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舒畅才能肝气平顺
肝与木相应,春天,大自然所有的树木都长得很快,一夜之间,树就绿了,花就开了,向上向外舒展,欣欣向荣。人也一样,保持心情舒畅,充满愉快、积极的心情,肝气就能得到疏泄,人体气机顺畅,疾病就会减少。
中医提出,“肝气郁结”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肝气不舒,五脏气机将会逐渐紊乱,气滞血瘀、气滞痰凝,引发一系列痛症、郁症跟肿瘤等等。在春天我们要保持心情舒畅,才利于养肝。我们可以趁着这大好春光去踏青,去欣赏大自然,沐浴春光,心情自然喻悦,气血调和,五脏功能平衡,身体自然强壮。
如果你真的很郁闷,你可以去大自然里走走,一方面有太阳晒晒,一方面看看小草是怎么生长的,看看树叶是怎么舒展的,看着那些令人赏心悦目的花草树木,心情自然也会舒畅起来。有时候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越郁闷就越不想动,越不想出去,待在家里哭啊,烦啊,或者躺在床上辗转,睡不着啊,想做事也做不了,想看书也看不进去。平常遇到这样的病人,我就会跟他说:既然你做不了事,看不了书,你就干脆出去走走,用手机听着音乐,欣赏自然界万物的勃勃生机,你的心情自然就不会那么郁闷了。如果你喜欢跟人交流,你可以找那些性格阳光一点的人聊聊,千万不要找那些一天到晚抱怨不停的人,只有找一个能正面引导你的人聊,才会有积极的作用。
湿气侵体病难好
湿邪是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湿气盛容易导致人体感受湿邪,从而引发相应的疾病。湿气可分为外湿和内湿。何谓外湿?外湿多由于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因素侵袭人体所致。何谓内湿?内湿多由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而生。吃入的食物不能运化并输布全身,积聚日久化热化湿,影响脏腑功能。
岭南地区地理环境临海多山林,雾露天气多见,春季时雨水较多,空气中湿气较重,使得人体被外湿所包围,湿气盛成为春季岭南地区人群的常见问题,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影响。潮湿阴冷的天气,往往会令人情绪低落,心情郁闷,这恐怕是北欧国家高居自杀率排名前列的原因之一。而在中医看来,现代人的病之所以复杂又难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人们体内有湿气。体外的邪气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时,亚健康以至百病就由此而生。
如果是因为湿气引起的疾病,它有一大特点,就是缠绵难愈。湿气有点像我们厨房里的抽油烟机、煤气炉,表面很黏腻。一般来说,你用清水去洗,是洗不干净的,湿气也是这样。所以凡是以湿气为主的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结肠炎,都容易反复发作。
如何判断自己湿气重不重?
第一,起床后仍觉得很累,打不起精神。临床上,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睡醒的时候还不想起床啊?感觉全身特别累。”这就是湿。因为湿是水性的,是往下沉的,我们晚上睡觉的时候没有动,所以它就往下沉,因此给你的感觉,就是特别的重,特别的累,特别不愿意起床。
第二,小腿发酸发沉。这是很典型的湿气重的表现,这个季。节常常有很多人都会有小腿发酸发沉的感觉,特别是在上楼梯的时候,脚像灌了铅一样,好沉好沉,这就是湿性重浊的特点。
第三,大便很黏,要用很多纸才能够擦干净;大便黏在马桶上,冲不干净。这是湿气黏腻的特点。
第四,舌苔很厚,舌体两边有齿痕,舌头又胖又大。有一部分人容易自己咬自己的舌头。
如果你有以上的表现,可以先喝清热祛湿药膳或化湿的中药,接着喝健脾的药膳或中药。
每天动一动,健康又长寿
在春天这个生长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升发,所以春季是人体一年中养阳气的开始,尤其是冬季常常感觉手脚冰冷、小便清长等阳虚体质的人,更要好好地在春天养阳气。
阳气决定长生,当人体不适时,体内就好比是阴冷潮湿的天气,但太阳一出来,这种环境就不利于疾病的发生发展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每天动一动,努力把体内的太阳升起来,让它照耀我们的五脏六腑,给我们带来长久的健康。
祖国医学注重治未病,未病先防,所以在春天我们不要睡懒觉,养成不睡懒觉的习惯,早些起床到户外去沐浴阳光,吸纳大自然的阳气。中医认为“动则生阳”,身体阳气旺盛,气血运行正常,脸色自然就会红润起来。兴奋属阳,郁闷属阴,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保持心情舒畅,人的身体自然会一天比一天好。
关于春天的运动方式,更适合选择散步、太极拳、八锻锦、慢跑、快走等舒缓的项目。自古以来就有踏青的习俗,旨在让人们沐浴春天的阳光,让身体的肌肉、关节活动得以舒展。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度,否则容易阳气外泄。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