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呼啸山庄(全译插图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艾米莉·勃朗特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艾米莉·勃朗特,英国文坛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中的二姐。《呼啸山庄》是她毕生唯一力作,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奇特的小说”。

小说主人公希刺克厉夫与收养他的庄园主的女儿相爱,却因社会地位悬殊不能结合。数年后希刺克厉夫再回到庄园时,便对夺走他爱情与幸福的人进行残酷的报复,复仇虽然成功了,但他并未从中获得幸福,而是留下了一个令人神伤的传奇故事。

内容推荐

《呼啸山庄》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复仇故事:一个名叫希斯克列夫的吉卜赛弃儿,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来因为受辱和恋爱不成,外出谋生而致富。衣锦还乡后,他对与他的恋人卡瑟琳结婚的地主林敦及其子女进行了残酷无情的报复……小说自始至终笼罩着一种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主人公希斯克列夫的爱情、复仇和最后的人性复苏这一过程,它是小说的精髓和脉络所在,作者借此脉络谋篇布局,把故事构造得变幻莫测、高潮迭起。《呼啸山庄》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所造成的种种可怕的事件。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将其全部心血凝聚在希斯克列夫的刻画上,她在这个人物的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愤慨、同情和理想。希斯克列夫和卡瑟琳是一对忠实的伙伴,两人在共同的反抗中萌发了真挚的爱情。可惜的是,卡瑟琳最后却背叛了他,嫁给了她根本不爱的埃德加·林敦。是她的虚荣、无知和愚蠢葬送了她的青春、爱情和生命,也毁了始终对她一往情深的希斯克列夫。艾米莉在刻画这个人物时,有同情,也有愤慨;有惋惜,也有鞭笞;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卡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是全书最大的转折点。它使希斯克列夫满腔的爱化为无比的恨;卡瑟琳一死,这满腔的仇恨便如火山一般进发出来,成为疯狂复仇的动力。希斯克列夫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希斯克列夫在达到复仇目的之后而自杀身亡。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卡瑟琳生死不渝的爱。而他临死前放弃了在仇人的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的思想。

试读章节

1

1801年。

我刚拜访了我的房东回来,房东是我那孤独的邻居,马上就要来同我缠不清楚。这委实是一块美丽的乡野!走遍英国,我相信再也找不到这样乐土,彻头彻尾同尘世喧嚣隔绝开来。愤世嫉俗的人,这里便是完美的天堂。希斯克厉夫正好同我配对,来平分我们之间的荒凉寂寞。一条顶尖的汉子!当我骑着马走上前去,瞅着他双眉底下的黑眼睛疑神疑鬼地紧缩起来;当我通报姓名,眼见他的手指带着一种妒忌的决断,越发伸进他的背心里边。他恐怕不会想到,我的心已怎样冲着他热乎起来了。

“希斯克厉夫先生?”我说。

稍许一点头就是回答。

“洛克伍德,您的新房客,先生。我有幸一到贵地,就赶紧来拜访您,敢望我再三请求占用画眉田庄,不致引起您的不便。我听说昨天您打算——”

“画眉田庄那是我的,先生,”他没头没脑地打断我说,“我不容许任何人给我不便,要是我能够阻止的话——进去!”

“进去”这话是他咬牙切齿说出来的,表达的意思是“见你的鬼去!”即便他倚着身子的那扇大门,对这两个字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同情心来。我想正是这个场面决定我接受了他的邀请,对于这样一个比我自己更要稀奇古怪的人,我来了兴头。

看到我的马前胸差不多要撞上栅栏的时候,他倒也伸出只手打开了路障,然后他阴沉着脸引我上路。我们走进院子的时候,他喊起来:

“约瑟,牵走洛克伍德先生的马,拿点酒来。”

“兴许,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吧,”他大声命令引起我的这个想头来。“怪不得石板缝里杂草丛生,只有牛羊来修剪树篱。”

