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挑选人才,肯定是要考虑学历的,因为它决定了公司整体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水平,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参考标准。企业招聘时,按照优先顺序分别会考虑:是否适合企业文化、个人品行、能力和学历。显然学历因素只占了四分之一,并且排于能力之后。
一个职位的薪资高低起初可能和学历有关,但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个人能力的提升,学历反而被放到次要的位置。此时决定你职业命运和薪资多寡的是你的工作经验与工作能力。
编者墨墨之所以要编写这本《能力胜过学历》,主要是想通过多个角度来说明能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相信读了这本《能力胜过学历0》,一定会给读者以启示!
学历仅能说明一个人具有某一学习经历或者说具有某一专业系统知识的可能性,它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在具体岗位上的能力。很多人凭借耀眼的学历得到了一份好的工作,但是却在工作能力上止步不前,最终难逃失业的命运。
编者墨墨之所以要编写这本《能力胜过学历》,主要是想通过多个角度来说明能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相信读了这本《能力胜过学历0》,一定会给读者以启示!
在人力资源界,流传着一条著名的理论——骑马、牵牛、赶猪、打狗。每年,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都会遵从这条理论,为公司招聘不少优秀人才。那么,这条理论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在“骑马、牵牛、赶猪、打猗”理论中,马被看成是最优秀的人才。因为它们不仅性格温顺,而且可以日行千里。对于具有马这种品性的人才,企业是积极收纳的。因为,这样的人才听话、能干,只要拥有了他们,企业就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牛是第二等的人才。因为,它们虽然不像马那样具有卓越的能力,但它们的性情很好,而_且又很勤奋。对于这样的人,企业也是求之不得的。因为,企业并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只要牵着他们,同样也能让其为自己谋利。
猪,没有人将它们称之为人才。因为它们好吃懒做,能力不突出,也没有什么值得别人称道的品质。对于像猪一样的人,企业一般都不会留用,只会赶走他们。
众所周知,狗是一种可以用来看家护院的动物。狗一般都十分聪明,。可是跟马和牛比较起来,狗的性格却显得有点儿暴躁。对于这类应聘者,一般公司都会录用他们,只不过需要用特殊的方式对待他们——打击他们,让他们在挫折中逐渐改变性格,为公司所用。
也许,在一开始看到这个理论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到莫名其妙,认为这里面并没有提到学历和能力的关系。没错,从上述的陈述中,我们的确看不到学历的影子,但这恰恰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骑马、牵牛、赶猪、打狗”理论,在人力资源界里享有很高的声誉,可以说,不少企业就是以这条理论为纲招聘人才的。但是,在一条这么重要的理论中,人们只看到了人力资源界对求职者“人品”和“能力”的重视,却看不到很多求职者最关注的问题——学历。
正如很多人力资源师在私下交流时所说的那样,在许多实际的操作中,学历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完全不重要的。
如果说,人力资源师在为企业招聘的初期更看重求职者的学历,那么那些更为成熟老到的人力资源师则完全不会受应聘者的学历影响,他们在为企业招贤纳士的时候往往能很容易通过交流发现求职者的优点和缺点,并发现那些和企业文化合拍的人。
至于那些满口不离自己学历的人,人力资源师通常是不喜欢的a因为在他们身上很难找到独特的闪光点,除了那张只能代表过去,甚至不能完全代表过去的“纸”。
除了把控企业招聘人才大门的专业人力资源师外,很多企业本身也对员工的学历有着独特的看法。
德国SAP公司或许不像微软这样的企业有名,但却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而且还有“世界500强背后的管理大师”的美誉。
然而,正是这样一家讲求精益求精的技术公司却公开表示:并不在乎员工的学历学位。相比之下,他们更关注员工的发展潜力和个人品质。
在sAP公司看来,所有的技术和知识都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拥有,只有人的素质和德行是很难改变的,sAP公司恰恰更看重后者。同时,sAP公司还表示,人的素质和德行与这个人所取得的学历并不能产生直接联系,所以他们并不太看重员工的学历。
与德国sAP公司一样声称不在乎学历的企业还有很多,比如享誉国内的著名创业天才史玉柱所创建的巨人高科技集团也标榜不在乎学历。对此,史玉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初中水平跟博士后没什么区别。只要能干就行,我一直是这个观点,不在乎学历,/口要能干能作出贡献就行。”
有人说,史玉柱是一个在10年中经历了三起三落的人,同时他也是中国最成功的“失败者”。和史玉柱一样,很多人也曾驰骋在创业的海洋中,他们有些失败了,有些放弃了,总之他们没有成为第二个史玉柱,没能在落马之后又重新上马,原因何在?
