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读《论语》,不同心境下读《论语》,会有不同的收获。
《论语》这本记载圣人言行的书,能为我们当下日益匆忙的生活带来久违的新鲜空气,给我们嘈杂的心境带来些许宁静。静心品读这本给大忙人看的书,品尝世事暗涌中这股甘洌的清泉,学做一个至情至圣之人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给大忙人看的论语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寒江雪 |
出版社 | 企业管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不同人读《论语》,不同心境下读《论语》,会有不同的收获。 《论语》这本记载圣人言行的书,能为我们当下日益匆忙的生活带来久违的新鲜空气,给我们嘈杂的心境带来些许宁静。静心品读这本给大忙人看的书,品尝世事暗涌中这股甘洌的清泉,学做一个至情至圣之人吧。 内容推荐 学习经典,亲近圣人,读出活泼的情趣和味道,滋润我们日渐干涸的心灵。本书重新解读传统文化经典《论语》,把先哲的智慧和当今人们的生活结合起来,旨在提醒那些在现代化高歌猛进的洪流中,为生活日夜奔忙、被欲望压得无法呼吸的人们,稍微停顿一下,去聆听智慧的声音,感受心灵的跳动,从而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感动。 目录 序言:亲近圣人,滋润心灵 第一辑 理想人生之道 一日数次的反省功夫/2 抱怨使郁闷更郁闷/5 放弃是一种德性/8 人生三戒/11 两千多年前的成功学/14 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17 像超女一样“想唱就唱”/20 旷达的人生态度/24 孔子说:音乐也是分阶级的/27 不要被流行风吹感冒/30 你记得父母的生日吗/33 别在一棵树上吊死,35 假如孔子上了百家讲坛/38 第二辑 心灵感悟之道 用他人做你的镜子/42 馅饼是自己争取来的/45 低调做人是一种智慧/48 以直报怨,孔子的另类侠义精神/52 君子成人之美/56 孝与不孝,关键在于你的内心态度/60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63 有自知之明是一种境界/67 第三辑 励志学习之道 博与约的辩证关系/72 不要让别人的思想在你的脑子里跑马/75 圣人的历史观/78 你在为谁学习/81 天才、勤奋者与懒汉/84 日日月月有进步/87 浅者见浅,深者见深/90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93 第四辑 交友处世之道 好口才走遍天下/98 说实话骗人才是真功夫/101 豪猪的哲学/104 “直”也有讲究/106 识别大言背后的真实/109 口无遮拦,妄言得祸/111 做人要有底线/11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17 孔子怎样选女婿/120 远离巧言、令色、足恭一类人/124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127 立身处世的三个支点/130 第五辑 管理为政之道 该得的不要推辞/134 走出圈子圈套/138 攻击竞争对手的问题/143 委任责成的领导智慧/147 决策之前做足功课/151 明察秋毫,细节决定成败/154 人气决定成败吗/157 过犹不及/160 上梁不正下梁歪/163 危机面前,祸起萧墙/166 参考文献/169 试读章节 像超女一样“想唱就唱” 从2005年开始,一群勇敢的小女孩闯入大众的视界,在娱乐圈,2006年完全可以称为超女年。有人说好,有人觉得不好,这有什么,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不然享受不到名气带来的种种好处。就像那首《想唱就唱》歌词里说的:“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就算没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够勇敢地自我欣赏,想唱就唱,要唱得漂亮,就算这舞台多空旷,总有一天能看到挥舞的荧光棒。”夫子是这样看待成名这件事的:“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意思是,像我这样能干的人,生前没人知道,那就太倒霉了。一些死脑筋马上会说:“这老头子想出名想疯了吧。”如果社会上都是些华而不实的名人,报纸、媒体上充斥的都是腹中空空的绣花枕头,多不幸?想来想去,还是孔子啦,苏格拉底、莎士比亚这些人出名的好,这些人不出名,对不起世界啊。 孔子出名,实至名归,他为理想奋斗终身,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斗士,比终日推石头的西西弗斯多了厚重的人文关怀。