约瑟是一位年长的,不,是一位老人,兴许很老了,虽然壮实而且精力充沛。

“我主保佑!他从我手里牵过马时,很不情愿地咕噜着自说自话。同时他那样满腹冤屈地盯住我的脸看,以致使我好心地猜想,他一定是需要神灵相助,来消化他的饭食。他脱口而出的那一声虔敬,因而同我这个不速之客,是并不相干的。

呼啸山庄是希斯克厉夫府宅的名称。“呼啸”是当地一个意味深长的形容词,描述这地方在狂风暴雨的日子里,空气的骚动不安之声。说真的,他们这里一年四季,准管够享用纯洁流畅的冷爽空气。瞧一瞧房舍尽头那几棵朝一边倒过去的矮矮的枞树,以及一排憔悴的荆棘朝着一个方向伸手伸脚,仿佛在向太阳乞讨恩赐似的,北风吹过树篱的威势,便也可想而知了。所幸建筑师有先见之明,房子盖得结实,狭窄的窗户深深陷进墙里,墙角也给突出的大石块加固起来。

跨进门槛之前,我驻足欣赏起府宅正面,尤其是正门周围的一大片稀奇古怪的雕刻来。在正门的上首,野里野气地有一群支离破碎的鹰头狮身怪和恬不知耻的小男孩,这中间我发现了“1500”这个年代,和“哈里顿·厄恩肖”这个名姓。我本想说上一两句话,求这阴郁主人讲一讲这地方的一点历史。可他站在门口的架势,分明是要我赶快进去,要不于脆回头走人,我可不想还未穿堂人室,就来给他火上浇油。

我们一步就跨进了这一家的起居室,没有厅堂也没有走道来作先导。他们别出心裁地把这里叫作“房子”。它通常包括厨房和客厅。但是我相信在呼啸山庄,厨房是整个儿被迫撤到另一个角落里去了。至少我听到了喋喋说话声和厨房器皿的声音,从尽深处传将出来。巨大的壁炉周围,我却没有看到烧煮烘烤的痕迹,墙上也没有铜锅和锡滤锅之类闪光,倒是在屋子的另一头,一个庞大橡木碗橱上,摆放着一排又一排的焊锡盘碟,中间夹杂着银壶和银杯,重重叠叠,一直堆到屋顶。这些玩意儿,倒真是光辉灿烂地放出光和热来。碗橱永远是开着的,它的整个构造让人一览无余,只有一处是个摆满了麦饼、牛腿、羊肉、火腿之类的木架,遮盖了些许。壁炉上方,是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老枪和一对马枪。为装饰起见,三个画得花里花哨的茶叶罐,也一并排安放在壁架上边。地上是平滑的白石。高背的椅子结构原始,漆成了绿色;有一两把笨重的深色椅子,蛰伏在阴影当中。碗橱柜下面的一个拱穹中,躺着一条硕大的棕红色短毛母猎犬,周围是一窝唧唧叫着的小狗崽,另一些狗在别的一些隐蔽处。

这屋子连同家具原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如果它们属于一个平平常常的北方农人,他有一副执拗的面容,粗壮的胳臂腿仿佛天生的优势,专为来穿齐膝短裤和打绑腿似的。这般样坐在安乐椅中的人物,面前的圆桌上放着一大杯麦酒冒泡,只要你正好在饭后的那一段时间里,在这一带山峦间随便走出五六英里,触目皆是。但是希斯克厉夫先生同他的住宅和生活方式,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外貌上看他是个皮肤黝黑的吉卜赛人,衣着与风度上,又是一个绅士。这是说,他与许许多多的乡绅毫无二致,也许很有点邋遢马虎,可是他的不修边幅并不难看,因为他有挺拔漂亮的身材。一副郁郁不乐的样子。或许有人会怀疑他是教养不够而显傲慢,可我在内心却与他深有同感,这同感告诉我他不是这一类人。我凭本能知道,他的冷漠是出于厌烦卖弄陈列感情,厌烦相互之间显弄亲热。他在掩饰之下一样在爱在恨,认定再度被人爱和被人恨,是有失体面。不,我结论下得太快:我把自己的个性,随心所欲加到他身上去了。希斯克厉夫先生可能是有完全不同的理由,每遇见一个或许想同他交个朋友的人,便把他的手深藏起来。但愿我的脾性是与众不同吧。我亲爱的母亲过去总说,我永远也不会有一个舒适的家。直到去年夏天,我自己就彻头彻尾证实,我果真是不配有家。