或许,史玉柱朴实的话已经解开了这个谜题,他并不在乎过去的自己是否成功、是否失败,他始终认为“能干”是最重要的。将目光转向今天,乃至投向未来,然后脚踏实地地工作永远比过去获得了什么样的学历更重要。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一下周围就会发现甚少有成功人士关注学历,那些整天抱着学历不放的人,往往正处在“壮志难酬”的状态中。在这个讲求实效的社会里,学历并不能为你带来实际的成绩,除了满足你的自尊心之外,很多时候学历注定是要被轻视的。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综合能力都非常重要。会读书的人,一般学习能力都比较强,可是并不能仅凭这一点就说明他们的工作能力也很强。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大学生没有一点儿实践能力,做起事情来还不如一个初中生。
不管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士生,对他们来说,读书都是一流的。但是,在具体的为人处世方面,他们往往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由此可见,没有能力,学历只是一张白纸!
在鸟的王国中,很多鸟儿都具有不同的才艺,比如黄鹂和百灵的歌声优美,孔雀的羽毛美丽漂亮……一天,小黄鹂提出要推举一位鸟王国的国王,它对其他鸟儿说:“我们需要选出一位英明的国王带领我们。”
“是啊,可是选谁呢?”鸟儿们问。
小黄鹂向鸟儿们提出了一条建议:“我们应该推选一位勇敢的国王来领导大家,谁是鸟类中最伟大的,我们就选它出来当国王!”
鸟儿们都赞成这个提议。这时候,一心想做国王的孔雀先开口了:“各位,大家就选我做国王吧!我的羽毛是最美的!”说着,孔雀就把它那美丽的尾巴炫耀地展示出来。
鹦鹉附和着说:“有这么漂亮的鸟做我们的国王,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我们就决定选孔雀为我们的国王吧!”P2-5
当今社会,学历之风盛行,很多人为了考一个好学历,倾尽心血;有些人为了赢得一个理想的前途,不惜花费时间、金钱,考取更多的文凭。
某报曾报道过华中师范大学里惊现“学历姐”!“学历姐”中专毕业时,感到学历不够,便开始不停地报考本科、研究生。30岁出头的她,非.常喜欢大学的校园生活,酷爱当学生读书的感觉。16年时间,她除了兼职当老师之外,一直在继续着自己的学生梦。在这期间,她一共拿下4个专科、3个本科、1个硕士共8个学位,目前仍走在考取学历的路上。
在功利的读书氛围中,读书的核心价值是为了成就功名。我们不能确认“学历姐”是不是推崇这种读书价值,但可以确信的是,她的这种对学历的强烈追求会受到社会的质疑。
对于“学历姐”的坚强毅力,并无非议,甚至还可以说值得每个人学习。可是,人们对她如此这般攻读学历却有些难以理解。重视高学历,重视学历升级,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演变为“学历崇拜”,危害就不可小觑了。
我们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如果将学习看做是“磨刀”,那么工作就是“砍柴”。之所以要把刀磨快,就是为了砍起柴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但是,如果把过多的时间用在“磨刀”上,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高学历人才,多少有些书生气,往往喜欢纸上谈兵,动手能力差。因此,不论是硕士、博士,都应该利用空余时间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积极地和企业、社会对接,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类交往的密切,能力比学历显得更重要。能力是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因此,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人的软件;而学历是人的硬件。可是,即使硬件规格再高,没有高效能的软件,也是不能发挥其作用的。
一些公司在招聘的时候,虽然要考虑人才的学历和职称,但更重视的是应聘者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因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很难通过学历体现出来的。如果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生4年做不出成绩,就很难讲他是人才。
学历只是人才能力中的很小一部分,只能表明一个人的潜能。在进行人才评价时,不仅要看文凭及其毕业的大学,还要看他在公司里做了哪些业绩,为社会做了哪些贡献。当今社会,已经不再是文凭高于一切的时,代,能力要比学历更重要!
我们之所以要编写这本书,主要是想通过多个角度来说明能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相信读了这本书,一定会给读者以启示!