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为进,是一种更胜一筹的人生策略。生活是一门学问,其中最难掌握的恐怕就是进退之间的尺度,人生中大的抉择往往是进退的抉择。面对生活中的进与退,我们应如何应对种种困境和波折呢?本书结合知名人物事件与生活中的实例,带你感悟以退为进的艺术,只要我们细心品味,就会发现人生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要一往直前,而是应在关键时刻运用以退为进的策略和智慧,以后退的姿态前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以后退的姿态前进(以退为进的艺术)/笑到最后的赢家系列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朱红 |
出版社 | 海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以退为进,是一种更胜一筹的人生策略。生活是一门学问,其中最难掌握的恐怕就是进退之间的尺度,人生中大的抉择往往是进退的抉择。面对生活中的进与退,我们应如何应对种种困境和波折呢?本书结合知名人物事件与生活中的实例,带你感悟以退为进的艺术,只要我们细心品味,就会发现人生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要一往直前,而是应在关键时刻运用以退为进的策略和智慧,以后退的姿态前进。 内容推荐 “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人生中会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在适当的时机,明智地掩盖自己的锋芒,转个身,退一步,你会发现,你已积聚了更多的能量。 本书为《笑到最后的赢家》系列丛书之一,讲述了以退为进的艺术。 目录 第一章 两败俱伤的对局 第1节 庭院里面的斗鸡 第2节 鹬蚌相争的困局 第3节 攻击的“仪式化” 第4节 退一步海阔天空 第5节 学会见好就收 第6节 进退的分寸和勇气 第7节 策略的人性依据 第8节 进退是一次心理战 第二章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第9节 先适应对局环境 第10节 进退之间有诀窍 第11节 惹不起,躲得起 第12节 退却中保存实力 第13节 接受现实谋突破 第14节 留下一只木马 第三章 以退求进的策略 第15节 W型的策略路径 第16节 退是为了更好地进 第17节 不要与对方硬撼 第18节 亏上加亏,超额回报 第19节 退一步者,常进百步 第20节 关起门来好捉贼 第21节 牵着对手的鼻子走 第四章 找一条绕行的路 第22节 退到屋后找谷子 第23节 借条路来走一走 第24节 绕路也许更安全 第25节 退一步隔岸观火 第26节 绕路的交际技巧 第27节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第五章 借力打力和借刀杀人 第28节 谁能最后活下来 第29节 在混战中借力打力 第30节 借刀杀人的策略 第31节 “远交近攻”的策略 第32节 置身事外的智慧 第六章 敌未明,友未定 第33节 对手其实在帮你 第34节 把对手变成朋友 第35节 后退着利用外力 第36节 利益的分配与区隔 第37节 用上所有的力量 第七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 第38节 不可以怒而兴师 第39节 对手正在观察你 第40节 忍一时风平浪静 第41节 学会理性地决策 第42节 动手前的冷静期 第八章 退一步以柔克刚 第43节 以柔克刚的力量 第44节 洛克菲勒的启示 第45节 退一步又何妨 第46节 画好自己的底线 第47节 在疲倦之前就休息 第48节 停一下来修补自己 试读章节 两只实力相当的斗鸡,如果它们双方都选择前进,那就只能是两败俱伤;如果一方前进,另一方后退,那么后退的一方就失了面子;如果双方都选择后退,那么双方都失了面子,但都没有损伤。 也就是说,即使在对抗条件下的动态对局中,双方可以通过向对方提出威胁和要求,找到双方能够接受的解决方案,而不至于因为各自追求自我利益而无法达到妥协,甚至两败俱伤。 但是这种严格优势策略的选择,有时并不是一开始就做出的,而是要通过反复的试探,甚至是激烈的争斗后才会做出严格优势策略的选择,一方前进,一方后退,这也是符合斗鸡定律的。 因为哪一方前进,不是由两只斗鸡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双方的实力预测所决定的。当两方都无法完全预测双方实力的强弱的话,那就只能通过试探才能知道。而在试探的时候,既要有分寸,更要有勇气。 如果你是一位职场人士,那么你与老板之间所进行的最为惊心动魄的对局,一定是围绕薪水进行的。 有人总结说,薪水结构可以均分成三等份:一份是被老板骂的“遮羞费”,一份是对客户赔笑的“坐台费”,另一份是加班“卖肝”赚的钱。听起来很幽默,但仔细想想,还真的很辛酸。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弥补呢? 一个要让收入更适合自己的付出,而另一个则要让支出更适合自己的盈利目标,两只斗鸡在办公桌前迎头相遇。 首先,作为员工,如果想要让老板给你加薪,那么就必须主动提出来。你不提,不管用什么对局策略都没用。 在向老板要求加工资时,除了把加工资的理由一条一条摆出来,详细说明你为公司做了什么贡献而应该提高报酬之外,最重要的应该是确定自己提出的加薪数额。 你提出的数额,应该超过你自己觉得应该得到的数额。注意,关键是“超过”。鉴于你与老板之间的地位不平等,为了培养一下这种试探的勇气,事先一定要对着镜子,好好练习一下这个“超过”的数额。这样见了老板就不会欲言又止、吞吞吐吐了。 一般人请老板提工资,提的数额都不多。但是这种低数额的要求对他们有害无益。提的数额越低,在老板眼里的身价也会降低。这大概是人性的怪诞之处吧。标价过低的东西,比标价过高的东西更容易把买主吓跑。 反过来,如果提的数额合理而且略高一些,会促使老板重新考虑你的价值,对你的工作和贡献做更公正的评价。你就是得不到要求的数额,老板也可能对你更好,比如会改变你的工作条件等。他改变了看你的视角,看得更清楚,所以会对你刮目相看。 你如果不在乎别人小看,就别要求提工资,就是要求也是很小的幅度。那样,你会发现分配的工作最苦最累,办公室最差,停车位最远,工作时间最长。总之,你要是不重视自己,也别指望老板会看重你。要求的数额低,就是小看自己。 其实,在你与老板之间形成一个对局中,老板会综合对你的能力和价值的了解,判断出该给你加薪的幅度,并以此作为讨价还价的依据。如果你的理由充分,又有事实根据,可能跟老板对你的看法有出入,即心理学的所谓“认知不一致”。老板会设法协调一下这两种不一致的看法。 但是,如果你不把这种“认知不一致”暴露出来,在“加薪”的对局中你就会处于下风,因为他一直抱着成见。你提供了不同的看法,就迫使他重新评价你,以新的眼光看待你,最后达成和解的可能性反而更高。 这是在斗鸡对局中如何在避免两败俱伤的前提下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智慧,正如本节开头所说的,在需要勇气的同时,更需要揣摩与试探的策略。 P24-2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