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后宫--中国历代皇后正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安瑜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另类的中国宫廷史,由著名文化学者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推荐。

二十年前出版的《中国历代皇后全书》堪称是正说历史的当代先行。今天,它的作者又推出了这部新作,凭史实说话,传神以文学笔法,裁断出识见心枢,描写皇帝身帝、凤冠之下的女性的生命历程。正可以中国传统政治坤史视之,大可一读。

内容推荐

中国历史上有正史记载的皇后约有155代。她们的人生哀荣背后,是封建朝代黑暗诡秘的政治斗争;她们的命运苦乐,也取决于皇帝丈夫的品行与个性。本书选取了其中有历史影响的40位皇后的史迹,以文学笔法生动地讲述了她们的人生故事。

本书除了有较强的可读性之外,还是一部严谨的正史,绝不是眼下充斥我们视听的历史“戏说”和“评说”。

目录

写在前面

为母爱酿造千古奇祸——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

嫁给了亲舅舅——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张嫣

堪为贤妻难成良母——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姬

抛夫再嫁爬上宝座——汉景帝刘启的皇后王懿

六岁皇后创史绩——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上官小妹

故剑有情糟糠不弃——汉宣帝刘询的皇后

弱女人开创外戚专权——汉元帝刘爽的皇后王政君

燕子飞来啄皇孙——汉成帝刘骜的皇后赵飞燕

死,对于她是解脱——“新”朝皇帝王莽的皇后王氏

皇后轮流做——汉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郭圣通

品行高尚而母仪天下——汉明帝刘庄的皇后马氏

心狠手辣杀灭情敌——汉章帝刘炟的皇后窦氏

谦让战胜嫉妒——汉和帝刘肇的皇后阴氏和邓绥

她揭开了东汉黑暗政治的序幕——汉安帝刘祜的皇后阎姬

无情无义的皇帝丈夫——汉桓帝刘志的皇后梁女莹、邓猛、窦妙

洛神的故事——魏文帝曹丕的皇后甄氏

造孽者荣耀无辜者惨死——晋武帝的皇后杨艳和杨芷

白痴皇帝与黑皮悍后——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

淝水之战的谋划者——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诸蒜子

享尽权力的威风——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皇后冯氏

皇帝的感情受到欺骗——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皇后冯媛、冯妙莲

驾驭皇帝立错皇储——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

雀屏择婿——唐高祖李渊的皇后窦氏

一代贤后——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

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

《长恨歌》的幕后真实——唐玄宗李隆基的皇后王氏

贪图后位不认亲父——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皇后刘玉娘

风流哪堪回首——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大、小周后

“狸猫换太子”的真相——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

挽半壁河山刨南宋基业——宋哲宗赵煦的皇后孟氏

宋代贾南风——宋光宗赵悖的皇后李凤娘

残忍的报应——元文宗图帖睦尔的皇后弘吉喇·卜答失里

匡扶帝业青史留名——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氏

半老徐娘斗倒皇后——明宪宗朱见深的皇后

三个命运悲惨的女人——明世宗朱厚骢的皇后陈氏、张氏、方氏

喋血明宫——明毅宗朱由检的皇后周氏

风流天子气死两后——清高宗弘历的皇后富察氏、乌喇那拉氏

深宫疑案——清宣宗雯宁的皇后

不识蛇蝎心——清文宗奕*的皇后钮祜禄氏

中国末代太后——清德宗载湉的皇后叶赫那拉氏

试读章节

为母爱酿造千古奇祸——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名载史册的皇后。在秦末复杂的政治风云中,她和丈夫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患难与共,在打出一个汉家天下的同时,她也磨练成为有胆有识的女中丈夫。 。

作为人妻,她没有因丈夫的三宫六院生出多少嫉妒之心;但作为人母,她却不得不为儿子的太子地位殚精竭虑。“夫可让,子不可夺”,在汉宫惊心动魄的夺嫡斗争中,为了母爱,她竟然以惊人的残酷,酿造了千古奇祸——“人彘”,从而使她变成了历史罪人。

然而,她仍然不失为一个不可多得的女政治家。

如鼓瑟琴风雨同舟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江苏沛县城内有一大户人家,主人姓吕,名父,是沛县县令的知交。吕父有一女儿,名雉,字娥妁,生得端庄秀媚。吕父不顾县令三番五次求娶,却把女儿许配给了本地一名无赖刘邦。刘邦本出身农家,从小游手好闲,后来混了一个亭长的小官吏,虽有微薄的薪俸,但不几日便倾于酒肆娼寮,身上常常一文不名。那天吕公大宴宾客,刘邦拿不出贺仪,写了一张空头拜帖,上书“贺仪一万钱”,投到吕公门下。谁知吕公不但将他迎为上宾热情款待,又见他相貌不凡,言语慷慨,还将女儿许嫁给他。

