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学常识一本通/经典读库
分类
作者 经典读库编委会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国学内涵丰富,其中的璀璨精华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创造、发展和融汇,早已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言行举止、思想意识、道德标准。

作为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国学入门读物,《国学常识一本通》表述时尽量做到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语言上力求通俗简洁、浅显流畅。为了方便阅读,《国学常识一本通》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把本该数千字甚至数万字才能表达明白的问题压缩在数百字之内,以小见大,提纲挈领,从而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领悟国学的精髓,掌握传统文化的脉搏。本书由经典读库编委会编写。

内容推荐

国学无处不在,它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学常识一本通》以国学常识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既有分门别类的严谨解释,又有引人入胜的传闻逸事,融知识性、趣味性、全面性于一体。无论你学历如何,从事什么行业,只要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就可以通过《国学常识一本通》获取你最感兴趣、最需要了解、最应该知道的国学常识。本书由经典读库编委会编写。

目录

语言文学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

什么是楚辞?

“风骚”的含义是什么?

“先秦散文”是什么?

赋是什么?其代表人物是谁?

珍本、孤本、抄本分别是什么意思?

乐府、乐府诗、新乐府

之间有什么关系?

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是什么?

什么是“骈文”?

宫体诗是什么?

古体诗、近体诗、新体诗是什么?

律诗和绝句是什么?

宋词的两大流派是什么?

各自的代表作家都有谁?

唐传奇是什么?

“话本”是什么?

章回小说是什么?

“八股文”是什么?

元曲、元杂剧是什么?

“弹词”是什么?

“初唐四杰”指的是谁?

“建安七子”指的是哪七个人?

“三曹”指的是谁?

“诗仙”和“诗圣”分别指谁?

“唐宋八大家”指哪八家?

“苏门四学士”指的是哪四个人?

“三苏”指的是哪三个人?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哪四个人?

是谁开创了田园诗?

“三言二拍”是指什么?

什么是“乐府双壁”?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指哪四部?

《千字文》刚好一千字吗?

《三字经》为什么能

成为“蒙学之冠”?

《唐诗三百首》有三百首诗吗?

《古文观止》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派是什么?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词集是什么?

中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是什么?

哪部古代字典收录汉字最多?

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哪部?

哪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

最大的一套丛书?

古代史书有几种类型?

古代史书的几种体例和各自

特点是什么?

“二十四史”指的是哪些史书?

“前四史”指的是哪几本史书?

思想学术

《周易》是本什么书?

“诸子百家”的百家是实指吗?

“九流十家”指的是什么?

“四书五经”是指哪些书?

为何还有“十三经”?

孔子、孟子、苟子是什么关系?

《道德经》是怎样一本书?

谶纬之学是什么?

什么是“三纲五常”?

《论衡》的作者是谁?主要观点是什么?

是谁开创了宋明理学?

“二程”理学都讲了什么?

谁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

王守仁是谁?他的“心学”讲的是什么?

顾炎武的主要理论思想是什么?

王夫之是谁?他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谁是“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他的著作都有哪些?

什么是“西学东渐”?

严复的理论主张都有哪些?

典章制度

“禅让制”是什么?

“分封制”是什么?

什么是古代的“三公”、“九卿”?

为何古代的地方官又被称为“父母官”

“九品中正制”是什么?

哪些是古代的“三省六部”?

“一国两制”在我国古代就有吗?

“洗马”是什么意思?

“三司会审”中的“三司”指的是什么?

“衙门”一词是怎么来的?

谁给皇帝发俸禄?

古代官员的工作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古代官员的休假制度是怎样的?

古人什么年龄退休?

古代官员退休有福利吗?

古代有“举报箱”吗?

“丁忧”是什么意思?

“厂卫”是什么机构?

为什么“乌纱帽”被视为官位的象征?

“总督”和“巡抚”谁的权力大?

太监有官职吗?

皇宫里怎么划分的“三宫六院”?

清朝时期选妃是怎么进行的?

