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成语故事(最全集超值白金版)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文娟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成语故事一般都深具历史性、趣味性、哲理性、艺术性等,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这本《中华成语故事》(文娟主编)遍搜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及相关成语故事集,条目海量,蔚为大观,包括《尽心尽力》、《投石下井》、《投笔从戎》、《投鼠忌器》、《邯郸学步》、《扶摇直上》、《抛砖引玉》、《杞人忧天》、《花朝月夕》、《劳师袭远》、《劳思逸淫》、《弄巧成拙》、《赤膊上阵》等。读者可以追本溯源,从生动有趣的故事入手,去体味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将其作为工具书查阅,可谓一册在手,中华成语故事全掌握。

内容推荐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成语一般都有出处或者都有一段故事。而成语故事大都深具历史性、趣味性、哲理性等,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中华成语故事》(文娟主编)遍搜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及相关成语故事集,在体例编排上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则分释义、出处、故事三部分,按笔画多少的顺序排列,便于读者检索查阅。《中华成语故事》中的成语故事搜罗宏富,出处广博,可谓触及了几乎所有的历史文化典籍,如《史记》、《汉书》等正史,《诗经》、《论语》等“四书五经”,《战国策》、《左传》、《资治通鉴》、《晏子春秋》等杂史别传,以及《庄子》、《楚辞》、《全唐诗》、《古乐府》、《文选》、古典小说等等,涉猎极广,令读者眼界大开。另外,所有故事虽系摘选,但皆独立成篇,并紧扣所讲成语展开,使读者对成语的由来一目了然。读者可以追本溯源,从生动有趣的故事入手,去体昧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将其作为工具书查阅,可谓一册在手,中华成语故事全掌握。

