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的教育(素质版无障碍阅读全译本)/经典名著大家名译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意)亚米契斯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有一个小男孩,他叫安利柯。在他的身边,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小故事。他把它们都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个日记本里,还有父母写给他的劝诫启发性的文字、老师在课堂上读到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现在,就让我们翻开他的日记本《爱的教育》,一起去体验热爱学习、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敬师长、体贴父母等美好的精神吧!

《爱的教育》由亚米契斯著。

内容推荐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10年创作完成的。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恩里科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因此书名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恩里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细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整部作品语言朴实、晓畅,作者用爱的钥匙,打开了人们的心扉,用爱的眼光和笔触给我们传达了最美好的生活和心

目录

十月份

 开学的第一天

 我们的老师

 一个不幸事件

 卡拉布里亚男孩

 我的同学们

 慷慨大方的举止

 我的高小一年级女老师

 在一个阁楼上

 学校

 帕多瓦的小爱国者(每月故事)

十一月份

 清扫烟筒的孩子

 万灵节

 我的朋友加罗内

 烧炭工和绅士

 我弟弟的女老师

 我的母亲

 我的同学科雷蒂

 校长

 士兵

 内利的保护人

 班级第一名

 伦巴第的小哨兵(每月故事)

 穷人

十二月份

 商人

 虚荣心

 头场雪

 小泥瓦匠

 一个雪球

 女老师们

 在受伤者的家里

 佛罗伦萨小抄写员(每月故事)

 意志

 感恩

一月份

 代课老师

 斯塔尔迪的藏书室

 铁匠的儿子

 一次美好的看望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的葬礼

 被赶出学校的弗兰蒂

 撒丁岛的小鼓手(每月故事)

 热爱祖国

 嫉妒

 弗兰蒂的母亲

 希望

二月份

 发得好的一枚奖章

 良好的愿望

 玩具火车

 傲慢

 工地受伤者

 囚犯

 塔塔的护工(每月故事)

 作坊

 马戏团的小丑角

 狂欢节的最后一天

 盲童

 生病的老师

 道路

三月份

 夜校

 打架

 孩子们的家长

 七十八号

 一个夭折的孩子

 三月十四日的前夕

 发奖

 吵架

 我的姐姐

 罗马涅小英雄的鲜血(每月故事)

 濒死的小泥瓦匠

 卡沃尔伯爵

四月份

 春天

 翁贝托国王

 幼儿园

 上体操课

 我父亲的老师

 恢复健康

 工人朋友们

 加罗内的母亲

 朱赛佩?马志尼

 公民的英勇行为(每月故事)

五月份

 佝偻病患儿

 牺牲

 火灾

 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每月故事)

 夏天

 诗歌

 聋哑女

六月份

 加里波第

 军队

 意大利

 三十二度

 我的父亲

 在乡下

 为工人们发奖

 我去世的女老师

 感谢

 轮船失事(每月故事)

七月份

 我母亲的最后嘱咐

 考试

 最后的考试

 告别

延伸阅读

 本书名言记忆

 读书笔记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读《爱的教育》有感

主要人物关系

品读思考

试读章节

十月份

开学的第一天 十七日,星期一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乡下那三个月的假期如同一场梦似的过去了!今天早晨我母亲领我到巴雷蒂分校去注册三年级①;而我却想着乡下,去得很不情愿。所有的街道上都是来来往往的孩子,两个文具店里挤满了买背包、书包和笔记本的父亲和母亲们;而在学校的门前,人们更是挤得水泄不通,以至于工友和公民卫队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保持校门的畅通。在学校大门口,我感到肩膀被人碰了一下,那是我的二年级老师,他长着一头蓬乱的红色头发,总是很快活的神情。老师对我说:

“恩里科,这么说,我们永远分开了?”

我早知如此,然而那些话还是让我难过。我们勉强挤进学校。贵夫人、先生们、普通女人、工人、军官、祖母、女用人,所有的人都一手领着孩子,一手拿着升级通知书,挤满了传达室和楼道,发出一片嗡嗡声,就像进入戏院一样。我很高兴又看到了那间一楼的大厅,它连接着七个班级的房门,三年以来,我几乎每天都经过这里。人们排成了队,女教师们来来往往。我的高小一年级女老师在教室门口跟我打招呼并对我说:‘‘恩里科,今年你去楼上上课了,我再也看不到你从这儿经过了!’’她很难过地望着我。

校长被女人们围着,她们个个焦虑不安,因为再没有座位给她们的孩子了。我觉得校长的胡子比去年又白了一些。我发现同学们长高了,更胖了。在已经分好了班的一楼,有些一年级的孩子不愿意进入教室,像小毛驴一样倔强地停步不前,必须有人把他们强拉进去。有些人逃离了课桌,另外一些看到家长走了,便开始哭起来。于是,家长们又得返回来安慰他们,或者把他们领走,女老师们灰心丧气。

我的弟弟被分在女教师德尔卡蒂的班里,我被分在二楼佩尔博尼老师的班里。十点钟,我们大家都进入教室,一共五十四个人,其中只有十五六个是我二年级的同学,这中间有德罗西,就是总得头等奖的那位。想到我度过夏天的树林和山脉,我觉得学校是如此的狭小和令人忧伤!我还想到二年级的老师,他是如此的善良,总是对我们微笑;他身材瘦小,就像我们的一个同学,我很遗憾在那里再也见不到他和他的蓬乱的红色头发了。我们现在的老师个子高高的,没有胡子,头发是灰色的、长长的,额头上有一道笔直的皱纹,声音粗大,他目不转睛地、一个一个地打量着我们所有的人,好像要看透我们的内心,从不会笑。

