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你的勇气
西点军校喜欢勇敢的人,也崇尚勇敢精神。西点学员们明白:战胜逆境靠的就是勇敢,只有勇敢才能在这个时候杀出一条血路,只有勇敢精神才能让平凡的人取得不平凡惊人的成绩。战争是“勇敢者的游戏”,想要在这里取得胜利就不能存有畏瞑之心,要勇敢地面对。
世界上有很多成就都归因于男人和女人的勇气。这种勇气并非是指匹夫之勇,这种匹夫之勇和劲粗性猛的喇叭狗的“勇气”差不多,然而,喇叭狗并不是狗类中最聪明的狗。
勇气本身表现在默默地努力和辛勤地耕耘之中。勇气表现在为了真理和义务,敢于忍受和承担一切痛苦。这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的勇气,远非那种“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匹夫之勇可比,也绝非那种杀人越货的“勇气”可与之相比。
只有道德勇气才能造就人们崇高的英雄气概。这种道德勇气是一种探求和坚持真理的勇气,是一种坚持正义的勇气,也是一种诚实无欺的勇气,更是一种抑制冲动的勇气,还是一种恪尽职守的勇气。
西点军校把勇气的培养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很显然明白勇敢的重要性。当然西点军校训练学员的勇敢,并不是那种不计后果的莽夫式的勇敢,而是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勇者。
许多青少年都热爱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主人公桑提亚哥独自出海第85天,才钓到一条大鱼,并与它较量了3天。虽然鲨鱼最终吃掉了一大半的肉,但书中那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他永远不会被打败”却刻骨铭心,令人难忘。
的确,一个永不丧失勇气的人是永远不会被打败的。就像大诗人弥尔顿说的:
即使土地丧失了,那有什么关系。
即使所有的东西都丧失了,
但不可被征服的志愿和勇气是永远不会屈服的。
一个勇者,有能压倒一切的信念,相信自己可以面对一切紧急状况,处理一切障碍,并能控制任何局面,敢于穿越重重险阻,历经磨难走向成功。
“我曾经是个战斗者——进行了很多的战斗——成为最好的一个和最后的一个!”勃朗宁说。值得一读的人类历史更是充满了有关勇气、磨难、胆量、坚定和那些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能克服的困难的故事。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杰出者都曾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着一些在常人看来不能成就的事情。这就是他们会成为真正的杰出者的原因。
曾担任过西点军校校长的麦克阿瑟将军说过:“我们需要的是战场上的狮子,要知道由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能够打败由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麦克阿瑟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冷静而勇敢的人,就算是在敌人的炮火中,也毫不退缩。
一次战斗中麦克阿瑟的司令部设在隧道里,但他却仍然住在地面上,而住在上面就意味着可能遭到空袭。每次空袭警报一拉响,他的妻子便带着儿子奔向一英里远的隧道,而麦克阿瑟却不会这样,他不是稳坐在家中,就是跑到外面想看个究竟。
有一次,他正在家中办公,日军的战斗机群又来空袭,子弹穿过窗户打在麦克阿瑟身后的墙上。他的副官惊慌地冲进来,发现他仍坐在那里工作,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看到副官进来,他平静地问道:“慌慌张张的,有什么事?”
副官惊魂未定地说:“将军,我以为你不幸遇难了。上帝保佑啊!”
