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晶所著的《庄子:专一与忘我的故事》是一本让孩子能读懂、能体会的哲学普及读物。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选取孩子生活中的爱好、经历,把哲学家复活,放在孩子的身边,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进行思想交流,将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用非常简明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孩子一听就能明白,就能对这些哲学家有所认识,感到他们很亲切。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可以从中感悟到不同的生活道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庄子(专一与忘我的故事)/有趣的哲学启蒙书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作者 | (韩)朴素晶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朴素晶所著的《庄子:专一与忘我的故事》是一本让孩子能读懂、能体会的哲学普及读物。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选取孩子生活中的爱好、经历,把哲学家复活,放在孩子的身边,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进行思想交流,将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用非常简明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孩子一听就能明白,就能对这些哲学家有所认识,感到他们很亲切。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可以从中感悟到不同的生活道理。 内容推荐 朴素晶所著的《庄子:专一与忘我的故事》演绎了比较难以理解的哲学原理。 《庄子:专一与忘我的故事》采取通过别的事件引入故事的主题,借助别人的对话衬托故事的主题,根据情况经常变换故事角度等自由构思的方法,讲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如果读者以自由自在的心态去读这本书,就可以读到很多妙趣横生的哲学故事。希望读者朋友们甩掉哲学书的负担,单从了解庄子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来阅读这本书,从中去领悟庄子在普通生活中给我们提示的哲学道理。这一次,我抛弃了描写庄子全部哲学故事的念头,而是从庄子哲学的一个侧面切入,通过接触一位可爱慈祥的叔叔,让读者朋友们从他的故事中感受庄子,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进而能清楚地认识自己。 目录 卷首语 楔子 一 生活中的达人 1.在电视里见到的生活中的达人 2.你会绕口令吗? 3.我也能够成为达人吗? ·哲学放大镜 二 愉快的“小灵通”叔叔 1.啊,原来是“小灵通”叔叔 2.寻找我们身边的达人 3.小时候梦中的故事 4.屠牛爷爷的故事 5.人、动物、树木和花草心心相印的世界 ·哲学放大镜 三 遇见真正的达人 1.愉快的老爷山之行 2.拜访老爷树 3.绘画的达人 ·哲学放大镜 四 我也要成为达人 1.孩子们的面孔 2.达人的面孔 ·哲学放大镜 尾声 综合论述题 综合论述题题解 试读章节 “哎呀,转眼间已经过了六个月了啊!”善佑翻开挂历自言自语道。善佑一家是去年冬天搬到这个老爷树村里来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妈妈经常哼唱一些赞美乡下田园风光的歌曲。善佑有个小毛病,就是一到晚上就打喷嚏,而且打个没完没了。妈妈领着他到医院检查,医院诊断善佑患的是过敏性鼻炎。妈妈说这都是因为生活在乌烟瘴气的首尔市中心的缘故。于是,妈妈说要离开首尔到乡下去生活。当然,妈妈想到乡下生活的念头并非是在这一两天内形成的。当善佑小小年纪就开始戴眼镜,而且体重急剧增加,眼看就要变成肥胖症儿童的时候,妈妈就已经做起了乡下梦。似乎一到乡下就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 就在这个时候,爸爸的公司恰好搬到了京畿道利川市。这样,妈妈才最终决定要搬到乡下去过日子。可以说,爸爸公司的迁移成了善佑一家到乡下过日子的决定性因素。得知妈妈已经决定搬到乡下去生活,善佑气得一蹦三尺高,坚决反对妈妈的这一决定。善佑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与班里的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不愿意离开这些同学,更不愿意到乡下去重新结识乡下的孩子。善佑向妈妈明确表示。要去乡下,妈妈一个人去,自己会带着弟弟到爷爷家去住。 看到善佑如此坚决,妈妈便改变了方法,利用潜移默化的方法说服善佑兄弟俩。不知是哪一次周末,妈妈提议全家来个汽车旅行,于是大家到首尔周边的农村去转了一圈;还有一次,妈妈在乡下的一个朋友说银杏已经熟透了,要妈妈一家去摘银杏,于是全家又带着一大捆编织袋来到了乡下。第一个被妈妈说服的是意志薄弱的弟弟定佑。就在摘银杏的那天,定佑在乡下的山涧小溪里又是捉鱼又是戏水,痛痛快快地玩了一整天,于是定佑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乡下小村庄。