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闽浙赣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闽浙赣抗战,指抗日战争时期内,在福建、浙江、江西三省(区)内所进行的各项战役。从一九三七年九月初,日本侵略军炮击厦门起,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宣布投降,陈惠丰编写的《闽浙赣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包括了抗日战争期间的闽海抗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及浙江省内诸战役。

内容推荐

陈惠丰编写的《闽浙赣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是原国民党将领关于抗日战争闽浙赣三省抗战之亲历记录。本书原书名为《闽浙赣抗战》,丛书名为《正面战场: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2013年1月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现应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的要求,将该书纳入《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丛书重新出版,只是版式重新设计,内容不作改动。特此说明。

目录

第一章 闽海抗战

 综述

 抗战期间福建之军事部署与作战概况唐精武

 第一五七师驻厦期间之防务黄涛

 厦门要塞战前后郑寄云

 厦门保卫战赵康侯

 澳头防御战连祯祥

 闽南三战三捷赵康侯

 一九四一年福州外围之战赵康侯

 大湖战役片断萧兆庚

 大湖战役许祖义

 大湖战役追记曾建章

 “奋勇队”奋战玉屏山余泰振

 大、小北岭战役许祖义,

 连江御敌记刘汉文

 莲花峰上的战斗尤汉辉

 福州外围战斗琐记陈朝开

 夜袭乌丘屿刘浑生

 闽东白马河追击战杨其精

 闽东追击战纪略许祖义

 堵击德本光信大队的经过汤涛

 抗战期间海军在闽作战经过李世甲

第二章 南昌会战

 综述

 失守南昌的经过赵子立

 吴城、涂家埠地域抗击日军的作战经过

 朱静波

 吴城激战回忆张尊光

 吴城抗战纪实王绍武

 第一五师修河战役概况于泽霖

 修河抗战纪要杨佐周

 记南昌会战中的几次战役邹继衍

 夜袭日军堡垒刘维驾

 进攻南昌的经过赵子立任献廷王光伦

 奉高战役和反攻南昌鲁元

 奉新鸦鸠岭抗击日军的作战经过常绍群

 赣北奉新地区抗战的回顾赵汝懋

 到敌后打游击的回忆王启明

 回忆陈安宝将军周小莲

第三章 上高会战

 综述

 上高会战薛岳

 上高会战概述罗卓英

 罗卓英将军对第七十四军高级官佐训词

 上高会战之敌我态势赵子立王光伦

 上高会战始末蓝介愚

 上高会战纪实吴鸢王仲模

 华阳之战 吕健

 血战梧桐岭毛羽芳

 上高战役亲历记邹继衍

 夜袭西山万寿官李顺昌

 长留浩气满乾坤王道平

 锦江会战记戾天

 上高会战的胜利陈熙乾

 最精彩之战胡天

 胜利的回忆会战的演成黄宣成

 上高会战之史的评价敏逊.

