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网金的魅惑(解码互联网金融)/东方管理前沿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谢辉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谢辉编著的《网金的魅惑(解码互联网金融)/东方管理前沿丛书》一部全景式、深度化反映国内互联网金融新贵与传统金融巨头战略、战术的观察力作,一部内容丰富、新锐灵动的中国网金史。

本书全面阐释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意义、衍生的模式、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以及当下互联网金融创新热点剖析。涵盖融资创新、第三方支付创新、理财创新、货币模式创新、互联网巨头020布局创新等多个互联网金融创新热点问题。

内容推荐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正迅猛发展,它不仅搅动了金融业的固有格局,而且倒逼着传统金融机构运营的市场化、利率的市场化。互联网金融也日益成为正规金融的补充,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由谢辉编著的《网金的魅惑(解码互联网金融)/东方管理前沿丛书》聚焦近年发生的互联网金融大事件及网金巨头的战略行动,条分缕析地对互联网金融的诸多内容,包括互联网融资、第三方支付、新型货币、互联网理财等进行了全景式、深度化的研究和阐述。特别是对互联网金融新贵的创新、传统金融巨头的反击等诸多战略、战术的观察细致入微、分析独到,可谓一部内容丰富、新锐灵动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史。

本书不仅对缺乏互联网金融背景的读者是一本快速入门教材,对专业人士获取更多网金史料、把握行业走向,也颇有参考价值。

目录

推荐序一(张健华)

推荐序二(金中夏)

推荐序三(沈炳熙)

前言

第一章创新的融资模式

 一、实现“金融脱媒”的P2P借贷

(一)P2P借贷简介

(二)发展迅速的中国P2P行业

(三)P2P的网络安全风险

1.那些年,被黑过的P2P平台

2.黑客为何钟情于P2P网贷行业?

3.网络安全任重道远

(四)P2P的诈骗风险

1.跑路不断的P2P网贷行业

2.花样翻新:P2P出售股权

3.高大上的谎言:以中欧温顿跑路为例

(五)P2P的经营模式风险

(六)两会热点——P2P的监管

(七)P2P监管的走向

1.央行监管的未雨绸缪

2.“黑名单”监管

3.开发、鼓励的监管走向

(八)P2P平台的第三方平台助力

1.第三方支付企业包揽P2P资金托管业务

2.为什么银行不愿意托管P2P?

3.第三方P2P资金托管的效用之争

(九):P2P的未来

1.不断吸引投资的新兴行业

2.银行与P2P的贷款之争

3.银行的反击

4.抢占先河的招商银行P2P

5.“自金融”时代

 二、看上去很美的众筹

(一)想看“快男”电影版,粉丝先把钱筹出来

1.什么是众筹?

2.众筹的积极意义

3.从Kickst:arter到全球众筹平台的发展

4.我国众筹发展的特点

5.众筹和风险投资的区别

(二)众筹的分类

1.捐助梦想的行为——募捐制众筹

2.团购和预购的联姻——奖励制众筹

3.广泛应用于初创企业或中小企业的股权制众筹

(三)众筹,看上去很美

1.法律风险“步步惊心”

2.投资者保护是难题

3.中国众筹模式成功的要素

4.未来众筹的努力与期待

(四)众筹在中国的特殊价值

1.在中国,为何众筹没能像P2P那样混得风生水起

2.更具现实意义的众筹模式

 三、互联网金融铸就者——大数据

(一)互联网数据转化为个体信用的互联网金融新时代

1.从一对美国夫妇的创业经历说起

2.“各种票”到网购的数字化生活变迁

3.数据为王

4.“云”让大数据得以普及

5.大数据连接下的信用纽带

(二)阿里的大数据金融

1.最近爆红的阿里金融

2.阿里小贷的水文模型

3.值得一提的阿里风险控制金融模式

4.阿里金融的风险分析

5.淘宝大数据的启示

6.从IT到DT

(三)京东的大数据金融

1.大金融战略

2.京东“白条”——嵌入京东业务流程的金融服务

3.强大的京东数据基础

(四)华夏银行的平台金融模式

(五)中信银行的虚拟信用卡

l.被暂缓的中信银行虚拟信用卡

2.虚拟信用卡业务的强大数据支撑

3.中信银行的大数据策略——再造一个网上中信银行

第二章第三方支付市场之战

 一、炮火纷飞的移动支付战场

(一)移动支付的“启蒙”战争——打车大战

1.双向补贴的打车大战

2.腾讯、阿里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3.烧钱逻辑的背后

4.喧嚣过后的反思

(二)微信红包的“珍珠港偷袭”

