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盖达尔·阿利耶夫(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俄罗斯)维克多·安德里扬诺夫//(阿塞拜疆)侯赛因巴拉·米拉腊莫夫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盖达尔·阿利耶夫(精)》编著者)维克多·安德里扬诺夫、(阿塞拜疆)侯赛因巴拉·米拉腊莫夫。

盖·阿利耶夫先生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在就任阿塞拜疆总统后不久就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为推动中阿关系持续健康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历史贡献。我作为当时外交部主管官员,曾有幸“零距离”接触这位卓越的领袖人物。他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对国家发展的思路清晰,对国际形势的见解精辟,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本书从盖·阿利耶夫先生的政治生涯、感情世界、家庭生活等多个角度全方位描写了这位伟人波澜壮阔的一生,也为读者打开了阿塞拜疆人民生生不息建设美好家园的画卷。

内容推荐

《盖达尔·阿利耶夫(精)》编著者)维克多·安德里扬诺夫、(阿塞拜疆)侯赛因巴拉·米拉腊莫夫。

《盖达尔·阿利耶夫(精)》为翻译类图书。2005年,莫斯科的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出版了关于阿塞拜疆原总统盖达尔·阿利耶夫的传记,作为“伟人一生”系列之一。该书展现了阿利耶夫作为政治家的一生,包括他在苏联时期担任国家高级领导人时期和苏联解体后他任阿塞拜疆总统时期。书中历时性地描写了阿利耶夫的一生,展现了他传奇而伟大的一生,同时描绘了阿塞拜疆的发展和成就。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我出生在纳希切万     

 1923年5月10日,纳希切万      

 历史上的这一天            

 在父母操持的大家庭里       

第二章 这里也是前线      

 1941年6月22日,纳希切万      

 驻南阿塞拜疆的苏联使团       

 曾经对此讳莫如深            

第三章 盖达尔与扎丽法        

第四章 “这是我从年轻时代就选定的职业”

 1980年12月21日,巴库      

 1997年7月15日,巴库       

 我们究竟生活在什么国家      

第五章 领导共和国         

 1969年7月14日,巴库       

 “请告诉我,他为人正派吗?”     

 尽职尽责的感情          

 要让正义占上风          

 1982年12月2日,巴库 

第六章 “盖达尔,全苏联需要你!”  

 总书记的最后访问         

 1982年11月22日,莫斯科     

 部长会议:寻常的工作日      

 别人的孩子            

 “巴姆”留在他心中        

 黯淡星辰的光芒        

 1985年4月22日,莫斯科     

 1986年8月31日,新罗西斯克  

 他懂得珍惜美好的事物       

 您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在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第七章 “我不是铁,不是石,我是人 ”

 1987年10月19日,莫斯科    

 忌妒引出的故事         

 大清洗             

 卡拉巴赫            

 1988年6月28日,莫斯科    

 巴库日记            

 “我曾经要求跟戈尔巴乔夫面谈” 

 1990年1月21日,莫斯科    

 《真理报》开枪射杀       

 莫斯科的围困          

第八章 和人民在一起       

 1990年7月22日,纳希切万   

 复本还原            

 1991年7月19日,莫斯科    

 叛乱              

 围困中的纳希切万             

第九章 一九九三年

 1993年5 6月,纳希切万一巴厍      

 侯赛因诺夫上校的坦克           

 埃利奇别伊总统逃离            

 盖达尔 阿利耶夫接受总统权力       

 阿塞拜疆选择了阿利耶夫         

 1994年9月30日,纽约         

 “我依靠人民”             

第十章 世界政治中的阿塞拜疆石油     

 如果石油是女王            

 1971年4月21日,巴库         

 1994年9月20日,巴库         

 “戈尔顾德爷爷”,一路顺风!        

 关于“世纪合同”            

 1997年7月3日,莫斯科        

 毅力能有回天之力          

 1977年8月1日,华盛顿         

 三个海洋的传说和故事    

第十一章 太阳从海的那边升起       

 2001年7月14—15日,巴库       

 他对阿塞拜疆的遗嘱是与俄罗斯友好    

 1999年9月21日,巴库         

 永远是你的儿子             

 2001年1月9日,巴库          

 “巴库所有的街道我都非常熟悉”

第十二章 总统的一年        

 让我们翻翻日历          

 2002年1月24日,莫斯科     

 2002年2月1日,纽约       

 春分节,春天的节日        

 2002年3月3日,巴库       

 久里纳尔,和平的使者       

 历史的教训            

 2002年6月25日,伊斯坦布尔   

 2002年7月9日,彼得堡      

 阿洪多夫将军的生日        

 2002年9月23日,莫斯科     

 手拿国旗的小女孩         

 2002年11月24日,巴库      

 “所有的阿塞拜疆儿童都在我们身边”