第四章 浙赣会战

 综述

 浙赣战役回忆岳星明

 浙赣战役随上官云相作战指挥经过武之菜

 浙赣战役中的金(华)兰(溪)战斗

 交专仁

 建德三昼夜激战吴幼元

 激战兰溪击毙酒井师团长韩正礼

 衢州保卫战亲历记陈颐鼎

 血战衢州包崇跳

 壬午(一九四二年)衢州抗战记徐映璞

 浙赣战役中仙霞岭战斗 刘汉玉

 衢州飞机场的抢修与破坏汪振国

 赣东广丰作战经过吴幼元吴鸢

 浙赣战役南城之战徐会春

 参加浙赣会战鲁元

第五章 浙省诸役

 一、浙西方面

 天目山告岭之战凌压西,

 富阳战斗邓国钧

 二、浙东方面

 镇海、奉化作战片断徐会春

 绍兴反攻战何聘儒

 第三十二集团军在浙东南的几次战斗楼绛云

 温州第一次沦陷李铁萧

 丽水守城战斗陈序青

 反攻温州未遂纪实李昊

 三、第二次衢州战役

 第二十六师在龙(游)衢(州)战役中一段

 沉痛回忆 曹天戈

 第一五师参加衢州战役的概况刘汉玉

 甲申(一九四四年)衢州抗战记徐映璞

第六章 湘粤赣边区作战

 综述

 湘赣边区阻击战薛岳

 湘粤赣边区阻击战鲁元

 湘粤赣边区战斗片断刘识非

 乐昌战役林廷华

 韶关保卫战李振

 赣江追击战薛岳

 赣江两岸追击战鲁元

 在赣西南堵击日军许俊陶

 第一集团军在南昌九江地区受降纪要

 卓立陶任之黄丽天张楫

附录

 一闽海抗战大事记

 二南昌会战大事记

 三上高会战大事记

 四浙赣会战大事记

 五湘粤赣边区作战大事记

 六中日双方指挥系统表

试读章节

抗日战争开始时,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以福建地区尚非日军急欲攻占之所,故未配置重兵,仅以原有驻闽之部队,划为第四战区福建分区,以担任该方面之抗日作战;其指挥机构为驻闽绥靖主任公署,正规部队仅陆军第七十五师、陆军第八十师与陆军第一五七师三个师。

其最初之作战部署,则以第一五七师担任金门、厦门一带之防守,置主力于厦门方面;从闽浙边境至闽粤边境沿海一带之防守,由第八十师与第七十五师担任之,第八十师置主力于福州,第七十五师置主力于漳州。

除正规部队外,尚有保安团队可资利用。福建保安团队始建于一九三四年陈仪入闽主政之后,由受抚之民军与编训之壮丁组成。初成立十五个保安团,后缩编为十个保安团,并逐次成立五个保安旅。保安部队原只担任后方防务,一九三八年作战指挥机构及部队调整后始编入战斗序列,用为作战部队。

省保安司令部司令由省政府主席陈仪兼任,各行政区保安司令由各行政督察专员兼任,省有保安旅、保安团,县有保安队。省保安司令部仅设一编制庞大的保安处负实际全责。保安处处长原由绥靖主任公署中将参谋长赵南兼任,一九三七年由副处长叶成升充。一九三八年叶成因案去职,改由黄珍吾专任中将处长,从事本省保安团队之整编训练。

福建省整编保安团队之初,同时设立有保安干部训练所,培养初级干部。所长由保安处处长兼,少将教育长负实际专责。考录中学毕业生及可深造之青年行伍军官,施以军官养成之速成教育,毕业后在团队服务,经过相当时间,再依次按期保送军校,受正式或补习军官教育。

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颁布兵役法,施行义务兵制。各省均设立军、师、团管区及补充团,以办理征训拨补等事宜。福建省军管区司令由陈仪兼任,未设副司令,嗣刘建绪继主闽政后,始设中将副司令。闽军管区辖建延、福闽、永泉、汀漳四个师管区。师管区下视其征兵管区县份之多少,设立三至四个团管区。师管区及军政部驻闽的第十三补充兵训练处下,各设三至五个补充团,直接办理征集壮丁、训练新兵、拨送补充等事宜。

各师管区、团管区司令及补充团团长,多系军政部或战区司令长官部选派,间亦有由军管区司令部调用相当将校充任之。军管区司令部有教导团、警卫团两个直属团,并设有军官队,考录年龄学历相当之学生及军士,施以一年(或半年)教育,使成为补充兵训练之初级干部。师管区司令部设有军士教导队,招收学生及选拔可造之兵员,施以六个月之教育,结业后充各补充团之军士。

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六日,仅有一个县保安中队(二分队制)防守的金门岛为敌所陷。当日军登陆时,县保安中队大部叛变投敌,县长邝汉逃回大陆,被陈仪按“战时军律”枪决。一九三八年一月,因第四战区广东方面战局紧张,驻防厦门、漳州一带之第一五七师黄涛部奉令调粤增援。闽绥署即令第七十五师接防,由该师副师长兼第二二三旅旅长韩文英率第四四五团及师属炮兵营之一部接替厦门防务,韩文英并兼厦门警备司令,此时漳、厦一带,益感兵力单薄。