清代后宫的等级是什么?

军机处是什么机构?

清朝的“八旗”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顶戴花翎”是什么?

贝勒是官职吗?

养老院是何时出现的?

古代有没有专门救火的消防队?

古代专门报时的部门是什么?

我国古代有间谍吗?

古人的信用凭证是什么?

为什么犯人要剃光头?

“刑不上大夫”是什么意思?

谁发明了用板子打屁股的刑罚?

为什么“尚方宝剑”是皇权的象征?

“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什么罪行?

谁创造了击鼓鸣冤的告状方式?

古代有花钱免刑的制度吗?

惊堂木是做什么的?

古代用什么方法刑讯逼供?

什么是“点天灯”?

为什么古代在午时三刻对犯人处以死刑?

古代为什么要“秋后问斩”?

古代是在“午门”处决犯人的吗?

古代对商业欺诈行为是怎样处理的?

古代对抢劫罪是怎样处理的?

宗教文化

中国的佛教分为哪些派别?

“佛”与“菩萨”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佛教和莲花的渊源是什么?

“拈花微笑”是怎样一段公案?

什么是“舍利”?

佛塔有哪些意义?

出家人怎样获得法名、法号?

佛教中“八戒”指的是什么?

和尚为什么要敲木鱼?

为什么和尚自称“老衲”?

僧人为什么要斜披袈裟?

和尚头上的戒疤的含义是什么?

十八罗汉的由来是怎么一回事?

“三生有幸”一说源于佛家吗?

谁是弥勒佛的人物原型?

道教有哪些派别?

“五斗米道”是怎样的流派?

历史上有“全真七子”吗?

为什么道教开始不供奉神像而后却供奉?

“道士”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道士能结婚吗?

道教的符篆是干什么的?

谁是“西王母”?

称谓文化

为什么用“华夏”代指中国?

“九州”之称的由来是什么?

中国有哪些别称?

为什么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

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族徽?

姓氏是什么?

在古代“名”和“字”是一回事吗?

古人是怎么取号的?

什么是“谥号”与“庙号”?

“二八”指女孩子为多大年龄?

古代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哪些称呼?

为什么“孔子”、“老子”的“子”是尊称?

为什么男人妻亡后再娶称为“续弦”?

为什么待客的主人又叫“东道主”?

为什么用“房东”来称呼房屋的主人?

创始人为什么称做“鼻祖”?

“糟糠之妻”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人们常用“结发夫妻”代称原配夫妻的原因是什么?

“巾帼英雄”的由来是什么?

皇帝的女婿为何被称为“驸马”?

为什么未婚少女又被称为“黄花闺女”?

皇帝为何自称“朕”或者“寡人”?

“徐娘半老”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鸳鸯”是专门用来比喻夫妻的吗?

古人为何用“泰山”和“东床”作为岳父和女婿的代称?

“亲家”这一称呼的由来是什么?

“佞人”指的是什么人?

什么是“金龟婿”?

什么是“连襟”?

“老婆”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情人间为何称彼此为“冤家”?

“三姑六婆”是称呼什么人的?

“太太”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将夫妻称为“两口子”?

“公主”专指皇帝的女儿吗?

清代各等级的格格都有什么称呼?

礼法民俗

古人是怎样排行的?

“九族”指的是哪些人?

“六亲”指的是哪些亲属?

“五服”指的是什么?

古代女子的成年礼是怎样的?

古人见面时是怎么做拱手礼的?

古人长跪是谢罪的意思吗?

古人座位的尊卑是怎么划分的?

为什么要在祝寿的时候送寿桃?

“不孝有三”指的是什么?

古时学生拜师学艺的仪式是什么?

大年三十为什么又叫“除夕”?

“福”字倒贴的习俗从何而来?

过年贴门神的习俗从何而来?

过年贴对联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春节给压岁钱的习俗从何而来?

为什么称正月初五为“破五”?

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习俗从何而来?

清明扫墓有哪些习俗?

清明放风筝去晦气的习俗从何而来?

