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阶层的青年,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但周围的社会却充满等级的偏见和鄙陋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势利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发生冲突,他自己又陷入毫无希望的爱情之中,这使得多愁善感、愤世嫉俗的主人公为理想的破灭而悲伤哭泣,愤而自杀,以示抗议。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现象,并表达了觉醒的德意志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因此一发表就在欧洲产生了强烈反响,流传各国,成为一部产生重大国际影响的作品。
歌德的这本《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日记体”小说。书中主要描写了进步青年维特爱上了一位名叫绿蒂的姑娘,但绿蒂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到某地公使馆任职,但是官场的腐败、势力傲慢的贵族使他与周围的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最终在绝望中自杀。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出版被认为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曾震撼了德国乃至整个欧洲一代青年们的心。
1771年5月4日
我终于走了,心里好开心啊!我的朋友,人心其实挺奇怪的!离开了你,离开了自己相亲相爱、依依不舍的人,竟然会感到开心!我知道你不会怪罪我的。命运偏偏让我卷人到一些情感纠葛之中,不正是为了使我这颗心躁动不安吗?可怜的蕾奥诺莱!但这并不是我的错呀!她妹妹脱俗的魅力令我神往,而她那可怜的心却对我萌生了恋情,这难道是我的错?不过,我就完全没有责任吗?当她对我心生爱慕的时候,难道我不曾助长她的感情?当她自然地流露真情时,我不曾洋洋得意,并和大家一起拿这原本并不可笑的事情来取笑她吗?难道我……
人啊!自己抱怨一顿又有什么用呢?亲爱的朋友,我向你们保证,我一定会改邪归正,绝不再像往日那样,总把命运加给我们的一点儿挫折来回咀嚼回味,而是要享乐当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就是这样的,我的朋友,就像你所说的:也许只有上帝才知道人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人们要是不这么无休止地去追忆那些痛苦的回忆,而是多考虑考虑如何面对眼前的处境,更加泰然自若一些,那么人间的痛苦就会少得多。
请告诉我的母亲,我将竭尽全力处理好她交代的那些事,尽早把消息告诉她。我已见过我姑妈了,发现她远非我们在家时所讲的那种泼辣女人,而是一位心地善良、乐观豁达的夫人。我向她叙说了我母亲对于那部分未分财产的意见,她则对我说明了这样做的种种理由和原因,以及要在什么条件下,她才准备全部交出来,也就是说比我们要求的还多……简言之,我现在还不想过多地谈论这件事,请告诉我的母亲,一切都将会解决的。我的好朋友,就在这件小小的事情上,我发现世界上的误会与曲解往往比奸诈与恶意铸成的过错更多。至少可以肯定,后两者要少见一些。
另外,在此期问我感到非常愉悦。在这个天堂一般的地方,它的僻静正好是医治我这颗孤寂心灵的一剂良药,还有眼前的大好春光,它的温暖已充满我这颗常常战栗的心。每一株树,每一排篱笆,都是繁花盛开,我真想变成一只金甲虫,到那馥郁的花海中去遨游一番,尽情地吸露吮蜜。
城市本身并不适宜,但四郊的自然环境之秀丽却难以言表。山林连绵不断,形成了许多清秀的山谷。也许是这些山谷打动了已故的封·M伯爵,使他开始在一座小丘上建起了他的花园。
花园布局简单,一进门便可感觉出绘制蓝图的并非某位高明的园艺家,而是一颗渴望独享清寂的敏感的心。对于这座花园的业已作古的主人,我洒下了不少眼泪,这小亭子是他生前最爱呆的地方,如今也成了我流连忘返之地。不久我便会成为这花园的主人,没多久,看园人已对我产生好感,等我搬进去一定号不了他。 5月10日
一种神奇的欢悦感充溢着我的整个灵魂,使它甜蜜得就像我所专心一意地享受着的那些春晨。这地方好似专为与我有同样心境的人创造的,我在此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的情趣。我真幸福啊!
