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自1918年创作散文诗《自言自语》至1936年的弥留之作《死》和《女吊》,散文创作贯穿其战斗的一生。留下来的散文作品数量虽然并不多,却字字玑珠,篇篇绝妙,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中极具魅力的艺术珍品。散文诗《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是先生亲自编就的两本散文集。此外,《鲁迅散文合集》收集了散见于鲁迅其他著作中“偏于叙事与抒情”的散文佳作21篇,构成了鲁迅散文创作的全貌。
正文前,我们收集了各个历史时期诸多名家对鲁迅散文的总体评论,以其与各篇“发微”式的解读互相映照,形成一个总体印象。这些评论也只是截取了某一个片断。每则评论后大都标有写作时间,以使读者对鲁迅散文的学习理解有一个大概的历史感。
《鲁迅散文合集》辑录了鲁迅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和散见于其他著作中“偏于叙事和抒情”的佳作21篇,共同构成鲁迅散文的合集。
《鲁迅散文合集》特辟《名家论鲁迅散文》一章,荟萃郁达夫,一丁、老舍、冯雪峰、沈从文,胡绳、公刘 李振坤等名家名人对鲁迅散文的评价论述,以便读者从宏观上了解鲁迅散文的成就和价值。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除了配以现代版画大师赵延年的木刻插图之外,本书还辑录了鲁迅先生推崇的梅斐尔德和凯绥珂勒惠支的木刻版画,图文并茂,以飨读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陕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陕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陕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陕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P5-8
编选说明
一、鲁迅先生自1918年创作散文诗《自言自语》至1936年的弥留之作《死》和《女吊》,散文创作贯穿其战斗的一生。留下来的散文作品数量虽然并不多,却字字玑珠,篇篇绝妙,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中极具魅力的艺术珍品。散文诗《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是先生亲自编就的两本散文集。此外,我们收集了散见于鲁迅其他著作中“偏于叙事与抒情”的散文佳作21篇,构成了鲁迅散文创作的全貌。
二、正文前,我们收集了各个历史时期诸多名家对鲁迅散文的总体评论,以其与各篇“发微”式的解读互相映照,形成一个总体印象。这些评论也只是截取了某一个片断。每则评论后大都标有写作时间,以使读者对鲁迅散文的学习理解有一个大概的历史感。
三、我国现代版画艺术大师赵延年先生为鲁迅先生的《野草》创作了精关的插图,征得赵延年先生的同意,兹收录。鲁迅先生一生钟爱美术,尤重木刻艺术,极力收藏、介绍和推广国外的优秀之作。对德国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艺术的推崇是众所周知的,自不必赘言。鲁迅先生对德国另一位“革命的画家”梅斐尔德也有相当高的评价,并将其为苏俄小说名作《士敏土》的木刻插图介绍给中国的读者。本书选取了珂勒惠支和梅斐尔德的木刻作品,同时将鲁迅先生关于珂勒惠支及其作品的评价作为“辑外”的散文附于最后,在阅读和学习鲁迅散文作品的同时,欣赏这些版画艺术和鲁迅先生对其的认识,我们相信,读者一定会获得许多有益的感悟、启迪和艺术享受。
四、本书收录的鲁迅先生的作品,以1938年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上海复社出版的《鲁迅全集》为底本,其他版本酌情参考之。
五、本书付梓面世时,我们谨向赵延年先生和鲁迅散文的解读名家和作者以及海外的木刻艺术家,致以诚挚的谢意和敬意。
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