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后方”概念的界定,历史学界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抗战期间除了被日军占领的地区和中日两国军队交战的地区以外,中国版图上的其他地区都可视为抗战“大后方”。另一种认识是在前一种认识的基础上,认为对于一场战争来说,“后方”的含义是对应“前方”而言,战争中的“后方”是有明确而特定意义的,诸如对前方的支援、供给等。如果说对抗战“大后方”的认识,前一种是广义的,后一种是狭义的,那么该书所持观念是后一种。即“大后方”是指以战时首都重庆为中心,包括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在内的中国西南地区。
关于“抗战时期”概念的界定,已有定论。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历时14年。《中国抗战大后方版画运动史》主要观照的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日本投降的8年间,这是因为中国抗战全面爆发后,以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为标志,大后方才得以形成。而该书论述的是全民族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版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