目录

一回

一成一旅

一心一德

一朝一夕

一琴一鹤

一鳞半爪

一暴十寒

一以当十

一毛不拔

一发千钧

一衣带水

一网打尽

一见如故

一丘之貉

一身是胆

一身两任

一举两得

一箭双雕

一钱不值

一窍不通

一意孤行

一蛇吞象

一笔勾销

一鼓作气

一厢情愿

一叶障目

一挥而就

一洞之网

一诺千金

一寒如此

一杯黄土

一往情深

一鸣惊人

一时之秀

一饭千金

一枕黄粱

一字千金

一字之师

一字不苟

一柱擎天

一日千里

一日三秋

一木难支

一目十行

一败涂地

一言九鼎

一筹莫展

一概而论

一丝不苟

一壶千金

一板三眼

一木破天

一片冰心

一发破的

一世龙门

二回

二分明月

二竖为虐

十羊九牧

十鼠同穴

七步之才

七尺之躯

七纵七擒

卜宅卜邻

八面威风

八百孤寒

九牛一毛

九死一生

人面兽心

人弃我取

人人自危

人死留名

人心所向

人微权轻

人浮于事

人言可畏

人中之龙

入木三分

入幕之宾

入室操戈

儿女情长

了如指掌

力不从心

二回

三令五申

三缄其口

三折其肱

三呼渡河

三省吾身

三顾茅庐

三思而行

大巧若拙

大公无私

大义灭亲

大材小用

大腹便便

大逆不道

大失所望

大器晚成

万死不辞

万众一心

万马齐喑

下笔成章

下马作威

与人为善

与民同乐

才疏意广

土崩瓦解

寸草春晖

上下其手

上行下效

口若悬河

口蜜腹剑

千金一笑

千虑一得

千军万马

千载难逢

义无反顾

亡羊补牢

亡命之徒

门庭若市

门可罗雀

子虚乌有

马革裹尸

马首是瞻

飞扬跋扈

飞蛾扑火

小心翼翼

四画

不贪为宝

不伦不类

不拘一格

不谋而同

不寒而栗

不学无术

不自量力

不违农时

不可胜数

不可救药

不足为意

不名一钱

不堪回首

不遗余力

不求甚解

不耻下问

不翼而飞

不能自拔

天下无敌

天下无双

天涯海角

天经地义

天衣无缝

天马行空

天女散花

天真烂漫

天翻地覆

天罗地网

天花乱坠

无功受禄

无所不容

无所适从

无妄之灾

无可奈何

开源节流

开诚布公

开卷有益

木人石心

木牛流马

匹夫有责

匹夫之勇

车载斗量

车水马龙

专横跋扈

专心致志

犬牙相错

切肤之痛

井底之蛙

韦编三绝

少见多怪

中流砥柱

日暮途穷

日薄西山

见怪不怪

见危授命

见利忘义

长驱直入

长揖不拜

长袖善舞

气壮山河

手不释卷

升堂入室

今是昨非

毛遂自荐

毛皮之附

乌合之众

从善如流

从天而降

牛鬼蛇神

牛刀小试

月下老人

风吹草动

风驰电掣

风中残烛

凤毛麟角

分道扬镳

分庭抗礼

分崩离析

火树银花

户限为穿

方寸已乱

计无所出

斗酒学士

斗生之计

斗粟尺布

为人作嫁

为富不仁

为虎作伥

心怀叵测

心腹之患

心旷神怡

引而不发

比肩接踵

允文允武

双管齐下

尺寸之功

尺短寸长

尺璧寸阴

水火无交

水深火热

水落石出

水清无鱼

水滴石穿

水中捞月

以功赎罪

以古非今

以邻为壑

以火救火

以逸待劳

以暴易暴

以貌取人

以卵击石

五画

东市朝衣

东食西宿

东山再起

东施效颦

东窗事发

左提右挈

龙骧虎步

未可厚非

未雨绸缪

功亏一篑

功败垂成

平易近人

巧夺天工

巧取豪夺

扑朔迷离

玉汝于成

节外生枝

打草惊蛇

甘之如饴

正言厉色

布衣之交

目不识丁

目无全牛

目光如炬

出言不逊

出尔反尔

出奇制胜

出类拔萃

四分五裂

四面楚歌

叱咤风云

叶公好龙

叹为观止

业精于勤

号令如山

白虹贯日

白驹过隙

生吞活剥

生死存亡

生花妙笔

生灵涂炭

乐极生悲

乐不思蜀

用兵如神

外强中干

外愚内智

必恭必敬

令人发指

处之泰然

付之一炬

尔虞我诈

半途而废

半部论语

市无二价

立锥之地

礼贤下士

让枣推梨

民为邦本

民不聊生

对症下药

对牛弹琴

司空见惯

奴颜婢膝

发愤图强

发聋振聩

六画

百折不挠

百无聊赖

百发百中

百废俱兴

百丈竿头

百感交集

老牛舐犊

老马识途

老当益壮

老生常谈

扬汤止沸

扬扬自得

扬扬得意

