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系列丛书(共9册)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陈刚//朱嘉广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三千余年的建城史,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相继在这里建都,留下了无数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珍贵文物古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北京作为首都,成为了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半个多世纪以来,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发展成为闻名世界的大都市。在这期间,我们积累了大量可贵的经验,也留下了不少教训。相信这些都会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财富。

《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系列丛书以北京旧城内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为线索,配以精炼传神的文字及图片,从城市规划的视角观照北京城市建设的历史与今天,探索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的途径。

内容推荐

全套共9分册,包括《北京城》、《明清皇城》、《什刹海》、《前门大栅栏》、《琉璃厂》、《东交民巷》、《国子监·雍和宫·白塔寺》、《宣南·法源寺》、《胡同·四合院》。

这套丛书以北京旧城内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为线索,配以精炼传神的文字及图片,从城市规划的视角观照北京城市建设的历史与今天,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的途径。

目录

北京城

 序 永恒的北京城

 上篇 依山襟海帝王都

  龙骨山孕育的文明

  黄帝后裔今何在 古城遗迹有蓟燕

  龙踞龙盘形胜地 紫气东来现古都

  塞外胡风盛 陪都建析津

  海陵毁上京 扩建中都城

  煌煌“汗八里”中外皆驰名

  儒僧刘秉忠 营建两都城

  皇朝不复在 遗迹览故宫

  建都千秋业 何曾有伯温

  霸业随波逝 不复称帝京

  中华雄师醒 古都换新颜

  劫后文脉复 迅即展宏图

 下篇 古风尚存广厦间

  京城护甲——土城与砖城

  京城要枢——城门

  “五城”与“四九城”

  京城之魂——中轴线

  京城底层本色——城根儿

  京城重郭——外城

  京城外的“城根儿”——关厢

  京城周边的卫星城

  老北京的守护神——城隍爷

  京城“五镇”

  文脉不绝 魅力永恒

  北京旧城的整体保护

明清皇城

 上篇 皇城揽胜概

  四维八方 独尊中央——明清以前的皇城

   北京最早的皇城

   大汗的宫殿

   大汗的范围

  宫殿煌煌 绥万邦——明清时期的皇城

   皇城概况

   拱卫皇居 禁垣门墙——皇城和宫城的城门

   皇城门的变迁

   宫城概况

   外朝诸展

   内廷诸宫

   尊祖敬宗 祭典维盛——太庙概况

   立国农耕 社稷为重——社稷坛概况

   阙庭北峙万岁山——景山概况

   四朝御苑 沧桑变迁

   琼华岛上住神仙

   巍峨宫殿倚池边

   中南海遗事

   白塔耸立岛之巅

   二十四衙的兴衰

   四仓十库厚积藏

 下篇 华街觅旧迹

  景山东街

  景山西街

  景山前街

  景山后街

  地安门内大街

  文津街

  五四大街

  南大街

  北长街

  南池子大街

  皇史宬

  南内

  东华门大街

  北池子大街

  皇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及保护

什刹海

 碧波映树影 水光接天光

 “三海”沧桑

 海潮观音

 一则离奇的传说

 湖畔名刹多杳然

 桥小名气大 潭边佳境多

 将军太师囿 王侯贝勒宅

 王府云集地 繁华忆旧年

 宝翰堂的“贵客”

 园池美景成天趣 王府精华尽在斯

 水滨灵秀地 名人聚此居

 首善之区重教化 京师名校有辅仁

 什刹海畔览民宅

 白米斜街与“邪运”

 铜井·铜豌豆

 师齐政 暮鼓晨钟

 “小大栅栏”——烟袋斜街

 “逛河沿儿去!”