洞房花烛夜,吕雉偷眼打量丈夫,见他虽然已届壮年(这年刘邦三十三岁),却是高鼻梁,美须髯,气度非凡,心中暗暗喜欢。第二年,她生下一个女儿,过了三年,又生下儿子。除了操持家务、奉养公爹和一双儿女外,她还时常下田耕作。

这年秦二世下诏,命各郡县遣送一批罪徒去骊山修筑秦始皇的陵墓。沛县县令派刘邦押送一百多名犯人向西进发,谁知,半路上罪犯逃走大半,刘邦无法交差,干脆放走了全部犯人,自己则带了十几名追随左右的壮士逃到芒砀山间暂居避祸。不久刘邦便与好友萧何、夏侯婴等人率三千沛县子弟起兵反秦。这样一走就是数年,一家人的生计全部压在吕雉一人身上,度日艰辛异常。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已经当了汉王的刘邦同楚霸王开始了楚汉之争。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刘邦大败,几十万人马只剩了数百骑,仓皇逃走。彭城离刘邦老家沛县不远,吕雉听到风声,心惊胆战,担心项羽的部队追杀过来,一家人岂不遭到毒手?她当机立断,赶快带着家人慌不择路地逃出村去。忽有一队楚兵追杀过来,将他们四人冲散。慌乱中,吕雉只顾扶住公公逃命,却不见了一双儿女。翁媳二人急得放声大哭,哭声惊动了正在四下里捉拿刘邦的楚军。偏偏有几个楚兵认出刘邦的父亲和妻子,便将吕雉和刘太公捆绑起来;押回楚营。

这时候,刘邦已经逃回关中重新整顿部队,再度与项羽作战。楚汉两军对垒于河南荥阳一带,项羽天天到刘邦阵前叫骂,逼刘邦出来应战。

一天,忽有军士慌里慌张报告刘邦:“不好了!楚霸王将太公和夫人押在阵前,就要下俎(古代的一种祭器)烹杀了!”刘邦走出军营,只见项羽骑着乌骓马,扬戟大呼:“刘邦小子听着,若不肯出降,我便烹食汝父!”那吼声震动山谷,响彻云外。又见项羽身后,白发苍苍的老父双手被绑,坐在一尊青铜制成的大俎内,俎下堆满干柴。不远处,妻子吕雉也被绑在一个木桩上,已昏死过去。他不忍再看,便退回营帐。

一会儿,汉营中传出话来:“汉王说:我与项羽曾共奉义帝,情如兄弟,我父即是汝父,若想烹食汝翁,请分我一杯羹喝。”

项羽听罢,气得七窍生烟,大骂刘邦小子无赖,喝令军士立即点燃俎下干柴。危急之际,项羽的叔父项伯竭力劝阻项羽不要过于鲁莽,说:“争天下者多不顾家室,杀了刘太公,恐无益处,反更添仇恨,骑虎难下。”项羽这才作罢。  这场风险,真正磨练了吕雉的胆量,她惊叹项羽的英勇盖世,也佩服丈夫的临危不惧。“无毒不丈夫”的做人信念就此深深地在她心中扎了根。

这年九月,楚汉停战,达成和约。项羽把吕雉和刘太公放归汉营。父子夫妇一别六年重新相见,悲喜交集。吕雉当了汉王王后,从此告别了朝不虑夕、胆战心惊的离乱生活。

多谋善断剪灭叛王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灭了项羽,在汜水之南被拥立为皇帝,册立吕雉为皇后,儿子刘盈为皇太子,不久迁都长安。两年之后,由丞相萧何主持建成新的皇宫——未央宫,吕雉便成了未央宫的第一位女主人。

刘邦登位后,将执掌兵权的韩信视作心腹之患,先用分封诸侯王的办法迫使韩信交出兵权,回到封地。接着,又借故把韩信降为淮阴侯,押回长安软禁起来。韩信闷闷不乐,托病不出。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代国丞相陈稀起兵谋反,刘邦亲自率军讨伐。长安宫廷所有政事,内托交皇后吕雉,外则委请丞相萧何代管。吕后不敢懈怠,每天一早临朝,与群臣一起商议军国大事,退朝后又忙于披阅文书奏章直至深夜。

