。 至于吃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门,有烤,有炖,有蒸,有卤,有炸,有烩,有熏,有醉,有炙,有熘,有炒,有拌,真是一言难尽。古来尽有许多做菜的名厨师,其名字都和名卿相一样赫赫地留在青史上。不,他们之中有的并升到高位,老老实实就是名卿相。如果中国有一件事可以向世界自豪的,那么这并不是历史之久,土地之大,人口之众,军队之多,战争之频繁,乃是善吃的一事。中国的肴菜,已征服了全世界了。有人说中国人有三把刀为世界所不及,第一把就是厨刀。 不见到喜庆人家持着的福禄寿三星图吗?福禄寿是中国民族生活上的理想。画上的排列是禄居中央,右是福,寿居左。禄也者,拆穿了说,就是吃的东西。老子也曾说过,“虚其心实其腹”,“圣人为腹不为目。”吃最要紧,其他可以不问。“嫖赌吃着”之中,普通人皆认吃最实惠。所谓“着威风,吃受用,赌对冲,嫖全空”,什么都假,只有吃在肚里是真的。 吃的重要,更可于国人所用的言语上证之。在中国,吃字的意义特别复杂,什么都会带了“吃”字来说。被人欺负日“吃亏”,打巴掌日“吃耳光”,希求非分日“想吃天鹅肉”,诉讼日“吃官司”,中枪弹日“吃卫生丸”,此外还有什么“吃生活”、“吃排头”等等。相见的寒暄,他民族说“早安”、“午安”、“晚安”,而中国人则说:“吃了早饭没有?”“吃了中饭没有?”“吃了夜饭没有?”对于职业普通也用吃字来表示,营什么职业就叫做吃什么饭。“吃赌饭”,“吃堂子饭”,“吃洋行饭”,“吃教书饭”,诸如此类,不必说了。甚至对于应以信仰为本的宗教者,应以保卫国家为职志的军士,也都加吃字于上。在中国,教徒不称信者,叫做“吃天主教的”、“吃耶稣教的”,从军的不称军人,叫做“吃粮的”,最近还增加了什么“吃党饭”、“吃三民主义”的许多新名词。 衣、食、住、行为生活四要素,人类原不能不吃。但吃字的意义如此复杂,吃的要求如此露骨,吃的方法如此麻烦,吃的范围如此广泛,好像除了吃以外就无别事也者,求之于全世界,这怕只有中国民族如此的了。 在中国,衣不妨污浊,居室不妨简陋,道路不妨泥泞,而独在吃上,却分毫不能马虎。衣、食、住、行的四事之中,食的程度,远高于其余一切,很不调和。中国民族的文化,可以说是口的文化。 佛家说六道轮回,把众生分为天、人、修罗、畜生、地狱、饿鬼六道。如果我们相信这话,那么中国民族是否都从饿鬼道投胎而来,真是一个疑问。 P20-23 序言 中国素来是一散文大国,古之文章,已传唱千世。而至现代,散文再度勃兴,名篇佳作,亦不胜枚举。散文一体,论者尽有不同解释,但涉及风格之丰富多样,语言之精湛凝练,名家又皆首肯之。因此,在时下“图像时代”或曰“速食文化”的阅读气氛中,重读散文经典,便又有了感觉母语魅力的意义。 本着这样的心愿,我们对中国现当代的散文名篇进行了重新的分类编选。比如,春、夏、秋、冬,比如风、花、雪、月……等等。这样的分类编选,可能会被时贤议为机械,但其好处却在于每册的内容相对集中,似乎也更方便一般读者的阅读。 这套丛书将分批编选出版,并冠之以不同名称。选文中一些现代作家的行文习惯和用词可能与当下的规范不一致,为尊重历史原貌,一律不予更动。由于编选者识见有限,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因此,遗珠之恨也将长在。这些都只能在编选过程中逐步弥补,敬请读者诸君多多指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