 什刹海的历史文化价值

琉璃厂

 典籍渊薮翰墨香

 康梁旧游地 题额留胜迹

 京华书肆何处盛 首推宣南海王村

 古玩陈百珍 鉴赏尤须精

 骨董传万代 国粹值千金

 书贾分南北 同祀文昌君

 木版印精品 名店荣宝斋

 天府春明日 梦余万卷楼

 挥笔怒斥千夫指 素锦喜刻北平笺

 鲁迅与琉璃厂

 乌梅祛暑信远斋

 薪春庙会闹厂甸 空竹声里放风筝

 未来琉璃厂

前门·大栅栏

 内城九门 正阳为首

 牌楼映日彩 帝城金阙开

 华夏帝都的象征——大前门

 前门内外两重天

 烟花灯彩大栅栏

 “先有鲜鱼口,后有大栅栏”

 打磨厂溯往

 “吃官饭”

 美食烤鸭冠绝京华

 门框胡同的小吃

 慈禧赐号“御青方” 

 真假”黑猴“开帽店

 名扬京城的“八大祥”

 “产业合璧”——劝业场

 雅俗共品“大碗茶” 

 前门火车站

 梨园宣南盛 徽班誉京城 

 旧巷寻古寺 香火已杳然

 明清多会馆——“驻京办事处”

 红楼香销尽 石头梦犹新

 前门箭楼与五牌楼 

 宣南宝藏大栅栏

 旧都风貌仍稀在 保护改造看今朝

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的新生

 一条贯通中外的长街

 “江米巷一交民巷”

 紫禁东南 衙署云集

 昔日御河难觅踪

 五朝遗迹朱藤老 千裁高风紫蔓重

 王府遗梦

 外夷气焰愈张 王府改充使馆

 两座“鬼子”府邸 一样“强盗”行径

 风起云涌义和团

 “克林德事件”

 一座石牌坊的传奇

 《辛丑条约》之后的东交民巷

 “国中之国”

 干预中国内政的“中转站”

 圣米厄尔教堂

 西方列强进行文化侵略的场所——“南馆”

 国外建筑文化的展示区

 东交民巷的历史文化价值

国子监·雍和宫·白塔寺

 上篇

学海渊薮在太学——国子监

斯文在兹宣圣庙

成就治国贤良才——国子监街

雪域佛光耀京华——雍和宫

京师古刹柏林寺

学宫佛寺近豪宅

国子监、雍和宫地区的保护规划

 下篇

阜成门内大街

青塔胡同

阜成门北大街以东

白塔上凌苍穹寺中曾贮“御容”

京西通衙有阜成

历史上西城的最大商业中心

千古兴亡任评说——历代帝王庙

历尽劫难广济众生——名利广济寺

“抓三点、带一线、保全片”的保护规划

宣南·法源寺

 周王封藩王 溯源数蓟燕

 “两广”通衢“南大街”

 宣南士宦地 会馆萃英豪

 同盟兴共和——湖广会馆

 变法倡维新——南海会馆

 湘江涌新潮——湖南会馆

 日下纂“旧闻”——顺德会馆

 树人惟子民——绍兴会馆

 名人胜迹遍宣南

 梨园近邻处 名伶多故居

 菜馆扬声誉 名流品佳肴

 潘鱼尚书广和居

 海鲜榜眼谭家菜

 宣南名刹法源寺

 历尽劫难悯忠寺

 梵字崇闳,戒律精严

 参佛问道有贤达

 踏访禅林觅旧踪

 烈士曾停柩——长椿寺

 古塔自岿然——天宁寺

 花树凋零尽——崇效寺

 佛殿难觅踪——圣安寺

 国舅出家处——报国寺

胡同·四合院

 上篇

五城坊巷朱门列 阊闾掌故展卷询

雄都平地起 街巷似棋盘

王榭旧宅第 消失广厦间

“胡同”的由来

大雅与大俗的融合——胡同名的变迁

地名文化的百科辞典——胡同名大观

名人已逝 胡同留痕

北京城的城徽——四合院

四合院溯源

四合院——京味文化的载体

西合院“玄机”

四合院的“妙用”

四合院——消闲文化的场所

魅力无限庭院深

四合皖——不堪重负的宅居

保护四合院的三大原则

 下篇

西四北头条至八条历史文化保护区

街巷沿革

胡同漫步

东四三条至八条历史文化保护区

闾巷今昔

旧宅新貌

南、北锣鼓巷历史文化保护区

摭拾名居

张自忠路南、北历史文化保护区、

结语

试读章节

名人已逝 胡同留痕

在北京城内密密麻麻、交织如网的街巷胡同中,有一类特别引人注意、也最令人产生一无所知的困惑,如麻状元胡同、石驸马大街、王驸马胡同、李阁老胡同、武定侯胡同、广宁伯街、石大人胡同、无量大人胡同、王大人胡同、巴将军胡同、杨夷宾胡同、张皇亲胡同、定府大街等。显然,这类街巷胡同的得名与这些状元、驸马、阁老、大人是有关系的,然而,他们又是何许人呢7真需要打破砂锅问(璺)到底。