他的梦想内外兼具,加上孔子具有“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的精神,虽然成名迟了些,但最终梦想成真了。关于梦想,让我想起另外一首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不是流行歌曲排行榜,而是夫子的演讲太生活啊)。 表姐用张韶涵《隐形的翅膀》这首歌作手机彩铃后,我不怎么给她发短信,而是直接拨电话,她半天不接电话我也不着急,耐心等到乐曲结束。尤其是每天下班等车的时候,那歌声就成了滋润心灵的温开水。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的坚强, 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过绝望……” 张韶涵略带忧伤的声音传来,鼓励着徘徊孤单的我变得坚强起来,那样柔弱的小女声都能在很受伤的时候坚持着不闪泪光,我怎么好意思为一点点挫折就哭天抹泪呢。路上的陌生人,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有哪个没有经过徘徊和孤单的时候呢?我沉浸在自己情绪中的时候,别人也在体味咀嚼他们的孤寂,奋斗的路途中必然充满荆棘,会让人沮丧、失望,对自己失去信心乃至绝望。在现代生活的硝烟中,个体的价值常常更容易迷失。因为害怕孤单,抹去泪水,戴上假面具走人人群,就这样笑着,直到和别人一样。因为前行的路看不到希望,以至早早登上另一条航船,走向更为迷惘的旅途。瞧,那个小女生多么坚强,不会纵容自己偷懒和自怜的情绪,还很有把握地相信,她心目中的翅膀会带她飞过绝望。当我可怜自己,为自己的失误和委屈哭泣时,很容易忽略犯下的错误,也很轻易给自己找到偷懒的借口。生病时,本来可能忍受的痛,只要有人来安慰,马上就变得娇弱起来。生活中偶尔的娇弱可以排遣压力,当娇弱变成一种习惯时,依赖的心理就会滋长起来。世上最容易的莫过于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最难的恐怕是承担起一个个的重担。还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我减压、给我希望,免于陷入在绝望的泥潭。 “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 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这一段简直唱到我心里去了,身边的同学、朋友的事业、家庭都走上正轨,每个人都在辛辛苦苦耕种着属于自己的一块田,有人收获玉米,有人收获了水稻,而我的田地里空空如也。我常常为此焦躁,也想改种水稻和玉米,奈何水稻和玉米实在不是我想要的果实,我所拥有的土地每天也有新变化,又何必贪恋艳羡别人的果实呢?他们的收获也经历了曲折和辛劳,然后才有这些收成吧。当我四处张望时,那个小女生说:“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带着希望努力耕作,即使失败,毫无成果,又有何妨,毕竟,这是我自己的选择、自己的道路,没有随大流种我不喜欢的作物。 “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 追逐的年轻的歌声多嘹亮, 我终于昂首用心凝望不害怕, 那里有风筝飞过远罢……” 小女生的梦想多么可爱,对未来充满希望,也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却没有她那么乐观,人生有太多不如意,现实中总有意想不到的磕磕绊绊,但是,有一个美景在前方,也总会给自己许多前行的力量,在受伤、犹豫、徘徊、想流泪的时候,只要想到梦想能够开出美丽的花朵,这些苦累又算什么?世道再灰暗、前途再艰难、生活再孤单,有梦想的人生总会有光亮。人生的旅途中,内心有火种,才能被火焰点燃;心灵有活水,才能喷薄出汩汩清泉。 “隐形的翅膀让梦很久比天长, 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象……” 梦想看起来虚无缥缈,却能给人带来无尽的力量,其前提是对自我生命价值的估计和期望。不管是什么样的梦想并为之不断奋斗,只要不会危害到他人,哪怕看上去上不了什么台面,仍是值得尊重和敬佩的。还好,我也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愿望等着去耕耘、去实现。 听完歌,我焦躁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朋友,你是否也听到心灵、梦想和那双翅膀飞过时的清风的声音? P20-23 序言 亲近圣人,滋润心灵 金秋时节,我在山西代县参观了那里的孔庙,忻州旅游指南上说代县文庙是华北地区一个很大的儒学建筑群,始建于唐代,明代重修,现在保存下来的建筑多半是明代修成。代县文庙建筑群最具特色的当属屋顶孔雀蓝琉璃瓦,在秋日阳光下,琉璃瓦散发出淡淡的蓝光,丝毫看不出它们已在此处待了五六百年。与光鲜的琉璃瓦相比,门上、柱上明显刻下了这爿建筑的沧桑。 