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为散文品种之一。“小品”一词在我国始于晋代,原是佛家用语。
海天出版社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古典文学基本知识,适应读者阅读需求,由编者诸伟奇、敖堃编刊了这部《清言小品菁华(精)》,全书选录明清作家20人清言小品22部。其中10种为海内外首次校点出版。对选辑、校点中的不足和错误,敬祈读者指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清言小品菁华(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诸伟奇//敖堃 |
出版社 | 海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小品文,为散文品种之一。“小品”一词在我国始于晋代,原是佛家用语。 海天出版社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古典文学基本知识,适应读者阅读需求,由编者诸伟奇、敖堃编刊了这部《清言小品菁华(精)》,全书选录明清作家20人清言小品22部。其中10种为海内外首次校点出版。对选辑、校点中的不足和错误,敬祈读者指正。 内容推荐 海天出版社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古典文学基本知识,适应读者阅读需求,由编者编刊了这部《清言小品菁华(精)》,全书选录明清作家20人清言小品22部。 《清言小品菁华(精)》(作者诸伟奇、敖堃)收录了《归有园麈谈》;《小窗自纪》;《琼琚佩语》等作品。 目录 蜩笑偶言 读书笔记 经世要谈 归有园麈谈 玉笑零音 呻吟语 娑罗馆清言 续娑罗馆清言 菜根谭 小窗自纪 岩栖幽事 小窗幽记 木几冗谈 偶谭 琼琚佩语 荆园小语 荆园进语 耐俗轩新乐府 幽梦影 幽梦续影 见吾随笔 围炉夜话 试读章节 武侯忠汉,能使后主不疑,而周公之勤王家,反不见信于其君;叔子不鸩,能使敌国不疑,而曾参之不杀人,反不见谅于其母。谗蔽其明,爱惑其听,无足怪者。古之圣人,有能和万邦,而不能使胤子无傲虐,能来重译,而不能使昆弟无流言,一人之身乃如此冥顽不灵,可畏哉! 季羔避难,而阍者室之;子胥出奔,而渔父渡之;商君亡命,而舍人拒之;项籍败亡,而田父绐之:得人之与失人,何啻千里。 陈琳为袁本初草檄,极诋曹公,及归魏,而曹公不责;骆宾王为徐敬业草檄,极诋武氏,传京师,而武氏不怒。英雄之举措,大抵如此。呜呼!当涂代汉,周纪乱唐,岂偶然哉? 食禄宜却馈遗也,而有时乎受馈遗。故子产受生鱼,不为伤廉;陈戴受生鹅,不为不义。去国非为饮食也,而有时乎为饮食。故鲁胳不至而孔子行,楚醴不至而穆生去。 怀赢失身重耳,沃盥奉匝,而以不从不言为善处。蔡琰忍辱羌胡,重归董祀,而以授受不亲为知礼。所谓不能j年而缌功是察。放饭流歆而齿决是问者也。虽然,岂直妇人也哉。 袁绍诛宦官,无须多误死;冉闵杀胡羯,多须多滥死。应侯相秦,必杀其辱己者;韩信王楚,反官其辱己者。赵高指鹿为马,阴中其异己者;朱温指大柳宜车毂,反扑杀其佞己者:盖各系其逢也。 周昌以汉高帝比桀纣,而帝不加罪;刘毅以晋武帝比桓灵,而帝以为直。文帝劳军细柳,军尉不奉诏,而帝善之;钱铿微行北城,门吏不启关,而缪赏之:皆帝王盛德之事也。 晋灵公刺客不杀赵宣子,汉阳琳刺客不杀蔡中郎,晋刘裕刺客不杀司马楚之,唐太子承乾刺客不杀于志宁,淮南张颢刺客不杀严可求,西夏刺客不杀韩魏公,苗刘刺客不杀张魏公:孰谓盗贼无义士乎? 《前汉书》表古今人物,其失也混;《新唐书》表宰相世系,其失也滥。备三长如班、欧,犹有此失,矧其他乎?元魏冯后,淫凶弑逆,窃国大柄,而获考终,天网有时而漏也;及胡氏效其尤,则不免于沉河矣。唐之武后,腥秽人纪,冒干历数,而享寿考,天道有时而爽也;及韦氏继其轨,则不免于授首矣:孰谓不善可稔乎? 隋室既受周禅,苏威遁归田里,可谓节矣,而终失身于僭伪之朝;金虏议立异姓,秦桧抗言见执,可谓义矣,而终误国于渡江之后:令终之难也如此。王莽篡汉,其女为孝平后,称疾不起,守志终身;曹丕篡汉,其妹为孝献后,以玺抵轩,涕泣横流;杨坚篡周,其女为天元后,愤惋不平,形于辞色;徐诰篡吴,其女为太子琏妃,闻呼公主,则涕泣而辞;司马炎篡魏,其诸祖安平王孚,自称有魏贞士,不预废立之谋;武矍篡唐。其侄安平王攸绪弃官不受其赐,归隐嵩山之阳;朱温篡唐,其兄广王全昱,责其灭唐社稷,和有覆宗之祸。此三男子四妇人者,不韪其至亲所为如此,可以见天理人心之不泯矣。茧蚕出也,而蚕非茧则不能藏身以形化;网蛛出也,而蛛非网则不能凭虚而觅食。