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一天,家住广西防城港华石镇的何老伯,从“家电下乡”销售点买到了自己中意的家电产品。
何老伯十分高兴地说:“‘家电下乡’真是好,我们本来就打算买台冰箱,去看了几次都没买成,‘家电下乡’产品中刚好有我们想要买的冰箱,而且还可以享受到政府13%的优惠。知道情况后,我马上带证件去买。商家还帮送货到家,保修期也由原来的3年延长到6年,真值!”
从2008年12月20日广西启动“家电下乡”活动以来,防城港市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协作,措施有力,使“家电下乡”在防城港市得以迅速推广。
“家电下乡”政策,是运用财政补贴来激活农民购买力、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惠民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防城港市根据自治区财政厅、商务厅《关于印发广西“家电下乡”推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自治区商务厅、财政厅《关于印发2009年“家电下乡”宣传活动方案的通知》的要求,迅速制定防城港市的实施方案,并下发到各区、县、市。
2009年1月13日,市商务局联合市财政局印发了《防城港市2009年“家电下乡”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4月13曰,又印发了《防城港市“家电下乡”大篷车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好这项工作任务,防城港市各级政府,分别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财政、商务等部门的领导为副组长,宣传、公安、工商、国税、质监、人民银行等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家电下乡”工作领导小组,对推广“家电下乡”工作进行周密的部署。
各级商务部门,加强对“家电下乡”工作的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综合协调,督导、政策宣传工作,安排专人负责该项工作。
同时,认真学习“家电下乡”有关文件精神,熟悉业务流程,掌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防城区销售网点金港贸易有限公司经理曾绍伦说:“我们这个销售点是海尔专卖店,参与‘家电下乡’产品有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空调、彩电等。自从参与这项活动以来,我们的销售量增幅很快,特别是6月19日开始网点直补后,前来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民增加很多,仅这个网点,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额提高了60%以上。”
曾绍伦接着说:“我们现在销售3台冰箱赚的钱,还没有以前售一台赚的钱多,虽然是薄利,但销量旺,农村市场广,心里很高兴。”
为使“家电下乡”产品符合农村消费特点,防止将城市商品简单地推向农村,甚至将滞销商品向农村转移。商务部、财政部经过充分调研,专门制定了“家电下乡”产品标准,在节能、环保、耐用、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从招标情况看,许多生产企业有针对性地研发了适合农村的新产品。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很多适应农村消费环境的新功能。如:宽电压、强信号的彩电;耗电低、冷冻量大、环保的电冰箱;强信号、待机时间长、方便收发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的手机;宽电压、宽水压、洗涤量大、方便排水的洗衣机。
同时,引导企业简化包装,降低成本,确保“家电下乡”产品价廉物美。
防城港市“家电下乡”的产品,在原先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四类基础上,将电脑、空调、热水器、微波炉、电磁炉五类产品,列入了“家电下乡”的补贴范围。产品比市场同类产品价格低了一部分,财政又补贴13%,农民从中真正得到了实惠。P16-18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这套《共和国故事》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本书是丛书的分册《惠民举措》,本书主要讲述全国积极推动家电下乡政策实施的故事。本书由陈秀伶编写。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共和国故事》。
本书是丛书的分册《惠民举措》,本书主要讲述全国积极推动家电下乡政策实施的故事。本书由陈秀伶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