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午后四点/新世纪外国畅销小说书架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比利时)阿梅丽·诺冬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诺冬把她这个无伤大雅的小故事演变成了一场让人无法抗拒的闹剧。书中充满让人厌恶的描写和罕见的黑色幽默,你需要有钢铁般的意志才能抵抗阅读它的乐趣。在这个平庸的时代,没有人敢惹毛自己的邻居,但这个残酷的比利时女人却跳出了俗套。她才不管什么委婉用词、敏感神经。面对丑陋的身体和精神,她选择发出剌耳的笑声。见鬼的是,这却引起了广泛共鸣……

内容推荐

中学教师埃米尔退休后与妻子朱丽叶搬到乡下,打算安度晚年。刚住下来,惟一的邻居贝尔纳丹就来敲门。他们起初以为只是礼节性的拜访,可贝尔纳丹从此每天午后四点准时来到,来了又不说话,干坐两小时后又准时离去。

埃米尔尝试逃离和装病,但邻居照来不误。埃米尔终于忍无可忍,把贝尔纳丹轰出了家门。但两天后的一个深夜,他听到贝尔纳丹家有机器的声响,好奇地过去一看,发现贝尔纳丹竟躺在汽车的驾驶室里,开着汽车的发动机想中毒自杀……

故事奇特,语言幽默,对话精辟,富有哲理,被视为诺冬的代表作,曾被法国《读书》杂志评为一九九五年度最佳图书。

试读章节

我坚持第一种说法,即一切开始于一年前。

有些屋子是发号施令的,它们比命运更威严,一眼看上去就会被它慑服。应该住在那种屋子里。

快到六十五岁时,我和朱丽叶想在乡下找座房子。我们一看见那座屋子,马上知道就是它了。尽管我讨厌用黑体字,但我还是想用黑体字来表示它,因为我们永远也不会再离开这屋子,它在等待我们,我们也一直在等它。

一直在等它,是的,自从我和朱丽叶结婚起。算起来,应该有四十三年了。事实上,我们已经结婚六十年了。我们是预科班的同学。开学那天,我们相遇了,相爱了,从此再也没有分开。

朱丽叶早就是我的太太,也是我的姐妹和女儿——尽管我们同年,只差一个月。 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没有孩子。我永远不需要第三者:对我来说,有朱丽叶一个人就够了。

我在中学里教希腊和拉丁文。我喜欢这个职业,我与不多的几个学生关系密切。然而,我等待退休,就像神秘主义者等待死亡一样。

我并不是胡乱比较。我和朱丽叶一直渴望摆脱普通人所谓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已被减少到不能再少了,但我们还嫌多,甚至觉得我们的婚姻也是一个落俗套的形式。

我和朱丽叶都希望快点到六十五岁,我们想离开这个浪费时间的世界。当了一辈子城里人,我们渴望到乡下去生活,这不单单是因为热爱大自然,更多是出于对孤独的需要。这种强烈的需要与饥、渴和厌恶相似。

看到那座屋子时,我们如释重负:这么说,我们从小就梦想的地方真的有啊!我们曾斗胆梦想过,那是河边的一块林间空地,上面有座屋子。就是这屋子,漂亮、隐蔽,墙上爬着一棵紫藤。

离那里四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做莫沃的村庄,在那里能买到我们所需的一切。河对岸隐约有一座屋子,房东告诉我们,那里住着一位医生。如果我们想高枕无忧,没有比住在这里更好的了。我和朱丽叶遁世隐居,而在离我们隐居地三十多米的地方却有一位医生!

我们一刻都没有犹豫。不到一个小时,这屋子就成了我们的屋子了。屋子并不贵,也不用装修。我们觉得在这件事上,毫无疑问,我们鸿运当头。

下雪了。一年前,我们搬家的时候,天也下着雪。我们欣喜若狂:从第一天晚上开始,这几厘米厚的白色的东西就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到家了。第二天早上,我们觉得,在这之前的四十三年,我们不像是在自己家里,尽管我们在城里的公寓一住就是四十三年,从来没有搬过家。

我终于可以全身心地照顾朱丽叶了。

这很难解释:我从来都觉得跟妻子呆在一起的时间不够多。六十年来,我给了她什么?对我来说,她就是一切。她也说我是她的一切,但我还是深深地觉得欠她太多。这并不是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好或者平庸,而是因为朱丽叶除了我之外没有别的任何东西,也没有别的任何人。我过去是,现在还是她的生命。想到这里,我心里很难受。

刚搬到这屋里的前几天,我们做了些什么?我想,什么都没做,除了在林中散了几次步。森林是那么洁白,那么安静,我们常常停下脚步,惊讶地四目相视。

除此以外,什么都没做。我们到达了我们从小就想呆的地方。突然间,我们知道了这就是我们一直渴望的生活。如果我们的宁静没有被打破,我知道我们会这样一直生活到最后一刻。

P2-4

序言

新世纪以来,人民文学出版社一方面依托外国文学研究专家和权威机构,每年一度评选世界各国优秀长篇小说,并将获奖作品集成“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出版;另一方面携手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高度关注世界各国最新出版的特色鲜明的优秀长篇,共同构成了新世纪人文版外国文学长篇小说翻译出版的豪华阵容。