1.微信红包偷袭“马氏珍珠港”

2.众人“抢”出来的腾讯万亿市值

3.微信红包的社会化营销

4.“抢红包”引爆的微信支付前景

(三)低调征战的拉卡拉

 二、同样硝烟弥漫的线下收单市场

(一)线下支付大佬——中国银联

1.线下支付优势明显的中国银联

2.银联的交易分流狙击

(二)来自VISA和万事达的“国际入侵”

 三、携程“泄密门”拷问信息安全

(一)成为“众矢之的”的携程网

(二)携程的擦边球

(三)任重道远的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保护

(四)勿以安全为名扼杀创新

 四、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之争:创新中的各方博弈

(一)预授权套现事件

1.POS机预授权漏洞

2.银联、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的风险责任之争

(二)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和手机支付监管

1.央行发函-1停中信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业务

2.央行对第三方支付转账、消费金额设限

3.央行“亮剑”意在何为

 五、巨头们的020生态闭环之争

(一)什么是020?

1.这是一个前浪纷纷被拍在沙滩上的时代——跨界打劫

2.未来消费生活构想——趋势

3.020的“三赢”效果

4.020闭环离不开大数据

(二)腾讯的020生态闭环之争

1.创新铸就腾讯

2.洞察力+坚持+不断创新===今天的微信

3.微信支付浮出水面

4.阿里巴巴电商领域的劲敌

5.微信支付接口的全面开放

6.大众点评+腾讯地图——腾讯关于020的深远布局

7.现代的质子政治——投资京东

8.腾讯的国际化布局

9.结尾:马化腾的忧患意识

(三)阿里2013年的大领风骚

1.相对完整的SoLoMoCo图景

2.菜鸟网络——一掷千金做物流打造中国商业基础设施

3.控股中信21世纪——获得线上医药直销牌照的敲门砖

4.阿里赴美上市

5.收购金融数据服务垄断企业恒生集团:获取大数据资源

6.阿里的020战略

7.互联网金融巨头的未来发展隐忧

(四)腾讯阿里互联网金融争战博弈剖析

(五)京东020:关键的“最后一公里”

1.京东和阿里是两大电商对头

2.京东腾讯联手

3.京东抢在阿里前上市:资金发力物流

4.最后一公里:服务是关键

5.重资产的物流系统考验京东

(六)“狼性”百度的互联网金融争夺

1.悄然布局移动互联网

2.精细的并购战略

3.“中间页”的投资逻辑

4.绝杀移动支付“高地”

5.百度糯米发力020市场

(七)雷军系的互联网金融争夺

1.雷军和董明珠的十亿元赌局

2.小米的互联网思维商业模式

3.并购策略:安卓体系内的苹果梦

4.小米的移动支付争夺

5.北京银行与小米科技合作

6.强大的小米互联网社交媒体

(八)BAT的020:重新连接世界

1.互联网商业的实质就是“连接”

2.连接目的:使需求得到快速的精准匹配

3.连接方式:该由谁来发起

4.连接的未来:连接世界

 六、第三方支付展望

(一)第三方支付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石

1.第三方支付的优势

2.第三方支付延伸互联网金融产业链条

3.第三方支付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4.第三方支付是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主链条

(二)创新移动金融的无限可能

第三章货币创新——新型货币之战

 一、互联网货币家族红人:比特币

(一)比特币的产生与获得

1.比特币的产生

2.比特币的两种获得方式

3.两个百万美元披萨成就比特币交易历史.

(二)总量固定,号称“数字黄金”的比特币

(三)比特币的价格及决定因素

1.比特币价格“投机暴发户式”的发展史

2.受多方掣肘的比特币价格

(四)火爆的比特币基金

1.基金早已吃了第一只螃蟹

2.大量资金陆续入场

3.投资风险不可忽视

 二、从金融视角看比特币

(一)备受冷遇的比特币

1.大多数央行对比特币态度冷漠

2.学界和商界也不乏反对比特币的声音

(二)不容忽视的货币缺陷

1.成为洗钱等非法活动的工具

2.比特币的存储和交易平台安全性堪忧

3.比特币交易的诈骗风险

(三)被监管当局密切关注的比特币

(四)比特币和传统货币的迥异

(五)比特币的小伙伴们

 三、让人眼花缭乱的互联网货币

(一)并不陌生的互联网货币

1.五花八门的互联网货币

2.互联网货币的产业链解析

3.互联网货币面临各种犯罪问题

4.互联网货币是个不断完善的体系

(二)加快现代金融回归的互联网货币

第四章互联网金融理财之战

 一、“宝宝们”的诸侯争霸

(一)余额宝联手天弘基金掀起互联网金融风暴

(二)纷纷跟进的“各种宝”

(三)“各种宝”的收益率为什么那么高?