在这里,选一些主要的,略作介绍。

麻状元胡同:今为群力胡同,在西城区厂桥街道办事处辖域。北为护国寺街,南为平安里。清顺治九年(1652)科举选士,满洲正黄旗人麻勒吉中壬辰科满榜头名状元。人称麻状元,任修撰官。康熙间,官至抚蛮灭寇将军兼广西巡抚。在清军进攻云南时,负责转运粮草,立有战功。一年后调回北京,任九门提督步军统领,但不久病故。麻勒吉得中状元后,状元府就在这条胡同,故称麻状元胡同。据说麻勒吉曾改名马中冀,胡同也随之改称马状元胡同。1965年改名群力胡同。

张皇亲胡同:今称尚勤胡同,在西城区厂桥街道办事处辖域。北邻刘海胡同,南邻延年胡同。明代已称张皇亲胡同。为什么呢7因为明孝宗弘治皇帝的皇后张氏,其父张峦为河间府兴济县人,被封为昌国公,后晋封寿宁侯。张峦死后,大儿子张鹤龄承袭寿宁侯,二儿子张延龄封建昌侯。鹤龄、延龄二兄弟恃势逞强,屡次犯法,但皇帝照顾皇后脸面,不仅不加治罪,正德中张鹤龄还官升太傅,位居三公。虽然嘉靖皇帝以旁支登基时,太傅张鹤龄起了关键作用,但毕竟因劣迹斑斑,积怨太深,后来还是被逮捕入狱,死在狱中。身为皇亲国戚的张氏一门的府第就在这条胡同里,所以称张皇亲胡同。民国后改为尚勤胡同。

石驸马大街,今称新文化街。在西城区宣武门内街西,二龙路街道办事处。南邻太平街,受水河,北邻文华胡同、东铁匠胡同。明代称石驸马大街。这个石驸马何许人呢?是永平府昌黎县人,名为石景。正统二年(1437),明英宗的长女顺德公主下嫁于他,于是他成为驸马。天顺五年(1461),曹钦谋反,驸马石景率众杀贼,立有战功,受褒奖。成化十五年(1479)卒。石驸马大街就因驸马石景的府第在此而得名。

王驸马胡同:今称南颂年胡同。在东城区海运仓南,北邻西颂年胡同,属北新桥街道办事处。明代已称王驸马胡同,属南居贤坊,见《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但这个王驸马是哪位公主的驸马7目前尚不清楚。考《明史·公主传》,从明太祖朱元璋到庄烈帝朱由检,共有96位公主,其中有39位夭折,只有57位公主体味到新婚之乐。在这57位驸马中,王姓共有6位,即太祖福成公主驸马王克恭和怀庆公主驸马王宁,仁宗真定公主驸马王谊,英宗嘉善公主驸马王增(王骥传作添),景帝固安公主驸马王宪,穆宗延庆公主驸马王爵。太祖时驸马王克恭与王宁的府第不可能在北京。因此,王驸马胡同的由来只能是与明驸马王谊、王增(添)、王宪、王呙四人有关。其中的哪一位住在这条胡同,难以肯定。

林驸马胡同:在东城区朝阳门内,属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北邻竹杆巷(胡同),南邻新鲜胡同(今为竹杆胡同东段)。北距王驸马胡同不足三里,但是,却不像王驸马胡同那样难以得知其详。虽然《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未有记载,仍可以断定这是一条明代的胡同,而不是清代的。因为清代诸多公主的额驸(即驸马)都是满族人,《清史稿·公主表》中记载得清清楚楚。所以居住在这条胡同里的林驸马,不可能是清代皇室的额驸,只能是明代皇室的驸马。据《明史-公主传》记载,明皇室的驸马只有一位姓林的,名叫林岳,是明宪宗成化皇帝的三公主即德清公主的驸马,弘治九年(1496)下嫁。林岳是南京人,少年读书应举,有孝悌名。正德十三年(1518)卒,与德清公主共同生活了22年。林驸马死后,德清公主又守寡31年才离开人世。由此看来,林驸马胡同的豪门高第,非林岳家莫属。