朽木难雕

权宜之计

地利人和

有恃无恐

有备无患

有志竞成

死不瞑目

死灰复燃

死有余辜

至死不悟

动辄得咎

过犹不及

芒刺在背

师出无名

同仇敌忾

同舟共济

因噎废食

因势利导

回光返照

曲高和寡

曲径通幽

当头棒喝

光彩夺目

杀一儆百

杀马毁车

杀身成仁

行尸走肉

行将就木

任劳任怨

伤风败俗

争先恐后

休戚相关

仰人鼻息

刎颈之交

多难兴邦

多多益善

各自为政

华而不实

负荆请罪

负隅顽抗

危如累卵

危在旦夕

众叛亲离

众志成城

后生可畏

后顾之忧

自惭形秽

自相矛盾

自暴自弃

自不量力

名落孙山

名正言顺

先入为主

先发制人

先礼后兵

先斩后奏

亦步亦趋

问鼎之心

安如泰山

安居乐业

安步当车

安然无恙

守口如瓶

守株待兔

齐心同力

衣不解带

交浅言深

兴师动众

兴利除弊

冰魂雪魄

冲锋陷阵

汗牛充栋

汗马功劳

妄自菲薄

庄周梦蝶

讳疾忌医

如泣如诉

如临大敌

如火如荼

如意算盘

如坐针毡

如释重负

好大喜功

好善嫉恶

好逸恶劳

异军突起

约法三章

防微杜渐

阮囊羞涩

尽锐出战

尽善尽美

尽忠报国

尽心尽力

七画

投石下井

投笔从戎

投鼠忌器

邯郸学步

扶摇直上

抛砖引玉

杞人忧天

花朝月夕

劳师袭远

劳思逸淫

弄巧成拙

赤膊上阵

走马看花

志大才短

声东击西

声色俱厉

巫山云雨

两袖清风

励精图治

克己奉公

束手就擒

束之高阁

连篇累牍

远交近攻

运筹帷幄

呕心沥血

囫囵吞枣

围魏救赵

助桀为虐

时移事改

别开生面

伯乐相马

作威作福

作茧自缚

何足挂齿

身轻言微

身先士卒

每况愈下

含沙射影

利令智昏

坐怀不乱

余音绕梁

兵贵神速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近水楼台

返老还童

饮鸩止渴

肝脑涂地

言无不尽

言归于好

言不由衷

言人人殊

言听计从

言之成理

穷则思变

牢不可破

良莠不齐

应对如流

穷兵黩武

沐猴而冠

沧海桑田

沧海一粟

沧海遗珠

沆瀣一气

沉鱼落雁

沉默寡言

忧心如焚

忧心忡忡

补阙拾遗

初出茅庐

改弦易辙

改过自新

纸醉金迷

纷至沓来

迎刃而解

忍辱负重

鸡鸣狗盗

鸡鹜争食

八画

画饼充饥

画蛇添足

画龙点睛

画地为牢

直言不讳

事半功倍

青出于蓝

青梅竹马

玩火自焚

斩草除根

取长补短

丧心病狂

卧薪尝胆

幸灾乐祸

杯水车薪

杯弓蛇影

抱残守缺

披坚执锐

披荆斩棘

拨云见日

势如破竹

招摇过市

按图索骥

抵掌而谈

择善而从

苟延残喘

奇货可居

鸣鼓而攻

咄咄逼人

明哲保身

明察秋毫

歧路亡羊

虎踞龙盘

图谋不轨

图穷匕见

金石为开

金城汤池

舍身取义

贪生怕死

贪得无厌

受宠若惊

所向无敌

狐疑不决

狐假虎威

知彼知己

欣欣向荣

贫贱之交

侃侃而谈

彼众我寡

物以类聚

物极必反

炙鸡絮酒

垂帘听政

鱼目混珠

夜以继日

夜郎自大

变名易姓

视死如归

空穴来风

空前绝后

实事求是

废寝忘食

学富五车

放荡不羁

放虎归山

宠辱不惊

沾沾自喜

卷土重来

怙恶不悛

姑息养奸

姗姗来迟

始终不渝

始作俑者

终南捷径

孤注一掷

居安思危

九画

相敬如宾

相濡以沫

柳暗花明

标新立异

挥汗成雨

指鹿为马

按兵不动

拾人牙慧

草木皆兵

草菅人命

城下之盟

南柯一梦

威武不屈

轻财重义

赴汤蹈火

点石成金

背道而驰

背水一战

畏首畏尾

虽死犹生

响遏行云

昭然若揭

临渴掘井

临难不惧

削足适履

食日万钱

怨声载道

怨天尤人

笃学好古

重蹈覆辙

狭路相逢

信口雌黄

信誓旦旦

鬼斧神工

待价而沽

胆大如斗

秋毫无犯

秋风过耳

独占鳌头

哀鸿遍野

前倨后恭

前车之鉴

前功尽弃

闻过则喜

闻一知十

闻鸡起舞

美轮美奂

养虎遗患

差强人意

举足轻重

举一反三

举案齐眉

浑金璞玉

济世安民

洗耳恭听

神机妙算

迷途知返

恃才傲物

亭亭玉立

退避三舍

怒发冲冠

羿射九日

结驷连骑