当时我在海边享用一个月的好天气,冷不丁就撞上了一个最是迷人的尤物;只要她没有注意到我,在我的眼中,她就是一个真正的女神。我“从未说出我的爱情”……用言辞;可是,如果眼神也能说话的话,这个傻到底的东西兴许猜出了我已经是神魂颠倒。她终于弄懂了我,回送给我一个秋波,一个极尽想象,也寻不出比它更加甜蜜的秋波。我干了什么?说来惭愧,我冷若冰霜地退下阵来,就像一只蜗牛。她越是看我,我越是退避得更冷更远。直到最后,这可怜的小东西开始猜疑起自己的感觉来了,以为她自作多情,惶惶然不知所以,竞说服了母亲拔营而去。

就因为这个稀奇古怪的德性,我得了冷酷无情的美名。多么名不副实,只有我自己晓得。

我在炉边的一把椅子上坐下,正对着我的房东朝着它走过去的那一把。为填补那一刻的沉寂,我想去摸一摸那只母狗,它离开了那窝崽子,像一条狼似的偷偷溜到我两条腿后面,龇牙咧嘴,惨白的牙齿上馋涎欲滴。

我这一摸,却摸得它喉头里长长一声咆哮。

“你最好别惹这狗,”希斯克厉夫先生同他的狗一唱一和,也咆哮起来,又一跺脚,煞住了底下更凶猛的一片示威声。“它不习惯受宠,它不是当玩物养的。”

然后,他大步走向一扇边门,又高喊起来:

“约瑟!”

约瑟在地窖深处含糊不清地咕哝着,却没有要上来的动静。因此他的主人冲下去找他,留下我和那只凶暴的母狗,还有一对狰狞的蓬毛牧羊犬,面对面守着。这对狗同那条母狗一道,对我的一举一动都监视得紧。

P1-4

序言

艾米莉·勃朗特1818年7月30日生在英国北部约克郡索恩顿,后来父亲在豪沃思谋到一个永久的副牧师职位,举家迁到了豪沃思。父亲帕特里克·勃朗特原是爱尔兰教士,膝下六个儿女,艾米莉比她的妹妹安妮只大一年有半。两姐妹幼时形影不离,安妮后来写诗说,她们俩像两棵同根而生的树,唯枝干不得不分立开来。艾米莉1848年12月19日患肺结核去世,时值30岁的灿烂年华。安妮去世是在1849年,只有29岁。她们的姐姐夏绿蒂算是长寿,得享40春秋。艾米莉4岁丧母,8岁时两个姐姐又相继夭折。这真是一个生命何其脆弱的年代。

这一家人离群索居,出门便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和荒野。这样一种地理环境可以孕育出怎样的作家心灵,应是可想而知。妻子死后老勃朗特郁郁寡欢,孩子是由他们的姨妈伊丽莎白带大的,伊丽莎白严厉有余,孩子们经常是和荒凉的大自然作伴。艾米莉和三个姐姐上过一阵寄宿学校,夏绿蒂《简爱》里面那个可怕的寄宿学校,模型就在这里。两个姐姐在学校里感染肺病,归家去世后,艾米莉和夏绿蒂就此连带弟弟勃兰威尔和妹妹安妮,一起在家里自己读书,所幸父亲亲自教育孩子,这是典型的19世纪家庭教育的传统。四个幸存下来的兄妹相依为命,在读书写作当中听凭想象天马行空a夏洛蒂和勃兰威尔想象了一个安格里阿(Angria)王朝,由此来敷陈小说。艾米莉和安妮则创造了一个她们称为冈多尔(Gondal)的太平洋岛国。像她的姐姐一样,艾米莉也当过家庭教师,1842年她和夏绿蒂曾赴布鲁塞尔进修,期望可以自己开设学校,以补日见拮据的家庭开支,到头来终也是不了了之。布鲁塞尔回来后,艾米莉就再没有离开过家乡。

