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孙甘露散文选集/新百花散文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孙甘露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新百花散文书系”将中国的散文传统视为一个不断更新的开放体系。“新百花散文书系”力求把当代散文最有创造力的作家作品不断纳入自身。“新百花散文书系”展示的,即是这样一条有着自新能力的中国散文之河。藉此,您将充分感受与领略中国文学的巅峰笔意与思想之美。

《孙甘露散文选集》是该书系中的一本,收录了由孙甘露创作的散文作品。

内容推荐

《孙甘露散文选集》是“新百花散文书系”中的一本,收录了由孙甘露创作的散文作品。

《孙甘露散文选集》收录了《当你咳嗽时读什么?》、《跑来跑去的兔子》、《比“缓慢”更缓漫》、《时光流转》、《小说之无用》、《我走了》、《像奈保尔那样谈论奈保尔》、《关于马内阿》、《我不相信;我相信》、《一切都有待艺术来拯救》、《援引》、《在句子的中央》、《重读》、《译与翻》、《被折叠的时间》、《述而》、《阅读的故事》、《向上海致意!》等文章。

目录

我爱我不懂的事物

辞友人书

记忆

秋天在瓦尔代

在我的诗中

我爱我不懂的事物

遥远、陌生和昂贵

我们有什么“旧”东西

失乐园

最深的记忆

更远和更多

镜中瑕疵

空的空间

灵魂的气息

那些工匠

派对的精神分析

谁持彩练当空舞

眼镜

宣传画

真正的爱

桌子在哪儿

绿地毯

让能够娱乐我们的人来娱乐我们吧!

抖机灵

好观众

克鲁伊夫如是说

大都市F1

南方之夜

我所失去的时代

看不见的容貌

街道

南方之夜

时间玩偶

水中捞月之为什么是上海

小半生

隐去名字的酒吧

永不停息的幻想

在悬铃木的浓荫下

属性

最细微的那根线

在句子的中央

重温卡夫卡

当你咳嗽时读什么?

跑来跑去的兔子

比“缓慢”更缓漫

时光流转

小说之无用

我走了

像奈保尔那样谈论奈保尔

关于马内阿

我不相信;我相信

一切都有待艺术来拯救

援引

在句子的中央

重读

译与翻

《小团圆》中的“小物件”

被折叠的时间

述而

阅读的故事

向上海致意!

毛尖的“乱来”

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抵达或者扎堆

回忆音乐

获救之舌

上海流水

上海流水(节选)

试读章节

你们用各类文凭和各种型号的录像机来标明时代同时也标明你们自己的位置,你们把这视为意识形态的演变并且自认为是这一演变的受益者。在此之前,你们在北方或南方的乡村里蹉跎你们的早晚得蹉跎的青春。尔后,你们又玩得兴起,奔赴美洲或澳洲的城市蹉跎你们的青春之后的头十年,谁知道你们将来还会抛出些什么伤痕来扰乱你们自己或者别人的晚年。

你们跑到美国人的厨房里做起了中国菜,余下的人则在亭子间里观看美国录像。许多香艳的故事在太平洋上空荡来荡去,真是令人难以忘怀。你们用幻灭的语调说出的乡土故事和异国情调的反思作品,搅得男女老少在波音客机的过道里来来往往忙个不停。

思乡还是背井离乡者的主题,而背井离乡则是所有叶落归根者的回忆。那些死守土地和黄鹤般一去不返的人则是真正的梦想者和启我放逐者。你们用寻欢作乐来包装你们的苦难,正像你们从前用苦难来诋毁你们的欢乐。你们不得不两次放弃你们所熟悉的语言。前次放弃了习惯用法。后次放弃了语言本身。从一九六七年开始你们成了永远的外乡人。母语成了你们的回忆,成为一种美,而不再是工具。

文明所缺失的正是你们:而你们则以集体的失败和个人的成功使这种缺失扩展为一个精神的深渊。与你们相错而处的人无一幸免都开始滑向这一具有巨大引力的内心所在。幻灭感、厌倦感、焦虑感、失败感、挫折感成了存在和选择的共生物。你们的父辈和子孙都成了这个精神漩涡之国的弄臣。只有你们才是国王。你们的痛苦和偶然的幸福覆盖了一切。但是你们只留下了片言只语。记录下一切诗篇将由另一些人来填写。你们只在精神的宫殿里留下了你们的回音。你们的故事在大地上流传尚需要时间,你们可能看不到这一切了。