结草衔环

既往不咎

骇人听闻

骄兵必败

十画

秦晋之缘

秦琼卖马

泰然自若

素面朝天

莫逆之交

破釜沉舟

顾名思义

班门弄斧

捉刀代笔

捉襟见肘

捕风捉影

唇亡齿寒

恶贯满盈

顿开茅塞

党同伐异

蚍蜉撼树

债台高筑

借箸代筹

胶漆相投

胸有成竹

脍炙人口

笑里藏刀

笔走龙蛇

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爱才若渴

乘虚而入

乘人之危

乘兴而来

乘风破浪

乘龙佳婿

铁石心肠

积羽沉舟

徐娘半老

釜底抽薪

釜底游鱼

高枕无忧

高屋建瓴

离群索居

旁若无人

宾至如归

家徒四壁

家喻户晓

席不暇暖

疾恶如仇

料敌如神

酒囊饭袋

流芳百世

涉危履险

海市蜃楼

谈虎色变

谈笑自若

剖腹藏珠

剜肉补疮

十一画

推心置腹

掩耳盗铃

捷足先登

探囊取物

掷地有声

捭阖纵横

萎靡不振

萍水相逢

雪中送炭

救死扶伤

唯利是图

趾高气扬

虚与委蛇

虚张声势

虚有其表

患得患失

悬梁刺股

假手于人

偃旗息鼓

得心应手

得陇望蜀

得过且过

脱胎换骨

脚踏实地

移风易俗

欲盖弥彰

欲罢不能

矫枉过正

矫情自饰

庸人自扰

望洋兴叹

望风披靡

望梅止渴

深思远虑

祸起萧墙

惘然若失

惜墨如金

寄人篱下

惊惶失措

惊弓之鸟

断章取义

弹冠相庆

十二画

落井下石

博闻多识

博而不精

揠苗助长

揭竿而起

握手言欢

喜形于色

焚书坑儒

趋炎附势

朝三暮四

堤溃蚁穴

量人为出

凿壁偷光

赏罚分明

蛟龙得水

集思广益

循规蹈矩

惩前毖后

鲁女忧葵

筚路蓝缕

销声匿迹

锐不可当

程门立雪

痛心疾首

病定思痛

道听途说

惴惴不安

屡见不鲜

强弩之末

强词夺理

十三画

蓬头垢面

勤能补拙

感恩图报

携老扶弱

颐指气使

暗箭伤人

置之度外

路不拾遗

愚公移山

锦囊妙计

愚不可及

觥筹交错

遥遥华胄

解弦更张

痴人说梦

溪壑无厌

滥竽充数

群策群力

十四画

摧枯拉朽

模棱两可

暮云春树

赫赫有名

辗转反侧

聚米为山

誓死不二

蜻蜓点水

瞎子摸象

蝇营狗苟

锲而不舍

箪食瓢饮

管鲍之交

管中窥豹

察言观色

寥若晨星

旗鼓相当

精卫填海

漏网之鱼

十五画以上

臧谷亡羊

暴虎冯河

横行霸道

暴戾恣睢

墨守成规

箭在弦上

德高望重

熟能生巧

褒衣博带

霓裳羽衣

璞玉浑金

燕雀处堂

噤若寒蝉

黔驴之技

雕虫小技

篝火狐鸣

鹤立鸡群

燃眉之急

磨杵成针

激浊扬清

戴罪图功

鞠躬尽瘁

罄竹难书

螳螂捕蝉

螳臂当车

蹊田夺牛

辩日远近

鹬蚌相争

覆水难收

试读章节

一鳞半爪

【释义】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若隐若现,不见全身。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也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断。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

唐朝长庆年间,大诗人白居易有一次请他的好友、著名诗人元稹、刘禹锡、韦楚客到他家做客。 就座以后,自居易建议道:“今日难得幸会,若不赋诗饮酒,岂不有失雅兴?”见众人一致赞成,又说:“那我们就以《金陵怀古》为题目作诗,如何?” 众人纷纷提笔静思。刘禹锡是位饱经风霜的政治家,因参加了当时的改革而屡遭迫害。因此,此时他的脑海里一下子涌上了西晋伐吴、孙皓投降以及东晋、宋、齐、梁、陈五个王朝相继灭亡的情景,一种悲凉情调油然而生。他端起了一杯酒,一饮而尽,提笔在纸上一阵挥舞,一首题为《西塞山怀古》的诗很快跃然纸上:

王溶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获秋。

这首诗怀古叹今,意味深长,白居易脱口赞道:“好诗呀好诗,咱们四人一块儿下海探龙,你先得到了龙珠,余下的一鳞一爪还有什么用呢?”

元稹和韦楚客也附和着说:“我们不必再献丑了,快把诗稿藏起来吧,一鳞半爪怎比得上你的珠子呢?”