第十三章 在世界的眼里      

后记              

附录:盖 阿 阿利耶夫生平    

参考书目             

阿塞拜疆地图           

致谢

试读章节

2003年适逢这位老教师百年诞辰,盖达尔·阿利耶夫总统为这位全国年龄最高的教师利亚季福一穆阿利姆发去热情洋溢的贺信,并给他颁发独立勋章。

利亚季福·侯赛因扎德回忆说:

那时候盖达尔才13岁,而师范技术中专学校当时

只招收14岁以上的学生。是父亲领着盖达尔来的。

父亲说,这孩子的理想就是要当一名教师。我那时候

担任教研室主任,对盖达尔说:“那好吧,我们就来谈一

谈吧。”

盖达尔充满信心地回答了教研室主任的所有问题。于是教研室主任就领着他去见校长卡兹姆·塔雷勃磊,并说:“这小伙子对阿塞拜疆的文学、历史了如指掌,爱好读书,善于学习语言,我认为他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校长建议再进行数学面试。数学老师托菲克·别克塔什毕业于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离开纳希切万后他在巴库大学教授理论力学),他对盖达尔的考试结果也非常满意。

利亚季福·侯赛因扎德接着说:

盖达尔从入学开始就是我们学校的优秀生。就连

那些趾高气扬的高年级同学对他也十分尊重,当面或

背地里管他叫“将军”,似乎早已未卜先知猜到他日后

的军衔了。

这座师范技术中专学校的许多毕业生们回忆,学校的办公室、实验室、军事体育设施和电影放映设备都很不错。课余时间学生们都去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跳远跳高、跑步、单杠、排球、室内打靶。同学们都以获得“伏罗希洛夫神枪手”奖章为荣。那时候盖达尔·阿利耶夫获得了平生的第一次奖励。他既参加体育锻炼,又从事军事项目,还在沙米尔·卡齐耶夫的美术组里画画。这些初出茅庐的画家的作品经常在市里参加画展。军事是他们绘画的一个重要题材。多乌拉特·马麦多夫回忆说:“我们大家当时都准备好保卫苏联。在我们的画作里,带红五星的飞机展翅翱翔,苏联的坦克迅猛挺进。”

生活在遥远的边疆地区,与伟大祖国休戚与共。在纳希切万共和国的朱利法市,兴建起矿业冶金联合公司。学生们认为这个公司对苏维埃国家十分重要,就如同第聂伯河水力发电站、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和乌拉尔重型机械厂一样。阿塞拜疆共和国的棉农和巴库石油工人取得的成就,使他们感到无比自豪。他们望眼欲穿地期盼着纳希切万早日通电,因为这里还没有安电灯,全城一共只有十部电话。

在台尔曼俱乐部,阵阵热烈的掌声献给阿塞拜疆共和国未来的演员易布拉欣·哈姆扎耶夫和扎罗什·哈姆扎耶夫。流动电影放映队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他们得以从银幕上看到巴库、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遥远得无法想象的阿穆尔河畔的共青城…一常常有边防军战士来师范技术中专学校,他们当中有俄罗斯人、阿塞拜疆人、乌克兰人、亚美尼亚人……年轻人羡慕他们,成群结队地把战士们送到哨所。正是从那时起盖达尔对边防战士产生了特殊的敬意,一生不变。苏联国境线就在跟前,对他们来说简直是触手可及。

阿拉克斯河上的一座座桥梁,在那个时候不是为了连接、而是为了隔离两岸而修建的。然而,多年之后两岸的人们开始反思这个问题。周围的世界应当改变,更确切地说,人应当改变周围的世界。

光阴荏苒,几十年转瞬即逝,时代也在更迭变化,盖达尔·阿利耶夫对充满激情的革新者说道:“不要为了某个人、某件事将过去一笔勾销,因为过去的岁月是好是坏都已成为历史了,任何人都无权抹杀历史。”这是他对政敌的回答,也是一位生活智者的箴言。他与他的同代人无愧于自己的青春,不管在学生时代、共青团员时代,还是在战争年代……

P10-P11

序言

亲爱的读者,

作为阿塞拜疆驻华大使,对于我来说,向广大中国读者提供关于我国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的梦想成真,因为你们开始读这样一本书。它是一本纪念阿塞拜疆总领袖盖达尔·阿利耶夫的书籍,阿利耶夫总统一生中有35年在各种不同的时期领导了阿塞拜疆,并为保留阿塞拜疆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苏联解体后,为恢复阿塞拜疆的独立更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读这本书,你会了解阿塞拜疆近代发生的很多事件,同时可以了解盖达尔·阿利耶夫总统的一生,还可以了解我国人民的性格特征和他们在近半个世纪内所遇到的困难。

