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潜龙在渊(章太炎传)(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伍立杨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诸子的研读,大抵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范畴,秦汉前后的文章敦实厚重,对于胸襟的扩展壮大,葆有奇效。他选择读书环境,绝见其博大的气象,那时他喜欢携书前往周边的山林里面,在深山乔木间,让山水的气息浸透古贤的文字。竹雨松涛,瓜黄李碧,一水飞光,干峰流翠,对于读书思索的深度大有助益。可以说他在弱冠前后,一心一意,读经法古,同时参以诸子、史传,此时康有为首次向皇帝上书,影响土林巨大,他的眩晕的病症偶有复发,酿成一种长期伴随他的慢性病,虽然读书思考未受波及,但他一生脾气蛮大,不能说没有该病症的影响。然而他此时生发了明显的写书的欲望,又多少可见康有为的影子,当时康有为已公开提出变成法、通下情,凡在京师的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多惊走耳语,以为康氏得了严重的病狂症,然而这对于太炎却无所谓,他的眩晕症,对此具有免疫力。

到了二十三岁的时候,那是光绪十六年(1890)的春正月,他父亲一病不起,很快驾鹤西去。太炎亲以深衣装殓慈父。还在他幼年时,父亲在他读书间隙,就和他谈起过死后的事情。谈到生死,他父亲很从容,但强调,在他身后,装殓前必须着深衣,虽然曾任清朝职官,万不可着清朝章服!又说他们家进入清朝已有八代人,每有亡故,均殓以深衣。这种切割乃是民族传承的心脉所在,其言对太炎的震动极大。在他父亲身后,即遵从遗命,以深衣殓装。深衣即直筒式长衫,衣、裳相连,上下缝合,其特征是被体深邃,为汉人古服,与清人服装大异。

父亲的亡故,太炎悲痛逾恒,父亲对其影响特大,这年他已经二十三岁,但因父亲去世,自称此时成为孤儿,可知父亲在他心中的分量,对于清廷更加痛恶。对于一般知识阶层通常要走的仕进之途,公然弃若敝屣了。

擦干伤心的眼泪,遂前往近处的杭州,找到他后来再传弟子俞平伯的曾祖父俞樾,在俞先生主持的诂经精舍受业。

章太炎拜俞樾为师的时候,后者已是七十来岁的老人。当时俞樾主持西湖孤山的诂经精舍,原是阮元资助建立的。其时章太炎正当弱冠之年,在此开始他的七年的寒窗研读生涯。其间经历甲午海战,备受刺激。他所研读的经籍训诂,无一不打上纷乱时代的投影。

俞先生的学问渊深博大,其学术脉络,传承自顾炎武、戴东原、王念孙这一脉,为有清一代朴学巨子。俞先生绝缘声色,具有独行赴渊的深邃人格魅力,太炎断断续续从学八年,在相对很长的这段时间里,出入相得,以师事敬之。俞先生治学,与前人不同,与时人有异,所谓学无常师,左采右获,年深日久,自成一家。一天俞先生询问他的读经心得,说道:《孝经》有先王有至德要道,先王谁耶?郑注谓先王为禹,何以孝道始禹耶?”《孝经郑注》乃是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郑康成)的传世之作。俞樾这一问,问得深沉,而太炎也几乎不假思索,答道:“《经》云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者,明政治上之孝道异寻常人也。夏后世袭,方有政治上之孝道。故孝道始禹。”对于这样的解经,扯到政治上,俞樾也不加干涉,反而时予称善,或颇以为然。同时期,太炎也尝从同乡前辈谭献问学。谭献,字仲修,号复堂,杭州人。他比章太炎大三十多岁,曾在安徽等地做地方小官,这时正值辞官归隐的乡居岁月。谭献为有清一代大词人,而其文章则导源于秦汉,是故太炎甚觉亲近。太炎后来和汤国梨结婚,媒体或后人捧场多说是他的初婚,又说他四十多岁初婚可谓晚婚的典型,实为不审之言。太炎的自订年谱,说他在l二十五岁这年,纳妾王氏。并未有妻,却称纳妾,实为一大怪事。似乎在冥冥中,为后来的汤国梨留下名正言顺的地位。这时他对于战国诸子文字音训的考订,已积累厚厚的两大册,以札记体行文,从训诂到经义再到史地、历法、典章制度……以方法论而言,乃是乾嘉以来治学的正路。纳妾的次年,大女儿出生了,后来还有两个女儿,这三个女孩的名字都起得古怪,大女儿强、二女儿殁、三女儿翌,分别读作章IT,章zhu6,章zh6n。这里面,渗透着他在诂经精舍课艺作业的投影。这些课艺乃是对经籍文字的诠释,工程量相当庞大。

读书、学业、婚姻、子女,填满了太炎的时问,他在二十七岁时交上一个腹笥充盈的好友夏曾佑。夏氏也是他的同乡,比太炎大五岁,和梁启超、谭嗣同为莫逆之交。夏曾佑辩才无碍,颇多怪论,两人怪得相似、怪成一处,后来太炎更怪得出奇,不无夏氏的影子。夏曾佑精研《成唯识论》,认为只有法相宗才算真佛学,他劝太炎买佛教典籍来研读,且一再叮嘱。他是第一个劝太炎读佛典的人。

甲午战争爆发,中国一败涂地,次年暮春签订《马关条约》,大清朝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内忧外患一时俱来,民情震恐。康有为恰值在京应试,遂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稍后,呈递《上清帝第四书》提出“设议院以通下情”的主张。八月中旬,筹建强学会,秋季正式成立。