1846年三姐妹自己筹款,出版了一本《柯勒、艾丽斯,艾克顿·贝尔诗集》这是三姐妹第一次用她们的假名出版著作,唯独销路煞是可怜。艾米莉后来的诗名相当不错,不过,奠定她文学史上不朽地位的是她年轻的一生中写过的唯一一部小说,1847年出版的《呼啸山庄》,当时的署名是艾丽斯·贝尔。

《呼啸山庄》的故事由外来的和本土的两个视角,分别交叉追叙出来。外来的视角是从城里借住到呼啸山庄,自谓愤世嫉俗的公子哥儿房客洛克伍德。这是一个典型的“天真的叙事人”。本土的视角是后来成为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管家的奈莉·迪恩讲述的所见所闻,这个叙事人应是慈眉善目、菩萨心肠,不过居然也有人从中读出工于心计的笑里藏刀来。可见阅读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两人的叙述中,这样一个故事显现出来:

呼啸山庄好心的老主人厄,恩肖先生在利物浦_的大街上捡回一个弃儿希斯克厉夫,带回家同儿子亨德雷和女儿凯瑟琳一起抚养。亨德雷视这个外来的兄弟篡夺了他的父爱,对他百般欺辱,唯老厄恩肖一心护着可怜的小希斯克厉夫,最终把亨德雷打发出去读书了事。妹妹凯瑟琳,却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这个野小子。老厄恩肖不久去世,回家奔丧的亨德雷出人意料地带回一个妻子,他把希斯克厉夫赶到田里去干活,视若仆人和佃农,坚决阻止他和凯瑟琳往来。却说有一天凯瑟琳和希斯克厉夫在野地里一路疯跑,闯入邻近的画眉田庄。主人老林顿夫妇留下被狗咬伤脚跟的凯瑟琳,一住月余。老林顿夫妇有一子一女,他们是艾德加·林顿和伊莎贝拉。凯瑟琳后来同小林顿兄妹往来频繁,决定嫁给深爱她的小林顿。希斯克厉夫愤而出走。亨德雷生下一子哈里顿,妻子却因肺结核去世。亨德雷酗酒无度,狂暴异常。

三年后凯瑟琳嫁给了林顿。希斯克厉夫不知在哪里发了巨财,腰缠万贯变了个人回来,一跃成为呼啸山庄的座上客。他开始施行一个可怕的报复计划,整夜整夜同亨德雷酗酒赌牌,轻而易举把亨德雷的全部家产家财转移到手,又把其子小哈里顿教唆成大字不识的野小子。更引诱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同他私奔结婚,然后百般虐待妻子。这时候凯瑟琳临产,奄奄一息,希斯克厉夫趁林顿不在溜进画眉田庄,紧抱住凯瑟琳,两人赌神发誓,在辛酸和疯狂中倾诉彼此的相思之苦。凯瑟琳生下女儿小凯瑟琳后旋即去世。伊莎贝拉无法忍受希斯克厉夫虐待,逃离丈夫,生下儿子小林顿,不久亦去世,孩子被希斯克厉夫从林顿那里夺回到自己手中。可怜的亨德雷终于一命呜呼,希斯克厉夫成了呼啸山庄的主人。

