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木编著的《改变世界的100天》从时间的漫漫长河中,按照历史的沿革变迁,选取在各个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事件,汇集了影响世界发展的100天。这100天,像水晶珠链一样,将重大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历史的变迁和沿革。同时每个事件正如珠子一般独立且完美呈现,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涉及的人物,依据史料做了真实的还原,如此从这波澜起伏、高潮迭起的100天中,我们便可以对历史窥见一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改变世界的100天(超值典藏)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格木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格木编著的《改变世界的100天》从时间的漫漫长河中,按照历史的沿革变迁,选取在各个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事件,汇集了影响世界发展的100天。这100天,像水晶珠链一样,将重大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历史的变迁和沿革。同时每个事件正如珠子一般独立且完美呈现,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涉及的人物,依据史料做了真实的还原,如此从这波澜起伏、高潮迭起的100天中,我们便可以对历史窥见一斑。 内容推荐 《改变世界的100天(超值典藏)》由格木编著。 《改变世界的100天(超值典藏)》简介:历史的巨轮碾碎记忆的土,妄想掩埋那时光经过的痕迹。却总有不屈的种子,在石缝中也要挣扎出生命的绿。100天在几千年的日子里,轻薄得仿佛随手便可捻去,却如火焰般灼痛时光的指,升腾成映照两百万天的炬,指引载满历史的车,驶向下一个可以加油的站点。我们拂去历史的灰尘,打开那个叫作岁月的日记簿,字迹湮没不见的便是被时光侵蚀的平凡无奇。总有一行或者几行字,灼痛我们偷窥历史的眼: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是谁在号角的长鸣中带着梦想驶向未知的远方?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是什么袭击了我们的家园,又是谁以救世的姿态出现?阴影在枪炮声中烙下抹不去的痕迹,在我们、在历史的心灵里蔓延……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是理想,抑或是不可遏制的疯狂,震醒酣眠中停顿的思想,让历史在震惊中跳跃、奔腾向前。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们翻开岁月的日记簿,上面有历史的气息盘桓,也有未来若隐若现…… 目录 ◆【公元前1792年~前1750年】 《汉谟拉比法典》诞生/9 ◆【公元前13世纪末1 希腊人攻克特洛伊城/11 ◆【公元前6世纪】 佛教创立/13 ◆【公元前44年3月15日】 恺撒之死/16 ◆【公元1世纪12月25日】 基督教诞生/18 ◆【1348年】 “黑死病”大暴发/2l ◆【1405年~1433年】 郑和下西洋/24 ◆【1492年1O月12日】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26 ◆【1543年5月】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正式出版/29 ◆【1687年7月5日】 牛顿发表万有引力定律/3l ◆【1758年12月25日】 哈雷彗星被命名/34 ◆【1775年4月19日】 列克星顿的枪声/37 ◆【1784年】 瓦特发明蒸汽机/39 ◆【1792年5月17日】 纽约股票交易所成立/41 ◆【1804年12月2日】 拿破仑称帝/43 ◆【1814年】 史蒂芬森发明火车/46 ◆【1815年6月18日】 滑铁卢战役/48 ◆【1848年2月24日】 马克思主义诞生/51 ◆【1851年5月1日】 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幕/52 ◆【1859年11月24日】 《物种起源》问世/55 ◆【1865年4月14日】 林肯之死/57 ◆【1869年5月1O日】 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竣工/6l ◆【1869年11月17日】 苏伊士运河开通/64 ◆【1871年1月18日】 “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意志/66 ◆【1871年3月18日】 巴黎公社起义/69 ◆【1896年4月6日】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71 ◆【1896年6月4日】 第一辆福特汽车诞生/74 ◆【1901年12月1O日】 诺贝尔奖金设立/76 ◆【1903年12月17日】 莱特兄弟制成第一架飞机/79 ◆【1905年6月30日】 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82 ◆【191O年8月2了日】 有声电影诞生/84 ◆【1911年7月24日】 发现马丘比丘/87 ◆【1911年1o月1O日】 辛亥革命/89 ◆【1912年4月14日】 泰坦尼克号沉没/92 ◆【1914年7月28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95 ◆【1915年4月22日】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毒气战/97 ◆【1917年11月7日】 十月革命爆发/99 ◆【1919年1月18日】 巴黎和会召开/102 ◆【1919年5月4日】 五四运动/104 ◆【1919年6月28日】 签订《凡尔赛和约》/106 ◆【1922年1O月28日】 墨索里尼进军罗马/108 ◆【1922年11月26日】 开启图坦卡蒙陵墓/110 ◆【1925年1O月2日】 电视的发明/113 ◆【1926年3月16日】 现代火箭的诞生/115 ◆【1927年5月21日】 林白飞越大西洋/117 ◆【1929年1O月29日】 华尔街大崩盘/119 ◆【1929年11月29日】 理查德·E.伯德飞越南极/121 ◆【1930年3月12日】 甘地开始盐路长征/123 ◆【1930年7月13日】 首届世界杯开幕/126 ◆【1939年9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28 ◆【1940年5月1O日】 纳粹在西线发动闪电战/130 ◆【1940年9月7日】 伦敦大空袭开始/132 ◆【1941年12月7日】 日军偷袭珍珠港/134 ◆【1942年12月2日】 原子能的发现与应用/136 ◆【1943年1月31日】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投降/l37 ◆【1944年6月6日】 诺曼底登陆/139 ◆【1945年8月6日】 广岛原子弹爆炸/142 ◆【1945年1O月24日】 联合国建立/144 ◆【1946年2月14日】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147 ◆【1948年6月24日】 柏林封锁开始/149 ◆【1950年6月25日】 朝鲜战争爆发/151 ◆【1953年2月28日】 发现DNA双螺旋/153 ◆【1953年5月29日】 人类首次征服珠穆朗玛峰/155 ◆【1957年1o月4日】 苏联发射“卫星一号”/158 ◆【1955年4月12日】 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研制成功/l60 ◆【1959年1月1日】 古巴革命胜利/162 ◆【1960年1月23日】 “的里雅斯特”号探索马里亚纳海沟/163 ◆【1961年4月12日】 人类首次进入太空/166 ◆【1962年1o月28日】 古巴导弹危机解除/168 ◆【1961年5月14日】 越南战争爆发/171 ◆【1963年11月22日】 约翰·F.肯尼迪遇刺/174 ◆【1967年12月4El】 人类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成功/176 ◆【1969年7月20日】 人类登上月球/179 ◆【1969年】 互联网诞生/181 ◆【1971年】 电子邮件出现/183 ◆【1972年2月21日】 尼克松总统访华/185 ◆【1975年443日】 手机诞生/186 ◆【1967年】 发现“黑洞”/189 ◆【1977年10月26日】 最后一例天花消失/190 ◆【1979年11月4日】 伊朗人质危机/193 ◆【1980年9422日】 两伊战争爆发/195 ◆【1985年5月16日】 臭氧层空洞警报发布/197 ◆【1986年1月28Et】 “挑战者”号失事/199 ◆【1986年4月26日】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爆发/202 ◆【1987年5月4日】 世界卫生大会通过艾滋病防控策略/204 ◆【1987年7月11日】 世界人口达到50亿/205 ◆【1988年12月1日】 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207 ◆【1989年11月9日】 推倒柏林墙/209 ◆【1991年1月17日】 海湾战争爆发/212 ◆【1991年8月6日】 第一个网站开通/214 ◆【1994年3月25日】 美国索马里维和行动以失败告终/217 ◆【1996年7月5日】 克隆羊多利出生/219 ◆【1997年8月31日】 戴安娜王妃之死/221 ◆【1998年12月19日】 克林顿总统遭弹劾/224 ◆【1999年3月25日】 一科索沃战争爆发/226 ◆【2001年9月11日】 “9·11”恐怖袭击/228 ◆【2005年3月20日】 伊拉克战争/232 ◆【2008年11月4El】 奥巴马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233 ◆【2009年6425日】 迈克尔·杰克逊之死/236 ◆【2011年5月1日】 本·拉登被击毙/238 试读章节 【公元前1792年~前1750年】 《汉谟拉比法典》诞生 1901年12月的一天,在伊朗西南部的苏撒古城,一支由伊朗人和法国人组成的考古队发现了三块黑色的玄武岩,拼在一起,正好是一块高2.25米,底部周长1.9米的椭圆形的石碑。人们看到了这块石碑的原貌,上半部分是浮雕,太阳神正把象征权力的权标授予古巴比伦王汉谟拉比。石碑下半段便是被誉为世界级文物的《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雕刻在石碑上,共3500行。其中,少部分文字已经被磨光了。 《汉谟拉比法典》是由古巴比伦的第六世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汉谟拉比是一位英明的国王,相传他谋略过人,勇猛无敌,在公元前1792年当上古巴比伦国王之后,便着手统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征服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使古巴比伦的版图超过历届王朝。