你们的墓地(如果你们有墓地的话)将是一个荣耀的所在。

你们所处的时代是产生伟大作品的时代中间夹着的较平庸的文学时代。你们是未来作品的“曼弗雷德”,而不是拜伦。但是这两者问的一致性,使许多人误认了你们。

你们这些疲惫的人们,你们同时在大街上,在家中,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与缠绕着你们的理念作战。你们以少许观念逻辑地加上大量的情感在所有的场所都干了个天翻地覆,这种战斗造就了时代的氛围,并且化成理念最终在战斗中获胜。你们失去的是个人的情感和少得可怜的可信赖的价值系统。这些东西在你们的作品中尽情地流露。作为一种必要的陪衬,自我肯定(你们也不知道要肯定什么)强有力地在作品上空回荡。作品的形式感被任意地与叙述顺序、精确的措辞、典型或者不太典型的人物、连贯性、对随机性的明确理解等同起来。你们知道时间的起因,你们对最初的动力有着强烈的爱好。你们偶尔也把意识指向未来(尽管它忽明忽暗),但是又抱怨这个与你们无关的未来过于缥缈。

尽管你们的外貌、品性各不相同,但毫无例外地只干同一件事,描写你们的内心。你们的精神历程组成了我们视觉中的原野。一种描述出来的自然界在被反复描述之后被肯定了下来。与土地的关系,人伦的微妙变化,对风俗的沉思,有关性欲的记录,古代思想的援引,对垃圾堆般的城市的嫌恶和个人奋斗史的升华描写成为同时代人的食粮。你们怀着爱意蔑视这一切。因为一些特殊事件,打乱了你们与情人的关系,于是出现了弃婴和伤心的妓女,直至人口贩子和暴力因素的出现使全部出版物荟萃了所有的可能性。纯粹的文学和俗文学的话题的出现是这一处境的佐证。人们试图分辨这一切,因为几乎全部角色均已登场,相互指认和被指认已成为必需。

接着对边缘经验的描写出现了。你们开始清醒地描写你们的白日梦,另外一些人则对精神分析充满了兴趣,你们笔下的反常举动多少都与性有关联,(除此之外还能是什么呢?)你们认为轻而易举地按住了时代的脉搏。这一份快慰的感觉令你们一发而不可收拾。叫人口干舌燥,脉搏乱跳的细致描写被作为一种美德和健康的标志到处推广,个人的性幻想用曲笔写出。你们清楚地知道,你们在边缘经验的标题下写着日常家庭作业。所以,你们把道德与不道德的婚姻与之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

你们注定了:颠沛流离的命运。北京时间原本是你们日常作息依据的标准,而现在你们上别处去对表了。留下来的人则常爱听听远方的人谈谈时差的问题。与之相关的感受日趋丰富,迎着太阳飞行连续两个白天成了愉快的体验……

我是在对一个我所不熟悉的时代进行文学性描述,这类描述所接触到的肯定是极少数人而不是本质。本质需要用别的方式来提供。

我所描绘的这些人渐渐地四散东西,逐渐地音讯全无,他们不是依靠地图册和望远镜就可以观察到行踪的那类人。他们通常深入无人区,要不就遵循古训“大隐于市”在地铁人_口处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忽然消失不见了。这是一个穷光蛋们为了过上舒心日子东奔西走寻求幸福的时代,至于那些继续在家中面壁枯坐的人无疑是一些比较固执的穷光蛋。两者必择其一。

这是一次个人的告别,但是我将在何处与你们聚首呢?像马尔科姆·考利说的。你们“不愿意教导别人,也不愿意被别人教导”。那么,所有这些人还有重新会面的必要么?

我所要辞别的似乎不仅仅是某些人,甚至是整个八十年代,在这十年中写作和开始写作的人,在下一个十年中还会继续写作吗?