(四)百度、网易等互联网公司的迅速发力

(五)年终奖理财大战,互联网金融完胜银行

(六)“全余”大战:开启“一对多”时代

 二、“宝宝们”的风险

(一)手机丢了怎么办?

(二)余额宝的“暂无收益”拷问互联网金融安全

(三)美国经验

1.美国货币基金的来龙去脉

2.美国版余额宝

3.启示

(四)“宝宝们”的监管之争

1.余额宝的取缔风波

2.“余额宝风波”引发的监管争议

3.协议存款之辩

4.货币基金投资标的扩大是一个选择

(五)倒逼金融改革加速

 三、传统金融业进入网络销售时代

(一)银行业的收复失地战

1.被动了“活期奶酪”的银行

2.银行的反击——银行版余额宝纷纷出炉

(二)券商们的佣金战

1.国金证券联手腾讯推出“佣金宝”

2.中山证券联手腾讯推“零佣通”与“小贷通”

3.佣金宝的巨大影响

(三)保险业的互联网创新

1.众安在线——一“三马”联手卖保险

2.中秋看不到月亮就可获赔——淘宝和安联保险的“赏月险”

3.平安保险和百合网的“脱光险”

4.保险进入网销时代

(四)信托业联姻“娱乐宝”

1.阿里对接国华人寿信托推出“娱乐宝”

2.“娱乐宝”的争议

(五)遭受深入骨髓冲击的基金业

1.公募基金过往游戏模式遭挑战

2.基金公司互联网平台争夺的白热化

 3.公募基金被颠覆的三个传统观念

4.将分化的公募基金领域

5.天弘基金——盈利的春天即将到来

6.招商基金微钱庄——开启移动社交理财新时代

 四、超级账户之战

(一)得账户者得金融

(二)券商行业首支超级账户——君弘一户通

(三)中国平安的互联网突围战

1.“壹钱包”掘金社交金融

2.“1333”战略

 3.“临用钱”发力移动金融

4.布局第三方支付

5.平安的020模式

6.对微信、支付宝、壹钱包的分析

(四)账户之争将持续

 五、互联网金融门户

(一)传统金融行业冲击风暴——互联网金融门户

(二)门户网站在行动

(三)互联网理财2.0

(四)金融产品网销重要性凸显

 六、互联网金融新模式:直销银行

(一)金融与互联网竞合共舞

1.民生阿里联姻

2.北京银行领跑直销银行

(二)从互联网金融模式看直销银行发展

1.直销银行的发展

2.直销银行的模式

3.直销银行的关键

(三)对于中国发展直销银行的分析

(四)直销银行与利率市场化

 七、渠道创新

(一)多样化的银行网点

1.银行+咖啡厅

2.银行020:争夺渠道

3.国外银行网点渠道创新业态

4.跨界者:传统银行的挑战者

(二)民营银行引领差异化竞争格局

1.阿里、腾讯进军民营银行

2.阿里和腾讯办不同模式的银行

3.银行业进入“差异化”竞争时代

 八、互联网理财引领竞争新格局

(一)去银行化的渠道

(二)互联网理财的影响

(三)互联网理财兴盛的启示

1.互联网理财与传统银行将在竞争中拥抱

2.渠道依然为“王”

3.积极拥抱“长尾”

4.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与决心

5.紧抓银行核心竞争力

 九、充满活力的互联网金融理财

后记

试读章节

1.全线上无担保模式。拍拍贷是此类模式的代表,从诞生起一直坚持做平台模式,算是最纯粹的P2P模式,这种模式下,平台不参与担保,纯粹进行信息匹配,帮助资金借贷双方更好地进行资金匹配。这种模式其实本质是直接融资的概念,是金融脱媒的一种表现形式。改变了资金原先都通过银行等中介媒体汇集再给予资金需求方的模式,应该算是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但是现实中要达到纯粹脱媒估计还要经历很长的时间,而且更为关键的是,类似拍拍贷这种坚持做平台模式的P2P,大概全国仅此一家,在大量带担保的P2P的围剿下,生存难度日益加大。

