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智胜你周围的小人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作者 许睿智
出版社 大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时期,世事沧桑,朝代更替。朝与朝之间、人与人之间,曾发生过无数充满着智慧的斗争,所施用的奇策巧计更是数不胜数,将人类在人际方面的智慧心计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此,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大量的古代事例。

这些事例大多出自《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史籍,史实言齿,未敢杜撰。这其中的是非成败虽难以评说,是否是阴谋也自有公论,但无论是经验还是警鉴,都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富的知识遗产,值得我们在今天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学习和借鉴。

内容推荐

小人可恶可限,困扰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研究小人,是为了辨识小人,找出智胜之策,以免小人继续扰乱我们的正常生活。

本书选取大量实例,寓智慧于实例之中,告诉你如何去辨识小人、驳斥小人、揭露小人、制服小人、计赚小人、避让小人、分化小人,妙用小人、计击小人、智胜小人。

目录

第一章 察其言,观其行:小八“自面像”

 1.小人往往嫉贤妒能/16

 2.小人热衷于拉关系、套近乎/19

 3.逢迎:小人的拿手好戏/21

 4.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献媚取悦/24

 5.口中蜜,腹中剑/26

 6.小人善于揣摩人意/29

 7.精于权术,巧言令色/32

 8.阿谀奉承,巴结权势/35

 9.沽名钓誉是小人的一大特点/37

 10.小人就是那种“披着羊皮的狼”/42

 11.伪装可怜,让人同情/46

 12.小人最贪生怕死/48

 13.无中生有,算计他人/51

第二章 辨识你周围的小人

 1.须将锐眼识小人/56

 2.直钩子钓鱼,斜眼睛看人/58

 3.他总有蛛丝马迹/60

 4.听话听声,锣鼓听音/62

 5.日久才能见人心/64

 6.朋察不如暗访,暗访最见真情/67

 7.学会察言观色/70

 8.透过现象看本质/73

 9.欲知心腹事,且听口中言/75

 10.不可放过反常现象/77

 11.三岁看小,七岁看老/79

 12.编个小品让他演/81

第三章 驳斥体周围的小人

 1.抓住他残余的情感/84

 2.恩威并用,软硬兼施/86

 3.从他想不到的方向出击/88

 4.刚柔并济,有所轻重/90

 5.因势利导,顺水推舟/92

 6.捧到云端,摔到深渊/94

 7.以利害动人心/96

 8.有理不怕走天下/98

 9.练就你的伶牙俐齿/100

 10.以迂为直巧说话/102

 11.先用气势震住他/104

 12.实话实说,好处多多/106

 13.人嘴两片皮,正说反说皆有理/109

第四章 揭露你周围的小人

 1.将他气极,自然败坏/112

 2.瞄准他的要害/114

 3.把皮球踢还给他/116

 4.以子之矛,攻子之盾/118

 5.让他左右为难/120

 6.用事实取信于人/121

 7.揭开他的伤疤/123

 8.眼泪也能当炮弹/125

 9.以骨气挫傲气/127

 10.推己及人,屈己伸人/129

 11.用荒唐驳倒荒唐/131

 12.以狂妄制服狂妄/133

 13.打铁先得自身硬/135

第五章 制服你周围的小人

 1.调虎离山,引蛇出洞/138

 2.看谁敢摸热炉子/141

 3.有权用权,有势用势/144

 4.心狠手快,小人必败/146

 5.我比你更无赖/149

 6.以硬对硬,一步到位/151

 7.先下手为强/154

 8.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156

 9.设个比对方还大的骗局/160

 10.打狗不必看主人/163

 11.抓住过错治对手/165

 12.天王老子也别惧/168

 13.判明方向,以变制变/170

 14.给他记下这笔账/173

 15.板起你的铁面孔/175

第六章 计赚你周围的小人

 1.送他一份假情报/178

 2.明援之,实耗之/181

 3.移花接木/183

 4.通权达变,学会变通/185

 5.砸碎美玉解开环/187

 6.转移对方的注意力/189

 7.学会施行“麻醉术”/191

 8.假途伐虢巧借道/193

 9.见风使舵,看水行船/195

 10.出击不必打招呼/197

第七章 避让你周围的小人

 1.国王做了俘虏之后/200

 2.不到火候不揭锅/204

 3.大英雄争胜不在一时/206

 4.退一步海阔天空/208

 5.看谁笑到最后/211

 6.不给他红眼的机会/213

 7.打消他的猜疑/216

 8.打掉牙齿肚里吞/218

 9.夹起尾巴做人/220

 10.羽翼未丰且忍耐/222

 11.有力难打笑脸人/226

 12.居功自傲,脑袋要掉/228

 13.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231