王大人胡同:在东城北新桥北,曾经居住在这条胡同里的“王大人”,就是明末有名的太监王承恩。王承恩是崇祯朝司礼监太监。崇祯末年(1644)三月,李白成农民军围攻京城。崇祯帝命王承恩提督京营以守。但因大势已去,京城终于失陷。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景山),王承恩也随之在明朝末代皇帝身旁自缢而死,表现出对主子的愚忠。1965年,王大人胡同改名北新桥三条。

石大人胡同:在东城东单以北路东,今称外交部街。曾经居住在这条胡同里的“石大人”,就是明景泰、天顺朝的武臣石亨。石亨是陕西渭南人。四方大脸,身躯魁伟,美髯及膝,能骑善射,尤擅长用大刀。正统间,以战功升官至都指挥佥事。正统十四年(1448),皇帝御驾亲征蒙古瓦剌。在专横跋扈的太监王振的操纵下,演成”土木之变”的惨剧,正统皇帝被蒙古军俘虏,数十万明军在怀来县土木堡覆没。瓦剌乘势挟大明皇帝围攻北京城。这时,北京城里在震悼之余,皇弟朱祁钰已登基即位,改元景泰,启用于谦为兵部尚书。于谦在危难中受命,组织并指挥京城军民进行了一场紧张悲壮、可歌可泣的北京保卫战。石亨也多立战功。侵犯的瓦剌军未能得逞,只得退兵,并将正统皇帝放了回来,居住在皇城东面隅的小南城,当他的“太上皇”。七年后,景泰皇帝病重。石亨便趁机率领同谋徐有贞、张轨、太监曹吉祥等,拥戴“太上皇”复位,建元天顺。“太上皇”复辟后,因石亨居头功,封忠国公,被宠信备加,言无不从。石亨的权势可谓倾压朝野,不可一世。因石亨进谗,对保住大明江山社稷、保全北京城建有大功的于谦,蒙冤被杀,制造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冤案。石亨还在禄米仓东建造新的豪宅,奢华侈丽,规格违制,这就是著名的智化寺。这位“石大人”居住过的胡同,因民国后外交部设于此而改名外交部街。

李阁老胡同:在西单北,今名力学胡同,是明中期曾为朝廷首辅的李东阳的故居所在。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祖籍为湖南茶陵,生于北京,故也自称北京人。4岁能写尺大之字,被奉为”神童”,深得明景泰皇帝赏识。天顺七年(1463)中进士,年仅17岁。官任编修、侍讲学士、侍郎等。弘治中入内阁,参预机务,官至太子太傅、文渊阁、谨身殿大学士。后顾命辅佐正德皇帝,官进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为朝廷首辅。李东阳为明廷重臣五十年,清廉一身,节操不改,为世尊重,人称“李阁老”。他居住的胡同就称李阁老胡同。

类似上面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东城遂安伯胡同是因有明永乐年间爵封遂安伯的陈志的府第得名的;西城武定侯胡同是明武定侯郭英的后人府第所在西城的太宁侯胡同(今西四北七条)原有明太宁侯陈圭的府第,清道光间因避讳而改名太安侯胡同。其北的武安侯胡同(西四北八条),则是明武安侯郑亨的居地等等。

P32-35

序言

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三千余年的建城史,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相继在这里建都,留下了无数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珍贵文物古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北京作为首都,成为了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半个多世纪以来,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发展成为闻名世界的大都市。在这期间,我们积累了大量可贵的经验,也留下了不少教训。相信这些都会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财富。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北京东易和文化交流中心组织编撰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系列丛书就要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了。这套丛书以北京旧城内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为线索,配以精炼传神的文字及图片,从城市规划的视角观照北京城市建设的历史与今天,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的途径。是很有意义的。我对这一成果感到高兴!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我相信这套丛书会越来越引起国内外读者的关注,会成为他们深入了解北京,感受北京独特魅力的好书。

侯仁之

二00四年六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