我心里想:“今天是第一天。还有九个月呢。多少作业,多少月考,多少劳累呀!”我真的需要在校门口找到我的母亲,于是跑过去吻了她的手。她对我说:

“恩里科,好好用功啊!我们将会一起学习。”我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然而,我却再也没有我的二年级老师了,他那么快活,那么笑容可掬;我觉得学校再不像从前那样美好了。

我们的老师 十八日,星期二

今天上午过后,我也喜欢我的新老师了。在我进入教室时,老师已经坐在了他的座位上。这时,他去年教过的一些学生时不时地将脑袋伸进教室的门口,来向他打招呼。在他们经过的时候,他们探头向他问候:

“您好,老师先生!”“早上好,佩尔博尼先生!”有的人走进教室,并且摸摸他的手,然后再跑掉。可以看出,他们都爱他,他们都恨不得回来跟他在一起。他回答学生们:“早晨好!”他握住伸向他的手,但他却不看任何人;他对任何问候,都表情严肃,带着他额头上那笔直的皱纹,他的脸转向窗户,眼睛望着对面的屋顶;对于那些问候,他非但不高兴,看起来好像还很难过。然后他看着我们,一个个地看,神情专注。在念听写的时候,他走下讲台,在课桌中间踱来踱去。他看到一个孩子满脸长着红水疱,便停下听写,把那孩子的脸捧在他的双手里查看,然后问他怎么不舒服,并把一只手放在他的额头上,感觉一下是否发热。正在那时,老师身后的一个学生突然站到课桌上,开始扮成木偶。老师猛地转过身去,那孩子赶紧重新坐下,低下脑袋,待在那里等候老师的处罚。老师把一只手放在他的头上,对他说:“以后别再这样做了!”再没说别的什么话。老师回到讲台上,为我们做完了听写。做完听写之后,他默默地观望我们片刻,然后用他粗大而好听的声音,慢条斯理地说:“请你们听着。我们将有一年时间共同相处。我们试着过好它。你们要好好学习,要成为好样儿的。我没有家庭。我的家人就是你们。去年我还有母亲,但她去世了。我只剩下孤身一人。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你们,我再没有别的感情,再没有别的思念,除了你们。你们应该成为我的孩子。我爱你们,希望你们也爱我。我不愿意有任何人让我去处罚。请你们向我表明你们是真诚的孩子。我们的学校将是一个家庭,你们将是我的慰藉和我的骄傲。我不要求你们一个口头上的承诺;我相信,在你们的内心,你们已经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我谢谢你们。”那个时候,工友进来通知下课。我们所有的人都一声不响地离开课桌。那个曾经站到课桌上的孩子走到老师跟前,用颤抖的声音说:

“老师先生,请原谅我!”

老师就吻了一下他的前额,对他说:

“回去吧,我的孩子。”

P1-4

序言

我于1960年在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学习意大利语时,第一次从外教那里接触到《爱的教育》意大利语文本,顿时被吸引、被感动、被震撼,既为它简练的文字,也为它字里行间所充满的人类最美好的语言——爱。于是借来抄录了一些篇章,默念、朗读、背诵,真可谓爱不释手,激动之余也偶生有朝一日将它翻译成中文的愿望。

但在翻译此书之前,我却从未读过别人从别国文字或从意大利语翻译过来的作品。我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了一辈子,毕生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中译外”上。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家出版社就曾托人问我愿否从原文翻译此书。我考虑到当时还在上班,业余时间不多,另外,也听说已有多种译本出版,自己才疏学浅,害怕班门弄斧,便望而却步。如今之所以敢于动手翻译,一是已经退休多年在家,二是进入老年,还想实现自己年轻时的那个愿望。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面对如今物质丰富、人情淡薄、道德缺失的一些社会现象,我试图以自己此生唯一的“一技之长”(略懂意大利语),响应近几年有志之士提出的“文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的号召,通过此书的翻译出版,让我国更多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多阅读些好书,多看些经典名著,多受些正义、真诚、善良、博爱等人性美好感情的熏陶。哪怕只有一位读者看了我的译作,受了感动,唤醒或更增强了他的良知和爱心,我都会觉得自己几个月的辛劳没有白费,我都会聊以自慰。

我自己在翻译过程中也身体力行,抱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不不懂装懂,不胡编乱造,不哗众取宠,不图名图利,而是遵循着某位翻译家的话“老老实实的翻译是最好的翻译”来工作的。当然,恐怕此生我也达不到“最好的翻译”水准,但我却力图做到“老老实实”地翻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未曾放过一个疑点。

记得某位大学者讲过,翻译作品不但要经得起读,而且还要经得起对(校对)。如果只图表面上的语言通畅,甚至文辞华丽,但与原文对照,却错译、漏译不少,甚至大相径庭,恐怕也不能算是好翻译。难怪有人说,翻译如同写作,既反映出一个人的翻译观,又反映出一个人的治学态度和人生态度。

我衷心地希望读者,尤其是意大利语界的同行,能有机会,也有耐心读读此书。我诚惶诚恐地期待着你们的批评意见,在此提前致谢。

刘月樵

2005年金秋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5: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