一九三八年五月十日凌晨,日海军少将宫田喜一率领舰艇及陆战队并以飞机配合,突然进攻厦门,先以飞机投弹,兵舰开炮猛烈轰击,然后掩护陆战队强行登陆。我海军厦门要港司令高宪申指挥所属部队及炮台,配合第七十五师之部队,由韩文英亲自指挥,与敌展开激战。我军终以伤亡过重(韩文英亦负伤),后援不及,被迫撤离厦门,厦门遂于十一日沦陷。

陆军第七十五师中将师长宋天才因金、厦失守,负调援失时之咎,被解往重庆惩办,并先予撤职;副师长兼旅长韩文英以力战负伤,得免议处,并升任第七十五师中将师长,第二二五旅旅长史克勤升任副师长仍兼旅长。调整后之第七十五师迅速补充部队,积极整训。

宋天才、韩文英与史克勤等,均为河南嵩县人,为河南樊钟秀之旧部。第七十五师系由西北军第二集团军暂编第三师改编而成,其各级干部多在中央军校驻豫军官团或中央军校特训班、高教班受过补习教育(宋、韩等亦曾先后经陆军大学将官班短期调训),受军校正式养成教育者极少。官兵多为行伍出身,宗派门户之观念颇深,唯自知非蒋嫡系,非自强无以自立,因此作战相当努力。

金、厦失守后,随敌情之变化与实际之需要,兼驻闽绥靖主任陈仪深感本防区国防兵力过于薄弱,不足以应战机,乃请准抽调福建省保安团四个团,编成陆军新编第二十师(辖两个步兵旅及直属部队),调升陆军第八十师少将旅长王继祥(浙江诸暨人)为该师中将师长,在龙岩附近整训,待命使用。旋又请准由各师管区抽拨补充团,编成陆军预备第六师,保升宪兵第四团少将团长吉章简为该师师长,在漳平、龙岩附近编训(约在当年秋后,该师经战区调赴其他战场参加作战)。

新编第二十师编成后不久,即奉命以陆军第八十师、第七十五师和新编第二十师等编成陆军第一 军,以陆军第八十师中将师长陈琪(字凹居,诸暨人)升任该军中将军长,调新编第二十师师长王继祥为第八十师师长,以第八十师少将旅长钱东亮(字子皎,江苏人)升任新编第二十师中将师长。在预备第六师他调后,此一时期,在闽之正规陆军仅第一 军之部队。P4-6

序言

一、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彻底打败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海外侨胞团结奋斗和世界爱好和平力量的热情支持下取得的。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和国民党广大爱国将士,在抗日最前线浴血战斗,英勇牺牲,为国家、为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了全面反映抗日战争的概貌,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史学工作者提供研究资料,并配合有关方面敌后抗战史料的出版,特将全国政协和各地政协征集的原国民党将领回忆抗日战争的文章,经过审慎的选择和核实,汇编成《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④丛书,包括《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晋绥抗战》、《中原抗战》、《武汉会战》、《湖南四大会战》、《闽浙赣抗战》、《粤桂黔滇抗战》、《远征印缅抗战》十二册。

二、本丛书的编辑方针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这一方针,本丛书既如实地反映国民政府中央统帅部在抗日战争各阶段所采取的方针和态度,也反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下国民党部队广大爱国官兵的战绩。这样,读者将从本丛书记述的史料中,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以及国共两党“合则两益,分则两损”的历史教训,从而认识当前实现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本书的编排方法基本上按照各个重大战役发生的时间顺序,但也照顾到地区之间的联系,如《湖南四大会战》即包括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会战和湘西会战;《闽浙赣抗战》则指发生在福建、浙江、江西的战役。这种编法,将更有利于读者了解整个抗日战争史的历程。

四、本书除了选用在大陆征集到的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文章外,还转载了一些在台湾和海外的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文章,这样可使资料更加完整,同时对加深海峡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促进祖国的早日统一也是不无裨益的。

五、由于时间仓促和编者水平所限,加上本书作者多年事已高,对某些战役的具体情节及人名、地名、时间等,记忆不甚准确,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核实工作,难免还会有一些疏漏之处。对一些难以核实的问题,我们尊重作者意见,多说并存,留待继续研究。敬请参加过抗战的老人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

委员会《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编审组

一九八五年八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