一暴十寒

【释义】意为晒一天,冻十天,植物难以生长。后指做事没恒心。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告子》。

战国时代,群雄割据,游说之风十分盛行,造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好的口才,尤其善以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孟子更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

有一次,他对齐王的昏庸和轻信谗言很是不满,便不客气地对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说: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放在阳光下照了一天后,又放在阴寒的地方冻它十天,它哪里还活得成呢!他还进一步说:“我跟大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促的,承蒙大王信任,听了我的劝谏后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旦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这就与一暴十寒一个样了。”

一以当十

【释义】一人抵十人之用。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秦朝末期,各地反秦义军纷起,自立为王。秦国大将章邯打败了赵王的大将张耳。张耳保护赵王歇逃往巨鹿。章邯分兵再去围攻巨鹿,紧迫不放。眼看着秦兵压境,情况十分紧急,赵王连连派遣使者向楚怀王求援!

怀王闻讯,赶紧派主帅宋义、副帅项羽、末将范增率领20万人马浩浩荡荡向巨鹿出发。

部队来到安阳,探子来报,秦军兵力强大。宋义不由心生畏惧,不敢前进,部队滞留了46日。项羽为此焦急不安,极力劝谏宋义立即出兵。但宋义不听,以各种理由来推诿。项羽不禁大怒,挥刀杀死宋义父子,急遣2万兵马渡漳河为巨鹿解围。但楚兵连连失利,损失惨重。项羽只得率领全体士卒渡过漳河以挽回败局,他明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于是面对全体将士,深情地看了几眼后严肃而果断地说:“沉掉全部船只,砸碎一切饭锅炊具(破釜沉舟),烧掉所有的帐篷,我们的成败将在此一举。”

轻装的部队已经义无反顾,当楚军与秦军再次相遇,楚兵个个奋不顾身,如入无人之地,没有一个不是“一以当十”的。双方大战九个回合,楚军终于战胜了秦兵,班师而回。“破釜沉舟”的成语也出自这个故事。

一毛不拔

【释义】一根毫毛都不肯拔掉。形容非常吝啬。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

战国初期,魏国的哲学家杨朱主张“贵生”、“重己”,也就是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别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侵夺别人。思想家墨翟与杨朱的主张正好相反,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提倡生产劳动,谴责贵族奢侈糜烂的生活。

有一次,墨翟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于不干?”

杨朱说:“天下人的问题,绝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

禽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

杨朱默不作声了。

有人问孟子对杨朱和墨翟这两位学者的观点如何评价。

孟子坦率地说:“杨朱主张一切为自己,连拔下自己的一根汗毛有利于天下的事,他都不肯干,这一毛不拔也太自私了。墨翟与杨朱正相反,他提倡爱世上的所有人,只要对天下有利,他一切事情都愿意做,哪怕磨秃头顶、走破脚跟,也心甘情愿,这是多么难得呀!但这恐怕不容易做到,尤其是要每个人都来做,更困难。鲁国贤人子莫提倡中道,我觉得主张中道情况就差不多了,但也要有灵活性,要会变通,不然坚持一点,不顾其余,就有损于仁义之道了。”

一发千钧

【释义】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30斤。一根头发吊着千钧重物。比喻极其危险或形势非常危急。

【出处】汉·班固《汉书·枚乘传》。

公元前151年,汉景帝刘启即位。第三年,吴王刘濞因不满中央政权削减诸侯王封地的措施,便联合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州等诸侯王起兵叛乱。这就是历史上的“八王之乱”。

当时在吴王刘濞宫廷里任郎中的枚乘反对刘濞叛乱,曾进行过劝阻,呈上《谏吴王书》,书中采取比喻的方法暗示刘濞不要冒险。他说:“形势危急就像一根细线在高空中悬挂着千钧的重物,下垂的地方又是深潭,非常危险。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您如果能倾听忠言相劝,国家就可以转危为安了。”

可是刘濞根本听不进去,终于联合其他诸侯反叛了。事实正像枚乘所预计的,“八王之乱”很快被平定了。他对吴王劝谏的比喻,成为“一发千钧”的成语,这个成语也可作“千钧一发”。

一衣带水

【释义】相邻很近,仅一水间隔。比喻江流狭窄,彼此之间极其邻近,不足为阻。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陈纪》。