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从何而来?

寒食节是怎么来的?

腊八节喝腊八粥是怎么来的?

灶神是怎么来的?

男左女右的习俗从何而来?

吃饭用的筷子是怎么来的?

“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从何而来?

什么是“五福临门”?

为什么男戴观音女戴佛?

什么是抛绣球招亲?

古代人是如何“相亲”的?

什么是“三书六礼”?

古人在什么时候举行婚礼?

结婚时贴“囍”字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新娘上花轿时脚不沾地的习俗从何而来?

新娘出嫁盖红盖头的习俗从何而来?

“哭嫁”的习俗从何而来?

结婚时拜堂的习俗从何而来?

古人是怎样喝交杯酒的?

为什么要在本命年穿红?

“洞房”一说从何而来?

“黄道吉日”从何而来?

什么是“抓周”?

什么是裹足?

为什么有些地方药罐子只能借,不能还?

说吉利话又叫“讨口彩”,这样的话都有哪些?

虚岁是怎么计算年龄的?

披麻戴孝的习俗从何而来?

衣食住行

“衣裳”一词是怎么来的?

古代女子的内衣是什么样子的?

古代的拖鞋是什么样子的?

黄色是龙袍的专属颜色吗?

是谁发明了女裙?

我们现在所说的唐装是唐朝的服装吗?

马甲、马褂指的是什么?

古代女子是如何画眉的?

“五谷”指的是哪五种粮食?

“八珍”指的是什么?

是谁发明了馒头?

是谁发明了饺子?

面条有什么样的历史?

炊饼是什么样子的?

馄饨是怎么来的?

“东坡肉”是怎么来的?

中国古代有冰激凌吗?

名菜“佛跳墙”是怎么来的?

“狗不理”的名称是怎样来的?

“四菜一汤”的规矩是怎么来的?

“打牙祭”的说法由何而来?

“狗肉不上席”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拿手菜”的说法由何而来?

我国的“八大菜系”分别是什么?

“房”和“屋”在古代有什么区别?

“门当户对”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古代的“门簪”是什么?

为何会有在大门前摆放石狮子的习俗?

“筵席”与“酒席”有什么区别?

“桌”和“案”有什么不同?

“床”和“榻”有什么区别?

古今蚊帐有什么区别?

明清时宫廷是怎样过冬的?

古人如何清洁口腔?

“阳关大道”中的“阳关”指的是哪里?

“康庄大道”这一说法是怎么来的?

古代的车轮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古代将路费称为“盘缠”?

古代的船都有哪些?

中国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古人坐轿有哪些讲究?

馆驿有什么用途?

字里乾坤

汉字拥有怎样的发展历程?

在古代“书”和“信”的意思相同吗?

“坟”和“墓”有什么区别?

“籍贯”的古今义相同吗?

“牺牲”一词的意义是如何演变的?

“黄历”和“皇历”的区别是什么?

“胖”和“肥”在古代有区别吗?

“中国”一词的古今意义有什么区别?

“支那”的本意是什么?

“模范”一词是如何演变的?

“酝酿”的原义是什么?

“指桑骂槐”一词从何而来?

“象棋”是如何得名的?

为什么“斟酌”有反复考虑的意思?

“同志”一词来源于哪里?

为什么用“斧正”指代“修改文章”?

“三令五申”最早是什么意思?

“孺子牛”一词出自什么典故?

“呆若木鸡”是什么意思?

“借光”一词来源于哪里?

“空穴来风”的意思是什么?

“二百五”一词来源于哪里?

“士为知己者死”是怎么来的?

“混账”一词是怎么来的?

“青春”一词的古今意义有什么区别?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谁最早说的?

“有志者事竞成”出自哪里?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说法有什么由来?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出自哪个典故?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用“孔方兄”作为钱的代名词?

“信口雌黄”来源于哪里?

“义结金兰”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吃醋”的说法来源于哪里?

“请君入瓮”是怎么来的?

“醉打金枝”是怎么回事?