2.有担保模式。这是目前P2P的主流模式,平台不吸储,不放贷,只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由合作的小贷公司和担保机构提供双重担保。典型代表例如人人贷。此类平台的交易模式多为“一对多”,即一笔借款需求由多个投资人投资。此种模式的优势是可以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由中安信业、证大速贷、金融联等国内大型担保机构联合担保,如果遇到坏账,担保机构会在拖延还款的第二日把本金和利息及时打到投资人账户。这其中,人人贷也推出了债权转卖交易,如果投资人急需用钱,可以通过转卖债权,从而随时把自己账户中的资金取走。人人贷因为其安全方便迅速获得用户喜爱。

一个本金担保和不担保,看上去一个微小的差异,最终形成的差异却是截然不同的,交易性质发生了本质改变,本金担保的P2P模式实质已属于间接融资的概念。

其运作模式由平台成了一个担保机构,而大量的投资人本来基于自身能力和借款人的公开信息的借款行为,就成了更多依赖于对P2P机构的信赖基础上的一个借款行为,而P2P机构负责寻找客户,筛选客户,提供担保,然后匹配资金,这一系列的行为使得P2P在这个层面上成了所有的风险聚集点,不但成了交易的信息中介,资金中介,也更成了风险中介。

这三大中介本质已经是典型的金融机构所履行的业务职责了,P2P这个时候异化成了一个金融机构。而且还是异常强大的一个金融机构,当前大量的P2P注册资本都非常小,一家注册资本100万元的P2P,最终能够形成几亿元的业务规模,与此同时,一家注册资本一个亿的小贷公司,却只能操作上限1.5亿元的业务,两者强烈的反差所表现的是,P2P很多时候其实是在进行监管套利的行为。

互联网金融其实是希望能够依赖互联网进行金融脱媒,利用互联网的技术,能够让大量金融机构的职能不断地分化甚至消失,这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意义。但是显然这种P21=’的模式它本身又承担了金融中介的职责和功能,从这个逻辑上来看,这样的P2P跟传统的金融机构其实本质是一样的。无非只是叫法有所区分而已。所以,带了本金担保的P2P的本质就是没有牌照的金融机构。

3.宜信模式。宜信公司①的借款需求和投资都是打散组合的,甚至由宜信负责人唐宁自己作为最大债权人将资金出借给借款人,然后获取债权对其分割,通过债权转让形式将债权转移给其他投资人,获得借贷资金。宜信也因其特殊的借贷模式,制定了“双向散打”风险控制,通过个人发放贷款的形式,获得一年期的债权,宜信将这笔债权进行金额及期限的同时拆分,这样一来,宜信利用资金和期限的交错配比,不断吸引资金,一边发放贷款获取债权,一边不断将金额与期限错配,不断进行拆分转让,宜信模式的特点是可复制性强、发展快。其构架体系可以看作是左边对接资产,右边对接债权,宜信的平衡系数是对外放贷金额必须大于或等于转让债权,如果放贷金额实际小于转让债权,等于转让不存在的债权。

“有中国特色的线下模式”是宜信的最大特点。由于最正宗的P2P无抵押、无担保,是纯粹的个人信用贷款,在缺乏信用体系的国内并不适用,所以宜信采用线下模式发展。宜信将自己的P2P理财模式总结为“固定收益类理财解决方案”。其网站宣称,宜信宝系列预期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

P2-P3

序言

互联网金融从本质上说是利用网络技术搭建于传统金融模式,降低了成本,极大地扩展了金融市场,它不仅对互联网经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客观上还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对现有的金融模式和格局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冲击。

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所涉及的业务模式多种多样,并且涉及到互联网和金融两个行业,要充分了解互联网金融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网金的魅惑:解码互联网金融》正是帮助众多读者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本好书。作者将大量资料进行了逻辑梳理,最终将互联网金融分为四大部分进行介绍,分为“创新的融资模式”、“第三方支付市场之战”、“新型货币之战”和“互联网金融理财之战”。

本书行文流畅,论述详实,向读者全面、细致地介绍了互联网金融各种新型的业务模式,是了解该领域很值得一读的书。希望本书的出版能普及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知识,推动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后记