大成殿供奉着夫子及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的牌位,怀着复杂的心情,我走进大成殿中。大殿上冷冷清清,蒲团上落满了灰尘,香炉前也没有香气缭绕的场面,与五台山佛教寺院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分明是两样风情。正要出门的时候,惊得梁上的鸟儿扑楞楞飞出门外,地上落下几片羽毛。当大殿落锁之后,只有这些小鸟陪着大成至圣先师。 “自古圣贤皆寂寞”,这难道就是孔夫子的命运?我读《论语》,看《史记·孔子世家》,怦然心动,深为这位平易近人、有说有笑、会生活善思考的夫子感动。一边为自己读《论语》有所心得而怡然自得,一边忍不住要抱怨夫子:怎么不多写一些呢?你还有好多问题没说清楚呀,有许多问题我想从你的书中找到答案。你有些不耐烦了:“我都告诉你做事的原则和方法,如此唠叨,快成话唠,你这小子,太懒惰,生活的路要自己走,我的话,也要在生活中验证。你打算解决的具体问题,去看《快乐生活一点通》!”然后摆摆手,自顾自弹琴快活去了。 这是我读《论语》的感觉,孔门弟子多么幸运啊,能够在夫子身边亲自感受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正人之气。人生得遇良师,是可遇不可求的缘分。好在我通过《论语》间接地亲近了他,那些质朴的道理让人觉得他不是文庙中高高在上的塑像,而是一个充满智慧、开朗而幽默的亲切老者。孔子生活其实很不顺,但他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幽默豁达的态度处理:既不回避现实,也不愿因外界的不美好而把自己气死,同时他还以日拱一卒的精神踏踏实实地生活。 孔子是个感情丰富的人,他最心爱的弟子颜回过世,他悲痛得几乎难以自持,连连说:“天丧予,天丧予!”孔子与美女南子喝茶聊天,面对耿直的子路,赌咒发誓,连连表示自己真的什么都没干。要出远门,孔子开玩笑说走哪儿带上子路最安全,子路不由得一阵阵得意,心想在老师心目中,他的地位还是与众不同的。孔子的解释却是子路孔武有力、头脑简单,跟自己出门,听指挥又能吓唬强盗。孔子有时候也会随口说错话,有-一次他到弟子子游做县长的武城办事,听到了县城中有人弹琴鼓瑟,微微笑道:“这里人口这么少,用得着办高等教育吗?”子游正色道:“老师您说过不论什么人,学习都是有好处的。”孔子有些尴尬,对弟子们说:“子游说的对,我刚才是随口开玩笑的。” 孔子是个很讲生活品位的人,用今天的话说他很小资。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看得越多,知道越多,对生活的要求也就越高。孔子是当时的大学问家,饮食方面同样当仁不让。孔子如果生活在今天,估计是音乐会的常客,他的艺术感受力非同一般,一段好听的乐曲,可以让他有“三月不知肉味”的体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这是孔子的生活理想,这老头子,其实是个贪玩的人。不会玩的人怎么懂得生活、懂得艺术呢? 孔子生前做过高官,也在基层呆过,经历了人生的各种波折:幼年丧父、晚年丧子。中年之前如丧家之犬,奔走于诸侯之间;晚年之后,安心在家乡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以孔子的智商和影响力,只要他愿意,改变一下做人的心态和做事的原则,建功立业,享受荣华富贵,一点问题都没有。若他如此做,或许也能政史留名,但是不是如此耀眼,就很难说了。 圣人也不能摆脱生死的有限性,孔子交待子贡将自己葬在故土后,便阖然离世。孔子的弟子们非常怀念老师(孔子比耶稣幸运,弟子中没有犹大那样的人),不但为其守墓(子贡守墓六年),还将他们的听课笔记编撰成书,称之为《论语》。今天所见《论语》定本为两汉修订,主要是孔子晚年的言录,具有永恒的价值。 孟子用“时”来称赞孔子,认为他能够按照道生活,真正做到尽性、做到知行合一。司马迁对孔子也满怀崇敬之情,“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史记·孔子世家》)。他们敬重的孔子,绝不是八股文中压制人性、教条僵化的孔子,而是让人如沐春风、亲切生活的孔子,这样的孔子已经跨越时空的阻隔,成为人类精神的共同遗产。2001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联合国的专家委员会定为人类共同的道德原则。 我们今天学习经典,亲近圣人,也该读出活泼的情趣和味道,滋润日渐干涸的心灵。当现代化的洪流高歌猛进时,当我们为生活日夜奔忙时,当我们被欲望压得无法呼吸时,请稍微停顿一下,倾听那汩汩清泉的声音:天上有星光闪耀,地上有心灵跳动。 西谚云:“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许就是经典魅力的所在,不同人读《论语》,不同心境下读《论语》,会有不同的收获。愿您在阅读本书的同时,收获属于自己的一份感动。 编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