“桃花运”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青楼”是如何变成妓院的代称的?

“锦标”一词来源于哪里?

“绿帽子”一说是怎么来的?

“太岁头上动土”的由来是什么?

究竟是“明日黄花”还是“昨日黄花”?

“买东西”的说法来源于哪里?

“万人空巷”到底是指有人还是没人?

用“溜须”表示巴结奉承是从何时开始的?

“两面派”的说法来源于哪里?

“穿小鞋”的说法来源于哪里?

“露马脚”的说法有何来历?

为什么抽陀螺又叫“抽贱骨头”?

“倒霉”这个词从何而来?

为什么将敲诈勒索称为“敲竹杠”?

“傻瓜”一词是怎么来的?

古代“一炷香”的时间是多长?

“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句俗语有何典故?

“临时抱佛脚”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独占鳌头”中的“鳌”是什么意思?

“五毒俱全”是指哪“五毒”?

“七情六欲”指的是什么?

“十八般武艺”都有哪些?

“三百六十行”都包括哪些行业?

书画曲艺

“书香”的香味由何而来?

“自上而下,从右往左”的书写习惯从何而来?

书写笔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王羲之“书圣”的美誉由何而来?

“天下第一行书”是指什么作品?

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女书法家?

“文房四宝”的说法源于何时?

为什么端砚是“群砚之首”?

哪种墨被誉为“墨中之冠”?

我国历史上有哪些名纸?

印章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

唐代诗歌是如何发表与传播的?

“颜筋柳骨”是什么意思?

宋体字的创造者是谁?

什么是“瘦金书”?

“苏黄米蔡”中的“蔡”是指谁?

“浓墨宰相”和“淡墨探花”这两个称呼分别指的是谁?

什么是“六分半书”?

为什么绘画作品也叫“丹青”?

“饮中八仙”指的都是谁?

水墨画的特点是什么?

泼墨法有什么特点?

“岁寒三友”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绣像小说”中的“绣像”指什么?

什么是“青藤白阳”?

“八大山人”指的是谁?

白描技法的特点有哪些?

勾勒画法具有什么特点?

“扬州八怪”指的都是谁?

戏曲界为什么有“梨园行”这一别称?

梨园行的祖师爷是谁?

京剧是如何产生的?

“票友”这一称呼是怎样来的?

“生旦净丑”的名称是怎样来的?

“跑龙套”的说法由何而来?

黄梅戏是如何产生的?

究竟什么是“压轴戏”?

相声是怎样产生的?

什么是相声表演的四大基本功?

“抖包袱”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三翻四抖”?

京韵大鼓是如何形成的?

杂技起源于什么时候?

教育科技

“六艺”指的是什么?

太学是什么?

什么叫国子监?

科举四宴是哪四宴?

古代如何称呼教师?

为什么用“桃李”代称好学生?

“师范”一词是怎么来的?

“博士”、“硕士”、“学士”、

“教授”在古代各是什么意思?

“状元”、“榜眼”、“探花”的说法从何而来?

“连中三元”是指哪“三元”?

“喝墨水”一说是怎么来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是谁?

古代“胎教”是如何进行的?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都是哪四所?

我国最早的外语学校是哪所?

古人为什么将行医称为“悬壶”?

太医和御医的区别在哪里?

病历是谁发明的?

蒙汗药最早是做什么用的?

悬丝诊脉可行吗?

武术中点的穴位与中医学里的穴位相同吗?

人体的穴位都有哪些?

经络是什么?

推拿和按摩一样吗?

锯子的发明者是谁?

杆秤是谁发明的?

中国修建吊桥有怎样的历史?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水利工程?

地动仪的原理是什么?

古代是如何测定风向的?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家都是谁?

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是什么?

孔明锁是谁发明的?

古时如何测量航程和航速?

中国最早的火柴是谁发明的?

古人是如何防暑降温的?

指南鱼的原理是什么?

人类的“航天始祖”是谁?

天文地理

“十天干”的含义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是如何确立的?