嗟乎!依凭其躯者,乃出自其腹也。吾于是乎有感。 猩红之屙、狐白之裘,盛夏被之,不若绨络之便也;文茵之车、朱帻之马,临流乘之,不若帆绊之利也。故日虑善以动,动惟厥时;动违其时,虽善奚益。 取凉于篷,不若清风之徐来也,然无风则筵不可缺;激水于槔,不若甘雨之时降也,然无雨则槔不可废。是故三王不兴,不可无五伯之功:二典不作,不可无两汉之制。 刘禅既为安乐公,而侍宴喜笑,无蜀技之感,司马昭哂其无情;李煜既为违命侯,而词章凄惋,有故国之思,马令讥其大愚。噫!国破身辱之人,瞻望故都,思与不思何往而不招诮。古人所以贵死社稷也。 狄仁杰含垢忍耻于伪周,而卒成取日虞渊之功;吕好问辱身污迹于伪楚,而竟就溥天左袒之绩。论者犹咕咕动其喙,则夫受唾之师德.仰药之唐恪,果何为哉。 商后为殷,吕后为甫,唐后为晋,魏后为梁,随地以名,夫何常之有。后世或强袭旧名,或别创美号,失古意矣。 叔孙通为秦二世博士,以巧言面谀见赏,而卒为汉儒宗;孔颖达为王世充博士,以草仪禅代见亲,而卒为唐儒宗。皆所谓小人儒宗,而世儒也焉。此二代之所以无真儒也。 欧阻公一代之伟人也,而小人蔑以房帷之丑;文信公百世之人杰也,而谗夫诬以匿服之罪。则夫萋斐之成贝锦,哆侈之成南箕,又奚怪其然哉。 楚庄不罪绝缨之臣,秦缪不罪食马之盗,赵盾食翳桑之饿,顾荣啖执炙之夫,或得其助以成功,或赖其力以济难。其视华元杀羊,独靳羊斟,而因之丧师;郑灵解鼋,独靳子公,而因之遇弑者远矣。中山君日: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浪得二死士。然则施德之与招怨,岂在大哉。 曾子之妻戏其子,以杀彘而烹彘,以实其戏;孟子之母欺其子,以啖肉而买肉,以明不欺。古人养蒙视幼之法如此。 盗跖以孔子为伪,苏轼以程颐为奸,李催以董卓为忠,田承嗣以安史为圣。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古有之矣。跖、催、承嗣不足道,而轼亦为之君子之不仁,悲夫! 参术以和而起疴,芝兰以馨而熏物,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理之恒也。若夫阿魏以臭而止臭,骨咄以毒而攻毒,以其昏昏而使人昭昭,理固有难喻者矣。 唐明皇好神仙,而张果自称尧侍中;宋章圣悦幻妄,而贺元自称晋水部。皆乘世主耳目壅蔽而售其欺侮也。古之人明目而达聪,视远而昕微,彼琐琐迂怪之徒,尚莫遁于造言乱民之刑,矧得而欺侮之。 伊尹之言辟不辟,孔子之言君不君,孟子之言王不王,李云之言帝不谛,其义一也,而云独以是贾奇祸焉。延熹之主,其太甲、齐景、齐宣之罪人哉! 陈、窦谋诛宦官,罹其辛螫,而汉鼎随移;训、注谋诛宦官,遭其反噬.而唐社随屋。社鼷稷狐,熏灌之难如此,履霜灭趾之戒,可不慎乎? 以兆民为兆人,以致治为致理之类,唐人之避讳也;以揖让为揖逊,以悖典为厚典之类,宋人之避讳也。今人或袭而用之,所谓无丧而右拱者也。 六经言道而不遗法,四书言理而不外事。诸国之语,迂缓而不切于事情;战国之策,变诈而不要诸义理。马迁驳而无绪,班固局而不畅。 轩辕崩葬,著于《本纪》,而世有鼎湖骑龙之说;留侯卒谥,见于《世家》,而世有辟谷轻举之说。王子晋十七夭亡,而世有缑氏乘鹤之说;淮南王安谋逆自刭,而世有鸡犬同升之说。汉武日: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宜其然乎。P2-5 序言 小品文,为散文品种之一。“小品”一词在我国始于晋代,原是佛家用语。《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读小品,下二百签,皆是精微,世之幽滞。尝欲与支道林辩之,竟不得,今小品尤存。”刘孝标注:“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当时所谓大品,指佛经译本中的详本;所谓小品,指佛经译本中的简本。后遂以“小品”统称那些形式自由、内容多样、篇幅简短的杂记随笔文字。在小品中,有一种类似格言警句式的文字,它们常常以对偶文句出现,篇幅短小精练,议论育简意赅,读来朗朗上口,读后回味无穷,这类文字被称为清言或清言小品,又称嘉言、格言、冰言、清语、韵语、隽语、杂语、冷语、警语、法语、语录等等。清言小品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期,我们从当时的一些著作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后来清言小品的语段。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一章)“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天。”