我所有的诋毁都是赞美。反之亦然。P4-6

序言

博尔赫斯的身世是我无限缅怀的对象之一。他对古籍的爱好,对异城的向往,对迷宫的神秘注释,对故乡加鸟乔的隐秘感情,对诞生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不厌其烦的评论,对形而上学的终身爱好,对死亡和梦的无穷无尽的阐发是我迷恋的中心。可以说这位晚年双目失明仍持续写作的老人本身就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奇迹”。

博尔赫斯终其一生也没有放弃他作为一名短篇小说作家的实验冲动,作为榜样他影响了二十世纪几乎所有的先锋派作家。他的“启示录式的个人抒怀’!使他与任何传统相异其趣。他的故事“几乎完全不像故事;其中的一些最佳作品乔装成散文,对并不存在的国家的矫揉造作的研究文章和对并不存在的书籍的别出心裁的评论,这一切都与有关真的国家和真的书籍的最冷僻的知识异想天开地混成一体。他的创作与其说是现实的反映,不如说是对现实的颠覆性的质询”。

1962年当博尔赫斯的作品集在美国与读者见面时,情形与近三十年后的中国作家面临的状况有相似之处。

美国评论家认为:“老派的故事_已经奄奄一息,尽管少量佳作和大量劣作继续问世。但是既然文化往往像钟摆一样来回变迁,这类作品现在很可能会略微复活。”

而那些作家用他们的工具进行实验,则被认为是“艺术家的本能”。例如巴塞尔姆的早期作品,“它们拒绝提供的连贯性,它们的语无伦次,甚至杂乱无章,这种风格混淆了抽象概念与流行引喻,政治名流与童话人物,学究式的精确事实与毫无节制的泛泛而谈和夸大其辞”。有人猜想“巴塞尔姆从戈达尔的电影中得到启示。删除了大部分原始的叙事渣滓”。

巴塞尔姆甚至宣称:“碎片是我信赖的唯一形式。”他并没有“进行直接的感情陈述或描写个人心理,而学会了写这样一种寓言:它们所包含的讽刺不仅没有窒息我们的感情,反面对我们的感情提出了更加复杂的要求”。他“重新发现书籍如何至关重要地帮助我们理解自己最深刻的经验”。但是,评论家也不回避“这种方法与最玄秘的理智废料混杂在一起”。

至于谈到这些作家在商业上的衰落。有人则认为他们“绝不会感到英勇,而只能时时处处都感到自己是环境的牺牲者,但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却通过创造一种我们在其作品的每一页和每一句中都能辨认出来的新的理解方式而把自己的孤立无援转变成胜利。他的作品成为我们观察现实并帮助我们应付现实的一种途径”。

这种近乎无望的写作无疑是孤独的。它使作家似乎一直在热切地期待着一个秘密奇迹。这件简单而纯朴的工作只与艺术家的内心有关。同时它也与世间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绝望情绪把作家的漫长追求缩写为某个夜晚喝一杯咖啡的暗淡时光。它也把对一部小说的细心构想引申为绵绵无尽在历史长河中所有生者与死者的对谈。

这种令人时而兴奋时而沮丧的境遇是折磨人的,它会使一些最初满怀信心的年轻人畏缩不前甚至临阵脱逃。并且已经使得一些具有巨大才华的年轻人为自己制造了各种借口之后消失不见了。我们不知道这些人什么时候才会在大海或者星空的什么地方突然浮现。

我怀念他们。怀念这些把自己视为幸福或者不幸的人。他们或者漂洋过海背井离乡。远离他们最初的理想和曾经为了追求这理想而付出的一切困苦和辛酸,投入了另一场劫难或者吉祥之旅的开端。而另一些人则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划出了昔日的生活和写作,转而用另一种方式来吟诵崭新的诗篇或者陈旧的日记,借以辞退艰难写作给他们带来的疲乏和空虚。

他们决心彻底用时光来打磨自己的青春。他们值得纪念的生活和厌世之情都将随水漂逝,但是他们的不写和其余人的写恰好构成了今后漫长努力的全部背景。声音和沉默正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让我为某些日子某些场景某些人朗读博尔赫斯的独白吧:  “我并非是为了少数精选的读者而写作的。这种人对我毫无意义。我也并非为了那个谄媚的柏拉图式的整体,它被称为‘群众’。我并不相信这两种抽象的东西,它们只被煽动家们所喜欢。我写作,是为了我自己和我的朋友们;我写作,是为了光_阴的流逝使我安心。”

(节选自《写作与沉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3: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