这套“新世纪外国畅销小说书架”的编辑设想则是在上述豪华阵容中以市场表现为主要依据进行遴选,充分体现我们对于广大读者阅读兴趣的尊重。列入“书架”的作品,内容生动,可读性强,一经问世,便畅销全球,深受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读者喜爱。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入选作品不仅风靡全球,其中不少还是世界各种文学大奖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之作,这表明了经典和畅销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统一体。

本丛书将分辑出版。第一辑共二十种,以本社初版时间为序编号排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当代外国畅销小说的历史脉络。同时我们也寄望这套丛书能以其既有的品质续写新的畅销奇迹,并有新作品源源不断地充实进来。在编辑遴选过程中,限于版权与视角诸原因,不周全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第二辑补记

“新世纪外国畅销小说书架”第一辑二十种推出后,受到广大读者好评,为此,我们再为这个小小的书架增添新作十二种,恳请广大读者继续不吝赐教。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二〇一〇年五月

后记

对于阿梅丽·诺冬,应该说我并不陌生。当她的小说获奖、被拍成电影或被法国著名的《读书》杂志评为年度最佳图书时,我几次关注过她。但我没想到,她在欧美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一九九八年,我在比利时欧洲文学翻译学院学习时,发现学院的图书馆里她的作品放了满满一书架,有英、德、俄、意、西等各种译本。这种待遇,连比利时的许多经典作家都望尘莫及。

文学翻译学院每天都高朋满座,作家、教授、记者、出版商以及文化官员络绎不绝,高谈阔论,而诺冬这时便往往成为大家谈论的话题。当他们得知中国还没有出过诺冬的书,绝大多数中国读者甚至还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作家时,他们都纷纷表示惊讶和遗憾。当着众人的面,我不好意思说我也没有真正读过诺冬的作品。不过,我马上就开始读了,而且读得很快。不仅是因为诺冬的小说大多篇幅都不长,更因为翻开她的书就放不下,这一点毫不夸张。诺冬的小说故事都很特别,情节引人入胜,但在她的书中,最重要的还不是故事和情节,而是贯穿全书的那种睿智,那种精彩的对话,那种出其不意的转折,那种往往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这些特点在她的处女作《杀手保健》中显得格外突出。《杀手保健》几乎全由对话组成,就像一个剧本,这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作家来说太危险了。但诺冬用这些对话编织了一个巧妙、曲折而神秘的故事,五个记者与一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作家塔施唇枪舌剑,妙语连珠,荒诞与神奇、智慧与哲理充满字里行间。塔施“打”败前四个记者后,书已过半,这时,小说来了个急转弯,第五名记者熟读塔施的作品,抓住了他的要害,逼他就范,慢慢地揭露了这个举世闻名的大作家的惊人秘密:塔施原来是个杀人犯。可他不是一个普通的杀人犯,他杀的也不是普通的人,而是他深爱的表妹。他之所以杀她,是因为太爱她了,不想让她受到玷污。在他看来,女孩一长大就不纯洁了。为了保持纯洁,女人过了青春期就应该自杀。所以,当他的表妹初次来月经时,他便结束了她的生命。塔施的这种理论当然是荒谬的,但小说在一正一反的辩驳中,进发了许多闪光的思想。

……

读诺冬的小说,最让人享受的是她的语言。她的讽刺是无情的,又充满了幽默。贝尔纳丹太太睡觉时发出巨大的呼噜声,但自己却睡得很沉:“如果她自己发出的声音都不能吵醒她,那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吵醒她了”;贝尔纳丹家里臭气熏天,偏偏又不开窗,“他们的窗户总是关闭的,好像十白浪费他们宝贵的臭味”。为了突出贝尔纳丹太太的肥胖而寡言,她还巧妙地利用了对比:一天,埃米尔夫妇突然发现肥胖而无语的贝尔纳丹消瘦而多话了,仔细一看,原来是他太太在旁边。与他太太一比,已够肥胖而寡言的贝尔纳丹竟然显得消瘦而多话了。

诺冬的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名字都很怪,看似与主题无关,其实还是有一点点关系的,只是要花心思去琢磨,正如她在书中引用和提及的那些东西,虽有炫耀之嫌,但不懂一点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还真会被蒙在云里雾里。她的书名也是如此,怪异得有时根本无法翻译,硬是直译过来会不知所云,《午后四时》原名叫Les Catilinaires,意为“敌意的语言”或“尖锐的讽刺”,源自古罗马的一段历史,罗马贵族喀提林(Catiline)多次策划阴谋,但屡屡被西塞罗挫败,西塞罗训斥喀提林的演说非常著名,后来“斥喀提林”便成了一个名词。诺冬选用这个词做书名,不排除有戏谑的成分,不过也不能说它与小说完全无关,小说中的埃米尔不是曾学西塞罗滔滔不绝、长篇大论、高谈阔论,试图以另一种方式战胜贝尔纳丹吗?但“敌意的语言”或“尖锐的讽刺”实在不适合作中文书名,故参考日文版的译法,改为《午后四点》。译诺冬的书是一种考验,这个有“坏女孩”之称的畅销书作家,时时在挑战我们的智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0: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