(《庄子·齐物论》)“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苟子·大略》)“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论衡·逢遇》)其后如《世说新语》和唐宋人的语录、随笔体著作中皆不乏此类范式,但大多数都属于散文中的对偶语句,尚未形成独立的文学体制,清言小品的完整定型乃至繁荣应该是在明代中叶以后。 明代隆庆以降,政治日益腐败,社会问题丛集,各种矛盾十分尖锐;同时,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开始萌芽,孕育出一股朦胧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潮流,长期被定于一尊的程朱理学受到激烈挑战,以阳明心学为标帜的新思潮日渐漫衍,传统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处事方法被重新审视和诠释。在文学领域,那种形式自由、内容简短、文字精辟的小品文创作空前活跃和繁荣,其中又以清言小品备受瞩目。一时繁花似锦,佳作如云,涌现了一批风格各异、成就突出的名家,如郑善夫、徐学谟、田艺蘅、吕坤、屠隆、洪应明、郑碹、陈继儒、吴从先、陆绍珩、赵世显、黄汝亨、祝世禄、彭汝让、李鼎,以及清代的魏禧、申涵光、王睥、张潮、黄钧宰、石成金、齐学培等。正是由于这些作家的努力,将包括清言小品在内的小品文创作推向极致,使明清小品文亦如唐诗、宋词、元曲一般,成为一代文学成就的标志。 与传统的正宗古文相比,晚明小品又有哪些区别和特点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篇幅短小,多则几十字,少则十几字,甚至几个字;二是文句对仗,音调铿锵,句式整饬而灵动;三是题材广泛,社会治乱、国家兴亡、世态炎凉,乃至花鸟虫鱼、山林泉石,无所不论;四是具有格言性,无论是感悟人生,抑或斟酌古今、体认自然,皆独具只眼,一语破的。正如清初余怀所言:“不为经国之大业,而为破道之小言。”(《(闲情偶寄)序》)明清清言小品所追求的“幅短而神遥,墨稀而旨永”(唐显悦《(文娱)序》)的意境,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审美情趣。 对于今天的读者,笔者尤其要推介清言小品中那些能转换观察角度和思维模式。从而对主、客观世界得出新的体认的文句,如:“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己之困辱当忍,而在人则不可忍。”(洪应明《菜根谭》)“以看世之青白眼,转而看书,则圣贤之真见识;以论人之雌黄口,转而论史,则左、狐之真是非。…‘武士无刀兵气,书生无寒酸气,女郎无脂粉气,山人无烟霞气,僧家无香火气:换出一番世界,便为世上不可少之人。”(吴从先《小窗自纪》)“以患难心居安乐。以贫贱心居富贵,则无往不泰矣;以渊谷视康庄,以疾病视强健,则无往不安矣。”(陈继儒《小窗幽记·醒》)“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陈继儒《小窗幽记·法》)“人不可无道心,不宜有道学气;人不可少利济事,不必居利济名。”(齐学培《见吾随笔》)清言中有些话看似很浅,但意思不浅,如“令不行,禁不止,与无官无政同。…‘居官有五要:体错问一件事,休屈打一个人,休妄费一分财,休轻劳一夫力,休苟取一文钱。”“事在当因,不为后人开无故之端;事在当革,不为后人长不救之惑。”(吕坤《呻吟语·治道》)“富贵家宜学宽,聪明人宜学厚。”(陈继儒《小窗幽记·醒》)“交友之先宜察,交友之后宜信。”(陈继儒《小窗幽记-法》)“锄大奸,不宜轻动;除积弊,不宜太急;立新法,不宜过严;用旧人,不宜屡易。”(齐学培《见吾随笔》) 由于清言小品历久弥新的价值和魅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对其选辑工作亦经久不衰,各种单行本和选本不断问世。海天出版社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古典文学基本知识,适应读者阅读需求,由我们编刊了这部《清言小品菁华》,全书选录明清作家20人清言小品22部。其中10种为海内外首次校点出版。对选辑、校点中的不足和错误,敬祈读者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