也是在甲午战败的刺激下,太炎才开始集中浏览东洋西洋书籍,强学会得到张之洞的支持,予以拨款襄助。对于此会的构架,康有为是以财务垫定为经、名人要人担纲为纬,南北两处开设,即北京强学会及上海强学会。太炎递交十六圆银元会费,就近加入上海强学会。加入的原因,因康氏所有议策,对于知识阶层具有巨大吸引力,太炎也不例外。

康有为的政治主张,隐藏在其《新学伪经考》中。当时,该书已出版五年,悬挂公羊派的旗号,宣扬托古改制思想。他以为这个时候的汉学乃王莽新朝所遗,古文经传,都是伪造,其学说来源于清中期经学家刘逢禄。刘氏以《春秋公羊传》为中心,承接董仲舒、何休学说,强调务通大义,不专章句。到康有为那里,更加恣肆不羁,在清末颇吸人耳目。早年曾过杭州,把他的书拿给俞樾看,俞樾笑着给太炎说,你还说你私淑刘歆刘子骏,这位康有为专门与刘歆为敌,你俩真是冰炭水火啊。P10-12

书评(媒体评论)

太炎先生,经学大师,文字古拙。作家伍立杨30岁时,人称伍老,何故?因他用古文写作,故写太炎传记,得心应手也。

文史专家 王春瑜

深掘史迹,丰盈血肉,在阔大的背景中凸显人物的神采;开合有度,注重叙述,于行文和识断中展现文学的力量。

文学专家 黄宾堂

目录

题记

序篇 文章深处培养的爆炸声浪

第一章 明末先贤预置的火种

第二章 互动 寻求 观察

第三章 初识孙中山

第四章 批判的武器:纵笔揭竿而起

第五章 深味专制严酷:坐牢的日子

第六章 学术、人生:盲动喧嚣与苦心孤诣

第七章 纵横捭阖与挥鞭断流:《民报》时代的纸上作战

第八章 《民报》后期纠葛横出的季候

第九章 光复前的暗影

第十章 骚动与撕裂

第十一章 渐行渐远与自投罗网

第十二章 问关万里幕僚长的西南作业

第十三章 在北洋孑遗的漩涡中

第十四章 胜利声中的伤怀憾恨

第十五章 大师之间的敌视和蔑视

第十六章 磅礴气节与史学心魂

第十七章 抗战心结与苍凉晚境

附录一 章太炎年表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序言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化巨匠,他们如璀璨的群星,闪耀着思想和智慧的光芒。系统和本正地记录他们的人生轨迹与文化成就,无疑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为此,中国作家协会于2012年初作出决定,用五年左右时间,集中文学界和文化界的精兵强将,创作出版《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大型丛书。这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文化出版工程,它对形象化地诠释和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公民的历史文化普及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这项原创的纪实体文学工程,预计出版120部左右。编委会与各方专家反复会商,遴选出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120余位历史文化名人。在作者选择上,我们采取专家推荐、主动约请及社会选拔的方式,选择有文史功底、有创作实绩并有较大社会影响,能胜任繁重的实地采访、文献查阅及长篇创作任务,擅长传记文学创作的作家。创作的总体要求是,必须在尊重史实基础上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力求生动传神,追求本质的真实,塑造出饱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反对戏说、颠覆和凭空捏造,严禁抄袭;作家对传主要有客观的价值判断和对人物精神概括与提升的独到心得,要有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新传水平应当高于已有同一人物的传记作品。

为了保证丛书的高品质,我们聘请了学有专长、卓有成就的史学和文学专家,对书稿的文史真伪、价值取向、人物刻画和文学表现等方面总体把关,并建立了严格的论证机制,从传主的选择、作者的认定、写作大纲论证、书稿专项审定直至编辑、出版等,层层论证把关,力图使丛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从而达到传承中华文明和弘扬杰出文化人物精神之目的。丛书的封面设计,以中国历史长河为概念,取层层历史文化积淀与源远流长的宏大意象,采用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与雅致温润的色条进行表达,意蕴深厚,庄重大气。内文的版式设计也尽可能做到精致、别具美感。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这百位文化名人就是杰出代表。他们的灿烂人生就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思想智慧、精神气脉深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代代相袭的中华魂魄。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必定成为我们再出发的精神动力。

感谢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及专家们,更要感谢作者们呕心沥血的创作。由于该丛书工程浩大,人数众多,时间绵延较长,疏漏在所难免,期待各界有识之士提出宝贵的建设性意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编委会

2013年11月

内容推荐

章太炎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传奇人物。他既是辛亥革命的元老,又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国学大师。他的经历,无论作为英雄豪杰,还是作为文学家学术家,都极其丰赡而有魅力。《潜龙在渊(章太炎传)(精)》作者伍立杨成功地勾勒出大师的形象轮廓,对他的意义也有精彩的论述。

编辑推荐

他是文化圈的巴尔扎克,他是学术界的恺撒大帝,他是言论界的麦克阿瑟……他具有充量的史所罕见的驱遣文字的力量,他一支秃笔有如齐天大圣的金箍棒,指挥裕如,横扫一切,搅得周天寒彻。

他浑身是胆,他的学术、智慧渗透到每一细胞,但在政轨操作、权谋运用上,有勇无谋,近于小儿。他的学术,就功力和境界而言,可谓总结汇合了前代,却也封存了后代。

他就是章太炎,一个伟大的文士,更是不屈的斗士,也是坚毅的战士。

《潜龙在渊(章太炎传)(精)》作者伍立杨成功地勾勒出大师的形象轮廓,对他的意义也有精彩的论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