我的朋友,我完全沉浸在对幽静生活的感受之中,以至于把自己的艺术也耽误了。我现在无法作画,一笔也画不了,但尽管如此,我现在却比任何时候都更配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画家。每当我周围蜿蜒的峡谷在大地上飘舞,明艳的太阳悬挂在林梢,将它的光芒稀薄地照射进幽暗密林的圣地中来时,我便躺卧在飞泉侧畔的草丛里,紧贴地面观察那千姿百态的小草,感觉到叶茎间有个扰攘的小小世界——这数不尽的形形色色的小虫子、小蛾子——离我的心更近了,于是我感受到按自身模样创造出我们的全能上帝的存在,感受到将我们托付于永恒欢乐海洋之中的博爱的天父的气息。我的朋友!随后,每当我的视野变得朦胧,周围的世界和整个天空就像我爱人的形象一样潜藏在我心中时,我便常常产生一种期望:啊,要是能把它重现出来,把这如此丰富、如此温馨的情景写在纸上,使其成为我灵魂的镜子,犹如我的灵魂是无处不在的上帝的镜子一样,该有多好啊!——我的朋友!——然而我真去做时却会招致消亡,我将在这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象的威力下命断魂销。
5月12日
不知道是附近一带有作弄人的精灵在游离,还是我自己在奇思妙想,我竟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如天堂一般美好。
在城外不远处有一口水井,我像人鱼美露西娜啼她的姊妹一样,对这口井着了迷。走下一座小丘,来到一顶凉棚前,再往下走20个石阶,便可以看见大理石岩缝中有一股清泉喷涌而出。那绕井而筑的矮墙,那浓阴匝地的大树,那井泉周围的清凉,这一切都有一股诱人的力量,令人怦然心动。城里的姑娘们常来这里打水,这是一种最普通最平凡的必要劳作,就连古时候公主们也要亲自做的。每当我坐在那儿,古代宗法社会的情景便浮现在我眼前,我仿佛看到老祖宗们全聚在井泉边,会友的会友,联姻的联姻;而在井泉周围的空中,却舞动着无数善良的精灵。啊,谁若无此同感,谁就必定从未曾在夏日的长途跋涉后,把这令人神怡气爽的清泉啜饮。
5月13日
你问我需不需要寄书过来。——我的朋友,我求你看在上帝的分上,千万别再拿这些书籍来烦我了。我不愿意再被指导、被鼓舞、被激励,我这颗心本来就已经够不平静的了。我需要的是催眠式的幽静,而我的荷马就是一首很长很长的催眠曲。为了使自己沸腾的血液冷静下来,我常常将它们低声吟诵,因为我这颗心是如此反复无常,变化莫测。我的朋友!关于这一点,我无需对你解释。你不是见过我很多次从抑郁变为欢喜,从悲伤变为激昂,因而担惊受怕过吗?我自己也把我这颗心当作一个生病的孩子,对它有求必应。不要把这些话随便告诉别人,不然会有人责怪我的。P1-4
歌德(1749—1832年)生于法兰克福,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其中《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早期最重要的作品,它的出版堪称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足足有50年之久,在欧洲,歌德的名字总是和《少年维特之烦恼》连在一起。
全书篇幅不长,情节也并不复杂曲折,主要人物只有维特和绿蒂两人。维特是一名出身于市民阶层的青年,为了料理母亲的遗产事宜,来到了一个乡村小城。在一次乡村舞会上,维特结识了法官的女儿绿蒂。两人一见倾心,开始频繁往来,度过了一段令维特刻骨铭心的幸福日子。但绿蒂已和一名叫阿尔伯特的青年订婚在先,维特自感追求绿蒂已毫无希望,心灵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为了摆脱这种精神上的烦恼和尴尬的处境,他被迫告别了一往情深的绿蒂和可爱的小山村,到某地一公使馆任职,但周围的社会却充满了等级偏见和鄙陋习气。爱情得不到回报、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势利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发生冲突,最终绝望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作者匠心独运,巧妙地以“日记体小说”的方式来描写主人公维特的内心世界。整部作品像一篇感伤的抒情诗,坦率、真实地坦露心扉,毫不做作。主人公的欢愉和痛苦,都跃然纸上,像是捧出一颗跳动的心,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和精神上的极度震撼。正因为如此,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就使年轻一代如痴如狂,有的与维特遭遇相仿的人甚至也仿效维特轻生而死。小说一经出版便风行各国,掀起一股股“少年维特热”。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