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气血按十二时辰的阴阳消长有规律地流注于十二经脉之中,脏腑功能也会随时辰更替发生不同的变化,顺应阴阳消长的规律,可养生、祛病、延年。
《黄帝内经》的子午流注理论,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并与人体脏腑的气血运行相结合,发展出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养生馆编委会编写的《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经)》告诉你内经养生的知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经)/养生馆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养生馆编委会 |
出版社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体气血按十二时辰的阴阳消长有规律地流注于十二经脉之中,脏腑功能也会随时辰更替发生不同的变化,顺应阴阳消长的规律,可养生、祛病、延年。 《黄帝内经》的子午流注理论,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并与人体脏腑的气血运行相结合,发展出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养生馆编委会编写的《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经)》告诉你内经养生的知识。 内容推荐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经)》内容介绍:《黄帝内经》的子午流注理论,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并与人体脏腑的气血运行相结合,发展出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与人体十二经脉一一对应,环环相扣,因此在不同的时辰里,人们需要养生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子时胆经当令,需要入眠养阳以调畅胆气;丑时肝经当令,需要深度睡眠以养肝血……辰时胃经当令,此时吃早餐最易吸收……总之,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作息规律,才能顺应天时,祛病延年享健康。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经)》的作者是养生馆编委会。 目录 第一章 顺天应时自然养生法 了解时辰与养生 古代十二时辰长寿养生法 第二章 子时:胆经旺(23:00~1:00) 气血流注,保护身体暖阳 子时胆经当令 “子时觉”养阳,阳气足不生毒 凋畅胆气能促进健康和睡眠 胆汁分泌正常,脾胃消化才有保障 胆经的日常锻炼和养护——敲胆经 千梳头疏通胆经,预防白发 按揉胆经穴位巧治小病 胆毒易患结石,可以用吃来碎石 第三章 老人子时难眠,小米解毒、催眠最有效 丑时:肝经旺(1:00~3:00) 深度睡眠,让生命之树常青 丑时,肝经当令 深度睡眠让肝血推陈出新 丑时养好肝血,预防春困 肝是女子的先天 怒伤肝,有了火气一定要发出来 经络通畅眼明亮 按摩肝经养生穴 丑时血压高,降压泻毒双管齐下 去肝热毒,丑时口舌不干燥 第四章 寅时:肺经旺(3:00~5:00) 天亮起身,令气血整装待发 寅时,肺经当令 寒气最易袭肺,清晨防着凉 肺经顺畅,人体气血分布好 肺是全身新陈代谢的总管 寅时睡不着,试试“赤龙搅海”法 肺是人长寿的开关 “润肺四物汤”寅时排毒治久咳 寅时醒来难人眠,找太渊穴 第五章 卯时:大肠经旺(5:00~7:00) 排出毒素,轻微运动保健康 卯时,大肠经当令 排便是对大肠经最好的照顾 卯时养生经 按摩大肠经预防疾病 汤从肠中过,毒素不再留 第六章 辰时:胃经旺(7:00~9:00) 营养早餐,饭后百步促}肖化 辰时,胃经当令 御寒暖胃的饮食之道 保持胃经通畅,拒当“黄脸婆” 按摩胃经上的重要穴位 第七章 巳时:脾经旺(9:00~11:00) 分解食物,为人体的后天之本 巳时,脾经当令 脾为后天之本 健脾法助你远离“思伤脾” 脾脏功能好,糖尿病治疗效果佳 改善高脂血症从健脾开始 健脾也是在健脑 敲打脾经的妙法 按摩保养脾经的要穴 糖尿病,中毒引起的脾病 第八章 午时:心经旺(11:00~13:00) 睡好午觉,护好人体的君主 午时,心经当令 午时小睡,可顺利消减心火 夏季养心好时机 喜乐有度好养心 按摩心经上的重要穴位 午排。