一天,吕后收到一份密奏,是韩信的一名贴心随从告发韩信说:不久前,陈豨秘密进京同韩信密谋,计划先由陈稀在代国举兵,乘刘邦带兵讨伐、长安空虚之时,再由韩信率兵杀进未央宫,诛灭吕后及太子,一举颠覆汉家皇基。吕后阅罢奏章,大惊失色,连夜召萧何入宫密商对策。她流着眼泪对萧何说:

“皇上远离都中,若让韩信得逞,非但我母子肝脑涂地,只恐汉室社稷一倒,黎民百姓又将遭受离乱之苦。请相国速速定计剪灭逆贼。”

萧何同韩信私交不错,见韩信犯了死罪,不忍心将他殊灭,但吕后一番义正辞严的话又迫使他不得不放弃私情。他想,自己身为丞相,岂能不以江山黎民为重,庇护反逆?于是同吕后密商至深夜。

几天之后,一名将士风尘仆仆驰入长安,直奔吕后居住的长乐宫。他自称是皇上从前线特派的使者,向皇后及大臣们传报佳音:反贼陈稀己被扫平,皇上不日将班师回京。第二天一早,未央宫钟鼓齐鸣,阙门大开,文武大臣鱼贯而入,上殿向吕后道贺。少顷,又见丞相萧何匆匆进殿奏道:“淮阴侯韩信在宫门外等候召见。”

不一会儿,韩信懒洋洋地举步走来,刚进殿,两旁涌出大批武士,将韩信捆得结结实实。韩信不由大叫:“丞相救命!萧何丞相在哪里?”这时的萧何早已不见踪影。武士们如狼似虎把韩信押上殿,在御座前跪下。只见吕后杏眼圆睁,怒视韩信,斥道:

“无知莽夫!皇上待你不薄,因何一而再、再而三谋划造反?”韩信大呼冤枉。吕后又喝令:“今奉皇上诏令,将反贼韩信立即斩首,灭三族!”说完,也不加审讯,命武士们把韩信拖至偏殿处决。

韩信至此,方知上了萧何的当,悔不该被他骗进皇宫,羊落虎口。原来,所谓刘邦遣使者报喜一事纯属假造,目的为诓骗韩信入宫道贺,可乘机将他擒杀。那天韩信本托病未来,是萧何特意去把他召来的。临死前,韩信仰天长叹道:“不想一世英雄,今日死于一妇人之手!”

灭韩信一举成功,使吕后看到了自己参与朝政的能力。她想到儿子刘盈懦弱仁孝,将来继承皇位后,这些功高位重的异姓诸侯王怎肯向他委屈称臣?她打定主意,趁刘邦在位时,设法要将几个异姓王一一剪除,以确保儿子的皇位。

过了几个月,吕后接到心腹宦官报告说:有人告发梁王彭越谋反,但经廷尉审讯,彭越并无反意,因此皇上便免去彭越死罪,废为庶人,发配蜀中。

吕后听罢,忧喜参半。喜的是又一名异姓诸侯王犯下死罪,忧的是皇上竟然放虎归山,岂不又成心腹大患?她不顾暑天溽热,立即出宫直奔刘邦居住的洛阳。车驾走到郑地(今河南新郑),忽见官道上远远走来一名身穿囚衣、披镣戴锁的犯人,后面由四名军±押解。坐在凤辇上的吕后,一眼认出这犯人正是彭越,忙令车驾停住。她装作十分惊讶的样子问道:

“梁王所犯何罪,竟至于此?”

彭越伏在地上哭泣道:“臣不幸受小人诬陷,多亏皇上开恩,发配蜀中。但此去迢迢数千里,不知何时回归故乡。乞请皇后奏明圣上,将小臣放回昌邑故里(今山东巨野),臣感恩不尽。”说完,叩头不止。

吕后慨然应允,命卫士牵过马匹,让彭越骑上,随在凤辇之后,直奔洛阳。

进了南宫,吕后径直来到刘邦寝殿。刘邦正同宠姬戚夫人坐在一起饮酒作乐,不防吕后突然赶来,不由露出愠色。吕后哪管这些,对刘邦说道:“梁王彭越谋反,陛下不处以重罪,恐有放虎归山之患,故急急赶来。”

刘邦说:“彭越谋反,查无实据。姑念垓下决战时,多亏彭越截断楚军粮道,烧毁楚军粮食,致使项王食尽,败死垓下,且饶他一死。”

吕后连连摇头道:“彭越乃一大丈夫,岂肯就此伏罪?若将他充军蜀中,万一再图谋反,凭借天府膏腴之地,兵精粮足,只怕陛下无良将可抵御!”