二十四节气是怎样划分的?

什么是“二十八星宿”?

古代天文学中的“九星”指什么?

我国古代都有哪些纪年法?

农历就是阴历吗?

五更是如何划分的?

我国古代有哪些纪日法?

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是如何对应的?

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是什么?

“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是谁?

我国第一位地理学家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海国图志》的作者是谁?内容是什么?

试读章节

“衙门”一词是怎么来的?

“衙门”指的是古代官员办公的场所,是由“牙门”转换而来的。

古代王者打天下,守江山完全凭借武力,以至于经常进行战争,因此军事将领的地位较高,将帅们也以此为荣。为了彰显自己的力量和荣耀,他们就将猛兽的牙或爪放在自己的办公场所。后来,觉得放置兽牙、兽爪比较麻烦,于是就在军营门外以木头刻画成大型兽牙作饰,营中还出现了旗杆顶端雕刻成兽牙的形状、旗面边缘修剪成锯齿形状的牙旗,用这些来替代兽牙。君王或将帅出征时,经常在军营门口放置牙旗,看守营门的士兵必须站在牙旗的下面,所以营门也被称为“牙门”。

汉末时,“牙门”成了军旅营门的别称,以后慢慢向官府转变。到南北朝时,“牙门”的含义由军营之门变为官府的代称,《北史宋世良传》中记载:“郡无一囚,每日牙门虚设,无复诉讼者。”至于“牙门”到“衙门”字面上的演变,唐人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作出了这样的解释:“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稍讹变,转而为‘衙’也。”可见,字面上的转变是因为读音的相近造成的。

到了北宋以后,“牙门”这种称呼就消失了,“衙门”彻底替代“牙门”成为官府的代称。

谁给皇帝发俸禄?

在古代,官员们都有朝廷发的俸禄,就算是皇帝也有俸禄,皇帝的俸禄是由“左藏库”发放的。比如北宋时期,自宋太祖以后的历代皇帝,每个月都有一千二百贯的“好用”,这里的“好用”就是俸禄的意思。

“左藏”是古代的国库之一,因其位于左方,故而得名。晋时有左右藏令,隶属于少府。隋唐时,左藏库隶属太府寺,掌管全国的钱粮布帛、赋税财政的调配等。宋朝初期,朝廷设立了盐铁、度支和户部三司,负责全国的钱粮赋税事务。左藏库隶属于三司,和右藏库、内藏库一起,掌管盐铁交易、税赋、皇家租税、各项进贡等事务。左藏库专门负责皇家租税、各项进贡以及官营进项等事务。其将这些收入用于给京官发补贴,给皇家发生活费用,还给皇帝发俸禄。

古代官员的工作时问是怎么规定的?

现代人一般遵循“朝九晚五”的上下班时间安排,这与古代官员的上下班时间相比已经推迟了很多。那么古人“上下班”的时间是怎么规定的呢?

《诗经-齐风·鸡鸣》中有这样的诗句,“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从这些诗句中可以推出,鸡鸣以后,古代官员就要上早朝,并且几乎每天都要去。按照记载,春秋时期,鸡鸣上朝;春秋以后,时间逐渐定为早晨五点到七点,也就是卯时上朝。清朝的《钦定六部处分则例》中规定了京官统一的下班时间,春分后是申正,即下午四点,秋分后是申初,即下午三点。由此可以推知:古代官员的工作时间大概是从早晨的五点至七点一直到下午的三点至四点。不过,一般官员的府邸离皇宫较远,再加上从宫门到朝殿还有较长距离,以至于住所远的官员不得不早出晚归,所以自居易的“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描述的就是这种状况。

古代官员的休假制度是怎样的?

现在上班族和学生都有节假日。那么,古代官员的休假制度是怎样的呢?