借此机会,我想感谢中国政府、中国外交部以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总之,感谢所有为这本书的创作和出版做出贡献的人们。

后记

没有光线就没有生命。

盖达尔·阿利耶夫诞生于阳光普照的阿塞拜疆,在心中就投下了太阳的光影。他要把这光还给每一个人,还给他亲爱的土地。命运给了他80岁,但阿利耶夫之星将照耀阿塞拜疆几十年、几百年。

大自然慷慨地馈赠予你,

那样健康的身体。

如果没有遭受那么多苦难,

如果没有留下那么多伤痕,

你至少能活一百年。

这是诗人西雅乌什·马梅扎德写的一首纪念总统的诗。的确,盖达尔·阿利耶夫的道路并不总是撒满了玫瑰花,更多的是荆棘。他遇到过种种考验,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出生人死一这些考验不仅是对他自己,而且也是对阿塞拜疆。

他挺住了。他经受住了。他战胜了疼痛。

你拯救阿塞拜疆的生命和荣誉,

不低下高贵的头。

你以科里奥兰战士的尊严

蔑视那流言的喧嚣。

连他的对手也都认可他的政治经验、坚强意志和智慧。他是在祖国被敌人宰割、内部纷争不断的1993年临危受命。在民间诗人阿巴斯之后,图法尔甘雷和道:“人心齐,山能移。”

2003年12月12日至13日的夜里,他的人民成了遗孤。13日一早,巴库和阿塞拜疆的其他城市、村镇到处都是由黑纱和康乃馨编织成的黑红两色的悲哀的场面。国旗、公共汽车挂上了黑飘带,地铁的入口处也贴上了黑飘带。人们向总统宫走啊,走啊。在那里,半夜以后,在一面安有屏幕的墙上,电视主持人中断了节目,宣布盖达尔·阿利耶夫逝世,第一批红色的康乃馨和点燃的蜡烛就摆出来了。盖达尔·阿利耶夫非常喜欢这些花。人们就把它们送到了总统宫。

……不久前,他还能非常轻松地登上这些台阶,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天他都不显老。在巴库,人们喜欢讲总统如何拒绝了一位新部长的任命:“精明的小伙子,你怎么这么胖呢?你还是先把身体调整一下吧!”这位部长候选人调整了自己的身体,甩掉了多余的体重,总统也践守了自己的诺言。就这样,政府里又出现了一个经受过阿利耶夫的“洗礼”的人。

哀乐在天空回旋,电视屏幕上是共和国党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国家总统阿利耶夫的生活镜头。

我们要争取到21世纪把独立的阿塞拜疆国家建设得更强大、更独立。我们要为后代建设更加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有效利用阿塞拜疆的条件发展经济,努力提高阿塞拜疆人民的福祉……阿塞拜疆将成为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将在欧亚交界处展示自己的历史成就。

亲爱的同胞们!你们可以相信,我意识到自己的困难和责任,也请你们相信,我无限珍视你们对我的信任。我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对待这种信任。我向你们保证,我会用全部身心去努力,绝不辜负这种信任,并在今后的年代里实现阿塞拜疆的迅猛发展。人流络绎不绝。这是全民的送葬队伍。瞧,这位白发苍苍的妇女走得是多么艰难。她在家里坐不住,一定要出来和大家一起分担痛苦。年轻的母亲带着吃奶的婴儿和一支康乃馨,把花(唯一的一朵)像抱孩子一样紧紧地抱在怀里。老战士挺直地同他肩并肩,就像他的儿子一样……盖达尔从不欺骗阿塞拜疆人民,现在他们来和自己的领头人盖达尔告别。

我们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我们曾不止一次地声明,我们独立的国家体制将永存。也就是说,今后将不会生活在别国家的庇护下……这种独立应该不仅在道义和政治方面,而且应该在物质方面,要保障人们生活的改善。

苏联解体时,许多经济学家……得出结论:如果15个苏维埃共和国内有两三个国家在独立后完全能够自立的话,则其中之一就是阿塞拜疆。这是当时苏联学者和西方的苏联问题专家说的。这不是信口开河,这同阿塞拜疆的自然资源、经济潜力有关……

盖达尔·阿利耶夫说这些话的时候是多么自信、多么乐观啊!里海海边的这座城市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受了很多很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