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绝不是无聊的史料堆砌,更不是枯燥的年份列表。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知识是丰富的、有趣儿的。同时,真正意义上的历史不仅能够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还能够指导人们的现代生活。迟双明编著的《历史其实很有趣儿》以正史为蓝本,以通俗为标准,进行史料的取舍,并力图使选编的每一部分史料。在让读者觉得有趣的同时,还能够增长知识、启发智慧,从而达到这样的目的:读者不仅仅能在轻松趣味中阅读,还能够在现实当中应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历史其实很有趣儿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迟双明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历史绝不是无聊的史料堆砌,更不是枯燥的年份列表。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知识是丰富的、有趣儿的。同时,真正意义上的历史不仅能够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还能够指导人们的现代生活。迟双明编著的《历史其实很有趣儿》以正史为蓝本,以通俗为标准,进行史料的取舍,并力图使选编的每一部分史料。在让读者觉得有趣的同时,还能够增长知识、启发智慧,从而达到这样的目的:读者不仅仅能在轻松趣味中阅读,还能够在现实当中应用。 内容推荐 英国史学家卡尔有个著名命题:“历史就是不断地与现实对话。”对历史的喜好,也许正是源于我们对已发生的未知事物的渴望,并促使我们不断地去寻找那些事、那些人,那些被人遗忘的暗角。迟双明编著的《历史其实很有趣儿》将一些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变得趣味横生,将原本趣味横生的历史变得精彩绝伦。通过阅读《历史其实很有趣儿》,也许你会发现,历史中那些尘封的如烟往事再次变得生动、新鲜起来…… 目录 第一章 帝王君主秘史 1.中国最爱做生意的皇帝 2.中国古代“父因子贵”的君主 3.中国历史上学历最高的皇帝 4.活得比平民还窝囊的皇帝 5.刘禅真是个扶不起的昏君吗 6.向自己的臣子行贿的皇帝 7.万历皇帝为何连续三十年不上朝 8.在宫廷里长大的“文盲皇帝” 9.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 第二章 后宫脂粉韵事 1.古代后妃中竟然也有超级丑女 2.被五废六立的两国皇后羊献容 3.中国第一位女史家:明德马皇后 4.中国第一个独掌朝纲的女性 5.把皇帝挤兑得离家出走的女人 6.嫁人生完孩子再入宫的皇后 7.历嫁两姓三辈四任可汗的公主 8.伴历五帝三次垂帘听政的太后 第三章 清官廉吏漫谈 1.中国古代死得最惨的清官 2.靠买官走上政治舞台的清官 3.与酷吏周旋斗法的法官 4.在朝堂上劝武则天节欲的大臣 5.被皇帝劝导受贿的宰相陆贽 6.包拯被称颂的原因及流演 7.北宋时期的“白脸青天” 8.况钟与“十五贯”案 第四章 奸臣邪吏探究 1.赵高指鹿为马背后的阴谋 2.当“跋扈将军”遭遇“母老虎” 3.董卓为什么要暴晒汉武帝的尸体一 4.杀人恶魔来俊臣一 5.奸相李林甫的另一面 6.明朝的”奸臣书法家”严嵩 7.娶妻生女的大太监魏忠贤 8.和坤的自白书 第五章 治世能臣轶事 1.秦相李斯在被腰斩前的调侃 2.故意往自己脸上抹黑的萧何 3.因“劝架”而被黜的名臣高颊 4.醋坛子里走出来的贞观贤相 5.众人皆笑他独哭的姚崇 6.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性格因素 7.宰相张居正的夺情风波 第六章 乱世枭雄秘笈 1.”赘阉遗丑”曹操的博誊术 2.奴隶皇帝与黄瓜名字的由来 3.枭雄高欢与“快刀斩乱麻” 4.杀了五个皇帝的宇文泰叔侄 5.以儿媳的外貌定继承者的朱温 6.”官场不倒翁”冯道的克星 7.胡适感叹张作霖最不可及之处 8.”秀才大帅”吴佩孚的绝妙批文 第七章 军事将领逸闻 1.倒行逆施的“忠良”伍子胥 2.西汉幸运儿卫青的不幸 3.冯异的两顿饭和两个成语 4.“武圣人”关羽的性格悲剧 5.堪称心理学家的名将郭子仪 6.狄青是残害杨家将的奸臣吗 7.古代正史中唯一的女将军 8.清朝罪名最多的屠夫年羹尧 第八章 才子佳人探奇 1.从屈原投江看古代文人的臣妾心理 2.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数字诗 3.司马迁的《史记》是剽窃而来的吗 4.酒仙李白究竟能喝多少酒 5.元稹的名声是怎么被传坏的 6.古代拿稿费最多的文人是谁 7.范仲淹的三次被贬 8.可与李清照并论的才女朱淑真 9.中国科举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第九章 三教九流趣谈 1.宰予和孔子的正面交锋 2.开创”跨国公司”先河的子贡 3.从孟子休妻看其权变思想 4.道家思想是不是就是道教 5.身属佛教的少林为何习武 6.擅长音乐的阴阳家邹衍 7.韩非被杀并非因为李斯嫉妒 8.解开墨家神秘消失的谜团 9.