中国的休假制度源于汉朝,据《汉律》记载:“官员每过五日休一沐。”《史记·百万君传》中记载:“官员每五日洗沐归谒亲。”汉代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内要在工作场所,不能回家,所以规定每隔五天休息一天,用来返回家中沐浴更衣,因此这种假期也称为“休沐”或“汤沐假”。这种五日一休的制度一直延续到隋朝。

到了唐朝,官员们每十日一休,称为“句休”,一个月有三旬,就放三次假,这三次假分别称为“上浣”、“中浣”和“下浣”,“浣”是洗浴的意思。另外,每年的“清明”、“中秋”、“冬至”各有一天到三天不等的假期。另外,他们还有儿女婚假、探亲假等假期。

宋元两朝都沿袭唐朝的休假制度,也是每十日一休。宋朝的休假制度比较宽松,《文昌杂录》中记载:“官吏休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中元、夏至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岁共六十八日。”此外,年假是从十二月二十日到次年的正月二十日,共三十天。所以宋朝官员每年休假的天数加起来总共是九十八天。

明朝的休假制度是每月放三天假,年假放五天,冬至放三天,元宵节放十天,每年共放假五十多天。清承袭了明朝的休假制度,一直延用到鸦片战争之前。

古人什么年龄退休?

在古代,历朝历代都对官员的退休年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在周朝时期,对退休年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据《礼记·曲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事”,“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这里的致事、致政就是退休的意思。《尚书大传》也说:“大夫七十而致事,老于乡里。”

周以后的封建王朝基本沿袭了周代“大夫七十而致事”的退休制度,只不过在形式上有差异。到了明清,官员的退休年龄逐渐变成了六十岁。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给以诰敕”。在清朝,文官六十岁令致仕。武官则不然,官职愈低,退休越早。副将以下,年满六十必须退休,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都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

虽然历朝历代明确规定了官员的退休年龄,但是仍然有许多特例。比如一代青天大人海瑞,死在任上,享年七十四岁。元朝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七十岁后多次申请退休,均未获批准,最后死于任上,享年八十六岁。如果官员在未满退休年龄时得了重病,也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古代官员退休有福利吗?

古代官员退休以后,历代的朝廷都会给予相应待遇,这些待遇一般体现在政治和经济方面。

在政治方面,有的官员退休了还是会享受极高的待遇。周朝时期,据《礼记》记载:卿大夫退休称为“国老”,一般官吏退休称为“庶老”,国老和庶老都是敬称。周公致政成王后,成王使居洛邑,享受最高的礼遇。唐朝时期,朝廷会为退休的官员举行送别仪式,敲锣打鼓,送归老家,非常隆重;三品以上的官员,在退休后仍可以在朝廷走动,参与商议国家大事。宋朝时期,官员享受的待遇之丰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旦退休,官员的官位就会晋升一级,并且依然可以参与朝政。另外,官员退休后,其子孙可以获得一定的官职。明朝时期,退休的官员在参加宴会或祭祀等活动时,还可以受到原职级别的礼遇。明朝初年,朝廷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以原职退休;四品以下的官员,如果任现职满三年且没有大过,其官位就可以在退休的时候升一级。到了明中期,朝廷又规定,政绩突出的官员在退休时,其官位可以升二级。清朝退休制度基本和明朝相同。

在经济方面,有的官员在退休后依然能够享受朝廷的奉养等优待。周朝时期,据《周礼·王制》记载,“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官员退休以后,国家会对他们进行奉养。在汉朝,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员,在退休后每年还可以拿到原俸禄三分之一的补贴。在唐朝,功臣在退休后可以保留全额的俸禄;五品以上的官员,在退休后每年可以拿到原俸禄一半的补贴;六品以下的官员,则可以获得一些田地。高官致仕,允留一子领薪侍养。

宋朝时期待遇优厚,从宋真宗起,职事官致仕后,可领取半数的俸禄;立有战功的臣子,有一些可以领取全额的俸禄;有些官吏名义上退休,实际上又安排了其他名誉职务,可以领取职务俸禄。明清时期,对于退休的官员,朝廷不发补贴,但如果退休的官员家境贫寒,就每月发放给官员二石米。P38-4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