 14.忍者未必就是弱者/235

 15.看他能够横行到几时/237

 16.是非之地莫久留/240

 17.保护自己的优势/243

 18.急流勇退,见好就收/245

 19.忍让得“和”服人心/248

第八章 分化你周围的小人

 1.投其所好,化敌为友/251

 2.乘隙而人招降将/254

 3.大勇大信服叛将/257

 4.重引导,巧攻心/260

 5.容纳有不同意见的人/262

 6.从前的仇恨记不得/265

 7.假戏必须真唱/267

 8.身正不怕影子斜/270

 9.重赏之下有勇夫/272

 10.化敌为友,如同变废为宝/274

 11.闲聊天拆散联盟/276

 12.河蚌争“二桃”,渔翁终得利/278

 13.一个“红包”破大军/281

第九章 妙用你周围的小人

 1.借得顺水好行舟/284

 2.借助“第三者”之力/286

 3.让他后院起火/288

 4.死灰也会复燃/291

 5.小人成了内应/293

 6.但求结果,不问动机/295

 7.鸡鸣狗盗也是才/297

 8.巧借“枕边风”/300

 9.狂要狂到正地方/302

 10.留给他几分面子/304

 11.不计前嫌成大业/306

 12.别盯住小节不放/308

 13.给刺头戴顶帽子/310

第十章 计击你周围的小人

 1.牵住他的牛鼻子/313

 2.挑动小人窝里斗/315

 3.以毒攻毒,小人必服/317

 4.擒贼擒王,不怕他狂/319

 5.征心攻心,釜底抽薪/322

 6.兵贵神速,捷足先登/324

 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26

 8.因人制宜,所向披靡/328

 9.把他的支持者拉拢过来/330

 10.以眼还眼,以牙还牙/332

 11.打他一个冷不防/334

 12.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336

 13.借力打力,将计就计/339

 14.冒名顶替,声东击西/341

 15.诈和也管用/343

第十一章 智胜你周围的小人

 1.把矛盾转嫁出去/346

 2.推不成,拉拉看/349

 3.相机而作,顺势而行/351

 4.拉大旗,作虎皮/353

 5.“顺着他”就等于“逆着他”/356

 6.撤了他的顶梁柱/357

 7.借他的题目做文章/359

 8.傲慢有时胜谦恭/361

 9.你急我不急/364

 10.故意拖延“冷处理”/368

 11.巧用逆反心理/370

 12.吹起气球唬住他/373

 13.用闪电速度钻空子/377

 14.扮“猪”吃“虎”/380

 15.出尔反尔俱似有理/383

 16.妙用偷梁换柱计/386

 17.死后还能复仇/389

 18.正话也得反着说/393

 19.一环扣一环,环环不放松/395

 20.把他们绑在一根绳上/399

试读章节

3.逢迎:小人的拿手好戏

众所周知,“拍马屁”历来是小人们的拿手好戏,也是小人们最基本的功夫。但是,拍马屁的技术也有上下高低之分。提起清朝的太监李莲英拍马屁的技术,那算是炉火纯青,少有人比了。

李莲英最初是在清宫梳头房当“侍奉巾栉”的小太监,他一直在寻找暴发机会,他深知只靠这样一天天地熬下去,是无论如何也熬不出头的。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机会终于来了。

一次,慈禧想变换一种新的发型,弄来弄去都觉得不满意,一连几天梳头的太监都挨骂挨罚,无计可施,回到房里成天垂头丧气。李莲英见此情形,计上心来,立即跑出宫去,钻人妓院。妓院原是他过去经常光顾的地方,但此次前来绝非为了领略妓院风光,而是由于他知道妓女们是最会打扮,也是最“赶时髦”的女人。他在妓院里刻苦学习了三天,掌握了几种最新最漂亮的发型。

回宫之后,他恳求专门替慈禧梳头的大太监向慈禧推荐自己。开始,梳头太监怕再挨罚不敢推荐,经李莲英再三恳求,并亲自做了示范,梳头太监这才敢向慈禧报告,再加上李莲英的老乡沈兰玉也向慈禧“吹风”说李莲英心灵手巧,慈禧便同意让他试一试。

李莲英知道此后半生全在这次梳头上了,这一宝如果押得好,就可飞黄腾达,如果押不好,那就鸡飞蛋打。他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把从妓院里学来的梳头本领尽数使在慈禧的头上,给她梳了一个当时妓女中最流行的发式。梳完以后,慈禧左照照,右照照,十分满意,心情也就好了起来。一高兴,就让李莲英当了梳头太监。

李莲英的第一步是成功了。但他知道仅靠第一步成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继续努力,取得慈禧的信任,只有成为慈禧的心腹,才能长期受宠。所以他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这样的机会。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咸丰皇帝知道慈禧十分能干,又有权力野心,怕自己去世以后慈禧会专权,于是,他跟当时的权臣肃顺秘密商议,把慈禧比作汉武帝的钓弋夫人,其意是打算把她废掉后处死。真是天赐良机于李莲英,咸丰皇帝的这些话,却偏偏被李莲英听见了。他知道机会来了,便连夜出宫,将事情告诉了慈禧的妹妹。慈禧的妹妹听了这一消息,吓得几乎连站都站不起来了。第二天一早。她就赶进宫中,向慈禧报告了此事。慈禧是个十分沉着老辣的女人,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使用各种手段,调动各种力量,对咸丰皇帝施加影响,致使咸丰皇帝终于把处置慈禧的事搁了起来。