作为两河流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古巴比伦与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和古代埃及,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伟大的汉谟拉比也被称为“众王之王”。 那么,汉谟拉比为什么要颁布这样一部法典呢?传说,汉谟拉比每天都勤于政事,一天要处理的案件数不胜数,农业、畜牧业、商业诸多方面的事务让国王忙得焦头烂额,无法分身。为了一劳永逸,汉谟拉比想出一个办法,他让大臣们把以前的一些法律条文收集整理,加入当时社会约定俗成的处置方法,编成一部法典,以后再发生的诸多案件,皆对照法典,判处发落,这样对民众的行为也能起到约束作用。于是,《汉谟拉比法典》就这样诞生了。国王命人将法典内容刻在石柱上,立在马都克神殿中。 实际上,汉谟拉比在位的43年间,古巴比伦正处在奴隶制高速发展时期,正要求有一部成文的法典来保障这一经济形态的发展。再伟大的法律文献都不可能超越它产生的时代,都会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汉谟拉比法典》也是一样,因为是奴隶主阶级颁布的法典,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维护奴隶主利益的色彩。当然,作为公之于众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也有调和奴隶主阶级和自由民、奴隶之间的矛盾的内容。 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像石碑上的浮雕一样,序言中充满了君权神授的色彩,汉谟拉比的权力是太阳神赐予的,他是人间不朽的“众王之王”,他颁布的法典也就是人间正法,不容亵渎和违背。法典的正文共282条,包括对民事、刑事、婚姻、贸易、继承等方面的详细约定。法典中将当时巴比伦统治下的民众分为三等:奴隶主、自由民和奴隶。法典的内容当然最有利于奴隶主阶级,比如:弄瞎奴隶的眼睛与弄瞎耕牛眼睛的罪名没有区别,杀死一个奴隶与杀死一头耕牛一样不用偿命,只要支付经济赔偿就可以。还有,帮助奴隶逃跑或者窝藏逃跑的奴隶是死罪。有人想造反,威胁奴隶主的统治,聚众在酒店密谋,如果酒店的老板不把这些人捉起来送官,那么老板也将和这些人一样被势处死罪。这些罪名,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中国封建社会的连坐制度,一人犯法,众人受株连,这种极端手段,正可以反映出统治者害怕权力丧失的胆怯心理。“存在即合理”,任何社会现象的出现必然存在促使它出现的土壤和环境。现在看来缺乏平等和人性的法律制度,在当时正适应了孕育它的社会制度,稳定了社会秩序,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说是反动的。当然,随着社会和文明的发展,当产生此种法律的社会制度不再适应历史的发展,成为人类向前的桎梏时,也要被新生力量推翻、废除。 《汉谟拉比法典》著名的原则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比如其中规定:倘人毁他人之目,则毁其目;倘人断他人之骨,则断其骨。如果两个人打架,不管打架的原因是怎样的,有人把别人的眼睛弄瞎了,作为对伤人者的惩罚,也要挖下他的一只眼睛;如果是把别人一条腿弄断了,按照法典,犯罪的人的腿也必须被打断。不难看出法典中明显的漏洞,立法者好像没有想到:如果是意外,一一个人不小心把对方的腿骨弄断,或者由于自卫,把对方的眼睛弄瞎了,也要付出同等的代价就太不公平了。更有甚者,如果谁家的房屋倒塌了,不管是不是人为原因,若压死了房主的孩子,当初盖这间房子的工匠就要让自己的孩子来抵命。 我们现在看这些法律条文,似乎有些可笑,不知变通,但是在当时,它却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善的法典,它使得统治阶级对民众的约束由口头或者约定俗成变为成文法。正是依靠这部法典,古巴比伦才在东方诸多奴隶制国家中,成为统治最严密的一个国家,甚至对于整个巴比伦文明的缔造来说,《汉谟拉比法典》都功不可没。 法典还有一个著名的原则就是“让买方小心提防”,乍一看让人非常疑惑,这也算是法律吗?一般在买卖中,多是卖方会耍欺骗买方的手段,法律为什么不对卖方提出约束而要让买方小心提防呢?原因是古巴比伦人认为,法律的颁布就是为了制止争斗。一个习惯加害别人的人,只有当他记住只要他对别人形成伤害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时,他才会有所收敛。在买卖交易中,买方无理取闹的话,同样会受到惩罚。 《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巩固了古巴比伦的奴隶制度,推动了古巴比伦文明的发展。后起的西亚国家如亚述王朝等也深受此法典的影响。法典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通过希伯来法,影响了西方的法律文化,甚至中世纪天主教教会法也深受《汉谟拉比法典》某些思想和原则的泽被。所以,称《汉谟拉比法典》为世界级的文物瑰宝,真是当之无愧。随着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它创造的辉煌和记忆也长眠于地下,被历史尘封,等待着后人进一步去挖掘、整理和复原。但是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却成了古巴比伦文明的活的代言,成为人们研究当时社会的重要资料,它是历史上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被人类共同继承。 