近一两年来,“互联网金融”这一名词迅速走入大众视野,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涉及互联网金融各个领域的相关报道也层出不穷。这对于一个新兴领域来说是有些受宠若惊的。

从互联网金融的名称来看,其属于互联网与金融的交叉领域,而不论是互联网领域还是金融领域,均是非常吸引眼球的:互联网行业仅用最近十余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孕育数家顶尖企业的行业,其造富能力大大超过传统行业;而金融业正在面临利率市场化、向民营资本大力开放、逐渐放宽牌照限制等历史性的机遇,在中国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同时,这两个行业精英云集,对各种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反应是非常迅速的,这就好像氢气遇上氧气,一旦有火花,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其借助的载体是互联网,而不是传统营业网点,这就导致了许多颠覆性的结果。例如:余额宝的出现使得小额资金有了获得原来大额资金才能获得的活期收益,众筹使得新的idea有了新的筹资方式,第三方支付不但大大丰富了生活中的各种支付场景,而且使得线上和线下连接到了一起,形成020闭环……

颠覆性的创新,对于传统经营方式的替代是跨界的,换句话说是防不胜防的,好似中国移动短信业务的最大对手不是联通短信,而是微信一样,传统基金公司的最大对手不是其他基金公司,而是全新的基金销售模式;传统银行存款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其他银行,而是“各种宝”;传统现金支付的竞争对手不是银联POS机和信用卡,而是拉卡拉、二维码、NFC等各种新奇的移动支付方式……所以,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传统的霸主随时可能被不知何处出现的一个新鲜“小玩意”不知不觉中抢走一块市场。这使得企业家们不断地关注市场最新发展动态,消费者也对各种新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互联网金融领域新书如雨后春笋,本书的风格和已有的书籍有所不同,它既满足了专业互联网金融人士对互联网金融知识的了解要求,也能让其他非金融人士、非互联网人士在轻松活泼的叙述风格中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大致情况和典型事件,本书引用了不少资料,在文中有所标注,以便有进一步好奇心的读者做进一步拓展阅读。或者说,这并不是一本专业性很强、晦涩难懂的书,适合所有对互联网金融有好奇心,但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读者阅读。毕竟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兴行业的许多问题并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希望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普及互联网金融的常识,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

感谢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所有开拓者们,是你们的亲身实践造就了这本书的内容。感谢本书所引用的所有资料的作者,是你们使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同时,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来自东方出版中心相关领导、编辑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感谢!

最后,谨向帮助、支持和鼓励我完成本书写作的家人和所有朋友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书评(媒体评论)

互联网金融是伴随互联网时代的趋势性产物,《网金的魅惑:解码互联网金融》一书用既专业又通俗的语言为社会大众认知互联网金融进行了解读;为关注互联网金融的读者奉献了一道快餐,是一本互联网金融知识入门的速成教材。

——李季,经济战略研究学者

互联网金融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迅速兴起,其业务类型十分多样化,成为了金融创新的典型。本书对于这样一个行业的兴起过程娓娓道来,对代表性事件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普及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基本知识,也可以为专业人士提供借鉴。

——马骏,中国人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本书通过对于热点事件进行有条理的分析,使用大众化的语言普及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基本知识,作者通过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来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是值得鼓励的一次尝试。本书适合作为金融机构、院校进行互联网金融教学的教材用书,也适合每一个想了解该领域知识的人士阅读。

——张健华,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局长

《网金的魅惑:解码互联网金融》行文流畅,论述详实,向读者全面、细致的介绍了互联网金融各种新型的业务模式,是了解该领域很值得一读的书。希望本书的出版能普及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知识,推动该行业的发展。

——金中夏,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

本书以大量文献资料为基础,进行条分缕析,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中打开思考的空间,既适合专业人士参考,也适合所有对互联网金融有好奇心,但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读者阅读。

——沈炳熙,中国农业银行董事

余额宝在诞生不到一年时间投资者人数就接近1亿,超过了股市发展20余年所积累的投资者数量,这就是互联网金的魅力!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的金融模式是如何在中国市场生根发芽?未来将走向何方?读者将能够从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得到你所需要的答案。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互联网金融力作。

——尹中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

本书以精炼、通俗、生动活泼的语言,将互联网金融这一新生事物,深入浅出地加以解读和剖析,是一本很好的互联网金融教材。

——杨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