培养奇才最多的教师鬼谷子 第十章 历史碎片辑览 1.中国的翻译官是何时出现的 2.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胎教 3.西市:盛唐时代的“经济特区” 4.中国古代无良宰相的不雅绰号 5.哪个朝代的官员薪水最高 6.中国古代的房地产和“房奴” 7.中国历史上最雷人的圣旨 8.纳外国公主为妾的晚清富商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登基仪式热热闹闹,然而,还没等到刘协从兴奋中冷静下来感谢萤卓,一切就改观了。董卓控制了朝廷,也控制了他这个新皇帝。他不过是个空头的天子,无权、无势、无力,不要说重整祖业,就连起码的尊严也不能保障。董卓为避反董联盟的锋芒,烧毁洛阳宫殿,把他这具木偶搬到了长安,并准备取而代之,改朝换代。 公元192年,王允设计打破了董卓的春秋大梦。虽然董卓被除掉了,但汉献帝并没有走出泥沼。 董卓死后,王允、吕布把持朝政,这是二人联合专政时期,汉献帝仍是傀儡。不久,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攻破长安,吕布逃走,王允被杀,李、郭二将把持朝政,汉献帝又成了孤家寡人被丢在长安。后二人相互猜疑,引兵相攻,李傕扣留献帝,郭汜抵押群臣,演出了一幕幕丑剧。 兴平二年冬,乘李、郭二人忽战忽和之机,一些大臣拥着汉献帝乘夜逃出长安,被李傕一路追杀,献帝身边人马被打败,在陕县弃车渡河而走,宫人大臣都得步行。后来终于摆脱了李催的追兵,由陕西辗转逃到了河南的安邑。在那里刘协衣服破了没有换的,没粮吃,只靠大枣栗子一类东西充饥。后来又跑回洛阳,照旧衣食无着,只得挖野菜充饥,途中饿死了不少人。后来直到被曹操迎往许都,才算安定下来。 然而,曹操需要的是“天子”这个招牌,并不需要他这个有头脑、有能力的刘协,因此刘协的境遇每况愈下。从此,汉献帝成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张王牌。 但汉献帝并不甘心受制于人做傀儡。建安四年,车骑将军董承受献帝密诏,与刘备一起密谋诛曹。只是事情败露,董承等坷被处斩,灭三族;刘备先前借故出走,得免于难。这是献帝跟曹操一次近乎公开的抗争,事后曹操加强了对献帝的控制,京官大多调为曹操的官员,左右侍卫全是曹操之人。曹操深知献帝的价值,对献帝本人始终不予加害,但献帝的日子过得越发艰难了。 曹操诛董承后,提出将董承之女董贵人一起杀掉。当时董贵人已有孕在身,献帝多次请求免其一死,曹操不答应。伏皇后对此既恐惧又不满,密书向其父伏完诉说曹操残逼献帝杀董贵人之事,曹操知道后大怒,代献帝起草了一道废掉皇后的诏令,逼献帝废后。并派心腹御史大夫郗虑、尚书令华歆两人,持令率兵人宫,宣诏废后,捉人囚禁。伏皇后吓得藏到宫中的问壁墙内,可是身为尚书令的华歆竟然亲手去把伏皇后拉扯出来,牵往宫外。当时献帝正在外殿与郗虑对坐。伏皇后披头散发连鞋都被拖掉了,光着脚从献帝身边走过,哭着对汉献帝说:“你就不能救我一命吗?”汉献帝说:“我自己都不知道命丧何时。”想来,路人有难亦当援手相救,更何况是自己的妻子?献帝又无力地对郗虑说道:“郗公,天下还有这样干的吗?”也许献帝还存有一线希望,毕竟他是皇帝,可是郗虑根本不理他。伏皇后终于被禁闭在冷宫,四面门窗都封闭上,活活被闷饿而死。曹操又派人下毒把伏皇后所生的两个皇子毒死以绝后患。伏皇后的兄弟、族人被诛杀者一百余人。因皇后的母亲是桓帝的公主,因而被流放到长城脚下的涿郡了事。 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逼着献帝下诏让位,若不是献帝的曹皇后曹操的女儿解围,只怕献帝早已成为刀下亡魂。后来曹丕称帝,改国为魏朝,封逊帝刘协为山阳公,结束了四百多年的两汉王朝。之后的献帝一直过着隐居般不问世事的生活,直到54岁去世结束了他傀儡的一生。P13-14 序言 说到历史,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正统、严肃,有些人甚至对历史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感和恐惧感,他们的兴头儿早被当年的历史考试浇到了冰点!因此,尽管明知“读史使人明智”,他们却总缺少一份耐心去研读探索——在他们的印象中,历史实在太枯燥了。 其实。历史绝不是课本上无聊的年份表,更不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简单罗列。真实的历史要丰富得多,也有趣儿得多。 历史的魅力在于触发人们对自身发展历程的兴趣,继而激励人们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有所作为。为了让历史真正触发人们的兴趣,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真相,通过读史长识、长智、长才干,我们特别推出了《历史其实很有趣儿》这本书。 本书的初衷虽然是希望把历史写得有趣儿一点,但其素材并非野史传闻,而是以可信度较高的正史为蓝本,以家族年谱等为佐证,再加上编者对历史的一点浅薄了解,进而有理有据地去挖掘历史的趣味性。不过,中国几千年留下的史书汗牛充栋,即使穷尽一生,也难通万一。并且,编者能力有限,书中未免存在疏漏之处,在此,恳请同仁批评指正。 编者 2010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