刘邦一听,颇觉有理,沉吟间,又听吕后说道:“太子仁孝,望陛下为汉室长治久安多作考虑!”一语打中要害,促使刘邦下了决心。但将彭越重新治罪,一时又找不到新的罪名。吕后忙道:“陛下勿忧,臣妾自有安排。”

吕后一面派人指使彭越的随从告发彭越重图谋反,一面密示廷尉从严处罪。

彭越眼巴巴等着吕后替他说情,哪知几天之后,一纸诏令下达,竟是“判死罪,立即枭首示众,夷三族”。他知道上了吕后的当,后悔莫及。彭越死后,刘邦还命人将他的尸身斩成肉酱,分赐各路诸侯王,以示警告。

不久,刘邦又顺利消灭了淮南王英布的叛军。至此,刘邦手下的三员猛将,异性王中势力最大的韩信、彭越、英布都被剪灭。刘邦认为天下始定,汉室从此可保太平了。在此过程中,吕后的才干也深为刘邦所知——除刚毅有谋、善审时度势、行事果断之外,尤其有心毒手辣的一面。他想,自己年事已高,讨伐英布时的箭创又时时复发,恐不久于人世,不禁为自己的宠姬戚夫人和爱子赵王如意的命运深深担忧起来。

……

P1-5

序言

这是一部严谨的皇后史传,也是一部可看性较强、饭后茶余供人们消遣的通俗故事集。

近年来,“文化超男”易中天走红引起的讨论,实际上是对历史知识的各种传播形式,即“正说”、“戏说”、“评说”的是与非、利与弊,持不同观点的口水战。作为历史系专业出身的我,从来就反对胡适先生的胡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无疑的,我既是坚定的“正说派”,也反对以一己之见去任意“评说”历史。我相信,为读者提供真实可信的历史知识,让读者去独立思考和评价历史的是非,才可能“使人明智”。

但是,“正说”历史,并不等于把血肉丰满、可歌可泣的历史变成教条干瘪、趣味索然的“八股”。好像要“正说”,就非得板起脸孔;而要打动人心,就只能胡编乱造。不明白改革开放30年了,我们民族的思辨力何以变得如此幼稚,幼稚到只剩下非此即彼的“两极论”了!别忘了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先生的史学鸿篇《史记》,是被当作文学范本流传后世的。

有识至此,我才萌发了写一部引人入胜的“中国皇后史传”的念头。这个心愿早在20年前就实现了。1989年,我撰写的上下两册《中国历代皇后全书》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了。有正史记载的中国历史上共156代皇后的生平史迹,以传记故事的形式,一个个鲜活地跃然纸上。书卖得很好,旋即在香港又出版了繁体字本。爱好历史的,不管老翁少妇,都读得津津有味。有40多位读者(包括远在美国、澳大利亚的)给我写了信,3家地方电视台邀我参与把书中的皇后史事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可见,以严肃的“述史”态度、感人的文学笔法写就的“正史”,必然会受到读者大众的欢迎。

让我觉得意外的是,我写的皇后全书,后来成了查验史实、“以正视听”的工具书。有些读者告诉我,只要看到荧屏上有关宫廷争斗或演绎皇后命运的历史剧,他们就会翻阅对照一下我书中所写的史实,识别哪些作品是在胡编戏说、随意篡改历史。

写皇后的目的,是希望对中国历史有兴趣的读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勘察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罪恶。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具有特殊地位的女性。皇后和皇帝的婚姻,大多是政治联盟的产物,或是政治妥协的结果。按照“男主外,女主内”的宫廷分工,皇后的地位和荣耀不言自明,但是,作为一个女人,她们在那种时代同样也逃脱不了女人的悲惨命运。金碧辉煌的宫殿,实际上是一座可怕的人间地狱。皇后虽然统率六宫,但是根本没有独立的人格,她们的命运除了取决于当时的宫廷政治态势、朝野权力之争外,也极多地取决于她们的丈夫——一皇帝的个性、品行或是一时的好恶。只要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数百名皇后中,不得善终、死于非命的占据大多数,便可知中国宫廷政治的黑暗和历朝帝王的残忍无情。

但是,有时候,居于至高无上地位的女人——皇后,对于中国历史也会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她们也可能影响帝王的作为,尤其是当新继位的皇帝幼弱、由太后临朝听政时,她们也可能较大程度地掌控朝廷的政治甚至改变历史的进程。

脱胎于《中国历代皇后全书》这一母体的《后宫——中国历代皇后正传》,按朝代顺序,遴选了历史上40位较有作为或有影响的皇后。它仍然是一部既严肃又不失可看性的皇后正史,书中的文学性描写,都有史实依据。这些皇后的浮沉与命运,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展现了一部另类的中国封建政治史。

李安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0: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