他回答道:“还没有那么快,谢谢你来告诉我空袭了。”
在另一次日军的空袭中,麦克阿瑟反而从隧道里跑了出来,站在大地上数着飞机的数量,观察飞机在空中的编队。值班战士怕飞机打到麦克阿瑟,就把自己的头盔摘下给他戴上,这时正好有一块弹片打在值班战士的手上。
麦克阿瑟的上司知道这件事后,立刻写了封信给他,提醒他不要冒险,要对国家和军队负责,因为如果带兵的统帅遭到不测,那将是整个国家的损失。但麦克阿瑟将军却把自己的这种举动看作是一种职责,他认为在这样的时候让士兵们看到自己和他们在一起是会振奋人心的。P3-5
■像西点人一样勇敢
在西点军校里的学员,有很多人都是从战胜逆境而成为强者的,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求名利。不论身份地位高低,西点的每一个学员都是战胜逆境的强者,都在努力地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西点的勇敢精神。
西点不仅是一个培训一流军官的地方,而且是一所把一流的大学生培养成“未来的全方位领导人”的高等学府。西点被认为是培养领袖的摇蓝,不仅培养了众多的美国军事人才,还为美国培养和造就了众多的政治家、企业家、教育家和科学家。从西点走出来的人,都是充满了智慧的。
1918年9月,巴顿指挥美军的坦克兵参加圣米歇尔战役。9月26日凌晨2时30分起,战役打响了;经过3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美军在浓雾的掩护下发起了冲击。浓雾虽然有利于坦克的隐蔽,但也挡住了巴顿的视线。于是,他带领5名军官和12名机械师向着炮弹爆炸的方向走去。巴顿在向切平去的路上,遭到敌人炮火和机枪火力的封锁,他们趴在铁路边的沟渠里隐蔽。惊惶失措的步兵匆忙向后退,巴顿阻止了他们,集合了大约100个人。
敌人的炮火稍一减弱,巴顿马上指挥大家以散兵线沿山丘北面的斜坡往上冲。斜坡底下,坦克被两个大壕沟挡住了去路,必须填平壕沟,才能使坦克顺利地通过。但敌人不断地向这里射击,士兵们不得不经常隐蔽起来,所以工作进度非常慢。
看到这种情况,巴顿立即解下皮带,拿起铁锨和锄头,亲自动手干了起来。敌人仍然不断地向这边开火,突然一发子弹击中他身边一个士兵的头部,但他不为所动,继续挖土。大伙被巴顿的勇气所鼓舞,齐心协力,很快就将壕沟填平了。5辆坦克越过了壕沟,冲向山顶。
坦克从山顶上消失后,巴顿挥动着指挥棒,口中高声叫道:“我们赶上去吧,谁跟我一起上?”分散在斜坡上的士兵全都站起来,跟随他往上冲。他们刚冲到山顶,一阵机枪子弹就像雨点般猛射过来。大伙立即都趴到地上,几个人当场毙命。当时的情景真让人有些不寒而栗,大多数人都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望着倒在身边的尸体,巴顿大喊:“该是另一个巴顿献身的时候了!”便带头向前冲去。
只有6个人跟着他一起往前冲,但很快,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巴顿身边只剩下传令兵安吉洛。安吉洛对巴顿说:“就剩我们孤单单两个人了。”巴顿回答说:“无论如何也要前进!”他又向前跑去,但没走几步,一颗子弹击中他的左大腿,从他的直肠穿了出来,他摔倒在地,血流不止。
鉴于巴顿的杰出表现,他获得了“优异服务十字勋章”,以表彰他在战场上的勇敢表现和突出战绩。嘉奖令上写道:“1918年9月26日,在法国切平附近,他在指挥部队向埃尔山谷前进中,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责任感。尔后,他将一支瓦解了的步兵集合起来,率领他们跟在坦克后面,冒着机枪和大炮的密集火力前进,直到负伤。在他不能继续前进时,仍然坚持指挥部队作战,直到将一切指挥事宜移交完毕。”
在西点的军事教育宗旨中,明确提议要培养学员“理性的勇敢”。
勇敢的人处处有路可走。西点军校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把勇气的培养放在了关键的位置。当然,西点培养的绝不是不计后果的莽夫,而是无所畏惧、沉着冷静的勇者。
“理性的勇敢”不是那种不考虑环境因素、草率冲动的“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勇敢,不是那种看不惯就出手相搏的勇敢,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血气方刚,更不是三分钟热度的冲动。“理性的勇敢”更多地表现为控制情绪、冷静分析和临危不惧。
本书结合军点军人的真实案例做了全面的分析,相信大家看了,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在西点的军事教育宗旨中,明确提议要培养学员“理性的勇敢”。
勇敢的人处处有路可走。西点军校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把勇气的培养放在了关键的位置。当然,西点培养的绝不是不计后果的莽夫,而是无所畏惧、沉着冷静的勇者。
“理性的勇敢”不是那种不考虑环境因素、草率冲动的“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勇敢,不是那种看不惯就出手相搏的勇敢,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血气方刚,更不是三分钟热度的冲动。“理性的勇敢”更多地表现为控制情绪、冷静分析和临危不惧。
沛霖·泓露编著的《勇敢理性的勇敢更胜一筹》结合军点军人的真实案例做了全面的分析,相信大家看了,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在西点军校里的学员,有很多人都是从战胜逆境而成为强者的,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求名利。不论身份地位高低,西点的每一个学员都是战胜逆境的强者,都在努力地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西点的勇敢精神。
西点不仅是一个培训一流军官的地方,而且是一所把一流的大学生培养成“未来的全方位领导人”的高等学府。西点被认为是培养领袖的摇蓝,不仅培养了众多的美国军事人才,还为美国培养和造就了众多的政治家、企业家、教育家和科学家。从西点走出来的人,都是充满了智慧的。沛霖·泓露编著的《勇敢理性的勇敢更胜一筹》是一本全球推崇的励志经典,卓越人士的成功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