后来,刻着法典的黑色玄武岩柱被埃及人劫走,并磨去了一些条款,再后来被法国人运往法国,现藏在卢浮宫。 【公元前13世纪末】 希腊人攻克特洛伊城 特洛伊城是小亚细亚西北的一座著名城池,位于今天的希沙立克,在土耳其西北部,距离达达尼尔海峡不远,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研究者和考古学家发现,在公元前13世纪末期,希腊人曾经远征特洛伊城,掀起了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战争,史称特洛伊战争。 关于特洛伊战争,在伟大的诗篇《荷马史诗》中有生动的描述,诗人荷马把它描述成一个具有奇幻色彩的神话故事,而现在人对这场战争的了解最初还是源于《荷马史诗》。在《荷马史诗》中,特洛伊战争是一场由女人引发的灾难。当时特洛伊已经十分繁盛,是许多东部部族的首领。在与小亚细亚隔海相望的希腊半岛上,城邦林立,其中有一个国家叫作斯巴达,是古希腊最强大的城邦之一,故事就在它们之间展开。 一次,特洛伊国王派遣自己最小的儿子帕里斯出使希腊,帕里斯一行受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奥斯的热情款待,按常理说,帕里斯应该受人以桃还之以李,没想到当他看到墨涅拉奥斯美丽的皇后海伦时竟情不自禁,萌发爱恋之情,并且在返回特洛伊时偷偷带走了海伦。墨涅拉奥斯大发雷霆,一气之下召集希腊各个城邦,组成十万联军,以自己的哥哥阿伽门农为统率,准备渡海征讨特洛伊,夺回爱妻。 以常理推断,墨涅拉奥斯的这个决定有冲动之嫌,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代价毕竟太大,要知道这次远征可谓举全国之力,为了一个女人付出如此代价似乎不合常理。如果撇开《荷马史诗》的描述,大概可以推断出来,特洛伊的位置具有战略意义,野心勃勃的斯巴达人不会不考虑这一点,如果夺取特洛伊,也就是占领了亚洲和欧洲沟通的交通要道,对于日后建立贸易和军事据点,向外扩张自己的势力都是关键的一步,而且组成联军的各个城邦,如果无利可图,想必也不会白白为斯巴达卖命。所以,如果真像荷马所说,墨涅拉奥斯王发动战争的初衷是为了一个女人,那么他就是在以这个女人做挡箭牌,暗藏了自己的勃勃野心。P9-11 序言 纵观整个人类的发展史,那些风云一时的人物和震惊寰宇的事件,影响了时代的更迭演变,以致形成当下世界的格局。但是岁月变迁,时光匆匆,那些被传颂的人、被历史铭记的事却像沙子一样沉入时光之河,悄无声息,只有时光之河浩浩荡荡,不曾停歇。 大浪淘沙,当过往历史慢慢沉淀下来,那些曾带给人类辉煌、喜悦、苦难的记忆,又如同画卷般闪现。正是当时那一秒,那一分钟,那一小时,那一天,汇集了时代更迭的缘由。正是那时光的某个截面,将人类社会推向了某个新局面,让历史转身,步入下一个新的时期。 而如今我们要了解和研究更多的更遥远的历史,去寻找那些被时间遮蔽、被岁月埋没的历史真相,需要学习和掌握有效的方法。虽然时光无法倒流,我们亦不可乘坐“时光机”穿越历史回到过去。但我们知道,正是无数的大大小小的事件连缀成了时光的片段,而历史无疑就是那些时光片段的有机组合。 从《汉谟拉比法典》的诞生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滑铁卢战役到日军偷袭珍珠港,从第一辆福特汽车诞生到首届现代奥运会开幕,从苏联发射“卫星一号”到克隆羊多利出生,从柏林墙的倒塌到奥巴马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不管是战争的发生,还是政权的更迭;不管是新科技的诞生,还是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突袭……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像蝴蝶一样,轻轻地扇动翅膀,就能引发一场飓风。 曾经发生在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无论如何遥远,无论多么神秘,都是有迹可循的,只要了解了它们,我们就能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基本轮廓,从而把握历史。 这些历史大事从某种意义上讲成了历史进程中的关键点、转折点,它们成了一个时代诞生或者终结的标志,也成了历史演变的驱动力。 然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犹如星河浩瀚无边,对它们进行恰如其分的归纳和筛选,势必要采用恰如其分的方式。 这正是编写《改变世界的100天》的因由。本书从时间的漫漫长河中,按照历史的沿革变迁,选取在各个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事件,汇集了影响世界发展的100天。这100天,像水晶珠链一样,将重大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历史的变迁和沿革。同时每个事件正如珠子一般独立且完美呈现,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涉及的人物,依据史料做了真实的还原,如此从这波澜起伏、高潮迭起的100天中,我们便可以对历史窥见一斑。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娓娓而谈,不但对当时的事件做了还原,传递了历史知识,而且语言流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具吸引力。 希望《改变世界的100天》不仅能让广大读者朋友学习历史知识,也能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