心毒静为先 心阴虚的人如何调养 排毒祛心火,绿豆汤最管用 第九章 未时:小肠经旺(13:00~15:00) 充足营养,让肠道气血顺畅 未时,小肠经当令 保障小肠经得到充足营养 上班族动一动刺激小肠经,消除颈肩酸痛 刺激后溪穴和前谷穴,通小肠祛心火 养老穴,老年人的身体调节器 小肠经无毒是人体健康的镜子 三叉神经痛,找小肠经“听宫” 午餐最能滋养小肠经 第十章 申时:膀胱经旺(15:00~17:00) 喝水养生,长久保持健康活力 申时,膀胱经当令 多喝水,膀胱排毒效果好 申时“动汗法”,健身除病有奇效 顺时而为,在最佳时间施治效果最佳 颈椎病的膀胱经疗法 拍打膀胱经,按摩委中穴 免疫力低下从调理膀胱经人手 膀胱经是人体的解毒通道 第十一章 酉时:肾经旺(17:00~19:00) 休息调养,储藏脏腑的精华 酉时,肾经当令 肾气足,福运长寿来 从肾主水液判断是否肾虚 老人酉时练逍遥步 常推肾经,生命之水长盛 骨关节疼痛,别盲目止痛,想着补补肾 下班前喝杯水,有利于肾脏排毒 肾虚分阴阳,进补要对症 第十二章 戌时:心包经旺(19:00~21:00) 静心养神,与心脏“拉好关系” 戌时,心包经当令 饭后休息半小时再散步,调养胃气 心包经是让人快乐的经络 揉捏心包经,呵护心脏 按摩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 心里不痛快,鼓掌、握拳、振臂 简单动作“作揖”可养心排毒 第十三章 亥时:三焦经旺(21:00~23:00) 准备睡眠,养阴育阳留住青春 亥时,三焦经当令 亥时入睡葆青春 三焦通畅血脉清 元气通达头脑灵 临睡前艾灸加泡脚排寒祛瘀 按阳池穴告别身体冰凉,做个暖女人 祛眼尾纹妙法 亥时性爱可养性 试读章节 子时阴气最盛,是一天之中最黑暗的时候,也是人体气血阴阳交替转换的一个临界点。阳主动,阴主静,此时最需要安静,不要熬夜,要及时上床睡觉。子时睡眠养胆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宁合一顿饭,不合子时眠。”良好的睡眠可以让身体补充能量、恢复精力,有“养阴培元”之效,还能让头脑清醒起来。否则,胆经就会出现问题,表现为口苦、时常叹气、胸肋部作痛以致身体转动困难等。病情严重时,还会表现为面部毫无光泽,全身皮肤干燥,以及足外侧感觉发热等症状。胆的主要功能是储存、排泄胆汁,中医称“胆者,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胆汁味苦,色黄绿,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食物消化,是脾胃运化功能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黄帝内经》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全身的气血取决于胆气生发。子时睡眠好了,对一天至关重要。理论上说,在胆经最旺的子时按摩胆经是最好的进补,但实际上,子时强调要熟睡。因为同名经同气相求,退而求其次,可以在手少阳三焦经经气旺时(就是21:00~23:00),敲打或揉搓手足外侧的少阳经。 子时,阴气渐衰,阳气渐长。从养生治病的角度来讲, “阳萎则病,阳衰则危,阳亡则死”,所以养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养阳。《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人为秋,夜半为冬。”就是说,一天就是一年的浓缩,23:00到凌晨3:00相当于一年中的“冬季”。此时睡觉养阳气,保护了我们体内的阳气,就能祛邪扶正,抵抗寒毒。反之,如果我们不休息,那就相当于在和天地做“拔河游戏”,阳气受损,阴阳不调,则会百病丛生。 有句话不是说嘛,“腾不出时间睡觉,就得抓紧时间吃药”。如果你是因工作太忙,习惯了加夜班工作,那你可以选择早点睡,早点起来再做,这样既能充分养生,又不至于耽误工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你是为了上网、玩游戏、看电视而不早睡,那么你因此伤了身体就更不值了。“阳强则寿,阳衰则天”,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至关重要。睡眠质量好的人可以22:30上床,半小时后也差不多进入了深度睡眠。睡眠质量较差者,就要更早一些上床睡觉,具体时间自己要掌握好,但一定不能养成“赖床”的习惯。睡晚了,阳气就伤了,如果再睡懒觉,那阳气更是升不起来了,实在困的话,你也要按时正常起床(成人7~8小时睡眠为佳),然后在中午的时候睡个午觉,这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黄帝内经》日: “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意思就是说,同样有外来的恐吓,对勇敢的人来说,由于胆气行畅,恐吓引起的身体变化就会很快消失;然而对于胆怯的人来说,由于胆气不通畅,恐吓引起的身体不良变化就会存留在体内,日久了就逐渐形成各种疾病。所以胆气调畅了,就不容易因外界惊恐而生病。 现代医学表明,人体的情绪表现与一定的生理活动相联系,情绪的反应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理过程,惊吓、愤怒、不满、冤屈等不良情绪因素会引起身体生理活动的异常,从而出现躯体疾病。 对于胆气调畅的人,这些不良情绪不会影响到人体的生理过程,或者影响比较小,身体能够自行调节,消除或削弱不良情绪对生理过程的影响。 生病的人更容易胆气不畅 现代医学表明,人在生病的时候,由于疾病的影响,也会产生相应的不良情绪。譬如,许多患胆结石症、胆囊炎等胆病的患者都具有胆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如疼痛、胃肠不舒服、大便不顺畅、消化不良等。由此整日忧心忡忡,有胁肋疼痛就怀疑是得了肝癌,咽部不适就怀疑是得了喉癌、食管癌,头昏就怀疑为脑部长了肿瘤等,这些都是生病的人更容易胆气不畅的临床表现。 调畅胆气的具体方法有:在胆经旺盛的时辰进入睡眠,以保持愉悦心情,舒畅意志;经常敲击胆经的穴位,有针对性地补益胆气,祛除胆腑的痰热、痰湿等。P7-10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