隋文帝杨坚独霸中原后,想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陈国,统一中国。

他秘密派遣兵士装扮成行路人,来到陈国,偷偷顺风放火。江南多是茅屋竹舍,一处着火,便会成片烧光;储积在房屋里的粮食也随之全部烧成灰烬。等陈国人重新修建好后,他们又去烧。几年时间过去了,陈国财力损失巨大。同时,在南方农作物收获的时节,杨坚又派遣一些人马南下,佯装要袭击他们。陈国恐惧万分,迅速召集全部军队,兵分六路,沿长江南岸各个战略要地一线铺开,准备决一死战。这时隋文帝却又把自己的部队召回,从而使陈国成熟的农作物全部烂在田里。 公元587年,后梁尚书令萧岩等一帮人投降陈国。隋文帝非常气愤,对众官说:“陈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作为百姓的父母官,怎么能被一条衣带那样宽的江水(一衣带水)阻隔而坐视不管呢?”于是下令大造战船,把造船余下的木片都投到江里去。

陈国知道了这些情况,想想现在又是农作物即将成熟的季节,一定是杨坚故技重演,也不做什么准备。结果隋军压境,陈国被打得措手不及,终于灭亡了。

一网打尽

【释义】比喻全部抓住或消灭,一个也不漏掉。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

北宋时,都城开封每年秋天都举行赛神会。一年,眼看赛神会的日子又到了,进奏院主官苏舜钦叫属下找点东西卖掉,弄点钱喝赛神酒。这进奏院是个清水衙门,找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把积攒的一堆拆下的公文封套纸卖了,但也没有几个钱,苏舜钦就拿出10千钱资助。其他人也有出些钱的。结果,酒席置办得不错,大家喝得挺高兴。没想到,太子中舍官李定一向与苏舜钦有怨恨,这次酒宴又未邀请他参加,因此对苏舜钦极为不满。他到朝廷告苏舜钦卖掉公家东西,铺张浪费。接着,与苏舜钦素来不和的朝廷御史刘元喻奏请宋仁宗查办苏舜钦。宋仁宗不问青红皂白,免去了苏舜钦的官职,同时把那天参加宴会的人都给了处分,连大诗人梅尧臣也受到迫害。

不久,苏舜钦抑郁成疾死了。欧阳修惋惜地说:“真想不到,因为赛神会的事,一时俊杰人物都举网而尽了。”P3-5

序言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成语一般都有出处,或者说都有一段故事。汉语中的成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运用广泛,民族文化特征鲜明,要想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不重视成语的学习和研究。另外,在文字表达中,恰当地使用成语,能起到画龙点睛、生动形象、言近而旨远的效果,历来善于写诗为文的人,为了加强作品的说服力或艺术效果,无不重视成语的恰当使用。而学习和阅读诗文及其他文化典籍的人,为了较好地理解作品的原意,也需要掌握成语的出处和含义。

成语故事一般都深具历史性、趣味性、哲理性、艺术性等,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这本《中华成语故事》遍搜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及相关成语故事集,条目海量,蔚为大观。读者可以追本溯源,从生动有趣的故事入手,去体味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将其作为工具书查阅,可谓一册在手,中华成语故事全掌握。

本书在体例编排上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则分释义、出处、故事三部分,按笔画多少的顺序排列,便于读者检索查阅。对于一些类似成语的熟语故事,也予以适量收录。

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具有两大显著特点:

一、搜罗宏富,出处广博。书中成语有的出自《史记》、《汉书》等正史,有的出自《诗经》、《尚书》、《论语》、《孟子》等“四书五经”,有的出自《战国策》、《左传》、《资治通鉴》、《晏子春秋》、《太平御览》等杂史别传,有的出自《庄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著作,有的出自《楚辞》、《全唐诗》、《古乐府》、《文选》等诗词文赋集,有的出自《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小说……涉猎极广,可谓触及了几乎所有的历史文化典籍,令读者眼界大开。

二、故事简洁完整,生动有趣。所有故事虽系摘选,但皆独立成篇,并紧扣所讲成语展开,使读者对成语的由来一目了然。而且所有故事同一般的历史故事或文学故事等别无二致,可读性强,能使读者于兴致盎然中获得收益。

成语作为汉语言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又与我们的工作、生活须臾不可分。它们有些意思简洁明了,有些单从字面来理解则容易望文生义,闹出笑话。衷心希望本书能帮助广大读者扩大知识面,掌握更多的成语,并能在实际中得心应手地运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4: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