咸丰死后,同治即位。即位的同治只有五岁。慈禧太后借机发动了一次政变,杀掉了咸丰临死时指定的三个“顾命大臣”,罢免了其他“顾命大臣”的职务,掌握了宫廷权力。从此,慈禧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统治生涯。李莲英由于及时告密以及在政变中表现突出,被慈禧太后视为心腹,并逐渐取得了政治上的信任。

一次,一位大臣买了一件西洋钟想献给慈禧,又怕慈禧不中意,就请来李莲英,让他先看看这钟到底如何。原来,这是一件做工精巧、价值昂贵的自鸣钟,每当报时之时,钟内神龛会自动开启,走出一个小人,小人展开条幅,条幅上写有“万寿无疆”四字。这钟的设计可谓极尽巧妙。李莲英思索了一会,还觉不妥。他说:“万一这机器出了毛病,小人手里的条幅只展开了三个字,成了‘万寿无’字样,你的身家性命还保得住吗?”那大臣一听,即刻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去退了自鸣钟。后来,李莲英又把自鸣钟买来,把小人手中条幅上的字换成“寿寿寿寿”四字,这样即使发生任何故障,也不会出现“万寿无”的咒骂之语了。李莲英的处处小心,时时在意,通过这件事可见一斑。

李莲英对慈禧的逢迎可谓是挖空了心思,中国历史上,似乎还没有哪个太监能够像李莲英这样逢迎有术的。他当了梳头太监之后,不久就把慈禧的好恶摸得一清二楚,往往不待慈禧开口,他就能事先替她安排好,这令慈禧十分满意。在李莲英休假时,其他太监服侍慈禧,简直是动辄得咎,受够了责罚,以至许多太监跪请李莲英不要休假。而那些对李莲英有怨恨的太监,见除了李莲英实在无人能使慈禧满意,也就不再想着扳倒他了……

李莲英可谓是一个“成功”的太监,他既有权有钱,罪恶昭彰,又能得以善终,这在中国历代太监中实属少见。其实,他的秘诀就在谨慎和逢迎两点上。逢迎使他发迹,谨慎使他长保富贵。李莲英实在是一个在宫廷内部能够游刃有余的人。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人人都喜欢被逢迎,所以,善于逢迎之人往往易于发迹,但善于逢迎之人一旦发迹便容易得意忘形,不能保持长久。像李莲英这样以谨慎贯穿始终,在封建统治者的眼里,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李莲英善于逢迎,恐怕也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之一,可见只有能够不受逢迎之人,才能真正保持清醒的头脑,立于不败之地。

P21-23

序言

小人,人人厌之。但在现实生活中,到底什么是小人,如何识别小人,恐怕就不是人人能说得清楚的了。在我国,“小人”是一个很古老的词汇。据《颍川语小》这部书研究考证:“君子小人之目,始于大禹誓师之词,日‘君子在野,小人在位,盖谓废仁哲,任奸佞也。”看来,上古时代的夏商周,尽管还是物质贫乏、民智未开的奴隶社会,就有小人为祸了。所以《镜花缘》中的君子国,只是李汝珍杜撰的乌托邦。在这个世界上,小人是永远不会绝迹的,甚至就在你的身边和周围。

小人一族之于正人君子,就像生物链上的两个环节,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水至清则无鱼”,世间缺少了小人,就不热闹了。小人的作用总体来说是负面的,许多事情都坏在他们手里。但人们常说的小人又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难有确切指谓。“小人”不一定就是坏人、恶人,他可能是你的对手、你的伙伴、你的朋友、你的邻居、你的上司、你的下属……总之,凡是那种为达到个人目的,使用阴暗或不正当的手段,甚至不择手段,这种人格低下的人或许都可算作小人。

世界上千万种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最为复杂。如何看待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标准也不相同。这里面不一定都有是非曲直问题,也许就是一种利害情感问题。所以,不要把世界想像得那么美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想像得那么简单,“心灵不设防”,以致一旦发现现实与理想有巨大差别之后,就又心灰意冷,敌视~切。其实,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是非常正常和自然的,既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坏的,世界上到处都是这个样子。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在你的周围,什么事情都可能遇到,并不存在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事物。对此,如果人们能有一点预防意识,未雨绸缪,一旦遭遇小人之后,不至于仓皇失措而无法应对。这样,小人不但不能伤害你,相反可能激励你前进,促进你成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世界并不是小人所能左右得了的,你的命运依然牢牢地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时期,世事沧桑,朝代更替。朝与朝之间、人与人之间,曾发生过无数充满着智慧的斗争,所施用的奇策巧计更是数不胜数,将人类在人际方面的智慧心计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此,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大量的古代事例。

这些事例大多出自《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史籍,史实言齿,未敢杜撰。这其中的是非成败虽难以评说,是否是阴谋也自有公论,但无论是经验还是警鉴,都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富的知识遗产,值得我们在今天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学习和借鉴。

当然,这里有个必要的前提需要强调:你的动机、立场、目的必须是正当的。否则,自己岂不成了小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6: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