希斯克厉夫继续施行他的报复计划。他的儿子小林顿病歪歪弱不禁风,完全成了他的复仇工具。趁林顿病危之际,他把小凯瑟琳接到呼啸山庄,逼迫她和小林顿结婚。数月后林顿去世,希斯克厉夫的阴谋大功告成,他成为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唯一主人。不久小林顿亦病逝,寡居的小凯瑟琳爱上了小哈里顿。希斯克厉夫疯狂阻挠,却在小凯瑟琳倔强的眼神里,看到了当年凯瑟琳的影子,仇人亨德雷的孩子小哈里顿,也反倒同他有了种莫名的亲情。他发现这个邋里邋遢的野小子,活脱脱就像当年的他自己。希斯克厉夫渴望遭遇凯瑟琳的鬼魂。他不吃不喝,在荒野里游荡,最后死在凯瑟琳住过的房间里。

《呼啸山庄》当时的销路不好,被认为是野蛮小说。早在1854年,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罗塞蒂就指责这部小说是恶魔之作,唯独场景和人物被加上了英国的名字。小说的背景是孤坟鬼影,人物也是鬼影幢幢,所以一度有人把它归入专写恐怖血腥的哥特式小说一类。但诚如哥特式小说的名声今天很大程度上已经有所改善,即便把《呼啸山庄》归入哥特式小说,又有什么不好?毋庸置疑她就是古往今来一切哥特式小说中最伟大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应是希斯克厉夫,这个人物照英国当代著名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的说法,就他对凯瑟琳的那种不顾死活,超乎一切物质顾忌的爱来说,他是一个超自然的英雄;就他老谋深算,精心剥夺别人的财富而言,他是一个游刃有余的开拓者。这个评论够宽宏大量的,可是把希斯克厉夫后来的穷凶极恶比作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开拓者角色,好像有点不伦不类。说实话对这个人物的一切阶级分析,莫不显得牵强。希斯克厉夫再度现身后,其复仇过程的冷酷无情超出了人性可以理解的限度。无怪有人说,希斯克厉夫和凯瑟琳的疯狂爱情,是不是近似简爱和罗切斯特故事的原始人和野蛮人版本?文学中复仇故事层出不穷,著名的例子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读者的同情心无一例外是在复仇者一边。但是希斯克厉夫不同,因为被他摧残的都是好人。依我看来,这部小说里最可怜的,其实是当初种下祸根的亨德雷,可是希斯克厉夫就是看在老主人的份上,也该适可而止啊。亨德雷后来酗酒不醒,弄得人不入,鬼不鬼的,他的哀愁又是什么?凯瑟琳这个人物感情上依赖希斯克厉夫,身份上依赖林顿,是不是正可见出一切女人内心隐藏的困惑?林顿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君子从来就不是小人的对手,所以他一败涂地,也是在情理之中。

但是一切终归死亡。小说里的人物都死得很早,独剩下哈里顿和小凯瑟琳,来续写希斯克厉夫和凯瑟琳故事的文明版式。小说写希斯克厉夫死的时候仰面朝天躺在屋里,大睁着眼。其实他是应该可以瞑目了。他得到了凯瑟琳的爱,得到了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全部产权,可以设想临终恍惚时刻也遇到了凯瑟琳的鬼魂,甚至,最后还给埋在了凯瑟琳的身边,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小说的开端是叙事人洛克伍德从城里到乡野来寻觅野趣,感慨呼啸山庄如何是“彻头彻尾同尘世的喧嚣隔绝开来”。小说结尾时,我们发现他是站在傍着荒野的斜坡上,林顿、凯瑟琳和希斯克厉夫三个人的坟茔旁边:

温煦盼天空之下,我在它们中间留连忘返。看着蛾子在石楠和兰铃花中间翻飞,听着柔和的清风吹过绿草,不由得纳闷,怎么会有人想象,在这一片静静的泥土里,竟然有人睡不安稳呢。

《呼啸山庄》的以上文字被认为是一切小说中最著名的结尾之一。我们觉得自己也站在那块静静的土地上,温煦的天空下在清风绿草之间留连忘返。纳闷我们短暂的生命,可以演绎出怎样惊心动魄的凄婉故事。

陆扬

2007年3月27日于复旦大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