当然,乡下的那些愉快的生活对善佑也不是没有一点诱惑,可善佑就是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学校和首尔的朋友。尽管他也开始喜欢上了乡下,可是在回答妈妈的提问时,仍然表示不愿意离开首尔。 妈妈无奈之下向善佑亮出了最后一张王牌,那就是爸爸。妈妈说,作为一个儿子,你忍心让爸爸每天来回奔波吗?妈妈的这一招实在是太厉害,说得善佑最后放弃了自己的主张,很不情愿地服从了妈妈的决定。更叫善佑不满意的是,妈妈决定搬过去的地方还不是爸爸公司旁边的高层公寓,而是离爸爸的公司坐车还要四十分钟的偏僻山沟。善佑满肚子意见,可爸爸却笑呵呵地说那个山沟比首尔要好得多。因为首尔市区道路状况非常糟糕,堵车现象十分严重,从爸爸的公司驱车赶往首尔市中心需要好几个小时,而现在从公司到那个山沟只需要半个多小时。 刚来的时候,一到夜间整个村子就漆黑一片,善佑连上卫生间都有点害怕。不过善佑现在已经习惯了乡下的生活,反倒把首尔的生活忘得一干二净了。可善佑一次都没有跟妈妈说过这里比首尔好,因为他的自尊心不允许他向妈妈说出心里话。善佑觉得如果跟妈妈说出这些话,似乎是过早地向妈妈宣告投降。善佑的弟弟定佑正在熟悉乡下的生活,天天与刚刚结识的乡下小伙伴们一起在田野里玩耍得好不惬意。对善佑来说,这里的生活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糟糕。要说不方便的话,那就是上学的距离比在首尔的时候稍微远了一点。但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早晨上学的时候可以搭乘爸爸的车,下午放学后有时还有村里的阿姨到学校来接本村的孩子,放学的路上他会与顺道的孩子们一起,一路上唱着歌回到家。还有很多时候,善佑会搭乘村里的哥哥、叔叔们驾驶的手扶拖拉机回家。比起汽车,孩子们更喜欢手扶拖拉机。 到乡下没过多久,善佑的家就成了大家共同的“度假村”。首先是亲戚们轮番来这里度假,接着就是爸爸妈妈的朋友们到这里来相聚,开烧烤派对。他们的烧烤派对实际上就是捡拾周围干枯的树枝,然后在外面用石头搭起简易灶台,在那里烧烤自己带来的猪肉和在山间小溪里捉到的小鱼儿。别看设施简陋,可烤出来的猪肉和小鱼儿却别有一番风味,吃起来香极了。 暑假的时候,善佑家又迎来了一个长期住宿的客人。今年她才上初中三年级,是一个自以为是、根本不把善佑兄弟俩放在眼里,而且自称是“候补作家”的女孩子。她在善佑兄弟俩面前肆意炫耀,说她是在融入大自然,体会乡下生活,准备写出惊人的大作。她不是别人,正是善佑的表姐艺恩。 P4-6 序言 孩子和大师之间的桥梁 哲学是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人的一生中,是否受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其实至大无比。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明白、欢欣、宁静的;没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糊涂、烦恼、躁动的。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所谓智慧,就是能想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唯有这样,才会懂得如何做人,从而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优秀的人;也唯有这样,才能分辨人生中各种价值的主次,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从而真正获得和感受到幸福。 哲学对于人生有这么大的意义,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走近它、得到它呢?我一向认为,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直接阅读大哲学家的原著,最好的哲学都汇聚在大师们的作品中。不错,大师们观点各异,因此我们不可能从中得到一个标准答案,然而,这正是阅读原著的乐趣和收获之所在。一个人怎样才算是入了哲学的门?是在教科书中读到了一些教条和结论吗?当然不是。唯一的标准是看你是否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生信念。那么,看一看哲学史上诸多伟大头脑在想一些什么重大问题,又是如何进行独立思考的,正可以给你最好的榜样和启示。 常常有父母问:让孩子在什么年龄接触哲学书籍最合适?我的回答是:顺其自然,早比晚好。顺其自然,就是不要勉强,孩子若没有兴趣,勉强只会导致反感。早比晚好,则要靠正确的引导了,方法之一便是提供足以引发孩子兴趣的适宜读物。当然,孩子不可能直接去读原著,但是,我相信,通过某种方式让他们了解那些最伟大的哲学家的基本思想,仍然是使他们对哲学真正有所领悟的必由之路。 正是基于这一想法,我乐于推荐黄山书社出版的《有趣的哲学启蒙书》系列丛书。这套丛书选择了东西方哲学史上50位大哲学家,以各人的核心思想为主题,一人一册,用讲故事做诱饵,一步步把小读者们引到相关的主题中去。我的评价是,题材的选择颇具眼力,50位哲学家几乎囊括了迄今为止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最重要影响的精神导师。故事的编撰,故事与思想的衔接,思想的表述,大致都不错,水平当然有参差。我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韩国的儿童教育学家和哲学家极其认真地做了这件事,在孩子和大师之间筑了一座桥梁。对比之下,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应该感到惭愧,但愿不久后我们也有原创的、高水平的类似书籍问世。 周国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